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海口市齿龈内阿米巴及口腔毛滴虫感染427人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齿龈内阿米巴及口腔毛滴虫的感染情况与口腔疾患的关系。方法:采用齿垢物作新鲜涂片标本。结果:在427人中齿龈内阿米巴及口腔毛滴虫的感染率分别为31.15%和3.04%,牙周炎患者的齿龈内阿米巴感染率高达71.43%,而正常人的感染率仅为25.00%,两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结论:2种原虫感染与口腔疾病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了探讨口腔毛滴虫合并齿龈内阿米巴寄生对缘龈炎、口腔溃疡等口腔疾病致病作用的影响,对因缘龈炎、口腔溃疡等多种常见口腔疾病就医的口腔科门诊患者894人以及选择99年新入学大学生941人作为正常对照组进行口腔毛滴虫和齿龈内阿米巴的联合检测。方法:对临床明确诊断的缘龈炎、口腔溃疡等多种常见口腔疾病患者894人及大学生对照组均采用牙垢、渗出物等取材作生理盐水涂片,镜检口腔毛滴虫和齿龈内阿米巴。结果:缘龈炎、口腔溃疡等口腔疾病组,口腔毛滴虫和齿龈内阿米巴同时合并寄生的平均阳性检出率为30.87%(276/894),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0.74%(7/941)。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显著(x2=31.77 P<0.001)。结论:必须重视口腔毛滴虫和齿龈内阿米巴同时合并寄生对缘龈炎、口腔溃疡等口腔疾病致病作用的影响,建议缘龈炎、口腔溃疡等口腔疾病患者在病因诊断和治疗的同时,注意口腔毛滴虫和齿龈内阿米巴的检测与治疗,有利于患者迅速痊愈。  相似文献   

3.
口腔原虫感染与口腔疾病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口腔原虫感染与口腔疾病的的关系。方法:从口腔疾病患者牙周组织或龈隙挑取渗出物,生理盐水涂片后镜检。结果:病人齿龈内阿米巴感染率为76%,齿龈内阿米巴与口腔毛滴虫混合感染率为6%,总计口腔原虫感染率为82%。疾病有龋齿、牙周炎、冠周炎及牙髓炎4组,4组疾病齿龈内阿米巴感染率分别为59.52%、85.29%、100%及88.24%,总计口腔原虫感染率分别为61.90%、97.06%、100%及94.12%。经统计学处理龋齿与后3组疾病之间有显著差异,而后3组疾病之间差别不显著。结论:3组疾病与齿龈内阿米巴及口腔原虫感染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洛阳市大学生及口腔门诊病人齿龈内阿米巴感染情况,探讨齿龈内阿米巴感染与多种口腔疾病的关系。方法:用消毒牙签从牙周组织或齿龈隙挑取垢物或渗出液直接涂片,吉氏染色,光学显微镜检查齿龈内阿米巴。结果:齿龈内阿米巴平均检出率为29.5%,男性检出率为27%,女性检出率为32%,男女检出无显著性差异。口腔健康者检出率为11.76%,口腔疾病患者检出率为35.57%,两者检出率有显著性差异。40岁以下人群检出率为31.67%,40岁以上人群检出率为20.51%,两者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龋齿、牙龈炎、牙龈出血、牙周炎、口腔溃疡者检出率分别为22.22%、48.71%、42.59%、37.50%、37.50%,其中牙龈出血和牙龈炎检出率较高。结论:齿龈内阿米巴感染与多种口腔疾病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与性别及年龄无关。  相似文献   

5.
调查上海市区不同人群的口腔原虫的感染情况。从齿垢物取标本作新鲜涂片法检查。在450人中齿龈内阿米巴和口腔毛滴虫的感染率分别为21.78%和1.11%。口腔科门诊患者的齿龈内阿米巴的感染率高达28.37%,而正常人的感染率仅为10.71%,两组差异非常显著。提示这两种原虫的感染与年龄有关,其感染率随年龄的增长有上升趋势,以及两种原虫感染与口腔疾病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6.
上海市区不同人群口腔原虫感染的调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调查上海市区不同人群的口腔原虫的感染情况,从齿垢物取标本作新鲜涂片法检查,在450人中齿龈内阿米巴和口腔毛滴虫的感染率分别为21.78%和1.11%,口腔科门诊患者的齿龈内阿米巴的感染率高达28.37%,而正常人的感染率仅为10.71%两组差异非常显著,提示这两种原虫的感染与年龄有关,其感染率随年龄的增长有上升趋势,以及两种原虫感染与口腔疾病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7.
齿龈内阿米巴与口腔毛滴虫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齿龈阿米巴(Entamoeba gingivalis)与口腔毛滴虫(Trichomonas tenax)是寄居人体口腔龈沟、龋齿和牙垢内的原虫。越来越多的流行病学调查及动物实验都间接或直接的证明了两种原虫与口腔疾病的密切关系。本文重点综述两种口腔原虫的形态学观察、人群中感染情况、致病机制、病原诊断方法和防治措施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推动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为口腔疾病的治疗带来新的曙光。  相似文献   

8.
南昌市齿龈内阿米巴和口腔毛滴虫抽样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抽样调查了南昌市293例口腔原虫感染情况。其中,有152名感染齿龈内阿米巴,感染率为51.88%;有7人合并感染口腔毛滴虫,感染率为2.39%。并就齿龈内阿米巴感染与性别、婚姻、口腔卫生和口腔疾病的关系进行了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9.
赣州市1138人齿龈内阿米巴和口腔毛滴虫感染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齿龈内阿米巴(E.gingivalis.Eg)和口腔毛滴虫(T.tenax,Tt)感染与口腔疾病的关系。1997年10月至1998年6月我们对赣州市不同人群齿龈内阿米巴、口腔毛滴虫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现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调查对象 受检人员共1138人,包括我院附属医院口腔科初诊患者86人,学龄前儿童396人,大学生656(专科生363人,本科生293人)。1.2 调查方法 用消毒探针取门诊病人齿龈沟内分泌物;用清洁牙签取儿童、大学生牙缝间或龋齿洞内牙垢或渗出物,均作生理盐水涂片,盖上盖片镜检,记录结果。对所有受检者的年龄、性别、…  相似文献   

10.
马润香 《吉林医学》2010,31(3):307-308
目的:研究齿龈阿米巴感染与口腔疾病的关系。方法:对本院口腔科门诊200例病例进行研究,用消毒牙签取口腔、牙龈附着物进行实验室检验,记录探诊和检测结果。结果:45例患有齿龈阿米巴感染,感染率为22.5%。患有口腔疾病的患者齿龈内阿米巴平均检出率分别为牙周炎35.56%、龋齿17.78%、口腔溃疡28.89%、牙龈炎44.44%。口腔卫生习惯与齿龈内阿米巴感染有关。齿龈内阿米巴感染与患者性别、年龄和地域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齿龈阿米巴感染与患者口腔卫生习惯和口腔疾病有关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十堰市学生齿龈内阿米巴感染情况,为防治齿龈内阿米巴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十堰地区大、中、小学学生1 411人,用无菌牙签取齿龈周围垢物或口腔病灶垢物,采用生理盐水直接涂片法光镜下检查齿龈内阿米巴,记录观察结果。结果:受检者齿龈内阿米巴感染率为20.84%,其中小学生、高中生和大学生的感染率依次为28.57%、19.86%和17.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城、乡学生的感染率分别为16.59%和24.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女生感染率分别为21.18%和20.4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经常刷牙者感染率高于经常刷牙者(P<0.01);使用药物牙膏者感染率高于使用普通牙膏者(P<0.01);有口腔疾病患者感染率高于健康者(P<0.01)。在各种口腔疾病中,牙周炎患者齿龈内阿米巴感染率最高,为43.69%。结论:十堰市学生中齿龈内阿米巴感染较普遍,齿龈内阿米巴感染与口腔疾病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口腔原虫感染与口腔疾患关系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福州市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口腔原虫感染情况以及与口腔疾患之间的关系,并探讨提高检出齿龈内阿米巴(Eg)的方法。方法采用locke液培养法与直接涂片法检测口腔原虫并进行比较,记录学生的牙龈出血与龋齿情况。结果学生的总感染率为57.58%,其中大学生的Eg感染率(71.15%)依次高于中专生(53.49%)、初中生(42.47%),小学生(39.13%)最低。用locke液培养Eg检出率(71.15%)明显较直接涂片法(44.87%)高(P<0.005)。牙龈出血和龋齿的口腔疾患者的口腔原虫感染率(80.62%)较口腔健康者(39.41%)高(P<0.005)。结论随着年龄增长口腔原虫感染增高,普查或个体检查时采用locke液培养法可提高检出率,口腔疾患的口腔原虫感染率较健康人群高,提示Eg感染在一定条件下可引起牙周病。  相似文献   

13.
龈内阿米巴的致病作用人群调查及动物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齿龈内阿米巴(Entamoeba gingivalis,Eg)致病作用及其与牙周病的关系.方法 给大鼠免疫抑制剂(醋酸泼尼松龙),用细钢丝结扎下颌切牙的颈部,在Eg组和对照组大鼠分别用齿龈内阿米巴和生理盐水涂抹龈缘,观察大鼠发病和病理改变情况,调查人群感染齿龈内阿米巴情况.结果 Eg组大鼠牙周组织发病率高于对照组(P<0.01),Eg组大鼠牙龈上皮组织溃疡、炎症细胞浸润、牙龈沟内上皮增生、牙周脓肿形成、牙槽骨吸收和脓液查见活齿龈内阿米巴,对照组未见病理改变;牙周病患者感染率高于健康人群(P<0.01).结论 齿龈内阿米巴是一种机会致病原虫,当宿主免疫力下降时,可致牙周病.  相似文献   

14.
2004年广州市7~18岁中小学生常见病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广州市7~18岁中小学生常见病患病情况。方法选择广州市城乡12所中小学作为监测点,抽样调查5760名在校7~18岁学生,进行视力、龋齿、营养状况、乡村部分学生的肠道蛔虫卵检查,并与历年广州市中小学生常见病患病情况调查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广州市7~18岁中小学学生视力不良总检出率为59.3%,城市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64.5%)高于农村学生(54.1%),女生视力不良和近视均高于同年龄男生,视力不良主要表现为近视(占视力不良的97.2%);近视检出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长,由7岁时的28.8%上升至18岁的85.6%。城乡学生总龋检出率为37.3%,总龋均为1.10;城市学生恒龋的检出率(15.3%)和龋均(0.31)与乡村学生比较(分别为13.3%和0.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乡村学生乳龋检出率(33.1%)和龋均(1.22)高于城市学生(分别为16.0%和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营养状况方面城、乡学生体重正常者只占受检者33.9%和28.0%,乡村学生营养不良及较低体重比例(64.8%)高于城市学生(50.1%),而城市学生超重及肥胖比例(16.0%)高于乡村(7.3%);肠道蛔虫感染率几近为零。结论近视;乳齿的检出率升高、乳龋的充填率下降;正常体重者比例较低,营养不良或较低体重者比例较大等是当前广州市学生的常见病防治的重点问题。  相似文献   

15.
对111例口腔科牙周病人的齿龈内阿米巴调查,其感染率为36.04%。其中合并牙周炎与牙龈炎的感染率分别是52.27%和25.37%。牙周炎伴有脓血性分泌物及脓肿者感染率最高,可达83.33%。有牙石者(50.00%)明显高于无牙石者(25.40%)。根根调查我们认为在一定条件下齿龈内阿米巴与牙周病的病变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咸宁市齿龈内阿米巴感染状况,探讨与口腔疾病之间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湖北科技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口腔科门诊病人200人,湖北科技学院1~3年级大学生300人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性别、年龄、住址、刷牙习惯、使用牙膏类型、嚼口香糖习惯、口腔疾病史等。以消毒牙签取受检者口腔齿龈上或病灶表面附着物,生理盐水直接涂片,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结果500例受检者齿龈内阿米巴感染率为36.2%,其中男、女性齿龈内阿米巴感染率分别为37.4%和35.1%( P>0.05);齿龈内阿米巴感染率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升高(P<0.05);城市和农村人群齿龈内阿米巴感染率分别为30.4%和444.%(P<0.01);经常刷牙者齿龈内阿米巴感染率低于不经常刷牙者(P<0.01);使用普通牙膏者齿龈内阿米巴感染率低于使用药物牙膏者(P<0.05);经常嚼口香糖者齿龈内阿米巴感染率低于不经常嚼口香糖者(P<0.05);有口腔疾病的患者齿龈内阿米巴感染率高于健康者(P<0.01);其中牙周炎患者齿龈内阿米巴感染率最高(P<0.05)。结论齿龈内阿米巴感染与口腔疾病和口腔卫生状况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