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豚鼠椎基底动脉缺血-再灌注对耳蜗损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探讨椎基底动脉缺血-再灌注耳蜗组织损伤方式有其可能的损伤机制。方法:选用耳廓反射灵敏,体得300-500g的健康杂色豚鼠72只,随机分成6组,即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缺血30min组,再灌汪1h、6h、24h组。各组动物分别于手术前有处死前分别测试ABR、耳蜗标本HE染色病理检查、耳蜗电镜检查、测定耳蜗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丙二醛(MDA)含量、耳蜗组织诱导型-氧化氮合酶(iNOS)免疫组化。结果:缺血组及再灌汪各组脑干诱发电位(ABR)发生明显异常,咯波潜伏期明显延长,阈值升高(P<0.01);外毛细胞变形,细胞超微结构改变;耳蜗组织MDA含升高、SOD活力降低;iNOS在耳蜗组织表达明显增强。结论:在底动脉缺血-再灌注损伤呵引起豚鼠ABR各波潜伏期延长和阈值增高,可造成耳蜗毛细胞及血管纹等组织病理损伤。耳蜗组织SOD活力下降及MDA升高参与了椎基底动脉缺血-再灌注耳蜗损伤。耳蜗组织在正常情况下,血管纹、毛细胞及螺旋神经节细胞均有iNOS弱阳性表达,在缺血及再灌注期间iNOS表达增强。  相似文献   

2.
卡波金对豚鼠缺血耳蜗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卡波金对豚鼠缺血耳蜗的作用。方法:动物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Ⅰ组);假手术组(Ⅱ组);暴露双侧椎动脉和一侧颈总动脉;缺血组(Ⅲ组):结扎双侧椎动脉和一侧颈总动脉建立内耳缺血模型,卡波金组(Ⅳ组):建立内耳缺血模型的同时吸入卡波金。每组20只,10只采用微球法测血流量,10只作ABR测试及扫描电镜观察耳鼻毛细胞形态。结果:耳蜗血流量缺血组较正常对照组降低54.83%,卡波金组较缺血组增加31.46%;ABR各波潜伏期及Ⅰ-Ⅲ波间期缺血组较正常对照组延长,卡波金组较缺血组缩短;听觉阈值缺血组较正常组升高13.7dBSPL,卡波金组较缺血组降低5.5dBSPL(P均<0.01)。缺血组耳蜗底周毛细胞纤毛出现明显的倒伏、排列率乱,人内排到外排逐渐加重,并可见少数细胞缺失,卡波金组毛细胞纤毛倒伏减轻。结论:结扎豚鼠两侧椎动脉和一侧颈总动脉使耳蜗血流量减少,吸入卡波金使缺血耳蜗的血流量增加。豚鼠耳蜗缺血后,耳蜗毛细胞及功能形态受损,吸入卡波金可损伤减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葛根素在豚鼠椎基底动脉缺血/再灌注耳蜗损伤中的保护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纯白雄性豚鼠32只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n=8)、缺血再灌注7d组(n=8)、生理盐水组(n=8)和用药组(n=8)。除正常对照组外的所有豚鼠均进行手术造模。用药组在缺血再灌注开始时,腹腔注射葛根素150mg/(kg·d),每日1次,连用6d。生理盐水组操作同用药组,但以等容量生理盐水代替葛根素。应用听觉脑干反应评价听功能。采用石蜡包埋的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各组近中轴位切片行NF-кBp6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用药组ABR各波潜伏期、Ⅰ~Ⅲ波间期明显缩短,阈值降低。正常对照组、缺血再灌注7d组、用药组与生理盐水对照组ABR各波潜伏期、Ⅰ~Ⅲ波间期和阈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正常对照组与用药组ABRⅢ、Ⅳ波潜伏期、Ⅰ~Ⅲ波间期和阈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用药组NF-кBp65表达与缺血再灌注7d组比较明显下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葛根素具有保护耳蜗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其保护作用的机制可能与下调NF-кBp65表达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
核因子-κB在豚鼠缺血-再灌注耳蜗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席恺  董明敏  叶放蕾  刘雅丽 《医学争鸣》2004,25(17):1592-1594
目的:观察豚鼠耳蜗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耳蜗组织形态功能变化及核因子κB(NF-κB)、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变化,探讨椎基底动脉缺血再灌注耳蜗组织损伤机制. 方法:豚鼠随机分5组:正常组;假手术组;缺血组;缺血-再灌注(24 h, 48 h)组. 行ABR测试、耳蜗组织HE染色病理检查及免疫组化SP法观察耳蜗组织NF-κB, TNF-α表达. 结果:①缺血组及缺血-再灌注各组ABR各波潜伏期及Ⅰ~Ⅲ波间期较正常组明显延长,阈值升高; ②缺血及缺血-再灌注各组Corti器可见外毛细胞(OHC)变形,崩解破坏,散在缺失,螺旋神经节神经元数目减少; ③缺血组及缺血-再灌注各组NF-κB,TNF-α在耳蜗血管纹(SV)、内毛细胞(IHC)、OHC、螺旋神经节细胞(SGC)表达逐渐增强,缺血-再灌注24 h组达高峰. 结论:NF-κB与TNF-α共同参与了耳蜗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葛根素在豚鼠椎基底动脉缺血/再灌注耳蜗损伤中的保护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 纯白雄性豚鼠32只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n=8)、缺血再灌注7d组(n=8)、生理盐水组(n=8)和用药组(n=8).除正常对照组外的所有豚鼠均进行手术造模.用药组在缺血再灌注开始时,腹腔注射葛根素150mg/(1kg·d),每日1次,连用6d.生理盐水组操作同用药组,但以等容量生理盐水代替葛根素.应用听觉脑干反应评价听功能.采用石蜡包埋的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各组近中轴位切片行NF-κBp6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用药组ABK各波潜伏期、Ⅰ~Ⅲ波间期明显缩短,阈值降低.正常对照组、缺血再灌注7 d组、用药组与生理盐水对照组ABK各波潜伏期、Ⅰ~Ⅲ波问期和阈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正常对照组与用药组ABRⅢ、Ⅳ波潜伏期、Ⅰ~Ⅲ波间期和阈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用药组NF-κBp65表达与缺血再灌注7 d组比较明显下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葛根素具有保护耳蜗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其保护作用的机制可能与下调NF-κBp65表达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
白险峰 《中国医药导刊》2009,11(6):1015-1016
目的:观察内耳缺血豚鼠模型血清内源件硫化氢水甲变化并探讨其机制及意义.方法:随机将24只红目豚鼠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及模型组,模型组,采用小脑前下动脉FeCl3诱导血栓形成制备耳蜗缺血豚鼠模型,造模1小时后,采用激光多普勒血流测量耳蜗血流量,测量实验前后豚鼠听性脑干反应(ABR)域移,采用敏感硫电极法测量血清内源性硫化氢变化.结果:对照组耳蜗血流量变化值0.73%,假手术组组耳蜗血流量减少4.24%,模型组组耳蜗血流量减少37.3%,对照组ABR阈移值0.84%,假手术组ABR阈移值0.92%,模型组ABR阈移值42.1%,对照组血清内源性硫化氧4.1μmol/L,假手术组血清内源性硫化氢4.0μmol/L,模型组血清内源性硫化氧7.2μ mol/L,同对照组及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耳蜗血流量明显减少,ABR阈移值增大,内源性H2S水平升高.结论:内耳缺血造成耳蜗血流量减少,引起听力损伤,H2S升高可能是对抗内耳缺血,保护听力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尼莫地平和丹参对豚鼠缺血-再灌注耳蜗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和丹参对缺血-再灌注豚鼠耳蜗损伤的改善机制.方法耳廓反射灵敏的健康豚鼠48只,随机分为正常组、缺血再灌注6 h组、缺血再灌注6 h用药组(于缺血前30 min腹腔注射尼莫通500 μg*kg-1,丹参5 g*kg-1)及缺血再灌注6 h用生理盐水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各组动物于手术前及处死前分别测试ABR、耳蜗标本HE染色和电镜观察、耳蜗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和丙二醛(MDA)含量测定、耳蜗组织iNOS免疫组化.结果与缺血再灌注6 h用生理盐水组相比,用药组ABR各波潜伏期缩短、阈值降低,毛细胞结构基本正常,耳蜗MDA含量及SOD活力、iNOS在耳蜗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尼莫地平和丹参合用可以有效改善缺血-再灌注听力损伤.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耳蜗外毛细胞发生凋亡时听力改变情况。方法:对20只豚鼠药物造模,诱发耳蜗外毛细胞发生凋亡。应用TUNEL技术观察凋亡表达,测试ABR阈值观察听力变化。结果:应用丁胺卡那霉素1天即可诱发豚鼠耳蜗外毛细胞发生凋亡,连续应用3d,耳蜗外毛细胞凋亡呈强阳性表达,但ABR阈值无明显改变;随着用药时间延长,凋亡细胞数目增加,甚至出现部分毛细胞缺失现象,此时ABR阈值明显升高。结论:耳蜗外毛细胞发生凋亡早期对豚鼠听力无明显影响,随着耳毒性药物应用时间延长,豚鼠ABR阈值升高可能存在两种原因:毛细胞凋亡或毛细胞坏死。  相似文献   

9.
α-硫辛酸对豚鼠缺血-再灌注耳蜗损伤的防治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椎基底动脉缺血再灌注耳蜗组织损伤机制,观察α- 硫辛酸(LA)对损伤组织的保护作用。方 法:豚鼠随机分组:正常组,假手术组,缺血组,缺血再灌注24h、10d组,LA组(缺血前腹腔注射LA100mg/(kg· d),连用7d),生理盐水组(同LA组,但腹腔注射生理盐水)。于缺血再灌注术前及处死动物前行ABR测试。ABR 测试后活杀动物取耳蜗,基底膜铺片观察耳蜗组织形态学变化,硫代巴比妥酸显色法测耳蜗组织过氧化氢酶 (CAT)、丙二醛(MDA)含量。结果:缺血组及再灌注各组ABR各波潜伏期及Ⅰ~Ⅲ波间期较正常组明显延长,阈 值升高;外毛细胞出现变形、崩解破坏、排列紊乱、缺失、核溶解等改变,基底周较其余各周明显;CAT活性降低, MDA含量升高;再灌注24h组损伤最重。LA组动物各观察指标与缺血再灌注10d组相比有明显改善。结论:氧 自由基引发的膜脂质过氧化反应参与了缺血 再灌注耳蜗组织损伤;LA可有效保护缺血 再灌豚鼠耳蜗组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内耳缺血再灌注对耳蜗的影响。方法随机将豚鼠分为5组:正常组、缺血30min组、缺血30min再灌注组、缺血60min组、缺血60min再灌注组。手术经颅底暴露小脑前下动脉(AICA),缺血组使用40%FeCl3溶液诱导AICA形成血栓;缺血再灌注组经颈外静脉给予尿激酶(UK)溶解血栓。实验中采用激光多普勒血流量仪监测耳蜗血流量(CoBF),实验前后测量豚鼠听性脑干反应(ABR)值、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值,实验后耳蜗基底膜铺片硝酸银染色,光镜观察。结果血栓组在FeCl3诱导后CoBF值下降至诱导前约30%,溶栓组在用UK后CoBF恢复到诱导前大约70%。缺血时间越长ABR阈值越高,各频率DPOAE幅值下降越明显,毛细胞破坏越严重;缺血时间相等时再灌注组ABR阈值高,DPOAE幅值下降明显,毛细胞破坏严重。外毛细胞较内毛细胞更易受影响。结论缺血/再灌注可引起耳蜗的损伤。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手术治疗对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患者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及静态姿势描记(posturography,PSG)的影响。方法对32例重度SAHS患者手术治疗前后及20例正常对照者进行ABR测试及PSG检查,比较其结果。结果重度OSAHS患者ABR波Ⅰ、Ⅴ潜伏期及Ⅲ-Ⅴ波间期比对照组延长,PSG各指标增加;手术治疗3月后,OSAHS组ABR各波潜伏期及波间期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PSG各指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重度OSAHS患者的脑干听觉传导功能受损,静态平衡能力降低,手术治疗有助于早期改善静态平衡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顺铂对耳廓反射正常的健康豚鼠耳蜗功能的损害作用,以探讨顺铂对豚鼠耳蜗毒性作用及其损伤机制,为防治顺铂耳毒性作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60只耳廓反射灵敏的健康豚鼠随机分成两组,顺铂组腹腔注射顺铂4mg/(k·d),1次/d,连续注射5d。正常对照组腹腔注射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实验前和实验5d后分别行耳廓反射和听性脑干反应测听。测定麻醉状态下豚鼠听觉脑干诱发电位,比较实验前后两组听觉诱发电位阈值及各波潜伏期、波幅变化。结果顺铂组豚鼠听性脑干反应测试听闽明显提高,各波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甚至出现波形变异不易辨认,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顺铂可导致豚鼠耳蜗功能损害,表现为豚鼠耳蜗听性脑干反应阂值显著提高,各波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阿米卡星(amikacin,AMK)在不同给药时间内对豚鼠耳蜗毛细胞的损伤作用,探讨AMK的耳毒性。方法豚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MK3d组、AMK7d组和AMK11d组。采用异硫氰酸四甲基罗丹明标记的鬼笔环肽荧光染色方法,并结合听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测试,观察用药前后耳蜗毛细胞形态及听功能的改变。结果AMK首先损伤耳蜗底回的外毛细胞,并且随着给药时间延长,损伤逐渐向顶回发展,外毛细胞缺失明显增多,而AMK对内毛细胞的损伤要轻于外毛细胞。听功能改变与形态学变化基本一致。结论AMK可损伤豚鼠耳蜗毛细胞,导致听功能下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针刺对庆大霉素(GE)耳中毒豚鼠的防治作用。方法 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和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动物耳聋程度及听神经功能的变化和耳蜗毛细胞酶活性的改变。结果 电针能降低GE引起的BAEP反应阈的上升幅度,降低BAEP波峰潜伏期及波间期的延长;能保护毛细胞线粒体呼吸酶的活性,维持毛细胞溶酶体的完整性。结论 针刺能降低GE的耳毒性。保护毛细胞线粒体酶的活性,维持溶酶体的完整性,保证毛细胞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桥小脑角(CPA)手术中应用听觉监测(IAM)的意义。方法在26例桥小脑角手术中,采用听性脑干反应(ABR)和蜗神经动作电位(CNAP)进行听觉监护,患者术前均有听力且ABR能引出。6例(23.1%)行保留听力的听神经瘤摘除术,14例(53.8%)行三叉神经感觉根部分切断术,3例(11.5%)行前庭神经切断术,3例(11.5%)行桥小脑角占位摘除术。结果ABR监护26例,2例(7.7%)监护失败,3例(11.5%)听神经瘤患者出现永久性潜伏期消失,21例(80.8%)成功全程监护并保留术后听力,15例(57.7%)联合ABR和CNAP进行监护。10例(38.5%)患者由于术中听觉潜伏期延长,采用罂粟碱干预,其中7例(70.0%)波形恢复。结论术中听觉监护能有效协助手术,了解听觉通路的状况,CNAP更能定位蜗神经;使用罂粟碱进行干预,能部分恢复术中延长的ABR V波潜伏期,减少术中听觉损伤,降低术后听力下降的发生率;术中应联合应用ABR和CNAP。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和脑梗死(CI)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ABR)检测中的特点。方法应用美国Nicolet Bravo脑电生理仪及Click短声刺激,引出被试者的ABR,并比较其在C(In=31)、AD(n=27)和健康老人(NC,n=40)中的区别。结果三组被试者绝对潜伏期波Ⅲ(Pz脑区)、绝对波幅波Ⅲ(Pz脑区)和波Ⅴ(Pz脑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波Ⅲ(Pz脑区)的绝对潜伏期,AD组明显延迟于NC组和CI组(〈0.01);波Ⅲ(Pz脑区)的绝对波幅,AD组低于NC组和CI组(〈0.01);绝对波幅波Ⅴ(Pz脑区)AD组也低于NC组和CI组(〈0.01)。除波Ⅴ外,CI组与NC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 ABR对临床辅助诊断AD和CI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高谦  余华峰 《北京医学》2000,22(4):238-241
探讨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nNOSI)7-硝基吡唑(7-nitroindazole,7-NI)对脑缺血再灌流保护作用的机理。方法选用Wistar大鼠,制成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MCAO),闭塞1小时后治疗组给予7-NI(50mg/kg),对照和假手术组给予花生油5ml/kg,再灌流1小时后测定各项指标。结果再灌流1小时后,7-NI组NOS(一氧化氮合酶)活性、MDA(丙二醛)含量均明显低于单纯  相似文献   

18.
韩进天 《广西医学》2006,28(6):828-829
目的 探讨高危儿听力损伤发生的特点及影响因素,为早期治疗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对154例(308耳)高危儿新生儿进行听觉脑干诱发电位(ABR)检测,分析其特点及其与高胆红素血症、缺氧缺血性脑病、低出生体重儿等因素的关系。结果 ABR异常率为43.8%,其中,低出生体儿组ABR异常、V波异常率及Ⅰ波异常率显著高于高胆红血症和缺氧缺血性脑病组(P〈0.05),低出生体重儿组、核黄疸组Ⅴ波异常率高于单纯高胆红素血症组及缺氧缺血性脑病组(P〈0.05)。结论 高危儿特别是低出生体重儿、核黄疸患儿容易发生听力损伤,应对高危新生儿及时进行听力筛选和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听觉脑干植入的特点,建立了耳蜗核急性电刺激动物模型。利用脑立体定位技术将铂铱合金双电极植入豚鼠耳蜗背核,施以双相脉冲电刺激,在大脑皮层听区记录中潜伏期反应,得到一组ABC三相波。该波形与声刺激诱发者相似,潜伏期、波间期和动态范围存在一定差异,可证实为是听性反应。此外,对脑干电刺激的安全性问题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