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少阳病治疗宜忌、变证及用方三方面探析彭子益《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中少阳病的证治思想,为诊治少阳病提供了新的思路。其认为少阳居于半表半里,外为荣卫,里为脏腑。若荣卫表气为风寒所伤则其气郁,表郁则里亦郁,使胆之相火不降、三焦相火不升,形成寒热往来之象,其热可传胃腑,其寒可传肝脏。中气如轴,四维如轮,气机升降依赖中焦运动,脾胃中气不能斡旋气机则胆火更不降、三焦相火愈不升。治疗少阳病汗、下、温法皆不适宜,当重视和解以发挥少阳枢纽作用,重视补中以促进脾胃中轴运动,同时兼顾变证。小柴胡汤兼顾和解、补中,其合承气汤则能清胃腑热,合温木气药则能散肝寒,凡为少阳病衍变者,皆能以此方化裁。  相似文献   

2.
1病因病机外感头痛:起居不慎,风寒湿热之邪外袭,均可导致头痛。《索问·太阳阳明篇})云:“伤于风者,上先受之。’做头痛为风邪所致者,最为多见。且风为百病之长,多夹时气为患,若风挟寒邪袭表,寒凝血涩,阻遏经脉而致血郁于内而为头痛;风挟热邪;火热上炎,血逆乱而为头痛;风挟湿邪,蒙蔽清窍,清阳不升而致头痛。内伤头痛:“脑为髓之海”,主要依赖肝肾精血及脾胃运化水谷精微,输布气血以儒养,故内伤头痛。其发病与肝、脾、肾三脏有密切关系:①肝郁化火:清志恼怒,肝失疏泄,气郁化火,上扰清空或化火动风,凤阳上扰而致…  相似文献   

3.
《金匮》妇科三篇,列述了经、带、胎、产诸疾的证治.其中不少从肝论治的经验。兹就将中治肝法的运用,浅谈如下:泻肝散结法:妇人伤寒中风.治法与男子无异.惟经水迢来道断.热入血室.治有特殊。盖妇人行经之际,正值血弱气尽.邪热乘虚袭人血室.热与血结洲成热入血室之证。治疗此证,《妇女杂病篇》谓:“当刺期门,随其实而取之”。系因血室同肝,肝脉布胁络胸.热入血定.致肝络不疏测胸胁满痛状如结胸。血热上扰心神.神明不安则指语。朝门为肝经之幕穴,刺之能污实散结,滑世瘀热,放政。脉与胆相表里.若血室淤结禾甚.正气向有…  相似文献   

4.
中风为本虚标实之病。是由于多种原因造成风、水、痰、瘀、虚、气,在一定原因作用下,这些病理产物互相依存,相互转化,交互为患而为中风。急性期往往由于肝肾阴亏,阴不敛阳,肝阳暴亢化风而发病,或由于肝风夹痰横窜经络,痰热闭阻肠腑,或为风痰夹瘀,痹阻脉络。病情更重,病势甚急者还可见闭证、脱证。或由于风火上扰清窍,或由于痰热内闭心窍,或为元气败脱,  相似文献   

5.
以达原饮合平胃散加减治疗1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为切入点,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病机与治疗思路。该病病机为寒湿之邪夹杂疫疠之气侵入人体后,邪伏膜原,影响营卫运行,气机郁阻,肺气郁闭。临证治疗要考虑太阳、阳明、少阳,而三阳经之证常合病、并病,当结合具体情况,给邪以出路,根据邪气所在的不同经络、部位,采取不同治法。同时用药不可过于苦寒,以免冰遏气机,苦寒败胃,致使邪气内陷于胃,加之余邪未清,伏火复燃,肝之疏泄不及,胃气不降,导致所谓的服寒剂反热。此外,还要正确处理正邪关系。疫病之发生,往往是正气先虚,邪气恰盛,初期以祛邪为主,开达膜原,燥湿醒脾,芳香辟秽,兼以扶正;后期扶正兼清余邪。  相似文献   

6.
姜德友教授认为,失眠之因,无外乎虚实两端。因虚者,总责之于阴虚血少不能涵敛阳气,以致阳不入阴;或气虚血弱不能濡养心神,以致神无所归。因实者,总责之于实邪郁阻脉络,血难归心,阳不入阴;或内有邪热,扰动心神。多因平素思虑过重,气机郁结,以致血行滞涩瘀血内生,津液布达失畅,痰湿内停,阻塞脉络;或因气郁、痰结、血瘀日久,郁而化火,热扰心神而发。  相似文献   

7.
胆为六腑之一,附于肝而为之表里,因内藏精汁,故《灵枢·本输》称它为“中精之府”。精汁者,胆汁也,乃源于肝,受肝之余气而成,惟其疏泄畅通下行,方能注入肠中以行消化之功。现临床上影响胆之疏泄、通降不畅的因素颇多,诸如湿热侵袭、饮食积滞、蛔虫上扰,情志抑郁、肝失疏泄、以及脾胃失和、腑气不通等等,均可导致胆的功能失调而发病。因此,利胆之治法正是针对胆气疏泄通降失常而设,其主要作用可使郁闭的胆气得以疏通,或令胆中郁滞之留邪能予清除,从而恢复胆腑的正常功能。  相似文献   

8.
《金匮要略》治肝方法丰富多彩 ,现将其归纳为十法予以介绍。1 行气活血 通阳散结“肝着 ,其人常欲蹈其胸上 ,先未苦时 ,但欲热饮 ,旋复花汤主之“(《金匮·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由于气郁寒凝 ,胸胁脉络郁滞 ,则著而不利而为肝着 ,可见胸胁痞闷或胀痛不休。主以旋复花汤 ,方中旋复花善通肝络而行气 ,更以清绛活血化瘀 ,助以葱白温通阳气而散结 ,气行血行 ,阳通瘀化则肝着可愈。2 行气开郁 降逆化痰“妇人咽中如有炙脔 ,半夏厚朴汤主之”(《金匮·妇人杂病脉证并治》)。情志郁结 ,气郁化火 ,炼液成痰 ,凝于咽喉 ,自觉咽中如一肉块…  相似文献   

9.
仲景目诊探析王付(河南中医学院,郑州450003)主题词张机眼/诊断仲景诊目察疾,辨证审机较详,浅析于次。1审色别疾1.1目赤指两目红赤,血色外露。其一:少阳胆热证。《伤寒论》264条曰:“少阳中风,两耳无所闻,目赤,胸中满而烦。”少阳胆热循经脉而上...  相似文献   

10.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来源于《伤寒论》太阳篇第一○七条,原文云:“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盖伤寒八、九日、当阳明、少阳主气之期,仲景本有:“少阳……不可吐下,吐下则悸而惊。”之训,而反下之伤其阳明之气而为胸满,即胸胁苦满之略;逆其少阳之气而为烦惊,是为下后气虚,心神不守,所以然者,以少阳三焦内合心主包络故也;小便不利为少阳三焦决凟之官失其职也;夫实则谵语,虚则郑声,阳明胃气不和,伤津胃实,故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少阳循身之侧,枢机不利故也。此言少阳之气因误下,以致二阳同病,特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讨论半夏泻心汤研究进展.方法 查阅文献资料并结合个人经验进行归纳总结.结论 痞、呕、泻是本方主证,据此而知病在中焦;舌尖红,苔薄黄,脉弦数,是其佐证,按八纲辨证,病性属热;痞、吐、泻三证都是津病,按气血津液辨证,属津气升降失调.少阳居表里之间,为津气流通之所;脾胃位居中焦,为津气(阴阳)升降之轴.外感风寒,表卫闭郁,津气不能出表,由少阳三焦内归脾胃,津气升降出入紊乱;或饮食不洁,由食管直侵胃肠,脾的运化功能障碍,致使湿滞胃脘而成痞;升降失调而呈吐泻;气郁化热而呈舌红、苔黄、脉数.故脾运障碍,升降失调,气郁化热,津凝为湿,是本方证的基本病理.  相似文献   

12.
在分析了《伤寒论》中有关少阳病之条文的基础上,结合足少阳胆腑的生理病理特性,认为《伤寒论》少阳病其病位在胆,病性属热,病势逆扰可袭肺冲心,横乘可犯及肝、脾胃、肠,病理机制概括为胆气郁滞,升降失调。治疗方法,输通气机,调和升降,并根据其病发展趋势而因势利导,随证治之。  相似文献   

13.
原发性高血压病乃目前最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是引起中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律失常、慢性肾脏病等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常用平肝潜阳、祛风化痰止眩法治疗,疗效差强人意。通过六经辨证,应用经方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常能执简驭繁,疗效确切。苓桂法常用于高血压病日久,心、脾、肾之阳受损,无以制化水饮引起的水饮内停、水气上冲证;大黄法常用于胃肠积滞、邪热内盛、瘀血内阻证;柴胡法常用于少阳枢机不利,少阳胆火郁热证;附子法常用于少阴病元阳亏虚证;吴茱萸法常用于肝胃虚寒、脉络不通证;石膏法常用于阳明气分热盛证。  相似文献   

14.
邹燕勤教授认为,慢性肾脏病发生气血运行不畅而郁滞的机理很多,主要有:气虚不能推动血液运行而致瘀;肾阳虚衰,寒自内生,阳不运血,血遇寒则凝而为瘀,血虚脉道不充,血行迂缓,易于停滞成瘀,精不化气而化水,水停则气阻,气滞则血瘀;患病日久,缠绵不愈,深而入络,而致脉络瘀阻;因虚而易感外邪,外邪入侵客于经络,使脉络不和,血涩不通,瘀结成肿,阴虚生火,灼伤血络,或气不摄血,血溢脉外,均可停于脏腑之间而成瘀.因而肾病更须十分注意活络,运行血气.  相似文献   

15.
《中医学报》2013,(9):1287-1291
目的:探讨《伤寒论》关于柴胡类证的辨证治疗。方法:对《伤寒论》中第98条、第101条、第104条、第147条、第149条进行分析。结果:①根据少阳经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特点,少阳病大致可分为气郁证、水郁证、气水同郁证。由于气郁程度的不同,还可分为气郁证、气滞证和气结证。②少阳病气机不畅而成气郁者,典型证候就是小柴胡汤证。少阳气郁较重而成气滞者,以大柴胡汤证为代表证候。如果少阳气机郁结日久不解,导致气机结滞而成柴胡加硭硝汤证。邪入少阳,影响水道,即会形成少阳水郁的柴胡桂枝干姜汤证。③少阳气郁证呕而不渴,小便自利,是病在气分,气郁不畅,但气机郁结也会波及水道,兼有水道不利,所以小柴胡汤证间或有小便不利症状;少阳水郁证渴而不呕,小便不利,是病在水分,水郁不化,但水道郁滞也会波及到气机,所以柴胡桂枝干姜汤证亦有胸胁满微结。④少阳气水同郁证与少阳气郁证、少阳水郁证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少阳气郁证伴有水郁,是气郁不畅影响了水道的通调;少阳水郁证伴有气郁,即水道郁阻影响了气机的通畅。而少阳气水同郁证是气机与水道共同发生病变,郁滞较深,症状较重,涉及到与少阳相关的经脉和脏腑,是少阳气郁和少阳水郁误治后病变加重的证候。⑤柴胡类证并不全是少阳病,而少阳病中的大多证候属于柴胡类证,这就是柴胡类证与少阳病的关系。结论:《伤寒论》关于柴胡类证辨证治疗的条文对临床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面瘫又称“口眼歪斜”现代医学称“面神经麻痹”。本病多由脉络空虚,外邪侵袭面部阳明、少阳之脉络,而致经络闭阻,气血运行不畅,经筋失养,筋肌纵缓不收而发病。主要表现为起病突然,单侧患病,口眼歪斜,露睛流泪,额纹消失,鼻唇沟变浅或消失,不能鼓颊和吹气,食物常滞留于患侧颊齿之间,喝水时水常从口角旁流出。笔者从1996年3月至2006年3月采用针刺按摩疗法治疗56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获得了非常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热入特定部位辨治是集脏腑、经络、组织的多种概念,探索专证用专药的一种特殊方法。是从整体认识观出发,结合病邪传变的性质,注重各种热型与脉证特征,提取了具有鉴别诊断意义的病状信息,形成各特定部位的临床指征,分别取用辛寒清热、苦寒泻热、甘寒生津、咸寒滋阴,甘淡渗湿、芳谷化浊等治法,针对性地作用于热在肺经、胸膈、少阳、阳明、肠腑、心包、三焦、膀胱、清窍、胆经、血室、少阴、膜原、阴分等特定部位,选择性地达到辩证用药的一线贯穿。此法有别于传统的六经辩证、卫气营血辩证、三焦辨证的宏观泛指,能截断医源性重复,提高治愈率,显示了发展温病学的潜力,初步整理的有:热入胸膈-用微辛苦泄,热入阳明-用辛凉清透,热入肠腑-用苦寒通泄,热入少阳-用苦辛调解,热入营血-用清营凉血,热入血室-用泻热散皿,热入三焦-用芳化散热,热入心包-用咸寒清心,热入少阴-用甘寒育阴,热入肺经-用辛苦清肺,热入胆经-用苦泄胆热,热入清窍-用清宣透窍,热入膜原-用化浊透热,热入阴分-用咸寒滋阴,热入膀胱-用清利淡渗。  相似文献   

18.
从阳气、经络、脏腑三个方面解释了少阳为枢的本质:少阳是全身阳气出入的关键,控制着阳气的升降出入;少阳经络循行于居中之位,可通达表里,沟通阴阳;少阳与肝、胆、心包、三焦关系密切,为各脏腑功能运转之关键。又从五脏、气、少阳三个方面论述了抑郁症的病机:"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可见五脏与人体思维情志活动关系密切;正气亏虚或气机失调均被认为是抑郁症的病机;不论是少阳证症状还是阳气的功能,均能体现出少阳与抑郁症病机的关系。最终得出了抑郁症病机与少阳为枢之间关系密切,基于少阳为枢的理论基础,提出应用疏利少阳法治疗抑郁症。  相似文献   

19.
"凡十一藏取决于胆",强调胆在人体中的重要作用,其基本内涵有以下几点:(1)胆为中正之官,影响人的精神情志;(2)胆主少阳春升之气及少阳相火,激发和促进各个脏腑的生理功能;(3)少阳为枢,调节各个脏腑的阴阳气机升降。少阳胆腑的疏泄功能正常,对全身五脏六腑的新陈代谢具有促进和调节作用。少阳胆腑疏泄功能异常,枢机不利,可引起五脏功能失调,脾失健运、肝失疏泄、肾精不足失于蒸化,机体气血津液运化失常,以致气滞、痰阻、血瘀而发为代谢综合征。故从胆出发,运用中医学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理论,发挥中药多靶点、多途径的特点,对调整代谢综合征患者机体代谢失衡状态,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20.
提壶揭盖法是中医援物比类形象思维的具体运用,乃开宣肺气、调畅上焦气机之法。气秘乃临床常见病,古今医家对气秘的证机多概以肝脾气滞,腑气不通,治疗以调肝理脾,通便导滞为主;然而治病必求于本,若气秘因肺气郁滞,肠腑不通所致,则治法当以宣肺理气,通腑降浊为主。针刺治疗便秘疗效可靠,但从提壶揭盖入手,探讨针刺治疗肺气郁闭型气秘的文献甚少。故本文通过对肺气郁闭型气秘病因病机的分析,结合临床医案以提壶揭盖立法,对其针灸治疗进行深度探析,重视以宣肺理气,开窍启闭之穴揭其上焦闭塞之盖,则下焦腑气自通。以期从提壶揭盖法的角度,为针灸治疗肺气郁闭型气秘的实用性和优越性提供可靠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