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膜剂是将药物溶解或分散于成膜材料中制成的薄膜状柔软的固体制剂。这种新剂型在国外60年代已有所研究,但最近十多年来才被重视。国内于1975年亦开始研究。由于膜剂具有某些独恃的优点,有较大的发展前途。现将成膜材料及各种膜剂的特点等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利用小鼠体外透皮实验 ,摸索复方大黄涂膜剂成膜材料及助透剂。结果表明 :成膜材料、助透剂种类及浓度 ,影响透皮吸收 ,其中尤以 5 %油酸作助透剂、PVA作成膜材料 ,效果更佳。复方大黄涂膜剂中助透剂选择的研究@曾诠 @黄诘迪 @刘灿红 @郑顺利 @叶少兵  相似文献   

3.
目的考察主要成膜材料在关黄柏的水提液及不同体积分数乙醇提取液中的成膜性能,为含关黄柏的中药喷膜剂成膜材料的选择与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根据成膜材料的溶解性,选择聚乙烯吡咯烷酮(PVP)、聚乙烯醇(PVA)、乙基纤维素(EC)、甲基纤维素(MC)、聚乙烯醇缩丁醛(PVB),通过显微照片采集,分析各成膜材料在关黄柏的水提液和不同体积分数乙醇提取液中的成膜性能。结果在关黄柏的水提液以及不同体积分数乙醇的提取液混合样品中,PVP-K30、PVP-K90、MC-1500、MC-400能形成质地均匀、表面光滑、细腻、平整的膜。结论成膜材料的选择与关黄柏提取液溶媒的极性相关;PVP-K30、PVP-K90、MC-1500、MC-400可作为关黄柏的中药喷膜剂、膜剂的优选成膜材料。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利用壳聚糖和聚醋酸乙烯酯(PVAC)这两种材料共混,流延成膜。目的在于既能保持壳聚糖医用上防止细菌侵入,促进伤口愈合[1]的作用,又能克服其单独成膜时物理机械性能方面的不足,在研究中通过对配合剂浓度、后处理剂浓度和干燥条件的选择及膜物理机械性能、含水率等的测试,逐步完善复合膜的配方和工艺,制备一种强度、含水率及生物相容性等都较理想的新型生物材料,作为人工皮肤之膜材。  相似文献   

5.
中药成膜剂对大鼠浅Ⅱ度烫伤创面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中药成膜剂对大鼠浅Ⅱ度烫伤创面的治疗作用 ,评价其疗效及创面抑菌作用。方法 :SD大鼠制成背部 2 0 %浅Ⅱ度烫伤创面 ,外用中药成膜剂 ,以磺胺嘧啶银及生理盐水为对照。观察创面分泌物、创周炎症反应、创面愈合时间、创面细菌培养和体重变化。结果 :中药成膜剂组的Ⅱ度烫伤创面干燥结痂时间较磺胺嘧啶银及生理盐水为早 ,创面愈合时间与磺胺嘧啶银无显著性差异 ,但明显短于生理盐水组 (P <0 0 5 )。结论 :中药成膜剂能加快Ⅱ度烫伤创面干燥结痂 ,减轻创面炎症反应 ,促进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6.
采用小鼠体外透皮实验,摸索复方大黄涂膜剂成膜材料及助透剂。结果表明:成膜材料、助透剂在及浓度,影响透皮吸收,其中尤以5%油酸作助透剂、PVA作成膜材料,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7.
如意金黄散膜剂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成膜材料,对如意金黄散由散剂研制成膜剂进行了摸索,拟定了处方和工艺,并介绍了其抑菌试验及质量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一缩二乙二醇双烯丙基碳酸酯(DADC)在引发剂存在下的预聚合和固化反应,测定了不同预聚液的粘度、折射率与反应时间、温度、引发剂类型及用量之间的关系,求得了不同条件下预聚合反应的回归方程和速率常数。用DSC和FTIR分析固化反应过程,确定了固化反应的工艺条件,并制备了复合材料和人造大理石。结果表明:反应温度和引发剂用量是影响预聚合的重要因素,预聚合活化能为133kJ/mo1,固化反应活化能为93.6kJ/mo1,DADC树脂及其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9.
孙冬梅 《基层医学论坛》2007,11(12):1109-1109
创新型伤口护理剂商品名为济安舒能,或常效抗菌膜,主要成分为促进创面愈合的高分子KT100、甲硝唑等,为淡黄色澄清液体,味清香,喷洒成膜。  相似文献   

10.
中药膜剂具有优于传统中药剂型的诸多特点,如疗效精确,精制度高等,是近年来中药制剂研发中的一个新兴领域。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对中药膜剂的临床应用及成膜材料的研究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考察主要成膜材料在大黄的水提液及不同体积分数乙醇提取液中的成膜性能,为含大黄的中药制剂成膜材料的选择与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根据成膜材料的溶解性,选择加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聚乙烯醇(PVA)、乙基纤维素(EC)、甲基纤维素(MC)、聚乙烯醇缩丁醛(PVB)等成膜材料,通过显微镜和图像拍摄软件对膜结构进行分析。结果 PVP-K30在大黄的水提液以及不同体积分数的乙醇提取液中具有良好的成膜性,且膜的质地细密、光滑、平整;PVP-K90在大黄各提取液中均能成膜,但在大黄40%、60%乙醇提取液中成膜性较差。PVA-17-88在大黄各提取液中均能成膜,但膜的表面凹凸不平、较粗糙,有少量颗粒分散。EC在大黄的无水乙醇提取液中成膜性能优良,能形成一层厚实、平整、致密的膜。MC在大黄提取液中的成膜性随提取液乙醇体积分数的升高而降低。PVB只在大黄的无水乙醇提取液中成膜。结论 成膜材料的选择与大黄提取液溶媒的极性相关; PVP-K30在大黄的水提液和不同体积分数乙醇提取液中成膜性均较好,是含大黄中药喷膜剂的优选成膜材料。  相似文献   

12.
以硅橡胶为基体、锂瓷石粉和硼砂为烧结助剂,采用机械共混法,制备了具有陶瓷化防火功能的硅橡胶复合材料。通过力学测试、热重分析(TG)、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了该材料的结构、力学性能和烧结性能,研究了锂瓷石粉和硼砂对陶瓷硅橡胶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在体系中添加锂瓷石粉和硼砂,提高了硅橡胶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降低了陶瓷化硅橡胶复合材料的起始分解温度,加快了烧结反应进程。当锂瓷石粉与硅橡胶的质量比为5:100时,硅橡胶复合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最好,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撕裂强度分别提高了15.6%、34.8%、2.3%,添加锂瓷石粉的陶瓷复合材料经过烧结,能够形成均匀的陶瓷化整体结构,比添加硼砂的陶瓷化硅橡胶复合材料具有更好的烧结性能。  相似文献   

13.
对碳纤维(CF)进行去浆处理,再利用多巴胺对CF改性,得到多巴胺改性CF(DARCF),添加马来酸酐接枝聚偏氟乙烯(PVDF-g-MAH),制备了DARCF增强PVDF-g-MAH复合材料(PVDF-g-MAH/DARCF)。采用原子力显微镜(AF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CF表面的粗糙度、结构和官能团进行表征。采用扫描电镜(SEM)、界面接触角测试和力学性能测试对复合材料的界面、力学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改性之后,DARCF表面粗糙度增加,与树脂的界面结合强度提高,PVDF-g-MAH/DARCF的弯曲强度和模量比未改性的PVDF/CF分别提高了71.3%和36.9%。  相似文献   

14.
木塑复合材料表面性能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水曲柳木粉和聚丙烯(PP)的表面性能对PP/木粉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以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MAPP)为相容剂,对PP进行改性,测定PP表面自由能与复合材料的非极性值增加明显,力学性能随之下降。结果添加少量的MAPP,PP表面极性值增加显著,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有了很大的提高;随着MAPP添加量的增加,PP表面,结论PP的表面性能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有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木粉含量以及界面相容剂对木粉/PE-HD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界面相容性的影响。方法以木粉为填料,与高密度聚乙烯(PE-HD)在双螺杆挤出机上挤出制备复合材料,并测其性能。结果随着木粉添加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呈现下降趋势;而加相容剂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MAPE)的复合体系,力学性能有了明显改善,并且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随木粉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冲击强度则随之下降。结论MAPE提高了木粉在PE-HD基体中的分散性以及木粉与PE-HD的界面粘结性。  相似文献   

16.
碳纤维毡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长碳纤维开松针刺成毡,并通过双钢带压机制备了碳纤维毡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CFRPP),考察了碳纤维长度、含量、纤维毡的针刺及针刺类型、基体改性等因素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对复合材料断面进行了扫描电镜观察以分析CFRPP界面结合情况。结果表明:实验范围内的纤维长度对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基本没有影响;复合材料综合力学性能最佳的碳纤维质量分数约为30%;碳纤维毡经三角形针针刺后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得到较大幅度提高;相容剂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MPP)能够改善碳纤维与聚丙烯的界面结合,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其最适宜的相容剂MPP的质量分数约为20%;将长度为80 mm的碳纤维用三角针刺成毡后,以MPP改性的聚丙烯(wMPP=20%)浸渍制备得到碳纤维质量分数为30%的复合材料,拉伸强度为203.3 MPa,拉伸模量达16.6 GPa,弯曲强度为223.2 MPa,弯曲模量达到12.0 GPa,缺口冲击强度为752.2 J/m。  相似文献   

17.
利用熔融共混的方法,制备得到热塑性淀粉/乙烯-乙烯醇共聚物(TPS/EVOH)复合材料,并对该复合体系的加工性能、机械性能、动态力学性能、流变性能以及吸水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EVOH含量增加,复合材料中分子间作用力加强;复合体系的机械性能得到改善;当EVOH含量到达30%后,复合材料的吸水性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8.
Zhang N  Bai YX  Zhang KY 《中华医学杂志》2010,90(34):2412-2414
目的 测量并比较不同品牌热压膜材料在不同处理方式下的力学性能,分析影响热压膜材料力学性能的因素,为临床更有效地提高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的效能提供依据.方法 选用市场上常见的3种品牌的热压膜材料,包括DR、Biolon和Erkodent膜片.应用万能材料试验机分别测量3种热压膜材料在未处理、热成形后和人工唾液浸泡2周后的最大应力和弹性模量,所得数据用SPSS 11.5软件包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处理方式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 未处理组的弹性模量(MPa)和最大应力(MPa)均高于热成形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DR:9.63±0.68比7.85±0.61、267±8比199±6,Erkodent:8.28±0.28比7.59±0.45、226±6比199±6,Biolon:8.85±0.41比7.07±0.22、237±6比169±7,均P<0.05).热成形组的弹性模量(MPa)和最大应力(MPa)均低于唾液浸泡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DR:7.85±0.61比9.14±0.41、199±6比212±7,Erkodent:7.59±0.45比8.38±0.29、199±6比212±7,Biolon:7.07±0.22比7.90±0.31、169±7比197±5,均P<0.05).结论 不同品牌的热压膜材料具有不同的拉伸力学性能,不同的处理方式对材料的力学性能影响不同,热成形后材料的力学性能降低,唾液浸泡后,材料的力学性能升高.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薄板吸声材料的吸声性能,用改性环氧树脂和空心玻璃微珠等原料合成了25 mm厚环氧树脂玻璃微珠多孔复合材料,在脉冲声管中测试了合成材料试样的声压反射系数和吸声系数,研究了合成工艺参数对其水下声学性能的影响。测试结果表明:环氧树脂-玻璃微珠多孔复合材料是一种良好的水下吸声材料,其吸声性能受到空心玻璃微珠的种类及其含量和固化剂种类等参数的影响。制备了填充多种空心玻璃微珠低频吸声性能良好的环氧树脂玻璃微珠声学材料。合理地设计实验工艺参数,可以得到水下声学性能更佳的环氧树脂-玻璃微珠多孔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20.
异氰酸酯偶联剂对木塑复合材料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木材纤维和废旧聚丙烯塑料为主要原料,通过热压制板工艺制造木材纤维-热塑性聚合物复合材料。方法通过对热压制板工艺中废旧聚丙烯塑料的含量、异氰酸酯用量、热压时间、热压温度等主要工艺参数的对比,找出最佳参数比。结果制定出最佳参数比。结论热压制板的物理力学性能满足中密度板国家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