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2.
��������θʳ�ܷ������������Ƶ��о�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不同于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病机制。方法选择1996~2004年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因反酸、胃灼热感等反流症状确诊为胃食管反流病患者57例,按照内镜下食管黏膜有无破损分为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组和反流性食管炎组,比较两组的一般情况、反流症状、是否合并H.pylori(Hp)感染,以及食管动力测定和食管胃24hpH监测结果。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烟酒嗜好等一般情况及合并Hp感染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组不典型反流症状(胸骨后痛)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反流性食管炎组。两组患者都存在病理性酸反流,但两组患者之间酸和(或)碱反流比较无差异。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食管体部各段蠕动波峰值明显高于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卧位胃酸分泌高于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结论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的不典型反流症状发生率更高。在两组发病机制异同上,反流的强弱并非主要因素,重要的是食管防御机制的差别。 相似文献
3.
血清CA19-9水平在胆总管结石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血清CA19-9水平在胆总管结石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60例经ERCP证实为胆总管结石的患者,对血清CA19-9水平进行分析.结果 26例患者CA199水平正常,占43%;34例患者的血清CA19-9水平升高,占57%,其中4例CA19-9水平>1 000 U/mL,年龄均>65岁,合并有严重的化脓性胆管炎或重症胰腺炎.15例CA19-9升高的患者在ERCP术后复查了血清CA19-9水平,结石取出后血清CA19-9水平明显下降.结论 胆总管结石患者血清CA19-9水平升高可作为预测胆管炎症程度的指标,尤其是在老年人群中. 相似文献
4.
胃大部切除致胆总管损伤的治疗体会新泰市人民医院(271200)李玉光尹燕侠1980年1月至1993年7月,我院行胃大部切除术(包括胃癌RI、RⅡ根治术)共1368例,其中9例发生医源性胆总管损伤,分别于术中及术后重建胆道系统。除1例胃癌根治术后肝转移... 相似文献
5.
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术治疗胆总管结石远期疗效326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总结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术的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62-2002年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术32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1982年以前178例,其中36例因吻合口狭窄致胆管炎或胆总管盲端综合征,其中4例死亡,死亡率为2.2%(4/178);1983后强调低位大口径吻合,其中5例出现胆管炎或胆总管盲端综合征,无死亡病例.吻合口径<2.0 cm 85 例,2.0-2.5 cm 153例,2.6-3.0 cm 83例,资料不详5例.经3.-0 a随访278例,随访率为85.3%, 其中1983年以后手术效果的优良率达到 96.6%(143/148).结论: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口径要>2.5 cm, 吻合口位置要低,才可避免逆行性感染和盲端综合征.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如何减少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及乳头切开术(EPT)取石术后近期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行ERCP及EPT取石术的患者280例,分析ERCP及EPT取石术后近期并发症产生的原因,探索降低近期并发症的途径。结果 280例ERCP及EPT取石术成功率为100.00%,出现并发症43例(15.3%),术后急性胰腺炎3例(1.07%),一过性高淀粉酶血症38例(13.50%),出血2例(0.71%),胆道感染0例(0.00%),穿孔0例(0.00%),无与ERCP及EPT取石术相关的死亡病例。发生并发症的患者均经保守治疗好转。结论 ERCP及EPT取石术是一种相对安全的技术,但属于有创操作,可能会出现近期并发症。术者的技术熟练程度以及术后鼻胆管引流和药物干预对减少近期并发症出现极其重要。 相似文献
8.
腹腔镜联合内镜胆总管探查术 总被引:39,自引:4,他引:39
目的 探讨运用多种微创治疗手段,治疗经内镜取石失败的胆总管结石患者。方法 运用三窥联合的手术方式(术前内镜下经鼻胆管引流、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及术中胆道镜(对39例胆总管结石患者进行微创治疗。结果 39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腹,无残留结石及严重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而手术时间与开腹手术相似。部分病例随边半以上未见远期并发症。结论 三镜联合行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术对于有较高内镜、腹腔镜技术水 相似文献
9.
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EST)是治疗胆道结石及十二指肠乳头狭窄有效的非剖腹性治疗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灵活,疗效肯定,创伤小、并发症少,时间较短,患者痛苦小、恢复快和住院时间短,机体的应激反应轻,对机体的免疫功能抑制小等优点,有确切的临床实用价值,尤其更适宜老年患者〔1~3〕。EST应用于临床已越来越广泛,但有关老年患者EST手术时间与血清免疫球蛋白关系的研究报道甚少。本文对老年患者EST手术时间与血清免疫球蛋白关系进行研究,旨在了解EST手术时间对老年患者免疫球蛋白的影响。1对象与方法1.1对象入组标准:(1)年龄≥60岁,(2… 相似文献
10.
目的加强对胆总管结石的认识,减少临床误诊及漏诊。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8月至2010年7月在我院住院患者中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确诊胆总管结石,但在诊疗过程中有误诊及漏诊的103例病例,总结其临床特征和诊疗情况。结果 103例患者中误诊为胃病者29例(37.2%),误诊为急慢性肝炎者23例(29.5%),误诊为冠心病者14例(17.9%),误诊为感冒者12例(15.4%)。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漏诊胆总管结石25例。误漏诊患者以年龄大于65岁的老年人居多(75例,72.8%)。临床表现以发热最为多见(95例,92.2%),其次为腹痛(87例,84.5%),黄疸(79例,84.5%),恶心、呕吐(54例,52.4%)等。全部病例伴有肝功能异常,外周血白细胞或中性细胞比率升高者98例(95.1%),心电图异常者78例(75.7%)。首选诊断方法为超声检查,其次为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和CT。结论详细的体检和全面的分析可减少胆总管结石的误诊及漏诊。 相似文献
11.
任旭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7,27(3):165-168
1973年,川井、Classen及相马等开展经内镜括约肌切开术(EST)以来,经口内镜治疗胆总管结石(CBD结石)的疗效已充分肯定,成为治疗CBD结石的首选方法。约10%的病人胆管插管不成功,需特殊方法插管或行乳头预切开,至目前已开展多种预切开方法,多数达到良好的效果[1]。国外资料显示,CB 相似文献
12.
老年胆总管结石症72例临床特点分析南京汽车制造厂职工医院内科(210037)李笑梅南京市鼓楼医院消化科(210008)张启宇,吴锡琛近年来随着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内镜乳头肌切开术(EST)等技术的发展,老年胆总管结石症的治疗已倾向选择E... 相似文献
13.
例1,男,30岁,以“间断性左上腹痛伴发热、黄疸4年”为主诉于1992年3月13日入院。入院查体:T 38℃,全身皮肤、粘膜及巩膜轻度黄染。右上腹部有明显压痛,以剑突下偏左侧为甚。实验室及诊断仪器检查:大便黄色,镜检(-);肝功,黄疸指数5U,凡登白试验直接(-),间接(-),麝香草酚浊度3U,硫酸锌浊度5U,谷丙转氨酶100U。B超示:①肝内外胆管扩张(胆总管直径1cm);②胆总管结石(1.8×0.8cm)。PTC术示:①胆总管梗阻处有指压征;②肝 相似文献
14.
腹腔镜治疗胆总管结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舒晔 《国外医学:消化系疾病分册》1997,17(2):106-108
本介绍腹腔镜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的发展过程、手术方式、主要技术操作以及治疗结果的概况,同时将腹腔镜手术与其他地作简要的比较。 相似文献
15.
在进行胆囊切除术时,有15%的病人患有胆总管结石。虽然对其有不同的处理方法,但在腹腔镜下不如在传统的胆囊切除术时简便。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比开放手术更难,但在不断积累经验,这种探查术可经由胆囊管或直接切开胆总管取石成功。 相似文献
16.
在291例胆管炎患者中,32例有直径大于2 cm的结石。内镜下联合运用大篮形钳,1%依地酸(EDTA)冲洗和手工或机械碎石可使50%患者胆管内结石清除干净。结石嵌顿胆总管而使取石钳无法张开是失败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毕Ⅱ式胃切除术后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治疗胆胰疾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初步总结经验。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6年12月长海医院消化内镜中心237次ERCP治疗的178例毕Ⅱ式胃切除术后胆胰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ERCP操作成功率及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内镜到达十二指肠乳头的进镜成功率为83.5%(198/237),选择性胆胰管插管成功率为91.4%(181/198),完成预期操作的治疗成功率为98.9%(179/181)。毕Ⅱ式ERCP的总成功率为75.5%(179/237),各年总成功率呈上升趋势。其中胆总管结石ERCP总成功率为85.2%(127/149),结石一次取净率为56.7%(72/127)。毕Ⅱ式ERCP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14.3%(34/237),其中穿孔1.7%(4/237)、出血1.3%(3/237)、胰腺炎3.4%(8/237)、无症状性高淀粉酶血症8.0%(19/237)。1例穿孔和2例重症胰腺炎患者,因继发感染性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1.3%,3/237)。大部分ERCP相关并发症经药物保守治疗或内镜再次干预得以好转(91.2%,31/34)。
结论 毕Ⅱ式胃切除术后ERCP总体上是有效和安全的,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和术者经验的成熟,进镜、选择性胆胰管插管和治疗性干预的成功率均可接近正常解剖结构患者,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18.
卜红然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1,19(3):500-501
目的探讨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术中配合及护理。方法采用十二指肠镜在X线下切开乳头取石。结果 40例患者成功取石36例,1例2次成功。结论此方法取石风险小,并发症低,住院时间短,费用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超声内镜(EUS)与B型超声波(US)、CT、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诊断胆总管结石的临床价值。方法对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96例胆总管结石患者的EUS、US、CT、MRCP、ERCP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其诊断胆总管结石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PPV)、阴性预测值(NPV)及准确率。结果 EUS诊断敏感性、特异性、PPV、NPV及准确率均显著高于US(P〈0.05),敏感性和准确率均显著高于CT(P〈0.05),各项诊断指标与MRCP和ERCP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 EUS诊断胆总管结石具有准确性和安全性高等优点,与US、CT、MRCP及ERCP相比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20.
���ܹܽ�ʯ���ھ�����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胆总管结石是常见病、多发病,传统的治疗方法有溶石、碎石、排石、开腹胆总管切开取石等。1974年,德国的Classen等及日本的Kawai分别报道了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和胆总管取石技术,从此内镜治疗逐渐成为胆总管结石的主要治疗方法。1987年Mouret完成第1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