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续上期)5、肾源性低血糖多发生于晚期肾衰患者,一方面,此类患者往往有明显消化道症状(如恶心、呕吐等),食欲欠佳,热量摄入不足;另一方面,由于肾功能减退,使得肾脏对胰  相似文献   

2.
冀景芳 《山东医药》2006,46(34):31-31
低血糖症是指血糖浓度过低所致的症候群,其原因很多,用降糖药引起低血糖反应者常见,特别是老年患者。1999-2004年,我院收治老年低血糖反应患者28例.初诊时均误诊为脑卒中。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血糖监测是糖尿病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血糖监测,可以了解患者病情变化及治疗效果,及时发现高血糖和低血糖,为调整饮食及用药方案提供依据,减少低血糖的风险,实现血糖安全平稳达标。话题一、血糖监测包括哪些内容?血糖监测主要包括糖化血红蛋白和自我血糖监测。1、糖化血红蛋白(HbA1c)糖化血红蛋白是血红蛋白与葡萄糖非酶促结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连续动态血糖监测在预防2型糖尿病患者住院期间发生低血糖的价值研究。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福建省南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6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血糖监测方式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80例。其中实施传统定点血糖监测的患者为参照组,实施连续动态血糖监测的患者为研究组。对比两组患者住院期间低血糖发生情况及血糖平稳时间、血糖波动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住院治疗期间低血糖总发生率为26.25%低于参照组的4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723,P<0.05);研究组患者血糖平稳时间长于参照组,空腹血糖波动范围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2型糖尿病患者住院期间进行连续动态血糖监测能够有效了解患者血糖,并进行相应的处理干预,可有效减少患者低血糖事件的发生,在保证患者安全的情况下,尽快使血糖达标,减少空腹血糖波动,帮助患者尽早康复,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5.
低血糖反应在糖尿病药物治疗中时有发生,且以老年病人多见,临床上多无典型的心慌,冷汗、手抖等低血糖症状,如果未及时发现并做处理,极易造成心脑肾等脏器损害,以至引起严重后果。现就我科2007年2月-2013年8月以来住院病人中老年患者发生低血糖反应的资料进行分析,在发生低血糖反应28例老年患者中,有12例属于无症状性低血糖反应,平均年龄(71±2)岁。  相似文献   

6.
老年患者维持血糖浓度的调节功能低下,胰岛素拮抗激素释放减少,多有脑动脉硬化,对低血糖的反应迟钝,易发生低血糖,甚至引起昏迷。下面是一例大量呕吐导致的低血糖事件,供大家借鉴。  相似文献   

7.
对某医院内分泌科2011年9月-2012年6月收治的260名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住院期间的末梢血糖监测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结果:45.00%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低血糖共335次。有症状性低血糖占78.50%,无症状性低血糖17.91%,严重低血糖3.58%;血糖在3.9mmol/L~2.2mmol/L间93.13%,血糖低于2.2mmol/L者6.87%;空腹及餐前低血糖占49.55%,餐后低血糖33.13%,睡前及凌晨低血糖17.31%;48.72%患者发生低血糖1次,51.28%发生至少2次;男性患者更易发生无症状性低血糖及严重低血糖(P<0.05);使用胰岛素治疗者比口服药物治疗更易发生无症状性低血糖(P<0.05)。结论老年、男性、病程长、并发症多重及使用胰岛素的患者更易发生低血糖。  相似文献   

8.
上期说到了我在朋友小区里遇到的一个低血糖患者,发生低血糖时,表现出的“疯癫”状况。 越来越多的人已经知道,糖尿病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健康杀手之一!可是没多少人了解糖尿病还有类型区分。对于需要注射胰岛素治疗的1型糖尿病人,不简单是管住嘴、迈开腿那么简单,起码这种方式,更多是针对具有高代谢症状的2型糖尿病的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9.
李洪梅 《糖尿病之友》2009,(2):I0001-I0001
低血糖症又称胰岛素休克、胰岛素反应、低血糖休克、低血糖反应等.大多发生于胰岛素治疗过程中,或者在口服降血糖药物时,由于饮食与运动的配合不当所造成。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心率变异性(HRV)参数对接受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发生夜间无症状低血糖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11月于扬州大学附属医院接受胰岛素治疗的T2DM患者207例。剔除夜间有症状低血糖患者19例,根据夜间低血糖发生情况将剩余患者分为夜间血糖正常组(137例)和夜间无症状低血糖组(51例)。比较两组患者基线资料、生化指标、HRV参数〔低频功率归一化值(LFnu)、高频功率归一化值(HFnu)、低频功率(LF)/高频功率(HF)、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SDNN)、SDNN中每5 min R-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相邻R-R间期之差的均方根(RMSSD)、相邻R-R间期差值>50 ms的个数占总R-R间期个数的百分比(PNN50)〕。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接受胰岛素治疗的T2DM患者发生夜间无症状低血糖的影响因素。采用ROC曲线分析HRV参数对接受胰岛素治疗的T2DM患者发生夜间无症状低血糖的预测价值。结果夜间无症状低血糖组患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低于夜间血糖正常组(P<0.05)。夜间无症状低血糖组患者HFnu、SDANN、RMSSD、PNN50低于夜间血糖正常组,LF/HF高于夜间血糖正常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Fnu、LF/HF、SDANN、RMSSD、PNN50是接受胰岛素治疗的T2DM患者发生夜间无症状低血糖的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HFnu、LF/HF、SDANN、RMSSD、PNN50预测接受胰岛素治疗的T2DM患者发生夜间无症状低血糖的AUC分别为0.768〔95%CI(0.680,0.856)〕、0.776〔95%CI(0.693,0.859)〕、0.769〔95%CI(0.693,0.845)〕、0.767〔95%CI(0.698,0.836)〕、0.770〔95%CI(0.695,0.844)〕,最佳截断值分别为38.38 Hz、1.91、52.31 ms、22.23 ms、6.14 ms,灵敏度分别为81.80%、74.50%、74.50%、70.80%、73.70%;特异度分别为66.70%、72.30%、72.50%、72.50%、74.50%。HFnu、LF/HF、SDANN、RMSSD、PNN50联合预测接受胰岛素治疗的T2DM患者发生夜间无症状低血糖的AUC为0.936〔95%CI(0.892,0.980)〕,灵敏度为70.60%,特异度为98.50%。HRV参数联合预测接受胰岛素治疗的T2DM患者发生夜间无症状低血糖的AUC分别大于HFnu、LF/HF、SDANN、RMSSD、PNN50单独预测接受胰岛素治疗的T2DM患者发生夜间无症状低血糖的AU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3.324、3.341、3.688、4.035、3.737,P值均<0.05)。结论HRV参数中的HFnu、LF/HF、SDANN、RMSSD、PNN50对接受胰岛素治疗的T2DM患者发生夜间无症状低血糖具有一定预测价值,而其联合预测的价值更高,其有望成为接受胰岛素治疗的T2DM患者发生夜间无症状低血糖的新型诊断标志物。  相似文献   

11.
动态血糖监测在老年2型糖尿病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低血糖,尤其是无症状低血糖是糖尿病治疗中常见的难题,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占有一定比例。临床上常规测定3餐前、3餐后及睡前,瞬时的血糖值,这种传统点血糖的测定,并不能准确全面反应机体血糖的具体变化状态,特别是对于老年患者,其对低血糖的反应性和敏感性下降,绝大多数为无症状低血糖,易被忽视,危险性大。我们应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对15例,临床认为控制良好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连续动态血糖监测(CGMS),以了解其具体的血糖波动状况。  相似文献   

12.
悄无声息的“无意识性低血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多糖尿病患者都曾经遭遇过低血糖症。当这种并发症发生时,很可能给患者带来难以估量的严重后果,因此,正确认识低血糖症,以及学会怎么对付它,对于每个糖尿病患者来说都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3.
老年2型糖尿病低血糖反应的特点与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加强对老年2型糖尿病的低血糖反应特点的认识及预防措施的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老年2型糖尿病低血糖反应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老年2型糖尿病低血糖反应具有临床症状不典型、低血糖持续时间长、恢复慢等特点,其诱因主要与饮食不规律有关,医源性因素也是另一重要原因。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应加强健康宣教和血糖监测,对其血糖的控制要相对放宽标准。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以传统动态血糖监测(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 system,CGMS)为对照,评估实时动态血糖监测(real-time 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 system,RT-CGMS)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检出和干预作用.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2月住院的60岁及以上2型糖尿病患者166例,随机分入RT-CGMS组(试验组,n=84)和传统CGMS组(对照组,n=82)进行72 h持续血糖监测.设备安装当天为设备调试日,随后连续观察2d.试验组每日3次根据实时显示血糖曲线调整降糖策略,并设定高低血糖报警界限;对照组每日3次根据指末血糖调整降糖策略.比较两组间平均血糖、低血糖发生率、平均每人每天低血糖发生次数、平均每次低血糖持续时间、低血糖所占时间百分比以及时间分布规律.结果 (1)试验组和对照组平均血糖:(8.3±1.8) mmol/L vs (8.6士1.9) mmol/L,试验组较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86,P>0.05);(2)试验组和对照组的低血糖发生率29.8%vs50.0%(x2=7.096,P<0.05);平均每人每天低血糖发生次数、夜间低血糖发生次数分别为0 (0~0.5)次/人/dvs0.25 (0~0.5)次/人/d、0 (0~0)次/人/晚vs0(0~0.5)次/人/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548、2.293,P均<0.05);(3)试验组和对照组每次低血糖持续时间20 (15 ~35) min vs 40 (20~80)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030,P<0.05).血糖低于3.9 mmol/L所占时间百分比为(1.2±2.7)%vs(3.9±6.7)%(t=3.452,P<0.05).结论 采用实时动态血糖监测在控制老年2型糖尿病低血糖发生方面优于指末血糖.  相似文献   

15.
2型糖尿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会诊其显著你们的病理生理学特征为胰岛β细胞功能缺陷所导致的胰岛素分泌减少(或相对减少)或胰岛素抵抗所导致的胰岛素在机体内调控葡萄糖代谢关心能力的下降或两者共同存在。那么哪些因素会引起2型糖尿病呢?肥胖肥胖者为什么容易患糖尿病呢?医学研究者认为这与脂肪细胞膜上胰岛素受体数目的减少和胰岛素受体对胰岛素的亲和力下降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动态血糖监测系统(DGMS)对老年非糖尿病患者频发低血糖的诊断价值,为诊断该病提供方法。方法 选择2019年3月—2021年3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接受诊治的老年非糖尿病低血糖患者101例,根据不同病因分为5组:药物性低血糖(n=37)、胰岛素瘤(n=28)、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征(IAS)(n=14)、胰岛细胞增生(n=12)、先天性高胰岛素血症(CHI)(n=10)。5组患者入院后接受5h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饥饿试验与DGMS,对比3种低血糖诊断情况。结果 DGMS监测结果显示,平均血糖:CHI组<胰岛素瘤组、胰岛细胞增生组<药物性低血糖组11.1 mmol/L构成比高于药物性低血糖组(P<0.05)。7.8 mmol/L<血糖≤11.1 mmol/L构成比:CHI组<胰岛细胞增生组<胰岛素瘤组<药物性低血糖组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强化治疗期间低血糖反应的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2年1月—2013年10月收治的110例使用胰岛素强化治疗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内科护理措施,干预组采用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治疗钱后血糖水平以及低血糖反应发生率。结果与治疗前比较,干预组治疗后FBG、2 h PG以及Hb Alc降低较对照组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低血糖反应发生率为7.27%(4例),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82%(1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强化治疗期间采取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的降低血糖水平,减少低血糖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65例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持续血糖监测仪,每例监测72小时,每24小时测血糖288次。低血糖(〈3.9mmol/L)总共发生96次,其中43次伴有症状(12次在夜间,31次在白天),53次无症状(42次在夜间,11次在白天)。因此持续血糖监测仪能用于发现无症状的低血糖。  相似文献   

19.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监测1 147例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变化.结果 显示,夜间低血糖多发生在22:00~2:00,与平均血糖及晚餐后3 h血糖负相关,晚餐后3 h血糖4.7 mmoL/L时发生夜间低血糖几率达50%.  相似文献   

20.
低血糖是非常复杂的情况,从失神恍惚、心悸、焦虑、出汗、饥饿感,到晕厥昏迷都有可能。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的概率较1型糖尿病患者低,严重低血糖事件在2型糖尿病早期并不常见,但随着病情的进展,低血糖的发生和血糖控制的关系逐渐密切,在胰岛素治疗的最初几年,低血糖风险相对较低,到病程后期风险则大大增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