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螺旋CT的临床运用,使得CT对肺部结节的检测敏感性大大提高,对某些征象的显示有了进一步的改善,尤其对周围型小肺癌,可在结节形态学、内部结构、肺一病灶交界带及强化前后等方面深入研究,从而提高对早期肺癌术前定性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肠梗阻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其发生原因以机械性多见,常见病因有肠肿瘤、肠粘连、肠扭转、肠套叠、肠石和腹内疝等,早期正确诊断肠梗阻的部位、病因、性质及严重程度对预后判断和治疗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近年来,随着高分辨率CT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使诊断水平明显提高。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我院近年收治的30例急性肠梗阻患者术前腹部64排螺旋CT检查资料,以探讨CT在急性肠梗阻诊断中的意义。研究表明CT对肠梗阻的诊断是一种敏感、快捷、有效、准确、无创性的影像学检查方法。64排螺旋CT检查应成为肠梗阻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分析早期周围型肺癌的螺旋CT征象特点,探讨其对肺癌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以及提高早期肺癌的检出率和螺旋CT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对27例经手术与病理证实的早期周围型肺癌的螺旋CT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7例早期周围型肺癌螺旋CT的主要诊断依据是:(1)分叶征26例(96.0%);(2)细短毛刺毛锯齿征24例(89.0%);(3)血管集束征21例(77.8%);(4)胸膜凹陷征21例(77.8%);(5)空泡征/细支气管充气征18例(66.7%);(6)沙砾状钙化6例(22.0%)等。本组27例中有24例(89.0%)出现上述3个以上征象。结论 螺旋CT扫描对周围型肺癌的早期诊断有重要作用。熟悉并掌握基本的螺旋CT征象是提高周围型肺癌早期诊断水平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螺旋CT对早期周围型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通过对16例经螺旋CT检查的早期周围型肺癌从发现到诊断的影像分析,观察早期周围型肺癌的CT表现及其演化过程.结果 16例中10例通过螺旋CT扫描获得的特征性影像分析作出早期诊断并即时手术,4例在CT定位下穿刺活检证实,2例经CT动态追踪观察分析后作出诊断.结论 螺旋CT是早期周围型肺癌较为理想的无创性影像检查手段,能及时准确地对早期周围型肺癌作出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孤立性尘肺大阴影与周围型肺癌的64排螺旋CT影像特征。方法分别对21例孤立性尘肺大阴影及29例周围型肺癌行64排螺旋CT检查并分析影像学特征。结果孤立性尘肺大阴影与周围型肺癌在大小形态、位置分布、内部征象、周边征象、胸膜改变、肺门及纵膈淋巴结和增强特点等影像学特征方面有明显差异。结论 64排螺旋CT在孤立性尘肺大阴影与周围型肺癌的鉴别诊断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64-MSCT)在机械性肠梗阻中的诊断价值及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82例临床有肠梗阻症状病例64-MSCT表现。扫描采用64-MSCT平扫或增强扫描,成像方式为薄层横断面、多方位、多方法重建。结果诊断肠梗阻的准确率为90.6%。手术病例结果与64-MSCT表现相符。主要包括大肠肿瘤,肠粘连性梗阻等。结论 64-MSCT对机械性肠梗阻的程度、部位和梗阻病因的诊断及提示肠缺血有重要价值,可作为肠梗阻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8.
陈宁  高峰  张军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9):127-129+169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对肺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55例肺结节病患者。患者均先行64排螺旋CT常规剂量扫描,一周内均再行低剂量扫描,比较两种不同剂量扫描方法检出的肺结节数目及其形态学特征。结果两组扫描方法检出的肺结节数目及其形态学特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64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和常规剂量扫描方法后的检出结果无明显差异,低剂量扫描可以有效减少对人体的辐射危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主动脉夹层是指主动脉腔内血液经主动脉内膜撕裂处进入主动脉中膜,使内膜和中膜分离,并形成真、假两个通道,又称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以往认为其发病率较低,但近年来发病率增高。多急剧发病,病死率较高。我们回顾分析2008年11月-2009年7月我院22例临床最后诊断为主动脉夹层的64排CT表现,以图进一步明确64排螺旋CT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
任远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19):3577-3579
目的分析低剂量64排多层螺旋CT(64-MSCT)在早期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8年10月在汝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53例早期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低剂量64-MSCT扫描和常规CT扫描。比较常规CT与低剂量64-MSCT对早期肺癌征象、肿瘤大小以及疾病时期的诊断结果。结果常规CT与低剂量64-MSCT对早期肺癌征象(分叶征、钙化灶、空泡征、坏死、胸膜凹陷征)诊断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常规CT与低剂量64-MSCT对早期肺癌不同大小肿瘤诊断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常规CT与低剂量64-MSCT对早期肺癌不同时期诊断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将低剂量64-MSCT应用于早期肺癌,对不同征象、大小、时期诊断结果与常规CT一致,且能减少辐射损害,更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低剂量螺旋CT对周围型小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3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33例周围型小肺癌,常规剂量与低剂量5mm重建图像发现病灶数量及表现无显著差异。28例病灶呈结节状,边界较清楚;3例病灶呈磨玻璃状,边界较清;2例病灶呈小片状,边界模糊。增强扫描于主动脉期结节病灶强化最明显,达到峰值,CT强化值达20~60HU,完全性强化24例,周围性强化4例;磨玻璃病灶未见明显强化。延时5min后病灶CT值缓慢下降。本组10例有纵隔肺门淋巴结转移,3例有同侧胸肋骨转移,3例同侧胸腔积液,4例有同侧腋下淋巴结转移。结论多排螺旋CT低剂量胸部扫描图象质量尽管噪声有所增加但是可以满足胸部普查需要,平扫及增强扫描对周围型小肺癌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范德鸿 《基层医学论坛》2016,(17):2384-2385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技术在诊断和鉴别早期周围型小肺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2015年收治的早期周围型小肺癌并具有完整多排螺旋CT检查结果的患者共126例,对其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CT显示中,病灶大小以8 mm~15 mm为主并集中在右肺上,病灶内部主要以毛玻璃样密度小泡征和密度不均匀呈小颗粒堆积状为主;增强CT扫描后,病灶均匀强化的有34例,病灶不均匀强化的有92例。结论多排螺旋CT技术在早期周围型小肺癌中的诊断和鉴别中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可作为首选影像学检查技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灌注成像在孤立性肺结节良性、炎症、恶性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应用Ph ilips B rilliance 64层螺旋CT最新"摇篮灌注"成像技术通过对40例孤立性肺结节进行灌注扫描,调整灌注成像检查中技术参数,评价孤立性肺结节的时间-密度曲线(T-DC)模式,记录其增强前密度值、增强峰值(PH)、孤立性肺结节与主动脉PH值的比值(S/A)以及孤立性肺结节的强化模式,计算孤立性肺结节的灌注值,结合孤立性肺结节的形态特征及血流模式联合诊断病变性质,所有病例与病理对照。结果:恶性和炎性结节的PH(P〈0.0001;P〈0.0001)和S/A比值(χ2=32.62,P〈0.0001;χ2=15.46,P〈0.0001)显著高于良性结节;而恶性和炎性结节之间的PH(P=0.96)和S/A(χ2=0.35,P=0.55)差异则无显著性意义。炎性结节增强前密度低于恶性结节(P〈0.05)。恶性和炎性结节的灌注值均高于良性结节(P〈0.001,P〈0.01),而恶性结节与炎性结节灌注值之间的差异则无显著性意义(P=0.63)。结论:Ph ilips B rilliance 64层螺旋CT最新"摇篮灌注"成像技术有助于良、恶性肺结节诊断及鉴别诊断,优化"摇篮灌注"成像技术参数有利于孤立结节的诊断。  相似文献   

14.
何国德  罗明兴 《四川医学》2012,33(10):1833-1834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在肺周围孤立结节定性诊断价值和交流操作技术经验。方法选择62例x线或CT确定为肺周围孤立结节,大小1.8cm×2.0cm~2.5cm×3.3cm,痰细胞学阴性,经常规纤支镜检查无法获得病理学证据的患者,采取64排CT立体定位,活检枪采集标本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本组穿刺成功率为100%,62例病变中,腺癌32例,鳞癌5例,肺转移瘤6例,结核6例,胸膜间皮瘤3例,炎症8例,液化坏死组织2例,确诊率达96.8%(60/62);发生气胸1例。结论 64排螺旋CT引导下经皮胸部穿刺活检定位准确,安全性高,方法简单快速,对肺周围性病变的确诊具有很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程世德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3):3098-3099,3101
目的:探讨周围型小肺癌的CT表现,提高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对30例经手术和病理检查证实周围型小肺癌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患者周围型小肺癌CT表现有深分叶征21例,细小毛刺征18例,空泡征5例,空气支气管征4例,磨玻璃征4例,血管集束征6例,胸膜凹陷征7例。结论:周围型小肺癌的CT征象结合临床全面分析,可提高其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早期周围型肺癌的CT影像学征象,探讨其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08年4月至2014年11月经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的早期周围型肺癌55例,回顾性分析其CT征象。结果:(1)55例中腺癌26例,鳞癌13例,腺鳞癌6例、未分化癌6例、细支气管肺泡癌4例,其中合并矽肺3例、肺结核6例;(2)55例周围型肺癌CT征象中分叶征39例(73.58%)、毛刺征41例(77.36%)、血管集束征14例(26.42%)、局灶性磨玻璃征8例(15.09%)、空泡征14例(26.42%)、细支气管征15例(28.30%)、胸膜凹陷征17例(32.08%);(3)55例早期周围型肺癌中增强CT扫描39例,轻度强化10例、中度强化25例、明显强化4例。结论:早期周围型肺癌CT征象以毛刺征、分叶征和胸膜凹陷征多见,增强扫描多表现为中度强化,上述征象表现多提示肺癌。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多排螺旋CT在周围型肺癌上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对本院2009年9月~2011年3月收治的82例疑为周围型肺癌患者的CT诊断结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82例可疑周围型肺癌患者经手术或病理检查证实为周围型肺癌者63例,而术前螺旋CT诊断为周围型肺癌者65例,两者诊断一致者60例,CT诊断灵敏度为952%,漏诊率为48%,特异度737%,误诊率为263%,CT诊断符合率为902%,经一致性检验,Kappa=0716,P<005.CT影像上以分叶征、毛刺征、胸膜凹陷征、磨玻璃样改变多见.结论 螺旋CT对周围型肺癌临床诊断率高,可作为周围型肺癌诊断的首选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8.
多层螺旋CT早期诊断周围型肺癌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周围型肺癌的多层螺旋CT征象,评价肺癌的多层螺旋CT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4月~2009年12月收治的30例经病理证实的周围型肺癌多层螺旋CT。结果:30例周围型小肺癌中,腺癌15例、鳞癌8例、小细胞癌7例。周围型小肺癌的MSCT主要征象为:深分叶7例、细支气管充气征1例、小结节征1例、空泡征3例、胸膜凹陷征6例,以及血管集束征4例。结论:在周围型小肺癌诊断中,多层螺旋CT征象起着重要作用,多层螺旋CT扫描对诊断周围型小肺癌具有很大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低剂量与常规剂量对周围型肺癌诊断的效果与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周围型肺癌患者206例,所有患者均经临床病理证实为周围型肺癌患者。均进行64层螺旋CT低剂量与常规剂量的扫描检查,对以上两种方法的诊断结果、图像质量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低剂量与常规剂量两种扫描方式,其权重CT剂量指数(CTDIw)分别为(1.5±0.5)m Gy和(7.2±0.3)m Gy,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图像质量方面相比较,低剂量CT扫描的图像评分为(3.5±0.8)分,常规剂量扫描图像评分为(3.6±0.9)分,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图像噪声值相比较,低剂量扫描明显高于常规剂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剂量与低剂量CT扫描的诊断结果及其符合率比较,两者具有较好的符合率与一致性,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64层螺旋CT低剂量与常规剂量对周围型肺癌的诊断具有良好的诊断效果,两种方式的诊断结果并无明显差异,但是低剂量CT扫描可以显著减少患者辐射量,安全性较高,具有良好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在纵隔型肺癌诊断中的价值,提高对纵隔型肺癌影像学表现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1例纵隔型肺癌CT资料.结果本组21例中,中央型肺癌13例,周围型肺癌6例,隐匿型肺癌2例,其中鳞状细胞癌9例,小细胞癌4例,腺癌5例,腺鳞癌及类癌各1例,2例证实为肺癌但未分类.结论综合观察多层螺旋CT轴位及多平面重建(MPR)图像在纵隔型肺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