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甲真菌病为较常见的皮肤真菌感染,常由皮肤癣菌,念珠菌其它真菌等引起,少数可由短帚霉、曲霉等真菌引起。过去普遍认为其发病率在3%—6%左右,而近期则有报道在22%以上。其中以短帚霉、圆酵母样壳孺孢、曲霉属真菌最常见。毛壳属真菌的致病性也只是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儿童甲真菌病的主要临床特征,危险因素及病原菌的种类和构成情况。方法对2003年3月~2006年12月本科门诊就诊的真菌直接镜检阳性的82例儿童甲真菌病患者(年龄≤18岁)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及真菌的分离培养。结果儿童甲真菌病最常见的感染类型是远端侧缘甲下型,指甲感染者较趾甲感染者常见。手癣、足癣、甲外伤、长期穿不透气的鞋袜是儿童甲真菌病的危险因素。共分离出致病真菌64株,皮肤癣菌59株(92.19%),其中红色毛癣菌57株(89.06%);酵母菌5株(7.81%),白念珠菌最常见。结论儿童甲真菌病最常见的致病菌是红色毛癣菌,其次为白念珠菌。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的分析对于儿童甲真菌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广州地区甲真菌病病原菌流行病学的多中心研究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目的:了解近年来广州地区甲真菌病病原菌的种类和构成情况,获取流行病学的资料。方法:我们于1997年11月-1998年11月采取多中心研究的方式组织了广州地区不同区域的6家主要医院对有典型临床表现且真菌镜检阳性的1045例甲真菌病患者进行了真菌分离培养。结果:共培养出致病真菌915株,构成比为皮肤癣菌占64.81%(593/915),其中红色毛癣菌占51.48%(471/915),须癣毛癣菌占10.49%(96/915);酵母菌占28.09%(257/915),其中以白念珠菌最常见为13.01%(119/915);霉菌占7.1%(96/915),主要是曲霉和青霉。混合感染指趾甲占6.73%(57/847)。结论:近年来广州地区的甲真菌病的病原菌为皮肤癣菌、酵母菌和霉菌,其中以红色毛癣菌和白念珠菌最常见。  相似文献   

4.
<正>皮肤真菌病是皮肤科常见的一大类由真菌侵及皮肤、甲板及毛发引起的皮肤感染性疾病,不仅发病率高,复发率也居高不下。真菌性皮肤病主要由三大类亲人性病原真菌所致,包括皮肤癣菌病、皮肤马拉色菌相关疾病和皮肤念珠菌病。由环境真菌(包括室内真菌和室外真菌)引起的皮肤真菌病则主要累及皮肤深层和(或)皮下组织,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估外用抗真菌药膏对常见皮肤癣菌及球形孢子丝菌、裴氏着色真菌的体外抑菌活性。方法纳入皮肤常见致病真菌临床分离株7种19株,制作含菌琼脂平板,采用改良琼脂扩散法加入实验药膏,适当培养,观察菌株生长情况并测定抑菌圈直径。结果 1%特比萘芬乳膏对所有实验菌株均形成抑菌圈,对常见皮肤癣菌、球形孢子丝菌(酵母相与菌丝相)和裴氏着色真菌的抑菌圈直径大于2%酮康唑、1%联苯苄唑乳膏(P0.05);1%联苯苄唑乳膏对于球形孢子丝菌、断发毛癣菌无抑菌圈。结论对于常见皮肤癣菌、球形孢子丝菌和裴氏着色真菌,1%特比萘芬乳膏较2%酮康唑乳膏、1%联苯苄唑乳膏的抗真菌谱更广,抗真菌活性更强。本研究所采用的改良琼脂扩散法成本低,重复性好,简单易操作、贴近临床实际,可为外用抗真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提供客观科学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离和调查某社区医院甲真菌病的致病真菌和临床类型。方法自2005年1月~2007年8月,对306例甲真菌病患者的病甲进行致病真菌分离,将取材物进行KOH显微镜检查和真菌培养。记录每位患者的病史资料,分析致病真菌分布与各因素之间的关系,临床类型与致病真菌之间的关系。结果306例中足趾甲感染占62.1%,手指甲感染占9.5%,手足指趾甲混合感染占28.4%。远端侧缘甲下型(DLSO)是最常见的一种临床类型,有195例患者(63.7%),其次是全甲破坏型(TDO)(82例;26.8%),无甲沟炎的近端甲下型(PSO)(18例;5.9%),合并甲沟炎的近端甲下型(PSO)(8例;2.6%),浅表白甲型(SWO)(3例;0.98%)。DLSO与其他临床类型相比显著增多(P<0.001)。306株致病真菌中主要为皮肤癣菌(68.0%),其中80.3%为红色毛癣菌;酵母菌22.5%,其中73.9%为白念珠菌;第三位是霉菌(9.5%),主要为曲霉。结论发现该社区医院甲真菌病常见的临床类型为DLSO和TDO,而PSO和SWO不常见。致病病原菌以红色毛癣菌和白念珠菌为主。临床类型和病原学关系显示单一致病真菌可以引发一种以上类型的甲真菌病。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湖南省郴州地区甲真菌病的临床分类、菌种构成,探讨其防治对策。方法对305例镜检阳性的甲真菌病患者病甲进行真菌培养、鉴定和临床分析。结果 305例患者中真菌培养阳性257例,阳性率84.26%,共分离出267株真菌,其中皮肤癣菌143株(53.56%),酵母菌106株(39.70%),霉菌18株(6.74%)。143株皮肤癣菌中,亲人和亲动物性小孢子菌35株(24.48%)。305例患者中临床类型以远端侧位甲下型甲真菌病(DLSO)最为常见。结论湖南省郴州地区甲真菌病种类以DLSO型居多。病原菌以皮肤癣菌为主,酵母菌次之,霉菌最少。亲人和亲动物性小孢子菌分离率较高,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8.
兰州某三甲医院病区空气真菌的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医院病区空气中真菌浓度、菌种分布类型。方法2007年10月10~17日,对兰州某三甲医院儿科、呼吸科及血液科的治疗室、走廊、医生值班室、普通病房及监护病房进行空气真菌的分离培养。结果儿科、呼吸科、血液科空气真菌浓度分别为263.43±184.86,72.74±33.22,101.24±57.80 CFU/m3。儿科常见的为分枝孢子菌属、曲霉属、节菱孢属、红色酵母菌;呼吸科常见的为分枝孢子菌属、青霉属、离蠕孢属、头状地霉;血液科常见的为青霉属、曲霉属、分枝孢子菌属、头状地霉、节菱孢属。空气真菌浓度在消毒前(分别为190.03,54.06,124.51 CFU/m3)后(分别为21.30,8.19,16.38 CFU/m3)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兰州某三甲医院空气真菌主要以曲霉(31.00%)、分枝孢子菌属(23.00%)、青霉(18.00%)、节菱孢(6.00%)、头状地霉(4.00%)为主,占到了总菌数的82.00%;真菌广泛存在医院环境中,应当加强医院的消毒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告了木姜子油试管内抑制某些致病性真菌的实验结果.本品对我国常见的浅部和深部真菌均有较强的抑菌作用.最低抑菌浓度,对9种常见的皮肤癣菌为0.01-0.005%;对白念珠菌、新型隐球菌、孢子丝菌及几种皮肤着色霉菌为0.1-0.033%;对烟曲霉和黄曲霉为1%.  相似文献   

10.
甲真菌病的病原学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甲真菌病的致病真菌可以分为三类,皮肤癣菌、酵母菌和霉菌。通常认为在这三类致病真菌中,皮肤癣菌最常见但是,随着对甲真菌病认识的加深、实验室检查方法的改进以及研究资料的日益丰富,发现地区、气候条件、患者职业、感染部位不同等均会对引起甲真菌病的致病真菌种类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引起脓癣的病原真菌菌种和治疗方法。方法对2005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科治疗的63例脓癣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3例脓癣的病原真菌为:须癣毛癣菌35株、犬小孢子菌23株、石膏样小孢子菌5株,所有患者经抗真菌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愈。结论脓癣的病原真菌以须癣毛癣菌最常见。其次为犬小孢子菌和石膏样小孢子菌,抗真菌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12.
紫外线对几种常见深部真菌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探讨紫外线对几种常见深部真菌生长的影响,观察紫外线在0.1~0.3m不同距离照射几种着色真菌、外瓶霉、孢子丝菌、假阿利什菌和链格孢15~30分钟后对其生长的影响。经上述条件下紫外线照射后各实验菌种生长均未见影响。紫外线不能作为皮肤着色真菌病及其它几种常见深部真菌病治疗及其致病菌常规消毒手段。  相似文献   

13.
肉芽肿为一种以上皮细胞和多核巨细胞浸润为特点的慢性增殖性病变,可伴有多少不等的淋巴细胞、浆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粒细胞.肉芽肿形成是巨噬细胞系统和其他炎症细胞对抗原共同反应的结果,根据病因的不同可以分为感染性肉芽肿和非感染性肉芽肿.引起感染性肉芽肿的病原体很多,包括细菌、真菌、寄生虫、螺旋体等,其中较常见的是结核分枝杆菌.真菌性肉芽肿在感染性肉芽肿中占第二位.引起感染性肉芽肿的真菌种类繁多,包括申克孢子丝菌、着色真菌属、枝孢瓶霉属、外瓶霉属、链格孢属、佛隆那霉属、枝孢霉属、隐球菌,此外皮肤癣菌、念珠菌等也可引起肉芽肿.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水杨酸为对照测定了小檗碱对常见致病真菌的体外抗真菌活性。发现其对深部真菌的MIC范围为31.25~125mg/L,对皮肤癣菌的MIC范围为62.5~250mg/L。同时发现该药的MIC明显低于水杨酸。扫描和透射电镜观察也证实经该药处理后石膏毛癣菌,申克孢子丝菌、疣状着色霉菌出现菌外形改变及菌细胞破坏。  相似文献   

15.
足菌肿     
足菌肿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慢性皮肤和皮下组织病变,常侵及其他组织,尤其是肌肉、筋膜和骨。其特点是有排出含有真菌“颗粒”的浆液脓性渗出物的瘘道形成。这类“颗粒”是致病菌的菌落和菌丝。病原学已知有很多种致病菌能引起足菌肿,主要有两大类:放线菌性足菌肿是由巴西诺卡氏菌、豚鼠诺卡氏菌和星状诺卡氏菌等需氧性放线菌类及足菌肿放线菌、白利梯链霉菌和索马里链霉菌等链霉菌类所引起。真菌性或马杜拉足菌肿是由不同的菌类所引起。常见的有马杜拉足分枝菌,灰色足  相似文献   

16.
本文用纸片法药敏试验测定了国产比佛拉唑对9种35株常见医学真菌的抗真菌活性。在受试真菌中,絮状表皮癣菌最敏感,白念珠菌敏感性最差。  相似文献   

17.
辅酶Q,是呼吸链中的一种酶,普遍存在于原核与真核生物中。在真菌中,共有9种可变换的辅酶Q类型,即Q-5、Q-6、Q-7、Q-8、Q-9、Q-10和Q-9(H_2)、Q-10(H_2)、Q-10(H_4)。其中真菌菌丝体中分布最广的辅酶Q型是Q-9。而Q-5、Q-6、Q-7、Q-8存在于酵母样真菌中。个别子囊菌中可发现氢化型的辅酶Q。应用辅酶Q系统作为真菌分类的化学指标可以避免由于菌细胞形态相近、胞壁的化学组成相近、菌对营养需求的相近和免疫学的交叉反应等所带来的分类混乱,使真菌分类更加科学化,是真菌分类学研究的又一新突破。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常见致病真菌代谢产物对人角质形成细胞(HKC)产生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絮状表皮癣菌、犬小孢子菌和白念珠菌常规培养,提取培养上清液后按不同稀释度加入体外培养的HKC中,24h后观察细胞形态变化,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IL-8,IL-6及TNF-α的浓度。结果5个组均使细胞形态发生变化。在红色毛癣菌、白念珠菌、须癣毛癣菌组1∶10,犬小孢子菌组1∶1时,HKC上清液中的IL-8及IL-6均高于空白对照(P<0.01)。结论体外培养的真菌培养上清液对HKC的活性有明显的影响。浓度较高时可直接导致HKC的死亡;浓度低时可明显刺激HKC增加细胞因子的产生,其中红色毛癣菌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19.
本文测定肉桂醛对部分常见真菌的体外抗菌谱.发现其对8种酵母及酵母样真菌的MIC值范围为1.95-62.51μg/ml,以克柔假丝酵母和热带假丝酵母最敏感;对皮癣菌及深部真菌的M工C范围为7.82-125.00μg/ml,以紫色癣菌最敏感.同时作了药物对10株白念菌的时间抑菌动态观察,抑菌曲线表明孵育8小时时,出现抑菌最低点.采用酮康唑对照,发现该药的MIC值普遍较酮康唑高.扫描和透射电镜也证实该药对白念菌、石膏毛癣菌和申克氏孢子丝菌有较强破坏作用,见菌外形改变及细胞壁破损.  相似文献   

20.
临床送检标本11442份病原真菌菌种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为了解近年来汕头地区病原真菌的分布情况,指导临床预防治疗。分离培养11442份临床送检标本中病原真菌,共分离14种3967株致病菌,其中念珠菌居首位,红色毛癣菌居第二位,糠秕马拉色菌居第三位。本地区致病真菌菌谱以念珠菌明显上升为显著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