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生儿溶血病是因母婴血型不合,母亲的血型抗体通过胎盘引起胎儿、新生儿红细胞破坏。以Rh、ABO血型系统血型不合引起的最常见。临床表现为黄疸、贫血、肝脾肿大。我科2006年6月-2007年3月除常规治疗外,应用大剂量免疫球蛋白治疗ABO血型不合溶血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新生儿溶血病是因母婴血型不合,母亲的血型抗体通过胎盘引起胎儿、新生儿红细胞破坏.以Rh、ABO血型系统血型不合引起的最常见.临床表现为黄疸、贫血、肝脾肿大.我科2006年6月-2007年3月除常规治疗外,应用大剂量免疫球蛋白治疗ABO血型不合溶血病,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ABO血型不合溶血病68例,男40例,女28例,体质量2 500~3 500 g,出生后18 h~7 d.  相似文献   

3.
输血是急性失血、贫血的危重患者的非常有效的治疗手段 ,但它也可能给患者带来一定的危害。交叉配血是使输血后危害降低到最低程度的主要手段之一。本站于 1999年 9月 2 1日收到本市第三医院退回 1单位“O”型全血 ,原因是在作异型交叉配血时次侧严重溶血 ,不能输注。收到退血后 ,笔者同时进行了同型与异型交叉配血 ,结果如下。1 标本、试剂与器材1.1 测定标本 :本站 9月 11日无偿献血标本发往本市第三医院 ,于 9月 2 1日因交叉配血次测溶血退回。献血者姓名 :孙兵 ,血型 :O,编号 :2 967。1.2 对照标本 :取自本站 9月 2 0日无偿献血标本…  相似文献   

4.
5.
杨芳娥  田翠霞 《陕西中医》2001,22(6):357-357
病例摘要 李某,女,25岁,已婚,咸阳古渡乡农民。以第一胎35周孕临产,妊高症于1997年11月18日1时20分急诊收住我科。住院号20779。未次月经1997年3月12日,预产期1997年12月19日。入院前1日患者曾被当地医院诊断为贫血而输入AB型全血200ml。无明显不适。夜间自觉胎动消失,腹部阵痛伴下坠,并有心慌、气短、气急等不适,故前来诊治。入院检查:T37℃,P126/min,R40次/min,BP22/13kPa。神志清楚,查体合作,一般情况差,重度贫血外貌,面部及全身明显水肿,尤…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新生儿溶血病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总结32例新生儿溶血病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了解黄疸程度,严密观察病情、换血疗法的护理、蓝光疗法的护理、榆注血制品输注的护理等。结果:经精心治疗和护理,治愈31例,死亡1例,治疗过程没有出现副反应。结论:全面细致的观察与护理有利于新生儿溶血病的治疗及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新生儿溶血病血型血清学检测结果,探讨采集标本时间与新生儿溶血病阳性率的关系。方法:选取596例新生儿溶血病标本,进行新生儿溶血病溶血三项检测、同时对母亲标本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结果:596例新生儿溶血病标本中阳性429例,阳性率71.98%;ABO血型系统的新生儿溶血病409例,占阳性标本的95.33%;Rh血型系统的新生儿溶血病18例,占4.20%;其它不规则抗体2例占0.47%;4天后采集标本检测新生儿溶血病阳性率较低(P0.05)。结论:本市新生儿溶血病发生主要为ABO血型系统,高达95.33%,新生儿溶血病在患儿出生后4天内采集的标本检测阳性率较高。  相似文献   

8.
新生儿溶血病是因母婴血型不合而产生同族血型免疫反应的遗传性疾病。以ABO、Rh血型系统血型不合引起的最常见,是早期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病例可以出现重度黄疸、贫血及胆红素脑病甚至死亡。通过对病情的密切观察与精心护理,避免胆红素脑病的发生,提高患儿的治愈率,体现了护理在新生儿溶血病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由母婴ABO血型不合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HDN)的血型分布及其溶血三项检测试验的重要性.方法:对226例临床新生儿溶血病进行ABO新生儿溶血(HDN)血清学检测,包括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红细胞抗体释放试验、血清游离抗体试验.结果:在226例临床新生儿溶血病中由ABO血型抗原不合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138例,占送检标本的61.06%,其抗体释放试验均为阳性,A型患儿为63例,阳性率45.65%,B型患儿为75例,阳性率54.35%.结论:ABO血型不合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检测以抗体释放试验阳性为确诊试验,ABO新生儿溶血病的明确诊断可为临床诊疗及预防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孕期防治,降低母儿血型不合所致的新生儿溶血愈率。方法: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7.71%,对照组有效率69.04%;两组比较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母儿血型不合所致的新生儿溶血病疗效确切,简便易行,安全可靠,可普遍推广。  相似文献   

11.
母婴血型不合溶血病是一种与血型有关的同种免疫性疾病,发生于胎儿期和新生儿早期,是新生儿溶血性疾病中重要的病因,溶血性贫血、心力衰竭、水肿是其主要的症状。临床常见的类型有ABO、RH血型不合,其中以ABO血型不合最为常见。2006—2009年,我们采用产前中药预防性治疗ABO血型不合溶血病30例,并与单纯西药治疗3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2.
<正>RH时恒河猴(Rhesus Monkey)外文名称的头两个字母。兰德斯坦纳等科学家在1940年做动物实验时,发现恒河猴和多数人体内的红细胞上存在Rh血型的抗原物质,故而命名。凡是人体血液红细胞上有Rh抗原者,为Rh阳性,反之为阴性。这样就使已发现的红细胞A、B、O以及AB四种主要血型的人,又都分别一分为二地被划分为Rh阳性和阴性两种。随着对Rh血型的不断研究,认为Rh血型系统可能是红细胞血型中最为复杂的一个血型系。Rh血型的发现,对科学指导输血工作和提高新生儿溶血病的实验诊断和维护母婴健康,都有重要作用。根据有关资料介绍,Rh阳性血型在中国汉族以及大多数  相似文献   

13.
<正>2013年8月,我科成功救治1例静脉输注丹红注射液致输液反应的患者,当时患者症状严重,经及时抢救及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病历资料患者,男,72岁,因头晕6余年,伴双下肢乏力1周于2013年8月22日由门诊拟中风(脑梗塞)收治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年余,脑梗塞病史6年余,糖尿病病史1年余;无食物及药物过敏史。入院后予护胃、抗血小板聚集、降糖、降压、改善脑循  相似文献   

14.
新生儿溶血病通常指由于母婴Rh或ABO血型不合引起的同族免疫性溶血病。当患儿血清胆红素〉342μmol/L时,如处理不当,就有可能发展成胆红素脑病,日后留下中枢神经系统后遗症。我院2005年12月-2008年12月对23例新生儿溶血病患儿实施了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O型血孕妇高IgG抗A(B)效价与新生儿溶血病病情程度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O型血孕妇高IgG抗体效价与新生儿溶血病病情程度的关系。方法 对 6例血清IgG抗A(B)效价≥ 1∶5 12的孕妇进行跟踪观察 ,取其新生儿脐带血进行血型、胆红素测定及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和释放试验。结果  4例新生儿血型与父亲相同 ,2例与母亲相同 ,胆红素水平均不高。结论 新生儿溶血病病情程度应结合羊水的胆红素含量、胎儿血型物质和抗体效价的测定综合判定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药溶血方治疗ABO母儿血型不合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ABO母儿血型不合患者,予中药溶血方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治愈39例,显效18例,好转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3%。结论:中药治疗ABO母儿血型不合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新生儿溶血症的换血治疗效果及换血后的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10年5月-2014年4月间的22例新生儿溶血症患儿,开放一条周围动脉为输出通道和两条外周静脉为输入通道进行换血治疗,进行相应的护理配合,观察比较患儿换血治疗前后的血清胆红素指标变化。结果:所有患儿的换血治疗均顺利完成,换血治疗前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分别为(584.5±203.2)umol/L、(103.4±62.8)umol/L和(507.5±198.8)umol/L;换血后的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分别为(242.7±134.5)umol/L、(46.3±32.7)umol/L和(198.2±122.5)umol/L,换血后有明显下降(P0.01)。结论:新生儿溶血症的换血治疗以及良好的护理配合对于病情的缓解具有非常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中药茵芪合剂降低新生儿溶血病发病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中药茵芪合剂降低新生儿ABO溶血病发病率的临床研究。方法:根据“O”型孕妇妊娠20~28周测定的IgG抗A(抗B)抗体效价比值〉1:128的孕妇9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4例,对照组42例。对照组使用西药,静脉点滴葡萄糖,维生素C及吸氧30min,治疗组使用中药煎剂茵芪合剂(茵陈、黄芪、栀子、黄芩、白术,川断)。结果:治疗组在降低孕妇IgG抗A(抗B)抗体效价比值,总治愈率达69%;降低新生儿ABO溶血病发病率有明显的疗效,发病率为3.7%。两组数据作统计学检验,差异显著(P〈0.01)。结论:中药茵芪合剂治疗母婴ABO血型不合,疗效显著,可降低新生儿ABO溶血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加味茵陈蒿汤治疗新生儿母婴血型不合溶血病5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近 1 0年来在临床上应用加味茵陈蒿汤治疗新生儿母婴血型不合溶血病患者 5 6例 ,取得令人满意的疗效 ,现总结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 5 6例均参照新生儿母婴血型不合溶血病的诊断标准 (见 :段如麟 .妇产科学专题讲座 .广州 :广东科技出版社 ,1 984. 1 85 )明确诊断。全部病人均系已婚 ,血型为O型 ,年龄为 2 2~ 36岁 ,其中有流产史者 47例 ,早产史者5例 ,死胎史者 4例 ,实验室检查IgG抗体效价均在 1∶64以上。2 治疗方法加味茵陈蒿汤药物组成 :绵茵陈 30 g ,山栀9g ,大黄 6g ,藿香、柴胡、女贞子各 1 0 g ,蔻仁1 2 g ,生黄…  相似文献   

20.
孕妇血型IgG抗体效价预测新生儿溶血病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ABO血型不合孕妇产前抗体检测对预测新生儿溶血病的意义。方法对523例ABO血型不合孕妇进行产前抗体效价检测,以抗体效价≥1∶64为阳性,药物干预后检测效价,分娩后统计新生儿溶血病(HDN)发病率。结果抗体效价≥1∶64者占25.62%,发生HDN者占1.91%。结论血型不合妊娠夫妇进行ABO血型鉴定,检测孕妇血清中血型特异性抗体及抗体效价对预测新生儿溶血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