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壮医药线点灸是以壮医理论为指导,采用经过多种壮药制备液浸泡过的苎麻线,将一端在灯火上点燃,使之形成圆珠状炭火星,然后将此炭火星迅速而敏捷地直接灼灸在人体体表一定穴体或部位。壮医理论认为,皮肤疾病的主要病机为邪毒阻滞三道两路,壮医药线点灸则通过灼灸皮肤表面将毒热之邪驱逐,以热引邪毒外出,畅通三道两路,具有消炎退热、祛风止痒、通络止痛等功效。壮医药线分为3种型号,临床上通常选用Ⅱ号药线(直径为0.7 mm),笔者运用壮医药线点灸治疗皮肤疾病,效果良好,现举2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在壮医三气同步、三道两路、壮医目诊和中医五轮八廓学说理论指导下,挖掘壮医药线眼部点灸治病原理,探究壮医药线点灸作用于眼部穴区的独特之处,列举典型医案进行论述,展现壮医药线眼部点灸治疗疾病的简便性和有效性,为临床上运用该疗法治疗相关疾病提供新的治疗方式与思路。  相似文献   

3.
壮医龙脊贴是根据壮医敷贴和神龙灸这两种治疗手段改良的一种独特的壮医特色外治疗法,以壮医学“三气同步”“三道两路畅通”为理论指导,主要通过延循人体背廊穴及以内区域腧穴进行的一种大面积的壮药敷贴疗法,通过筋络、穴位、药物效应及三者的综合协同效应融为一体,从而激发和协调人体气机,疏通三道两路、调节天、地、人三气同步,以达防治疾病目的的特色壮医外治疗法。  相似文献   

4.
壮医综合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壮医综合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104例病例中随机选择52例采用壮医综合疗法治疗(包括药物内服法、药物灌肠疗法、壮医药线点灸疗法),并与单用西药治疗的另外52例作对照观察。结果 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结论 壮医认为人体“三道”、“两路”不能协调,毒邪阻滞“咪花肠”是本病的根。治疗以调气解毒为主,采用综合疗法,使人体“三道”、“两路”畅通,天、地、人“三气”同步,“嘘”、“嘞”正常,毒邪外排,本病自然康复。  相似文献   

5.
壮医在“三道两路”“天地人三气同步”及“毒虚致病论”的壮医基础理论下,通过外治、内服等多种治疗手段改善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症状、体征,延缓疾病发展,且不良反应少。其中壮医外治尤为突出,例如壮医刺血疗法、壮医药线点灸、壮医针挑疗法及壮医刮痧疗法,临床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急性期患者局部症状,起到消炎镇痛、活血化瘀、疏通经络的作用;壮医内治能有效降尿酸,具有清热毒、除湿毒、祛风毒,消肿痛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在南宁市进行壮医药线点灸和壮医艾灸疗法的宣传普及,使群众可选择或自行使用壮医药线点灸 和壮医艾灸进行日常保健。方法:以问卷调查、海报宣传、实地义诊的方式进行推广壮医药线点灸、壮医艾灸。结果:调 查总人数 600人,经过宣传提高了群众对壮医药线和壮医艾灸了解度。结论:壮医药未得到有效推广,需要加强宣传与 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在南宁市进行壮医药线点灸和壮医艾灸疗法的宣传普及,使群众可选择或自行使用壮医药线点灸和壮医艾灸进行日常保健。方法:以问卷调查、海报宣传、实地义诊的方式进行推广壮医药线点灸、壮医艾灸。结果:调查总人数600人,经过宣传提高了群众对壮医药线和壮医艾灸了解度。结论:壮医药未得到有效推广,需要加强宣传与推广。  相似文献   

8.
壮医药线点灸是壮族先民原创的一种简、便、验、廉的外治疗法,2011年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本文阐述了壮医药线点灸的概念、壮医对谷道病致病因素的认识、壮医药线点灸治疗谷道病的思路及壮医药线点灸对谷道病的治疗与护理实证研究等内容,为拓展壮医药线点灸的临床应用研究范围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9.
该文通过浅析中医阴阳理论与壮医"阴阳为本""三气同步""三道两路"理论,总结中医阴阳学说和壮医理论中"阴阳为本""三气同步""三道两路"理论的联系与区别,为探索壮医理论提供有效的思路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壮医针挑结合壮医药线点灸疗法治疗痔疮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壮医针挑挑刺"痔点",挑完后用壮医药线点灸"痔点"梅花穴、痔顶穴和痔疮梅花穴;对照组采用传统针灸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达到98.1%,优于对照组(85.4%),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便血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肛门疼痛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肛门水肿情况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综合运用壮医针挑结合壮医药线点灸疗法治疗痔疮疗效好,该方法简单可行,痛苦少,疗程短,疗效快,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1.
壮医药线点灸是壮医的特色技法之一,临床应用广泛,其中壮医药线点灸对于痤疮病的治疗有着显著的疗效。文章通过回顾及总结壮医药线点灸对痤疮病的认识及临床治疗,反映壮医药线点灸在治疗痤疮病过程中的研究概况,总结当前壮医药线点灸疗法的优势和不足,为壮医药线点灸疗法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壮医药线点灸疗法是采用广西壮族地区出产的壮药泡制成的药线,点燃后直接灼灸人体体表一定穴位或部位,以治疗和预防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效果显著.壮医学认为,类风湿性关节炎是缘于先天禀赋不足,身体虚弱,邪毒(风毒、湿毒、寒毒、热毒等)乘虚而入,阻滞三道两路,使天地人三气不能同步而致病.治疗上以调气解毒,补虚养神,通调龙路、火路为治则,常采用壮医药线点灸综合治疗,以其药效及温热的局部刺激,由火路(经络)传导,通调龙路、火路,调整气血归于平衡,使各部恢复正常功能而愈.该技术在壮医理论指导下进行了临床规范化及示范应用研究,本文通过概述(疾病简况、疗法简要、应用前景)、疾病诊断标准、适应证、禁忌证、技术操作规范、不良反应/事件处理等详细介绍壮医药线点灸综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技术规范,为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诊疗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3.
壮医理论体系的建立,对壮医的病因病机、临床诊治、处方用药等具有指导性意义,对壮医学科的发展也具有促进作用。本文通过查阅近10年的文献资料,从壮医基础理论溯源,"阴阳为本、三气同步"的天人自然观,"三道两路"的生理病理观,"毒虚致百病"的病因病机论及壮医治疗原则、诊疗特色、治疗方法及预防养生等方面概述壮医基础理论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龙玉乾是我国著名的壮医专家,为壮医药线点灸疗法的传承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继承家技、传播医术、著书立说,使壮医药线点灸得以广为流传;他提出诸诊合参辨病、确立取穴原则、明确施术要点、总结常用腧穴、探讨药线点灸的治疗机理,从而确立壮医药线点灸疗法体系。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临床应用(壮医药线点灸疗法、壮医药针疗法、壮医针挑疗法、壮医鲜花叶透穴疗法、壮医综合疗法)和实验研究两方面对近年来壮医外治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6.
壮医药在历史上客观存在,并且至今在壮族地区,壮医药仍然发挥其防病治病的重要作用,但是由于诸多历史原因,壮医药没有能够较早形成自己的一套完整理论体系来指导医疗实践.直至20世纪后期,黄汉儒主编的《壮族医学史》和《中国壮医学》等著作中最先提出了壮医独特的理论体系,确立了壮医药的学术地位[1]."三道"、"两路"学说是黄汉儒提出的壮医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之一,其中,所谓的"两路"是指"龙路"、"火路",它们是壮医对人体虽未直接与大自然相通,但却是维持人体生机和反映疾病动态的两条极为重要的内封闭通路的命名.  相似文献   

17.
"毒虚致病论"是壮医的病因病机理论,"三道两路"学说是壮医理论的生理病理观。"毒""虚"致病因素是导致"痧"症发生发展的主要因素。壮族人民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有关"痧"症的医学知识和治疗用药经验。其中有关"痧"症的辨证分型和针刺放血疗法、刮痧疗法、药物疗法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壮医药理论和应用的特色。通过总结和归纳壮医药理论对"痧"症的认识和治疗知识,有助于加深对壮医药理论和壮药应用的认识并促进交流,有利于指导临床工作并找到更多的治疗效验方法,从而丰富壮医治疗学内容。  相似文献   

18.
壮医外治法是壮族人民在与疾病的斗争中积累和发展起来的治疗方法,包括壮医药线点灸疗法、壮医热熨疗法、壮医刮痧疗法、壮医佩药疗法、壮医角吸疗法等。壮医认为,通过外治的方法,在人体龙路、火路的某些体表气聚部位(即穴位)施以调气治疗,调整和畅通人体气血,增强人体抗病能力,加速邪毒化解或排出体外,使三气复归  相似文献   

19.
壮医药线点灸疗法是壮族人民原创的治病方法,是壮医特色外治法之一,在临床上应用非常广泛,有一定的疗效。但因其缺乏规范应用,导致临床疗效良莠不齐。目前,对壮医药线点灸治疗机理的研究尚存在一定争议,给壮医药线点灸的规范应用造成一定影响,因此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壮医药线点灸结合壮医药物竹罐治疗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45例腰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2例,试验组73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试验组采用壮医药线点灸结合壮医药物竹罐疗法进行治疗,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VAS评分、ODI评分、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4.5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VAS、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VAS、ODI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后VAS、OD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壮医药线点灸结合壮医药物竹罐治疗腰痛较常规西医疗法临床疗效更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