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揭示胃癌与端粒酶活性及DNA倍体的关系。方法 检测 30例胃癌标本 ,同时取无瘤残端作为对照。端粒酶检测采用端粒重复扩增 酶联免疫吸附法 (TRAP ELISA法 )。DNA倍体的测定采用流式细胞术 ,一步法检测DNA含量。结果 肿瘤瘤体端粒酶阳性率 83 3% (2 5 / 30 ) ,无瘤残端端粒酶阳性率 3 3%(1/ 30 ) (P <0 .0 5 ) ;端粒酶阳性瘤体平均直径 6 5cm ,阴性瘤体平均直径 3 6cm(P <0 .0 5 ) ;端粒酶阳性肿瘤淋巴转移率 5 3 3% (16 / 30 ) ,阴性者无淋巴转移 (0 / 5 ) (P <0 .0 5 ) ;端粒酶阳性肿瘤中异倍体肿瘤占 5 6 0 % (14/2 5 ) ,而端粒酶阴性者无异倍体出现 (P <0 .0 5 )。结论 胃癌端粒酶活性升高 ,端粒酶阳性肿瘤瘤体大 ,淋巴转移率高 ,且异倍体发生率高 ,预后差。提示端粒酶的激活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
探讨端粒酶活化在大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PCR技术对32例手术切除大肠癌及其癌旁组织及4例大肠腺瘤的端粒酶活性进行检测。结果:32例大肠癌组织有25例检出端粒酶活性,阳性率为78.1%。2例绒毛状腺瘤检出端粒酶活性,2例管状腺瘤为阴性。端粒酶活化与肿瘤部位、大小、组织学分级、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Dukes分期无显著相关。结论:检测大肠癌组织端粒酶活性对阐明大肠癌的发病机理、癌变危险性的预测及早期诊断均可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胃癌端粒酶活性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端粒酶在胃癌组织中的活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银染 T R A P 方法检测94 例胃癌组织、12 例胃腺瘤、9 例胃溃疡和58 例癌旁正常胃粘膜中端粒酶活性。结果 94 例原发胃癌组织中检出端粒酶阳性81 例,阳性率为86 .2 % 。正常粘膜无1 例检测到端粒酶表达,12 例胃腺瘤有1例表达端粒酶阳性,在9 例胃溃疡组织中有1 例检测到端粒酶表达,12 例胃腺瘤有1 例表达端粒酶阳性,在9 例胃溃疡组织中有1 例检测到阳性端粒酶表达。胃癌与正常粘膜组端粒酶表达率差异有显著性( P< 0 .001) 。端粒酶活性与肿瘤大小、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 T N M 分期无明显相关( P> 0 .05) 。结论 测定胃癌端粒酶活性对胃癌的诊断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4.
端粒酶活性在人膀胱肿瘤组织中表达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临床病理类型的膀胱肿瘤及癌旁组织端粒酶活性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以改良TRAP法测定91例膀胱肿瘤组织标本端粒酶活性表达。结果:83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78例检测到端粒酶活性,阳性率为94%,其对应的癌旁组织也有14%的检出率,8例膀胱乳头状瘤组织中4例检测到端粒酶活性,阳性率为50%,其对应的癌旁组织检出率为12%,端粒酶活性在不同临床病理类型的膀胱肿瘤及癌旁组织中表达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膀胱肿瘤及癌旁组织端粒酶活性的检测对肿瘤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端粒梅活性表达与老年肾癌(RCC)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应用改良的端粒重复片段扩增法(TRAP法)检测24例老年RCC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肾组织中端粒酶活性,并探讨端粒酶活性表达与RCC生物学特征的关系。结果 RCC组织中端粒酶表达阳性率为87.5%,显著高于癌旁组织(20%)及正常肾组织(5%),差异显著(P<0.01),端粒酶活性表达与RCC细胞类型、分级、分期无关,与肿瘤大小、DNA含量相关。结论 RCC组织中端粒酶激活与肾癌的发生有关,端粒酶活性检测有可能成为RCC早期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6.
大肠癌组织端粒酶活性的检测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房殿春  罗元辉 《外科》1997,2(4):193-195
目的:探讨端粒酶活化在大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PCR技术对32例手术切除大肠癌及其癌旁组织及4例大肠腺瘤的端粒酶活性进行检测。结果:32例大肠癌组织有25例检出端粒酶活性,阳性率为78.1%。2例绒毛状腺瘤检出端粒酶活性,2例管状腺瘤为阴性。端粒酶活化与肿瘤部位、大小、组织学分级、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Dukes分期无显著相关。结论:检测大肠癌组织端粒酶活性对阐明大肠癌的发病机理、癌变危  相似文献   

7.
目的测定端粒酶在胃癌患者的肿瘤组织、外周血中的活性,以探讨端粒酶活性的表达及其在临床应用上的意义。方法应用TRAP—PCR—ELISA方法检测36例胃癌患者的癌组织及其相应癌旁组织、正常组织、外周血单核细胞中端粒酶活性以及20例正常对照者外周血单核细胞端粒酶的活性。结果癌组织、癌旁组织、正常组织中端粒酶阳性率分别为80.6%(29/36)、16.7%(6/36)和5.6%(2/36)。6例胃癌患者外周血有18例测到端粒酶阳性,阳性率为50%,正常人外周血未测到端粒酶阳性。癌组织与癌旁组织及正常组织之间、胃癌患者外周血与与正常人外周血之间的端粒酶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端粒酶活性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淋巴转移和TNM分期等临床病理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患者胃癌组织、外周血中端粒酶活性有助于胃癌的早期诊断,对预后监控及治疗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胰腺癌组织中的DNA倍体与其生物学行为关系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测定30例胰腺癌患者肿瘤组织DNA含量.分析DNA倍体与胰腺癌患者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以及肿瘤转移的关系。结果胰腺癌组织中DNA倍体异倍体检出率及增殖指数与患者的年龄,性别以及肿瘤大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异倍体检出率在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中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腺癌组织中DNA倍体异质性及增殖指数能有效地反映肿瘤的增殖情况和恶性程度,并且与,临床生物学行为关系密切,DNA倍体的检测可以作为指导治疗和改善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端粒酶的3种组分与其活性的关系,探讨端粒酶激活的关键因素。方法:采用TRAP法检测大肠癌组织及相邻正常黏膜组织中端粒酶活性,用RT-PCR检测端粒酶3种组分的表达。结果:在64例(85.33%)癌组织中检测到端粒酶活性,正常黏膜中没有端粒酶活性,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hTR和TP1基因的表达在癌组织和正常黏膜没有差别,hTERT在癌组织中的表达要明显高于正常黏膜,差别具有显著性(P<0.01),hTERT基因表达强度与端粒酶活性密切相关。结论:大肠癌端粒酶活性表达具有肿瘤特异性,hTERT在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粘膜,大肠癌中端粒酶活性和hTERT基因表达强度密切相关,hTERT基因表达可能是端粒酶激活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0.
到目前为止 ,已在许多肿瘤中检测到了端粒活性 ,对端粒的研究已成为目前肿瘤研究的热点问题[1 ,2 ] 。肾肿瘤为一种生物学特性复杂的遗传异质性肿瘤 ,其发生、发展规律尚不清楚。我们采用改良的端粒重复片段扩增法 (TRAP法)检测肾盂息肉、肾癌组织、正常肾组织中端粒酶活性表达。一、材料与方法1 .标本来源 :肾盂息肉 4例 ,其中男3例 ,女 1例 ,年龄 60~ 65岁 ,平均 62 .5岁。肾癌患者 32例 ,其中男 1 9例 ,女 1 3例 ,年龄 2 3~ 72岁 ,平均 52岁 ,全部患者术前均未接受治疗。按照Robson分期标准 :Ⅰ期 1 0例 ,Ⅱ期 8例 ,Ⅲ期 1 1…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端粒动力学改变与端粒酶活化间的关系及其在大肠癌形成演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TRAP-ELISA法检测58例大肠癌及其中30例相应癌旁组织、远癌切端肉眼正常粘膜组织和6例良性大肠疾患端粒酶活性。Southern-blot-ECL法对上述30例大肠癌患者T、P、N不同位点和6例良性大肠疾患的粘膜进行平均端粒长度测定结果 T组TRFS值较P、N组明显缩短,而端粒酶活性表达T组(91.4),  相似文献   

12.
我们应用流式细胞术的方法对胆囊肿瘤细胞的p53蛋白进行定量分析,以探讨其与DNA倍体及胆囊肿瘤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测定趋化因子CCL20及其受体CCR6在胃癌患者的血清中表达,并探讨CCL20和CCR6表达水平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关系.方法 应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流式细胞术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50例胃癌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中CCL20和CCR6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胃癌患者CCL20和CCR6的mRNA表达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胃癌患者外周血中CCL20和CCR6的蛋白表达分别为(45.4±10.9)pg/mL和(7.11±1.03)%,显著高于健康人的(18.6±4.7)pg/mL和(1.83±0.43)%(P<0.01),且其升高程度与胃癌临床分期有明显关系.结论 胃癌患者CCL20和CCR6的表达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可能参与胃癌的发病过程,推测其可能作为胃癌诊断、复发和转移的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粒酶活性及其亚单位表达水平与人胰腺癌发生及其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银染法(PCR-银染,聚合酶链反应-酶联免疫吸附试验(PCR-ELISA)、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DNA测序等技术,对24例人胰腺癌中端粒酶活性及其亚单位的表达情况进行研究。结果:24例胰腺癌标本中端粒酶活性及hTERTmRNA表达表达阳性率为87.5%、83.3%,而癌旁组织为12.5%,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hTERTmRNA的表达是人端粒酶活性表达的关键性因素。端粒酶活性的表达水平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的转移及临床分期明显相关。结论:端粒酶参与了胰腺癌的寻生;hTERTmRNA表达水平的上调可在胰腺癌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端粒酶活性的表达与人胰腺癌的生物学行为及临床病理特征有关,且有助于判断胰腺癌的恶性程度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外周血甲胎蛋白(AFP)mRNA和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端粒酶活性的检测在肝细胞癌(HCC)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巢式逆转录PCR(Nest RT-PCR)法检测HCC、肝脏良性肿瘤、慢性肝病患者及正常人外周血的AFP mRNA表达,聚合酶链反应-酶联免疫吸附测定(PCR-ELISA)检测PBMC的端粒酶活性。结果 (1)AFP mRNA在HCC外周血中阳性率为73.3%(22/30),在肝脏良性肿瘤、慢性肝病患者及正常人外周血中无表达(分别为0/10,0/30,0/30),(均P0.001)。(2)HCC患者PBMC端粒酶活性的阳性率(93.3%,28/30)显著高于肝脏良性肿瘤患者(40%,4/10)和慢性肝病患者(6.7%,2/30)及正常人(0),(分别P0.01,0.001,0.001)。(3)外周血AFP mRNA与HCC PBMC的端粒酶活性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6742,P0.05)。结论 AFP mRNA是外周血HCC细胞的特异性标志物;端粒酶活性的检测具有更高的敏感性;两者的联合检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嗜铬细胞瘤组织端粒酶活性表达与患者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嗜铬细胞瘤中端粒酶活性表达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利用放射自显影为基础的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方法,对23例嗜铬细胞瘤及6例正常肾上腺髓质标本的端粒酶活性表达进行检测,结合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3例嗜铬细胞瘤标本中端粒酶活性表达2例,其余21例嗜铬细胞瘤及6例正常肾上腺髓质标本均未见端粒酶活性表达。2例端粒酶阳性表达的嗜铬细胞瘤均为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并均在术后半年至1年出现多发转移。另1例端粒酶阴性表达者也在术后出现了临床原位复发及双肺多发转移。结论:端粒酶活性可作为潜在恶性嗜铬细胞瘤的一个重要标识,对于恶性嗜铬细胞瘤的诊断及预后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检测直肠癌及癌前病变细胞内的DNA倍体及DNA指数(DI值),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仪(FCM),对320例新鲜直肠组织细胞的细胞核进行DNA倍体测定,其中正常组25例,增生性息肉组25例,绒毛状腺瘤组150例,直肠癌组120例,检测其异倍体检出率和DNA指数.结果 直肠癌组的DNA异倍体检出率(76.67%)显著高于正常组(0.00%)、增生性息肉组(0.00%)、无不典型增生的绒毛状腺瘤组(10.00%)及伴轻度(13.33%)、中度(20.00%)、重度(44.00%)不典型增生的绒毛状腺瘤组(P<0.01),绒毛状腺瘤伴重度不典型增生组的DNA异倍体检出率显著高于正常组、增生性息肉组、无不典型增生的绒毛状腺瘤组及伴轻度、中度不典型增生的绒毛状腺瘤组(P<0.01).随着直肠癌的组织学分化程度降低,其DNA异倍体DI值呈增加趋势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DNA倍体的检测有助于了解肿瘤细胞的增殖及恶性程度,在直肠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监测病情变化、判断预后方面均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端粒酶抑制剂对动物在体肿瘤的治疗价值及端粒酶抑制剂能否增加化疗药物的治疗效果。方法 应用端粒酶抑制剂 [齐多夫啶 (AZT) /(kg·d) ]联合化疗药 5 氟尿嘧啶 (5 Fu)治疗BALB/c小鼠移植性胃癌 (SGC 790 1) ,观察其对抑瘤率、肿瘤端粒酶的表达及其肿瘤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5 Fu、AZT、5 Fu AZT抑瘤率分别为 11.65 %、2 8.15 %、42 .75 % ,5 Fu、AZT均能抑制肿瘤生长 (P <0 .0 5 ) ,并且AZT与 5 Fu联用明显优于两者单独使用 (P <0 .0 5 )。末端标记法检测肿瘤细胞凋亡指数分别为 (7.17± 0 .3 4) %、(19.3 5± 1.2 3 ) %、(2 3 .49± 2 .41) % ,流式细胞分析示其凋亡率分别为 (9.3 8± 3 .16) %、(17.3 4± 2 .0 4) %、(2 5 .74± 1.0 7) %。肿瘤端粒酶活性检测显示各组端粒酶阳性率分别为 42 .75 %、3 7.5 0 %、12 .5 0 % ,与对照组 87.5 0 %对比 ,5 Fu、AZT均有减少肿瘤端粒酶活性的作用 (P <0 .0 5 ) ,且AZT与 5 Fu具有协同作用。结论  5 Fu及AZT均能抑制小鼠胃癌SGC790 1细胞的生长及降低其端粒酶活性、诱导细胞凋亡 ,AZT与 5 Fu联用有相加作用 ,抑制端粒酶活性是癌症治疗的一个新靶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对端粒酶活性的影响及其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慢性胃炎伴萎缩者16例,伴肠化生者15例,伴中、重度不典型增生者14例,胃癌19例共6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快速尿素酶试验、Warthin-Starry银染色检测幽门螺杆菌,采用S-P法检测人端粒酶催化亚单位(hTERT)蛋白表达,采用TUNEL染色法原位检测细胞凋亡。结果(1)萎缩性胃炎、肠化生、不典型增生和胃癌组织中hTERT蛋白表达率分别为25.00%、46.67%、64.29%和78.95%,呈递增趋势。Hp阳性患者hTERT蛋白表达率为77.42%,显著高于Hp阴性患者(33.33%,P<0.01)。(2)Hp阳性伴hTERT蛋白阳性患者细胞凋亡指数为9.57±5.01,显著高于Hp阴性伴hTERT蛋白阳性患者(6.01±5.31,P<0.05)。结论(1)端粒酶激活可能参与了胃黏膜上皮细胞恶性转化的全过程。Hp感染与端粒酶活性密切相关。Hp感染可能是激活端粒酶的重要机制之一。(2)Hp感染既可激活端粒酶,引发细胞永生化,又可以诱导胃黏膜上皮细胞凋亡,进而增加了胃黏膜的不稳定性和癌变的危险性,这可能是Hp致癌的主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通过检测胆囊癌外周血淋巴细胞端粒酶活性,为胆囊癌的诊断、治疗及预后的评估和预防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 采用PCR-TRAP方法检测胆囊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端粒酶活性。结果 32例胆囊癌患者中,有25例表达阳性,阳性表达率是78.12%,30例胆囊炎、胆石症患者中,仅有1例表达阳性,阳性表达率是3.33%,30例正常对照组中,亦仅有1例表达阳性,阳性表达率是3.33%。结论 端粒酶活性表达与胆囊癌的发生与发展有密切的关系,对胆囊癌外周血淋巴细胞端粒酶活性的测定,对胆囊癌的治疗、预后的评估随访及复发等都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