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许罡 《看医生》2004,(8):7-7
无偿献血是指为了拯救他人生命.自愿将自己的血液无私奉献给社会公益事业。血是保证医疗安全用血的必由之路,只有以人道主义无私奉献而不是以经济报酬为目的无偿献血,才能从根本上清除有偿供血带来的各种弊病;血液质量才能得到保证;才能保护受血者的安全;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经血液传播疾病的危险。  相似文献   

2.
血液是我们的生命之河,在没有研制出替代品的今天,临床用血只能来自于健康人体。为了确保血液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只有以人道主义无私奉献而不是以经济报酬为目的的无偿献血方式.才能从根本上清除有偿供血带来的各种弊病.才能保证受血和献血的安全。这种人性的关爱、互助、奉献精神,是体现社会精神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促进人与人之间和谐关系的坚强纽带。[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无偿献血是指为了拯救他人生命,志愿将自己的血液无私奉献给社会公益事业,而献血者不向采血单位和献血者单位领取任何报酬的行为。无偿献血是无私奉献、救死扶伤的崇高行为,是我国血液事业发展的总方向。无偿献血是保证医疗安全用血的必由之路。只有以人道主义无私奉献而不是以经济报酬为目的无偿献血,才能从根本上清除有偿供血带来的各种弊病;血液质量才能得到保证:才能保护受血者的安全;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经血液传播疾病的危险。在大力宣传无偿献血政策的同时,一些迫在眉睫的问题摆在我们的面前,这些问题对无偿献血工作进一步开展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据调查分析,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目的:向无偿献血开展健康教育,促进无偿献血工作良性发展。方法:在街头固定流动采血车内,进行献血过程中向无偿献血开展面对面、个性化的健康教育,并以开展健康教育前、后一年的各项数据进行对照分析,综合评估健康教育效果。结果:无偿献血人次增长了162.6%,二次以上无偿献血比例提高了16.68%,一次献血400毫升比例提高了19.28%,血液检验合格率提高了8.05%,献血反应发生率下降了0.53%。结论:开展健康教育,可促进无偿献血开展,提高血液质量,降低献血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初步分析2005-2009年无偿献血基本情况,探讨保证血液供应,提高血液质量和促进无偿献血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方法抽取2005-2009年在银川市参加献血者的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近5年无偿献血比例达到100%,献血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农村献血人数维持在3%以下的较低水平;重复献血者保持在50%以上,400ml献血比例逐年提高,目前已达到90%以上水平。结论虽然无偿献血、重复献血、400ml献血者比例达到一个较高水平,但是临床用血量的迅速增加,还应继续加强献血宣传,提高献血服务质量,保持充足血源队伍,以保证血液安全、充足、有效供应。  相似文献   

6.
无偿献血是指健康适龄公民自愿捐献血液的过程,对具体实施血液采集的血站来说,献血者的护理工作做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献血工作能否顺利开展,以及能否保证血液质量和输血的安全。现将无偿献血的全过程护理浅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牛艳芳  令狐雪芳  南浩流 《实用医技》2007,14(35):4857-4857
自1998年《献血法》实施以来,我国有偿献血已被无偿献血取代。由政府指令组织的无偿献血逐渐向自发的无偿献血方向发展。由于街头献血车、献血屋特有的宣传方式,使献血者的献爱心行动能方便及时得到实现,故街头献血成为了最重要的献血途径。血色素检测是常规献血前对献血者血液进行筛选的第一项检测,可反映献血者是否存在相关贫血(缺铁性和非缺铁性)的重要指标。献血前检测血色素及快速金标法HBsHg的测定等,其重要性主要有两个:保证血液质量和保护献血者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8.
刘颖 《中外健康文摘》2012,(30):236-237
做好献血过程中血流不畅的预防和护理是保障无偿献血队伍健康发展及采集血液质量的关键.我们通过对血流不畅原因的分析,加强了献血前的科普宣教,加强基本技能训练.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服务质量.加强献血前、献血中的心理护理,完善献血环境.保证献血的顺利进行等措施的施施,尽可能的减少或避免血流不畅的发生.巩固无偿献血队伍,保证献血者的安全,满足临床需要.  相似文献   

9.
2100例无偿献血者的心理调查和对错误认知的干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确保血液质量与临床用血安全和无偿献血制度可持续发展。方法:采用体检时心理咨询与问卷调查方法对2100例无偿献血各种心理状态进行调查研究分析。结果:2100例无偿献血中,各种心理状态归纳如下:发扬救死扶伤精神的心理43.14%占主要;健康投资心理14.05%;防病心理11.33%;体检心理19.67%;尝试心理4.29%;惧痛心理3.29%;隐匿心理1.81%;其他2.43%。结论:加强《献血法》及血液生理知识的宣传,尤其是领导层宣传;提高献血的献血意识;提高医护人员素质和高效优质的服务,确保献血心身健康,以利于安全献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献血人群中梅毒感染现状与流行趋势,为无偿献血招募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对本地区2011-2015年无偿献血者的血液检测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近5年青岛市献血人群总体梅毒阳性率为0.45%,无明显增长的趋势;2015年6月以来开展梅毒胶体金法快速检测,明显降低梅毒检测淘汰率。结论为保障输血安全,必须加强无偿献血,尤其是年轻献血者的健康教育和献血前咨询,从低危人群中招募献血者并严格检测,继续开展献血前梅毒快速检测以保证血液安全。  相似文献   

11.
沈四清  曹晓莉  马静  朱坚 《实用医技杂志》2004,11(18):1930-1931
自愿无偿献血者是开展安全献血工作的基础,其规模和发展速度对安全供血十分重要,2001年起,西安市已完全实现临床用血100%来自街头自愿无偿献血,二次献血人数不断增加,了解此类人群分布状况,对建立全方位固定无偿献血队伍,开展安全献血,保证血液质量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2.
在当今世界尚未发明其组成和功效与人类血液相同的替代品的今天,健康者的血液在救死扶伤中依然发挥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我国是无偿献血起步较晚的大国,又是医疗用血数量惊人的大国,在经历了有偿献血、义务献血两个发展阶段后,目前普遍采取的是单位计划献血与个人自愿献血相结合的献血模式。为弘扬人道主义精神,保障医疗安全用血,确保献血者与用血者身体健康,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卫生部最近提出了在3~5年时间内,全国范围内力争全面实现无偿献血,其中自愿无偿献血占无偿献血总量的比例达到80%。这是一个艰巨而繁重的目标任务。要实现此目标,必须在法律、政策、道德、文化、宣传、动员、行政、奖惩、经济、体制等多方面出台一系列适合我国国情的献血管理办法与措施,促进我国的献血工作,尽快使我国实现由单位计划献血转向以公民自愿献血为主体的无偿献血新模式,确保安全足量医疗用血,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笔者就我国全面实现无偿献血提出九项方略。  相似文献   

13.
西安地区二次以上自愿无偿献血人群分布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愿无偿献血者是开展安全献血工作的基础 ,其规模和发展速度对安全供血十分重要 ,2 0 0 1年起 ,西安市已完全实现临床用血 10 0 %来自街头自愿无偿献血 ,二次献血人数不断增加 ,了解此类人群分布状况 ,对建立全方位固定无偿献血队伍 ,开展安全献血 ,保证血液质量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4.
为保证无偿献血活动可持续性健康发展和献血者的安全,为保证血液质量,控制献血反应在最低范围,对2008年1月—2011年1月76 589人献血过程中236人发生献血反应,经及时正确的对症处理后,所有出现献血反应的献血者都很快好转,无一例恶化。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张虹  徐翠杰 《甘肃医药》2012,(7):513-515
目的:观察从2006年-2011年六年间献血网点的设立对居民无偿献血的影响。方法:以定西市中心血站为中心,辐射至周边各县,通过设立固定献血点,安放流动献血车等方式,使其形成献血网络,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到无偿献血队伍中来,提高无偿献血者的重复献血率。结果:在2006年-2011年六年间,安定区、临洮县、陇西县及岷县的无偿献血人次及无偿献血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以安定区、临洮县和陇西县尤为显著,无偿献血人次上升率分别为91.3%、65.1%和50.5%;无偿献血量上升率分别为80.7%、52.9%、50.5%。结论:通过献血网点的设立,各县区推动了无偿献血由城市向县乡农村延伸,使无偿献血人数不断增加,极大程度缓解了血液的供需矛盾,保证了充足的血液库存,有效保障了临床用血需求。  相似文献   

16.
湖北省居民无偿献血动机及其对策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血液安全关系到病人的生命抢救,也是预防血液传播性疾病的重要举措。实施无偿献血是保证血液质量,确保临床用血安全的关键。献血者对献血知识的了解程度对无偿献血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通过对湖北省三个城市无偿献血人群的调查,了解无偿献血人群的献血心理行为,分析影响献血者心理行为的影响因素,为有关部门制定促进无偿献血的策略提供依据。1调查对象与方法1.1调查对象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在湖北省孝感市、荆州市和宜昌市对前来献血的人群进行问卷调查。本次共调查献血者857名,回收问卷857份,经过检验,有效问卷855份,有效率99.8%…  相似文献   

17.
程明霞 《当代医学》2009,15(25):25-26
我国无偿献血经过10佘年的发展,市民知晓度、参与意识提高,无偿献血已得到深入普及。枣庄市临床供血已100%来自无偿献血,其中所采集的血液98%在流动采血车上完成。因此,规避风险,完善血液质量控制和质量管理,提高流动采血车的无偿献血护理服务质量,是血液的风险管理内容的重中之重。枣庄市中心血站于2008年全方位通过了ISO9001国际质量标准安全认证体系,建立了血站的持续改进机制,加强了流动采血车血液采集的风险管理,努力把高质量的献血服务贯穿于献血全过程,确保了血液质量和临床供血安全,现将具体做法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无偿献血者性别差异与献血反应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卢平  黄筱曼 《广西医学》2008,30(11):1749-1749
在校学生作为一个无偿献血的特殊群体,具有以下基本特征:年龄优势、文化素质高、接受新事物快、安全血液的保证、可以参加无偿献血的时间长[1].但在采血过程中发现,因精神因素、空腹献血、过度疲劳、环境因素等原因导致个别献血者在献血过程中或献血后发生不良反应,献血反应一旦发生可以影响大学生的献血热情,妨碍固定无偿献血者队伍的建立.因此我们对在校的大学生献血群体进行性别献血反应发生情况的调查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陈汉妹 《广东医学》2016,(Z1):264-264
全血采集的过程中,常出现血液流出速度慢的现象,血液流速慢会导致献血时间延长,诱发献血反应和影响血液制备的效果;血液纤维蛋白析出堵塞针头,无法完成血量的采集;血液出现凝块不能用于临床而报废,造成血液的严重浪费,挫败献血者的献血热情,不利于无偿献血的宣传和发展。采血过程中及时发现流速慢的情况,正确有效地解决引起流速慢的原因,才能保证血液的质量和献血者的安全。根据多年的采血经验,对引起流速慢的各种原因进行了分析总结,探讨相应的预防护理措施,以利于提高采血效率。  相似文献   

20.
伊周  郭敏  湘夷 《看医生》2004,(8):4-5
首个世界献血日过去不久,来自国家献血组织联合会的统计数字表明,我国无偿献血占临床用血比例已从1998年的22%上升到2003年的85%,其中自愿无偿献血占采集血液的比例从5.7%上升到61%,两次以上献血者迅速上升,经血液途径传播疾病得到了有效控制。但目前仍有15%的有偿供血没有杜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