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法医物证学实验室运行机制的改革包括实验室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实验教学的改革.笔者对高校法医物证学实验室的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模式做了一些探索和研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提高法医物证学实验教学质量的方法。方法以我校法医学本科专业学生为授课对象,在《法医物证学》实验教学中改善实验条件,优化教学内容,建立互动式教学模式,实施案例教学法。结果此系列教学改革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了学生对法医物证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结论通过改善实验室条件、优化教学内容、建立互动式教学模式、运用案例教学法等教学改革,明显提高了法医物证学实验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3.
法医物证学,是法医学的主要课程之一,象临床各科一样,是一门临案专业课。它主要应用遗传学、免疫学、生物化学的理论和技术对法律上有关的生物学检材进行法医学鉴定及亲权鉴定,以达到对案件的真实情况起证明作用的目的。物证实验教学是在学生掌握法医物证学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在实验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运用实验手段,观察、探索物证检验过程中自然现象的变化,使学生加深理解,训练实验操作技能的教学过程。因此物证实验教学在整个法医学专业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国内只有我校开设法医大专班,目前全国还没有法医专科统编法医物证…  相似文献   

4.
刮法医病理学教师在培养研究生提高操作能力刊法医物证学教师在辅导研究生进行实验操作刊法医病理学研究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阅片刊法医物证学研究生的培养特别注重实际操作能力卜法医物证学研究生的培养特别注重实际操作能力中山医科大学法医学系$中山医科大学法医学系  相似文献   

5.
法医物证学是一门复杂且实用的学科,是司法鉴定与自然科学紧密结合的一门学科,从DNA鉴定理论基础研究后我国在该方面有了一定的改善和提升。目前,法医物证为一些研究提供了多种技术与研究形式,特别是在个体判断与亲子鉴定方面,广泛应用在法医物证学中。另外,DNA指纹技术也在法医物证学中有所应用,而本文就来探究一下DNA鉴定技术在法医物证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霍塞虎 《西北医学教育》2010,18(6):1162-1165
法医物证学是法医学的一门重要的分支学科,对于公安院校的学生而言,掌握必须的法医物证学知识,从而更规范、更全面地收集、处理生物物证显得尤为重要。采用情景模拟教学的形式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和理解,提高了法医物证学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7.
结合法医物证学实验教学改革的经验和体会,从实验教学改革的目标、改革重点、具体实施方案等方面,系统阐述了法医物证学实验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中的做法和体会.通过改革实验教学方法,显著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收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8.
法医物证学课程内容和方法改革建设总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法医物证学是法医学专业的一门主干学科.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需要我们对课程进行不断的改进.近年来,法医物证学教研室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实现理论课程多媒体授课、案例教学以及实验课每个学生独立操作完成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9.
法医物证学是法医学一门重要的分支学科,其与遗传学、生物学、统计学、法学等相互交叉,内容繁多、涉及广泛。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是当前法医物证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文章建议在法医专业学生已具备法医物证学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在教学实验之前开展综合性的PBL-CBL法医物证专题课程,通过融合式教学进行教学效果探索。PBL-CBL教学基于具体案例的问题链,通过分组讨论与协作探究解决方案,引导学生从全链条理解法医物证的采样、DNA提取、DNA分型及出具报告等过程,培养学生法医案件分析的逻辑思维,疑难检材破解的科研思维,以期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提高积极性,从而使其掌握课程内容。  相似文献   

10.
《法医物证学》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医物证学》是法医学专业的主干学科之一,为了适应新时代社会发展对法医专业人才的需求,法医物证学教研室进行了以课程教学和实践为中心、毕业实习为补充的改革,对法医物证学的教学内容进行了修改、重组和补充,修订了教学大纲,改进了教学方法,完善了教学体系;同时努力扩展实习基地,开展第二课堂和暑期科研小组等活动。结果表明,在校法医学专业本科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得到了较大提高,已毕业的学生能较快较好地适应法医一线的实践工作。  相似文献   

11.
检验系统条码化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阐述了检验条码系统对检验信息系统和检验流程优化起到的重要作用,并以北医三院为例,对检验条码系统的设计和应用进行了详细描述。为系统实施中的一些关键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临床实验室信息化管理防呆机制的建立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构建临床实验室信息系统管理的防呆机制,实时监管实验室内各种检测流程,建立信息化监控的实验室管理模式。方法针对实验室检验流程中易发生失误的节点,建立临床实验室信息系统管理的节点防呆机制。根据样本条码的唯一性,实现样本核收、样本前处理、仪器检测与质控过程、标本外观属性甄别、检验报告审核与提交、标本检测完毕的后处理等各节点的信息化监控管理。结果实验室内检测流程信息化防呆机制的监控管理功能,可及时发现和有效控制检测流程中因失误操作而造成的过失。结论完善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的防呆机制,对检测流程各节点的状态实时监控,可有效地预防失误引发的医疗投诉,对于规范检测流程和实现标准化实验室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结合实践分析了大学计算机基础课实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如何通过改革实验教学模式、修订完善实验教学大纲、加强实验环节、开放实验教学、加强实验队伍建设、实行听课制度、完善评价体系等措施来改革实验教学,进而提高实验教学水平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14.
门急诊检验自助服务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设计门急诊检验自助服务系统,实现检验单的自动发送。方法基于门、急诊实施的储值就诊卡系统流程及工作模式,设计并实施了门急诊检验自助服务系统。结果实现了患者检验报告的自助打印及患者检验结果短信第一时间的自动发送。结论门急诊检验自助服务系统的设计应用,解决了检验单手工发送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升了医院的管理、服务水平和信息化水平。  相似文献   

15.
主要阐述使用RFID技术、ASP.NET技术等构建医学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系统在具备传统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所具有的仪器管理、试验管理等常见功能外,还具有远程访问、RFID智能信息获取及检索等功能。使用RFID技术进行设备、药品等的管理,使获取、处理仪器、药材等的信息更加高效、便捷和智能,同时减少了对信息的人为操作,保证信息的安全性和准确性。远程访问功能将实验室管理人员行使管理职能和获取实验室信息的范围从实验室内部扩大到互联网覆盖的任何区域。  相似文献   

16.
消化系恶性肿瘤的实验室检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阐述与消化系恶性肿瘤有关的实验室检查的状况,及在消化系恶性肿瘤诊断、治疗、预防中的应用。方法:通过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结合临床经验及实验室检查,展开分析。结果:展示消化系恶性肿瘤的各实验室检查项目的临床应用价值及意义。结论:实验室检查技术的提高和应用深入,合理选择与应用实验室检查(尤其是多项联合检测)对消化系恶性肿瘤的诊治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沈韬  李维 《中国医院》2001,5(8):41-44
随着侧重经济核算的管理信息系统逐渐成熟,包括检验系统在内的临床信息系统日益受到重视.本文以北医三院检验系统的实施为例,着重讨论了检验系统的系统构成、操作流程、与管理信息系统的集成以及实施中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8.
实验室信息系统(LaboratoryinformationSyetemILIS)是指以临床实验室科学的管理模式为基础,借助现代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对实验室各种信息进行高效管理,从而从整体上提高实验室综合效能的复杂的人机系统,通过检验人员在开发和改进过程中的参与,使LIS系统和检验工作能够更好的融合,发挥强大的使用和管理功能。使实验室工作能够智能化、人性化、高效化,从而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检验质量和速度。结合309医院检验科3年来在LIS系统使用中不断优化修改的经验总结进行讨论研究。  相似文献   

19.
于桂莲 《中国现代医生》2007,45(10):125-126
本文介绍了疾病控制中心检验信息系统的设计,系统的软件、硬件组成,工作流程及管理系统。应用该系统,操作流程明显简化,减少操作人员的工作量,缩短标本的检测周期,减少差错发生,对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检测质量和管理层次有很大作用,可在疾病控制中心建立起功能齐全、操作简便、高效管理的运行系统和良好的检验信息管理系统,能更新完善检验管理模式,较好地实现全实验室的质量管理。  相似文献   

20.
The benefits and costs of a computer laboratory information system have been evaluated in three military hospitals, using a pre- and postimplementation comparison of time spent by laboratory and medical staff on information-handling activities, turnaround time for laboratory results, and staff perceptions of performance. The evaluation indicates that the laboratory information system is very cost-effective. A major benefit is the reduction in nursing staff time required to obtain laboratory test status and resul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