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诸痛痒疮,皆属于心"的再认识,在心火(热)致病的基础上指出心神与皮肤病的关系密切,并分析安神法在皮肤病的治疗中占据重要地位,并举验案证明之.  相似文献   

2.
“诸痛痒疮皆属于心”辨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诸痛痒疮皆属于心”,语出《素问·至真要大论》,为病机十九条之一。历代医家 ,各抒己见 ,意见不一 ,其分歧主要有二 :其一 ,认为“心”为“火”之误 ,金·刘完素将此经文改为“诸痛痒疮皆属心火”(《素问玄机原病式》) ,后世诸家多宗之 ,高士宗将其改为“诸痛痒疮皆属于火”;其二 ,对痛、痒、疮三者之间的关系理解不同 ,有以痛、痒作为疮之症状者 ,有以痛、痒、疮作为三种独立的病症者。笔者以为诸家所论 ,各有道理 ,但又难免失之偏颇 ,未尽经意。导师张珍玉教授通过一典型病例 ,使本条文之经义昭然若揭 ,笔者顿觉释然 ,辨析如下。1 病案…  相似文献   

3.
成书于公元前一世纪西汉中后期的<黄帝内经>,构建了中医学的理论框架体系,为中国数千年来的医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被后世尊为"医家之宗".其中的许多论述,直到今天依然有效的指导着临床实践.兹举应用<内经>病机十九条中的"诸痛痒疮,皆属于心"论治手心瘙痒症.  相似文献   

4.
正"诸痛痒疮,皆属于心"出自《素问·至真要大论篇》,为"病机十九条"之一。对于此句含义的理解,历代医家意见不一。其分歧主要集中在:1认为"心"为"火"之误,刘完素等医家将此经文改为"诸痛痒疮,皆属于火"~[1];2认为原文无误,因"心主血脉"之故,但对痛、痒、疮三者之间的关系理解不同,或认为痛、痒作为疮之症状,或认为痛、痒、疮作为3种独立的病症。对此,笔者现通过临床三则病案就以上分歧提出个人观点,以期同道斧正。  相似文献   

5.
成书于公元前一世纪西汉中后期的《黄帝内经》,构建了中医学的理论框架体系,为中国数千年来的医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被后世尊为“医家之宗”。其中的许多论述,直到今天依然有效的指导着临床实践。兹举应用《内经》病机十九条中的“诸痛痒疮,皆属于心”论治手心瘙痒症。  相似文献   

6.
基于黄帝内经指导思想,从“诸痛痒疮,皆属于心”与“脾不统血”的角度辨证施治青斑样血管病1例。记述该病例病情变化中的中医思辨与实践过程,详细分析疾病诊断及发展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各阶段的治则治法以及遣方用药原则。青斑样血管病的病因病机符合内经理论,提示可以运用内经理论对青斑样血管病进行有效的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7.
梁志刚  李瑞  邓成哲 《陕西中医》2010,31(10):1437-1438
"诸痛痒疮皆属于心",语出《素问·至真要大论》,为病机十九条之一.是中医学者和临床工作者必须熟知的经文之一.许多医家都各有理解.笔者以为历代医家虽意见不一且各有道理,但又都难免有偏颇之处,未尽经意,对临床广泛应用此经文不能起到实际指导作用.现整理归纳对此条文的理解为以下二点,力求为临床提供更为准确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8.
纤维肌痛综合征是以周身弥漫性疼痛及睡眠障碍、疲劳、精神障碍等为核心症状群的身心疾病。《黄帝内经》病机十九条指出“诸痛痒疮,皆属于心”,认为疼痛、瘙痒、疮疡类病症的病机与心有关。故本文以“诸痛痒疮,皆属于心”理论为基础,梳理条文含义,认为心与纤维肌痛综合征的发生关系最为密切。心失所养,血脉与心神失司为纤维肌痛综合征的发病关键;血与神之间的相互作用是疾病加剧的重要因素。在治疗上重视通络、养血、调和营卫,并将安神贯穿始终,时刻重视身心同调;同时由于五脏一体,治疗时还重视各脏腑之间的联系,整体调养。另外灵活运用中医外治疗法以增强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黄帝内经》病机十九条有云:"诸痛痒疮,皆属于心。"心为阳脏,易生火毒,然诸痛痒疮,非火不能上炎,非毒不能蕴结,则阳邪外袭,邪微作痒,壅滞气血,不通而痛,血败肉腐,蕴而成疮。此皆外表于皮毛,内责于心火,甚者归于肾水,不济而心火妄动。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临床实践后,温故此文,对其理解愈加深切,一点浅见,望予指正。  相似文献   

10.
诸痛痒疮皆属于心,是归纳外科病机的一条重要理论。关于痛痒的论述,《灵枢·周痹》指出:“痛则神归之,神归之则热……”张介宾注曰:“痛则心注于其处,故神归之。”说明痛为心神所主。而张介宾有“热甚则疮痛,热微则疮痒之说,并云:“心属火,其化热,故疮痒皆属于心也。”认为痛痒只是心的属性在疮症状方面的体现而已。因此,探讨本条经文,当重点分析疮与心的关系。现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1.
<正> 《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痛痒疮,皆属于心。”这是《内经》病机十九条中有关五脏病机论述之一,两千多年来,对临床实践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笔者就个人学习的粗浅认识,结合临床运用的点滴体会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12.
《素问·至真要大论》病机十九有诸痛痒疮皆属于心之论,此条是论述某些外科病属于火热引起的与心有关的病机。《刘完素》作“诸痛痒疮皆属于心火”,他将心与火联系起来,突出了心的病理作用,大多数注家也从心这方面去理解,为什么疮疡和心联系起来呢?其一是心主血与脉相连,血的运行靠心气推动,若心气充盛血行流畅,无淤滞或结块即不能产生不通则痛也不会发生肿胀疮疡。其二是心属火藏神,情志为心所主,  相似文献   

13.
放射性皮炎是放射治疗后常见的皮肤粘膜损伤性疾病,临床上暂无法完全避免,一旦发生对患者的生活和工作会产生不便,甚至影响放疗的进程。西医针对该病尚无有效的标准治疗方案。近年来,中医在放射性皮炎方面发挥了一定疗效,同时具有简便廉效快的特点。该文基于“诸痛痒疮,皆属于心”的中医理论,从心属火主痛,心主血脉主血证,心藏神主痒三方面对该病进行病因病机的分析,总结出在治疗上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依据清热不忘养阴、活血兼顾养血、调神以止痒痛的原则去进行辨证论治,以减轻患者的皮肤损伤,改善其生活质量,以飨同道,服务临床。  相似文献   

14.
从“心”理解“诸痛痒疮皆属于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传统中医理论心主血脉、心藏神,分别阐释诸痛痒疮皆属于心在痛、痒、疮的病机和临床治疗方面的运用。否认诸痛痒疮皆属于火的观点,以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指导,对此条文提出了从全新的看法,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切实际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5.
"诸痛痒疮,皆属于心"是《黄帝内经》病机十九条中有关五脏病机的论述之一,也是临床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准则。以该病机为总则,基于中医学"心主血脉""心为阳脏""血虚风燥"等观点,结合西医学技术,对临床上心血管疾病及其并发症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可为广大同仁提供新的临证视角。  相似文献   

16.
<正>首届全国名老中医王辉武教授对《黄帝素问·至真要大论》中"诸痛痒疮,皆属于心"在历代诸家认识的基础上有新的认识,认为是"病由心生之"的总括,强调《内经》"五脏六腑,心为之主"的论断,简述如下。1对"诸痛痒疮,皆属于心"的认识"诸痛痒疮,皆属于心"出自《素问·至真要大论》病机十九条。历代医家对其观点主要有三:其一,认为原文有误。金代刘完素《素问·玄机原病式》将此经文改为"诸痛痒疮,皆属心火";高士宗在《素问直解》认为本条与"诸热瞀瘛,皆属于火",其"心"、"火"二字互易,将其改为"诸热瞀瘛,皆属于心。诸痛痒疮,皆属于  相似文献   

17.
《黄帝内经》云:“诸痛痒疮皆属于心”,它在外科疮疡的病因病机及辨证治疗中有着广泛的临床意义。心主血脉属火,中医外科病多属于火,易气血壅滞,临床辨证论治强调谨守病机,整体原则,而此论点则高度概括外科病的一般规律,即诸痛痒疮的发生都与心火有关,其转归多化为火,临证时多从“心”论治。  相似文献   

18.
慢性荨麻疹常以遍身淡红色风团伴皮肤瘙痒、入夜尤甚为主症,病机多属阴虚血热。李世林副主任医师从《素问·至真要大论》中"诸痛痒疮,皆属于心"得到启发,以"通督调神""引气归元"为原则,针药结合,配合自体血穴位注射来治疗慢性荨麻疹,同时加强心理护理,疗效甚佳,为临床工作者治疗慢性荨麻疹提供了良好的诊治思路,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妇科常见的复发率极高的疑难病,其中渐进性痛经是其突出表现之一,根据症状特征归属于中医"痛经"范畴。因持久反复痛经而产生的焦虑抑郁等负性心理应激,加速了疾病的进展,严重影响女性生活质量。随着身心医学的发展,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患者的精神心理健康成为国内外研究者的关注焦点。现代医学多采取口服药物或手术治疗痛经并针对其精神心理问题加以干预,临床效果肯定,但存在一定局限性。《黄帝内经》云:"诸痛痒疮皆属于心",其中"痛属于心"在痛经的辨证诊治中有着广泛的临床指导价值。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时中医辨证从整体出发,形神同调,在补肾活血为大法的基础上,注重调心安神,疗效显著。将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合并精神心理问题的中西医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正>诸痛痒疮,皆属于心出自《素问·至真要大论篇》,将痛证、疮疡等证之病机明确地统属于心。以此理论指导临床,若辨证准确,其效如神。后世医家对诸痛痒疮,皆属于心认识不一,但主要是从心主血脉和心藏神两方面阐释,并将其发挥至皮肤病领域,认识到心之火热亢盛乃其病机之一。笔者认为不仅局限于此,《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说: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半死半生也。而《灵枢·海论》说: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府藏,外络于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