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1990~1994年庄河镇与其周围城镇胃癌死亡率变化的比较中国医科大学肿瘤研究所高华,袁媛,张荫昌中国医科大学卫生统计教研室陈智庄河市中医院王选杰,宋丽艳庄河市卫生局郭连君长期以来,庄河地区胃癌死亡率比较高。为探索其发病原因,降低死亡率,我们从199...  相似文献   

2.
胃癌流行病学研究近况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胃癌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据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1982年)公布的105个国家和地区的资料,世界胃癌的年发病率平均为17.6/10万,占各部位恶性肿瘤的第五位。在我国,胃癌发病率均居各部位恶性肿瘤之首,调整死亡率为15.41/10万(男性20.93/10万,女性10.16/10万)。我国胃癌死亡率水平与世界其它国家比较,处于较高水平,但迄今为止,胃癌病因尚未认定,防治方面尚有一定困难。为此,本文就胃癌的流行特征、可疑病因、流行因素及发病假说的研究近况作一综述。1流行特征1.1地区分布在世界范围内,胃癌的发病率、死亡…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2009年四川省肿瘤登记覆盖地区恶性肿瘤发病与死亡情况。方法对四川省5个肿瘤登记点上报2009年肿瘤登记资料进行审核与评价,选取肿瘤登记数据质量达标的3个登记点,收集肿瘤登记数据,计算肿瘤发病(死亡)率、年龄别发病(死亡)率等指标。结果纳人分析的3个肿瘤登记点2009年报告肿瘤新发病例4667例,死亡3192例。恶性肿瘤发病率310.6/10万(男性377.9/10万,女性239.3/10万),城市地区发病率263.4/10万,农村地区379.8/10万。发病率35岁“年龄组开始快速升高,80岁~时处于最高水平。恶性肿瘤死亡率212.5/10万(男性270.2/10万,女性151.2/10万),城市地区死亡率150.4/10万,农村地区303.2/10万。死亡率35岁~年龄组开始较为快速升高,70岁一开始迅速升高并无下降趋势。全省肿瘤登记地区恶性肿瘤发病率居前几位的是胃癌、肺癌、食管癌、肝癌、直肠癌、乳腺癌,发病前10位的恶性肿瘤占全部恶性肿瘤发病的79.12%。死亡率居前几位的是胃癌、肺癌、食管癌、肝癌、直肠癌,死亡居前10位的恶性肿瘤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的85.09%。结论胃癌、肺癌、食管癌、直肠癌、肝癌、乳腺癌是威胁我省肿瘤登记地区居民健康的主恶性肿瘤,应作为防控重点。  相似文献   

4.
茂石化公司1989~1994年职工恶性肿瘤死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我公司恶性肿瘤死亡情况并作发病特点及趋势的分析。对我公司死亡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1989~1994年死亡率为327.80/10万,恶性肿瘤死亡率为142.30/10万,恶性肿瘤死亡占总死亡的43.41%,恶性肿瘤是主要死因。恶性肿瘤的发生部位以肝、肺、胃癌为主。肝癌死亡率居首位,矿区显著高于非厂矿区。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浙江省安吉县2007—2009年居民胃癌发病规律,为制订胃癌防治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浙江省肿瘤登记系统中2007—2009年安吉县胃癌发病资料,计算发病率、标化发病率,对2007—2009年安吉县男女性胃癌发病趋势进行分析。结果:2007—2009年3年胃癌发病率分别为53.2/10万、52.4/10万、50.9/10万;胃癌年均发病率52.1/10万。2007—2009年3年胃癌死亡率分别为49.8/10万、47.9/10万、47.3/10万;胃癌年均死亡率48.3/10万。结论:安吉县总的胃癌标化发病率大致呈逐年下降趋势,其中男性胃癌标化发病率大致呈逐年下降趋势,而女性却稍有上升。安吉县胃癌死亡率大致呈逐年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采用卫生经济学方法评价2001—2003年在辽宁省庄河市胃癌高发区开展的胃癌筛检项目,评估其经济上的可行性,为在胃癌高发区推广两轮筛检法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了三种基本的卫生经济学评价方法:成本一效果分析(CEA)、成本一效益分析(CBA)和成本一效用分析(CUA)。CEA以“减少死亡”作为效果进行评估,计算了每减少一例死亡所需投人的直接成本;CBA计算了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和直接效益、间接效益,并计算了成本一效益比;CUA评估了筛检措施挽回的质量调整生命年,并计算了每挽回一个质量调整生命年所耗费的直接成本。结果CEA显示,在庄河地区高危人群中每多投人8448元人民币进行筛检治疗就可以减少一例胃癌的死亡;CBA显示,成本为1300621元,产生效益2555979元,成本效益比为1:1,97;CUA显示,筛检共挽回331.44个质量调整寿命年(QALY),每避免一例胃癌死亡增加11.43个QALY。在庄河地区高危人群中每挽回一个QALY花费3802元。结论在胃癌高发区开展两轮胃癌筛检可以挽回更多胃癌患者的生命,是一项经济、社会效益较好,值得推广的一级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2009—2011年淮安市恶性肿瘤发病及死亡情况,为淮安市恶性肿瘤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9—2011年淮安市8个县区恶性肿瘤登记报告资料进行整理汇总,按性别、年龄、恶性肿瘤类型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9—2011年淮安市恶性肿瘤年均粗发病率205.56/10万、标化发病率为166.40/10万,年均粗死亡率为153.87/10万、标化死亡率为123.29/10万,标化率与全国高发地区数据相近。发病率较高的前4位恶性肿瘤分别为食管癌、胃癌、肺癌和肝癌。死亡居前的为食管癌、肺癌、肝癌和胃癌。男女性恶性肿瘤年均粗发病率分别为246.53/10万、162.20/10万,粗死亡率分别为189.64/10万、116.04/10万,不同性别肿瘤发病(死亡)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U。=36.90,P1〈0.001;/d,:=37.22,P:〈0.001)。各年龄组粗发病(死亡)率不同,35岁以上发病(死亡)数占总病例数的97.68%和98.15%。结论淮安市恶性肿瘤呈高发状态,食管癌、胃癌、肺癌和肝癌在恶性肿瘤发病及死亡中占很大比重,应作为淮安市肿瘤防治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8.
郑莹如  刘沛 《职业与健康》2008,24(15):1540-1541
目的分析济源市1990--2005年胃癌死亡变化状况,为制订胃癌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济源市1990—2005年胃癌死亡报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济源市1990--2005年共上报胃癌死亡5759人,年标化死亡率在48.23/10万-72.98/10万,其中男性标化死亡率在55.91/10万-103.13/10万,女性标化死亡率在40.22/10万-46.70/10万。死亡年龄主要在55-75岁间,占总癌症死亡的74.94%。结论总死亡率呈下降趋势,尤以男性为明显。  相似文献   

9.
说起食管癌.或许大家并不陌生.因为它在我国是较为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因食管癌而死亡的人数占所有因恶性肿瘤而死亡人数的1/5,仅次于胃癌,居第二位。为什么食管癌呈上升趋势?原来,很多因素都有致癌作用.如果不注意避免这些因素.可能要承受癌肿的折磨。目前的资料显示,与食管癌发病有关的因素主要有:  相似文献   

10.
河津市1990—1994年恶性肿瘤发病与死亡回顾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河津市1990-1994年1559296人年进行恶性肿瘤发病,死亡回顾调查。结果显示:发病率为87.22/十万,男104.79/十万,女69.08/十万,死亡率为82.34/十万,男99.74/十万,女64.38/十万,死亡占总死亡人数的9.25T。恶性肿瘤发病,死亡随年龄增长而上升,50披后呈持续性高峰。前十位死因为肝癌,肺癌,胃癌,食道癌,结肠癌,子宫癌,乳腺癌,血癌恶性脑瘤和胆囊癌。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武威市凉州区胃癌发病、死亡特征及其流行趋势。方法死亡资料来自全国第三次死因抽样调查武威市凉州区资料,发病资料来自武威市凉州区恶性肿瘤登记报告。结果 2001—2009年武威市凉州区胃癌平均粗发病率为105.49/10万,平均粗死亡率为90.87/10万,发病死亡比值为0.86(发病率/死亡率)。男女性粗发病率性比值为3.60,粗死亡率性比值为2.24。男女性发病、死亡率经统计学检验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武威市凉州区胃癌发病和死亡均呈现高水平状态,男性高于女性,发病高峰年龄男女性均在70岁组,死亡高峰年龄男女性均在80岁组。  相似文献   

12.
经济发达地区农村恶性肿瘤死亡状况及动态变化趋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经济发达地区无锡农村三个年代(70、80、90)恶性肿瘤死亡状况及动态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该地区三个年代恶性肿瘤标化死亡率为141.40/10万、153.56/10 万、162.45/10 万,高于全国恶性肿瘤死亡水平。恶性肿瘤死亡率前五位为胃癌、肝癌、食道癌、肺癌与肠癌。90 年代与70年代相比,恶性肿瘤死亡率上升了14.89% ,其中肺癌、肝癌死亡率上升1.52 倍和0.41 倍,从而提示在经济发达地区要针对全球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肿瘤发病与死亡变化趋势,结合本地实际,研究制订肿瘤防治规划与对策,采取综合性措施,切实开展肿瘤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2015年四川省上消化道恶性肿瘤(胃癌和食管癌)发病、死亡和潜在减寿情况。方法收集四川省24个肿瘤登记处上报的2015年恶性肿瘤发病、死亡及人口资料。提取ICD-10编码C15-C16选择食管癌、胃癌的发病和死亡数据,用SAS 9.3软件分别计算性别、年龄别发病和死亡的粗率、标化率、构成比、累积率(0~74岁)、潜在减寿年数(potential years of life lost,PYLL)、潜在减寿率(potential years of life lost rate,PYLLR)和平均减寿年(average years of life lost,AYLL)。标准人口采用2000年全国普查人口年龄构成和Segi’s世界人口年龄构成。结果2015年四川省肿瘤登记地区食管癌和胃癌发病率分别为29.29/10万和28.60/10万,分别居发病第3位和第4位;胃癌和食管癌死亡率分别为23.90/10万和22.20/10万,分别居死亡第3位和第4位;根据上消化道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年龄性别分布,男女性45岁后发病率和50岁后死亡率均显著升高;无论城乡,男性食管癌和胃癌各项发病和死亡指标均高于女性。农村地区人群食管癌和胃癌疾病负担高于城市。食管癌潜在减寿年数为23399人年,平均减寿年数为15.41年,减寿率为1.92‰;胃癌潜在减寿年数为25390人年,平均减寿年数为16.74年,减寿率为2.09‰。结论四川省食管癌和胃癌发病与死亡水平相对较高,男性为食管癌和胃癌的高发人群,45岁以上的中老人群是上消化道恶性肿瘤高风险人群,农村地区人群的上消化道肿瘤疾病负担高于城市。  相似文献   

14.
目的检测1A6/DRIM在胃癌组织及对应远端正常组织中的表达,与公认的抑癌基因P27进行相关性分析,观察其表达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探讨该基因在判断胃癌发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了46例胃癌组织及其对应远端正常组织中1A6/DRIM、P27的表达。结果46例胃癌组织与对应远端正常组织中1A6/DRIM、P27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A6/DRIM与P27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呈负相关(r=-0.489,P〈0.01)。1A6/DRIM的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胃壁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关(P〈0.01)。结论(1)1A6/DRIM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对应远端正常组织,其与抑癌基因P27在胃癌组织中的负相关关系,揭示它是一个参与胃癌发病的原癌基因;(2)1A6/DRIM与胃癌的分化程度、胃壁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存在密切的关系,表明1A6/DRIM在判断胃癌恶性程度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居民恶性肿瘤死亡资料,为政府和部门抗癌防癌工作决策和评价肿瘤防治效果提供依据。[方法]对永定县疾病监测点1991~2005年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991~2005年恶性肿瘤死亡合计1378例,恶性肿瘤年均死亡率为78.53/10万,呈逐年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标化死亡率为104.38/10万。居民前4种恶性肿瘤死亡原因是肝癌、肺癌、胃癌和肠癌,其中男性是肝癌、肺癌、胃癌、肠癌,女性是肺癌、肝癌、肠癌、胃癌。去除恶性肿瘤死亡后,全部居民平均期望寿命增加5.61岁,男性增加6.42岁,女性增加4.19岁。[结论]本县居民恶性肿瘤死亡呈逐年上升,恶性肿瘤对本县居民健康与寿命危害严重。  相似文献   

16.
哈尔滨市南岗区10年恶性肿瘤死亡变化趋势分析及预测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分析1992~2001年哈尔滨市南岗区居民恶性肿瘤死亡水平和变化趋势,预测未来5年死亡率水平。方法 资料来源于南岗区卫生防疫站居民死因年报,采用ICD-9进行死因分类,利用spss软件包分析,采用灰色系统GM(1,1)进行预测。结果 10年间恶性肿瘤死亡率处于不断上升趋势,年平均死亡率为124.24/10万,死亡率性比值为1.48:1。恶性肿瘤死亡前3位是肺癌、肝癌和胃癌,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的59.81%。在主要恶性肿瘤中,食管癌和胃癌呈下降趋势,结/直肠癌上升明显。经世界标准人口调整后,死亡率呈下降趋势,男女分别下降了4.86%和7.49%。预测2006年恶性肿瘤死亡率男性将达到159.77/10万,女性将达到124.74/10万。结论 恶性肿瘤死亡率呈逐渐升高趋势,结/直肠癌增加速度最快,肺癌仍然是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人口逐渐老龄化和饮食结构的改变是死亡率增高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庄河地区胃癌综合防治初期效果的流行病学评价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目的 从流行病学的角度分析、评价辽宁省庄河地区胃癌高发现场“九五”期间所实施的胃癌一、二级缩合防治措施的初期效果。方法 跟踪随访观察干预组和对照组人群胃癌死亡的详细情况,计算两组人群的胃癌累积死亡率和累积减寿率,以及干预组相对照死亡和减寿的RR值和AR%值,并计算首次检出胃癌患者的3年生存率,综合这些指标对干预试验的初期效果作出流行病学评价。结果 综合干预措施对人群胃癌死亡的RR值为:0.5706(95%CI:0.3705-0.8789,P<0.05),AR%值为42.94%;对人群胃癌减寿率的RR值为:0.6550(95% CI:0.5356-0.8010,P<0.05),AR%值为34.44%,检出胃癌患者的3年生存率达72.67%。结论 庄河地区实施的胃癌综合防治显著降低了试验干预人群的胃癌死亡和胃癌对人群寿命的影响,提高了胃癌患者的生存率、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彭香红 《职业与健康》2008,24(6):546-547
目的 探讨大厂地区居民胃癌死亡特征及动态变化,为制定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国际疾病分类法进行编码,对2000-2006年大厂地区居民死亡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计算胃癌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潜在生命损失率(PYLL)率和潜在工作减寿年(WPYLL)率。结果 大厂地区2000-2006年居民胃癌死亡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无明显下降趋势。粗死亡率为38.84/10万,标化率为39.26/10万,居恶性肿瘤死因首位,男性高于女性。PYLL率和WPYLL率分别为3.5‰和1.40‰。结论 胃癌是大厂地区居民恶性肿瘤防治重点,应系统开展恶性肿瘤监测和综合防治工作,以降低居民胃癌死亡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1973-2004年上海市区胃癌发病的时间趋势,探讨近年来上海市区胃癌发病的新特点。方法全部资料来源于上海市恶性肿瘤登记报告系统。分别按粗率和标准化率逐年统计1973-2004年市区男性和女性户籍居民的胃癌发病率,用对数线性回归法计算其年度变化百分比(APC),对上海市区近32年的胃癌发病趋势进行估计。对已全部计算机化的2002-2004年上海市区胃癌发病资料,从性别、年龄、诊断分期、病理类型、发病部位等角度进行独立或联合分析,以探讨近年来上海市区胃癌发病的新特点。上海市区的人口资料来自上海市公安局。率的标准化采用世界标准人口。构成比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统计分析采用SPSS 10.0软件包。结果1973-2004年上海市区男性和女性居民的胃癌标化发病率均呈现显著而持续的下降趋势,其中男性下降了54.4%,女性下降了37.6%。2002-2004年上海市区共登记报告新发胃癌7630例,男性和女性胃癌的标化发病率分别为27.4/10万和14.0/10万。40岁以下人群的胃癌发病率较低,男女性无明显差异。40岁以上人群的胃癌发病率明显上升且男性逐渐高于女性。在诊断分期上,46.1%的病例具有详细的诊断分期记录,其中Ⅳ期胃癌比例最多,Ⅰ期最少。74.1%的病例为病理诊断,71.7%的病例具有详细的病理类型记录,其中腺癌占76.8%,印戒细咆癌占9.4%。男性腺癌和管状腺癌的比例高于女性,而女性印戒细胞癌的比例高于男性。肠型胃癌仍占主导地位且男性多于女性,而女性弥漫型胃癌的比例高于男性。发病部位以胃窦癌最为常见且女性比例高于男性,而贲门癌男性明显高于女性。远端胃癌中女性的比例高于男性,而近端胃癌中男性明显高于女性。结论上海市区胃癌发病率在1973-2004年间呈现显著而持续的下降趋势,且近年来在性别、年龄、诊断分期、病理类型、发病部位等方面表现出一些有意义的发病特点。  相似文献   

20.
成都市1990~1996年胃癌发病及死亡监测资料分析杨梅11资料来源及方法1.1人口资料由成都市公安局提供。1.2发病、死亡资料从成都市七区两县卫生防疫站慢性病年报中获得。该发病、死亡已纳入传染病管理,死亡人数要求大于公安局提供的相应数据。1.3人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