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用卡托普利联合生脉注射液治疗60例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患者,并设常规治疗54例作为对照。结果治疗组血压恢复正常时间为2.7天±1.5天,对照组为5.2天±3.5天(P<0.01);治疗组少尿天数为3.1天±1.8天,对照组为4.82天±2.35天(P<0.01);治疗组多尿天数为6.55天±3.23天,对照组为9.38天±4.81天(P<0.01);治疗组尿蛋白转阴天数为4.03天±1.87天,对照组为7.52天±3.53天(P<0.01);治疗组尿素氮降至正常天数为6.12天±3.18天,对照组为10.21天±4.72天(P<0.01);治疗组并发症及死亡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提示两药合用确能降低血压,减少尿蛋白的排出和改善肾功能,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现将我院自1995年以来,应用血液透析(HD)治疗的46例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急性肾功能衰竭病人的护理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46例HFRS急性肾功能衰竭病人均为我院住院患者,男35例,女11例;年龄24岁~57岁;少尿期41例,低血压休克与少尿期重叠5例;均有皮肤粘膜明显出血,上消化道出血12例,泌尿道出血7例,急性肺水肿16例。 1.2 治疗方法 46例病人均在限液、稳定内环境及对症支 相似文献
3.
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是重型及危重型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而应用血液透析是抢救重型及危重型HFRS合并ARF的有效措施,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我院自1997年1月至2001年12月,应用无肝素透析法治疗42例重型及危重型HFRS合并ARF,疗效显著. 1 对象和方法 1.1病例选择本组42例HFRS患者均系我院住院病人.按HFRS诊断标准,重型18例,危重型24例,其中男性25例,女性17例,年龄22~70岁,平均年龄(38±14)岁.42例均合并ARF,主要表现为少尿、无尿、尿蛋白阳性、电解质紊乱、血尿素氮和肌酐显著升高;其中26例无尿2d以上,16例无尿4d以上,血尿素氮(38±8) mmol/L,血肌酐(906±198) μmol/L.全部病例均可见皮肤及粘膜出血点或/及瘀斑.25例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消化道出血,8例伴有鼻出血,7例伴有少量至中等量的咯血,另有4例女性患者伴有阴道出血. 相似文献
4.
血液透析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急性肾功能衰竭1011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院自 1982年开展血液透析 (HD)以来 ,对 14 18例肾综合征出血热 (HFRS)急性肾功能衰竭 (ARF)患者进行了HD ,共计 4 184次。为探讨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急性肾功能衰竭 (ARF)血液透析 (HD)治疗的指征、时机、方法及与预后的关系 ,对 1991年 5月至2 0 0 1年 5月间资料完整的 10 11例 32 14次HD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10 11例HFRS患者为我院住院患者 ,经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血清抗 -HV -IgM均为阳性 ,按 1986年南京全国HFRS临床专题会议制定的诊断和分型标准 ,分重…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探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技术在重症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自2007年1月~2010年12月所收治的进行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治疗的129例HFR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采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治疗,经12h后,氧合指数(PO2/FiO2)有所提高,经24h后,平均动脉压与体温有明显下降(P﹤0.05),治疗发现HFRS合并ARDS的发生率达5.96%,而对于合并轻度ARDS患者的发生率为16.8%,中度为59.8%,重度为90.1%。[结论]采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治疗重症肾综合征出血热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症状改善,降低了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是一组由汉坦病毒引起的以发热、出血、低血压和肾损害为主要临床症状的动物源性传染病。我科自1998年5月~2000年5月共收治肾综合征出血热急性肾衰竭(简称“肾衰)患者26例,入院后经积极治疗,尤其是急诊血液透析治疗后,全部患者均转危为安。现将观察和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26例患者,男性16例,女性10例;年龄24~62岁,平均年龄39岁,全部有典型HFRS临床表现,且HFRS抗体( ),血肾功能检查:尿素氮在9.5~42.85 mmol/L,肌酐在416~718mmol/L,血钾在5.8~6.3mmol/L。其中14例24小时尿量在100ml左右,12例无尿,并均有全身浮肿及左心衰症状。经血透、补液抗炎、护肾、支持等治疗及精心护理,使患者转危为安,住院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应用于急性肾功能衰竭(AnF)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NODS)的临床疗效和对预后的影响。方法45例ARF伴MODS的患者应用CRRT,CRRT模式为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所有患者在CRRT的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2,3、4天晨采周围静脉血查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尿酸、血常规及c-反应蛋白(CRP);同时测治疗前及治疗后6h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4、IL-6;定时监测血流动力学、血气分析及电解质。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SCr、BUN、尿酸、CRP均显著下降(P〈0.05);pH值能维持在7.30~7.40,血电解质由置换液调整基本正常;治疗前及治疗后6h血清TNF-α、IL-4、IL-6变化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26例患者,均为急性生理及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在25分以下、衰竭器官数小于3个、年龄较小、入ICU到开始CRRT时间短且CRRT在5d以上者。结论CRRT能有效控制ARF伴NODS患者的酸碱平衡、液体平衡及氮质血症;能有效降低部分细胞因子,抑制炎性反应;CRRT也是脏器功能支持的治疗方法,可能改善ARF伴NODS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8.
王芳马志芳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6,(S1):29-30
目的:评价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对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使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对58例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连续肾脏替代治疗,并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总生存率。结果:治疗前后患者的Scr和BUN含量均降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2例患者肾功能恢复至正常水平,占总患者的72%。肾功能恢复患者和死亡患者的Scr、BUN、感染及机械通气均具有显著差异。结论: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临床效果较好,且应注意感染和机械通气的护理。 相似文献
9.
10.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首要死亡原因是急性肾功能衰竭(ARF)。近年来,血液透析成为抢救ARF的重要措施之一。我院自1997~1999年采用血液透析治疗HFRS并ARF 32例,现将临床疗效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比分析在重症急性肾衰治疗上运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方法与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自2010年1月-2012年3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500例重症急性肾衰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0例,实验组患者选择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1],对照组患者选择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内生肌酐(Ccr)的水平的变化;并对2组患者进行调查随访,比较1年后的存活率.结果 比较结果发现实验组患者在Scr、BUN、Ccr方面的改善明显好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随访调查显示实验组患者的1年存活率也显著优于对照组,分别为82.4%和52.5%,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相比,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具有临床效果好、患者存活率高等优点,临床意义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在沿海岛屿、平原丘陵、山区半山区不同地理区域分布情况进行了调查,证实台州地区为家、野鼠混合型疫源地,分析了三种不同地理区域HFRS的流行强度和疫源地类型、宿主动物间的关系。沿海地区野鼠和家鼠带病毒率低、带病毒鼠数量少,HFRS的发病率较低;丘陵、平原地区以野鼠型为主,为HFRS中发地区;山区、半山区以家鼠型为主,为HFRS发病严重地区。由此可见,HFRS流行与一定地理区域的疫源地类型和宿主动物带病毒状况有关,突出了家鼠型HFRS在我区的流行病学意义。 相似文献
13.
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点发病流行强度与曲线拟合模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预测全国肾综合征出血热 (HFRS)发病流行强度和流行规律。方法 对 3 1个国家级HFRS监测点 18年来发病率逐年划分发病流行强度等级 ,并利用SAS6 12版进行多项式曲线拟合 ,建立数学模型。结果 总体上划分为 5个高发病区、9个中发病区、17个低发病区 ;并分别得到了 2 4个监测点 18年的发病率和 5个监测点 9年的发病率多项式曲线拟合模型 ,其中有 2 6个监测点模型检验 ,P <0 0 5。结论 1994和 1995年是发病高峰 ,大部分地区在 2 0 0 0年前后有上升的趋势 ;对HFRS发病率进行多项式拟合是较好的模型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厦门市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出血热),出血热宿主动物及其自然感染汉坦病毒状况,明确主要传染源种类,为预防和控制出血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笼夜法捕鼠,计算鼠密度及鼠种构成,对鼠肺检测出血热病毒抗原,血清检测抗体。结果 2008-2009年厦门市鼠形动物总捕获率为8.02%,属于2目2科6种,以褐家鼠(45.14%)为优势种。宿主动物血清阳性率为13.45%,褐家鼠血清阳性率为21.52%;宿主动物带毒率为2.52%,带毒指数为0.037 77。宿主动物带毒率调查阳性均为褐家鼠,全市褐家鼠带毒率为2.63%,此次监测结果与厦门市20世纪80年代宿主动物调查结果无差别(P>0.05)。结论厦门市存在以褐家鼠为主要传染源的出血热疫源地,提示应根据褐家鼠的生态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综合防控措施,有效控制以褐家鼠为主的鼠密度,降低出血热发生和流行的危险。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建立一种敏感、特异的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早期诊断方法。方法 应用免疫-PCR方法检测不同病程、临床诊断为HFRS的患者血中抗HFRS-IgM抗体,同时与ELISA和IFAT二种方法进行比较。结果 免疫-PCR检测96份HFRS患者血清中抗HFRS-IgM抗体的阳性率为76%,对51份发热期患者的阳性检出率为62.7%。而ELISA法和IFAT法对同批患者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57.3%和39.2%,及49%和31.4%。20份甲型肝炎阳性血清、30份正常人血清及20份HFRS-IgM阴性并掺入类风湿因子阳性的血清,免疫-PCR检测均为阴性。结论 免疫-PCR检测抗HFRS-IgM抗体敏感性高,特异性强,可作为HFRS早期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分析2007—2011年辽宁省监测资料,了解近几年辽宁省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流行特征和变化趋势。方法对辽宁省2007—2011年传染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网络直报的HFRS病例资料及辽宁省各市监测资料,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7—2011年,辽宁省共报告HFRS病例4 177例,死亡33例,病死率为1.23%;发病率有回升趋势,死亡率、病死率逐年平稳下降;病例主要集中在辽东、辽西及中部地区的抚顺、沈阳、葫芦岛、锦州、铁岭和丹东等市,5年间6市报告发病数占辽宁省报告病例总数的74.48%(3 111/4 177);发病呈春季和秋冬季2个季节高峰,11月为全年最高发病月份;4 177例病例中,男性3105例,女性1072例,男女性别比为2.9:1,青壮年、农民居多;鼠种分布村内、村外优势种分别为褐家鼠和黑线姬鼠,鼠密度为2.64%~5.63%(532/20 151~874/15 433),鼠带毒率为0.77%~4.80%(5/650~43/895)。结论辽宁省HFRS疫情有回升趋势,个别地区鼠密度和(或)带病毒率仍然较高,HFRS流行的隐患依然存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2007-2013年宁陕县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流行特征和规律,探讨鼠类汉坦病毒(HV)感染情况,为采取及时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7-2013年宁陕县法定报告传染病年报表中HFRS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并调查鼠类种群构成、密度及鼠血HV抗体阳性率。结果2007-2013年全县共报告14例HFRS病例,年均发病率为2.69/10万,死亡1人。发病最高年份为2011年,报告病例6例,发病率为8.07/10万,占5年报告病例总数的42.86%。本县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夏季和冬季为高发季节。病例主要集中在210国道及京昆高速G5(西汉段)沿线乡镇。性别及职业特征明显,以农村男性壮年为主,男女性别之比为13∶1。野外优势鼠种为黑线姬鼠,居住区优势鼠种为黄胸鼠和褐家鼠;鼠血汉坦病毒特异性抗体IgG阳性率为25.89%(95/367)。结论针对该病流行环节做好重点人群防控工作,减少HFRS的危害。宁陕县感染HV的鼠类多样,感染率高,因此需进一步加强疫情监测、防治和深入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江西省某县流行性出血热疫苗接种人员发病的原因,为今后类似事件的调查提供经验与借鉴。方法 回顾性收集4例疑似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和疫苗接种资料,应用胶体金法和ELISA法对病例血清标本进行汉坦病毒IgM/IgG抗体检测。结果 4例疑似病例均有流行性出血热疫苗接种史。病例1和病例4有发热、“三红”、“三痛”、水肿和尿蛋白阳性等出血热相关的症状,病例1汉坦病毒IgG抗体检测阳性,病例4的IgM和IgG阳性,病例2和病例3无出血热相关的典型症状,汉坦病毒IgM/IgG抗体检测阴性。依据流行性出血热诊断标准综合研判,病例1和病例4被确诊为流行性出血热病例,病例2和病例3排除流行性出血热。结论 该起事件共发现2例流行性出血热确诊病例,2例误诊病例。建议加强医疗机构对出血热诊治知识的培训,提高医疗机构出血热的实验室诊断率,提升医疗机构流行性出血热病例的早发现和早诊断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一种用于检测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特异性抗体IgG的ELISA方法—免疫磁性微球(IMMS)ELISA。方法利用重组菌株E.coli BL21(DE3)/pET32a-L99S诱导表达SEO型汉坦病毒(HV)重组核蛋白(rNP),并进行镍亲和层析纯化,以纯化rNP为抗原,分别建立检测HFRS特异性抗体IgG的3种ELISA法:间接ELISA、捕获ELISA和IMMS-ELISA,并进行方法学比较。结果新建立的3种ELISA的检测灵敏度和特异度为≥90%,总符合率≥95%。其中间接ELISA的灵敏度达100%,而假阳性率为10%;捕获ELISA特异度达100%,灵敏度较低(92.5%),且假阴性率为7.5%;IMMS-ELISA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达到100%。结论 IMMS-ELISA较其他2种ELISA检测方法更为简单、安全和准确,易于在基层公共卫生和临床医疗机构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 HFRS)是由汉坦病毒感染引起的以发热、休克、出血和肾脏损害为主要特征的急性自然疫源性疾病。汉坦病毒主要感染人血管内皮细胞,引起小血管和毛细血管广泛损伤。血管通透性增加是HFRS临床表现的病理基础。国内外学者尽管在汉坦病毒致病机制方面开展了诸多研究,如病毒诱导的免疫病理反应、宿主遗传与细胞凋亡、血小板减少与功能障碍、血管内皮损伤等,但HFRS发病机制仍未完全阐明,也无特效治疗药物,深入探讨汉坦病毒致病的分子机制,寻找有效治疗药物仍是汉坦病毒/HFRS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结合近年来国内外相关研究,阐述HFRS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