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0 毫秒
1.
目的 探讨泰麻滴鼻剂的制备工艺与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氧氟沙星的含量。测定波长293nm。旋光法测定盐酸麻黄碱的含量。结果 氧氟沙星的标准曲线回归方程为C=1.1693A 0.112,r=0.1990,平均回收率为99.33%,RSD为0.70%(n=5)。旋光法测定盐酸麻黄碱的含量,平均回收率为98.51%,RSD为0.80%(n=5)。结论 该自拟制剂处方的制法简易,含量测定分别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氧氟沙星,用旋光法测定盐酸麻黄碱的含量,可消除相互干扰,方法简便、快速。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盐酸丁卡因甘油溶液中盐酸丁卡因的含量方法。方法 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盐酸丁卡因甘油溶液中盐酸丁卡因的含量,并与永停滴定法测定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在波长310nm处有最大吸收,回归方程为A=0.07510C 0.00369,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81%,平均标示含量为98.46%,RSD=1.15%。结论 该法操作较永停法简便,结果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对甲苯咪唑微丸进行定性鉴别和含量测定的方法。方法:采用薄层层析法进行定性鉴别,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含量测定方法平均回收率为100.6% , R S D= 1.72% 。结论:所用方法简便可靠,可控制甲苯咪唑微丸的质量。  相似文献   

4.
氟哌酸锌测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建立氟哌酸锌的检测方法。方法 对紫外分光光度法和络合滴定法。结果 紫外分光光度法:氟哌酸锌于紫外276nm处有最大吸收峰,回归方程为:A=0.1046c,r=0.9999(n=5);平均回收率(n=6)为100.03%,RSD为1.67%。络合滴定(铬黑T指示终点法);平均回收率为99.45%,RSD为1.26%。结论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结果准确、操作简便、快捷、重现性好,可作为氟哌酸锌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盐酸利多卡因栓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结果测定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平均回收率为99.75%,RSD=0.69%。结论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盐酸利多卡因栓方法简便易行,回收率高。  相似文献   

6.
王莉 《大家健康》2014,(9):9-10
目的:建立一种测定荷叶中总黄酮类化合物成分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芦丁为对照品,Na2 NO2-Al(NO3)3-NaOH为显色剂,测定波长为506nm。结果:在0.208-1.248mg/ml质量浓度范围内,对照品芦丁的吸收度与浓度线性关系良好,r=0.9995,平均回收率96.86%,RSD=0.71(n=5)。结论:分光光度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准确测定荷叶中的总黄酮的含量。  相似文献   

7.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甲磺酸酚妥拉明片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甲磺酸酚妥拉明的含量。方法 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波长278nm。结果 甲磺酸酚 妥拉明浓度在8.0~33.0mg/L范围内,浓度与吸收度 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n=7,平均回收率为99.7%。结论该方法简单、快速、精确、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8.
苦丁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鉴定和含量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 提取和鉴定浙江遂昌野生苦丁茶中黄酮类化合物,并以芦丁标准品为对照进行含量分析。方法 采用不同溶剂进行超声振荡提取;通过显色、还原及络合反应定性;紫外分光光度法定量测定。结果 苦丁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以丙酮作溶剂,超声振荡提取1.5h效果最好;提取液具有典型的黄酮类化合物特性,定性反应现象明显;紫外分光光度测定的最佳检测波长为394.8nm。芦丁浓度在(0.005—0.025)mg/ml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X=0.0659Y-0.0034,(r=0.9969,n=6),加样回收率为98.91%,RSD=1.55%,浙江遂昌产苦丁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最高测定含量为15.25g/kg。结论 采用超声振荡法提取苦丁茶中黄酮类化合物不仅操作简单,而且提取时间短、效果好;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方法可行,结果准确,重现性佳。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肉苁蓉总苷胶囊中苯乙醇苷类含量测定的一种方法。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波长λmax=333nm。结果:肉苁蓉总苷胶囊中苯乙醇苷类平均含量为20.45mg/粒,回收率为99.36%,RSD=1.17%。结论: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肉苁蓉总苷胶囊中苯乙醇苷类成分的含量方法简便、快速。  相似文献   

10.
复方地塞米松乳膏中盐酸赛庚啶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复方地塞米松乳膏中盐酸赛庚啶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复方地塞米松乳膏中盐酸赛庚啶的含量,检测波长为284nm。结果盐酸赛庚啶在5.0—30.0μg/ml(r=0.9999)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100.0%,RSD为0.94%(n=9)。结论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可用于本制剂的含量测定和质量控制,方法简便、灵敏,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制备利多卡因微乳透皮载药系统,并对其理化性质及体外透皮行为进行考察。方法分别以油酸乙酯为油相,吐温-80为表面活性剂,无水乙醇为助表面活性剂,用水滴定的方法制备利多卡因微乳,绘制伪三元相图确定Km值,采用单纯网格法优化微乳,以稳态渗透速率和累积透皮量为指标,采用改良的Franz扩散池考察利多卡因微乳的体外透皮过程,并对其形态、粒径大小等进行了考察。结果优化微乳处方为油酸乙酯-吐温80-无水乙醇-重蒸水-利多卡因(3∶20∶7∶68∶2),微乳为淡黄色透明液体,平均粒径为78 nm。结论利多卡因微乳质量稳定,具有较好的透皮能力,可以为利多卡因经皮给药剂型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利多卡因微乳的制备及电镜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考察构成利多卡因微乳各组分的比例并进行制备。方法绘制伪三元相图考察不同Km(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值对利多卡因微乳区形成的影响,根据微乳区面积大小选择制备利多卡因微乳的最佳Km值,测定利多卡因微乳的粒径大小及粒径分布范围,测定利多卡因微乳的理化特性,对利多卡因微乳的形态及体系类型进行电镜观察。结果当Km=3时伪三元相图形成的微乳区面积最大,利多卡因微乳平均粒径为(29.8±14.4)nm,其中98%的粒径范围位于15.1-45.5 nm之间.2%的粒径范围位于77.9-261.3 nm之间;25℃恒温下利多卡因微乳的粘度为25 mPa·S,电导率为130 μs/cm,折光率为1.473,利多卡因微乳为水包油(O/W)型微乳,利多卡因微乳体系为大小不均的球形多分散体系。结论通过伪三元相图法可以得到理想的利多卡因微乳各组分比例范围,马尔文粒径测定结合透射电镜分析对观察并测定微乳的粒径、分布、形态及体系类型效果较理想。  相似文献   

13.
利多卡因酊剂和微乳制剂体外经皮渗透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经皮给药制剂的利多卡因微乳制剂与酊剂的皮肤渗透能力.方法 采用改良的Franz扩散池,建立了利多卡因制剂的体外经皮渗透试验方法.结果 利多卡因微乳单位面积累积透皮量高于利多卡因乳膏和酊剂单位面积累积透皮量.结论 利多卡因微乳的体外透皮性优于利多卡因酊剂,且在一定范围内与含药量呈线形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将红花和利多卡因按不同比例制备成6种微乳剂,对其镇痛、活血化瘀作用药效进行实验研究,以筛选最优处方。方法:观察6个处方对醋酸致小鼠扭体反应以及对小鼠出凝血时间的影响。结果:处方6的镇痛作用较其他处方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复方红花微乳处方最佳配比的探索研究,对于进一步将之开发为一种应用于临床的活血化瘀经皮给药制剂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透皮制剂的研究进展,为制备临床治疗需要的新型、安全、高效的透皮局麻制剂提供参考。方法:检索近年国内外利多卡因透皮制剂的相关文献,综述其透皮制剂的主要剂型及特点。结果:利多卡因透皮制剂可以增加透皮速率,起效快,提高了生物利用度,并减少了不良反应。目前检索到的利多卡因剂型包括乳膏、凝胶剂等传统制剂及微乳剂、微乳凝胶剂、脂质体、醇脂体、喷膜剂、巴布剂、中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负载利多卡因等新型载体剂型。结论:随着透皮新剂型新技术研究的发展,利多卡因透皮制剂的各项研究成果有望在今后安全、高效地运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制备他克莫司眼用微乳剂,并建立其载药量的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溶解度实验与滴定法绘制的伪三元相图研究各处方成分对微乳形成的影响,结合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微乳处方;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建立他克莫司微乳载药量检测方法并进行方法学验证.结果 理想的他克莫司眼用微乳剂是以Labrafil M1944CS为油相,Kolliphor EL为乳化剂,Labrasol为助乳化剂,双蒸水为水相形成的o/w型微乳;其pH值为7.57±0.02,渗透压为(305±1.68)mOsm/kg,平均粒径为(22.01±1.80)nm.HPLC法测定微乳中他克莫司的平均载药量为(0.9924±0.0084)mg/ml(n=3).结论 所制备的眼用微乳为粒径小且分布均匀的热力学稳定体系;建立的HPLC法测定他克莫司眼用微乳的载药量简单准确,为该制剂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制备阿司匹林反相微乳,研究其反相微乳经皮渗透能力。方法以十四酸异丙脂为油相,卵磷脂为表面活性剂,异丙醇为助表面活性剂配制单一反相微乳体系,利用最大增溶量法确定反相微乳的微乳边界区,利用RYJ-6A型药物透皮扩散试验仪.以pH=7.4的磷酸盐缓冲液为接收液,研究了阿司匹林反相微乳的透皮吸收。结果当卵磷脂与异丙醇比例为1:2时形成的反相微乳的微乳区较大,载药反相微乳的累计渗透方程为:Q=534.72t-519.4,透皮速率常数JSS=534.72μg/(h·cm^2),渗透系数:Kr=0.2674cm/h。结论阿司匹林反相微乳具有比其水溶液更强的经皮渗透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制备青藤碱微乳,并考察微乳的体外释放度。方法采用桨法,对青藤碱微乳进行体外释放实验研究。结果微乳在24h内缓慢释放,前6h累积释放度对时间的平方根符合Higuichi方程。结论青藤碱微乳体外释放性能良好,有一定的缓释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水包油(O/W)型咪唑安定微乳滴鼻液的制备工艺和质量检测方法.方法 考察咪唑安定在不同油、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中的平衡溶解度,选择平衡溶解度较大的试剂通过滴定法制备伪三元相图,根据相图优选处方,采用HPLC法测定咪唑安定在微乳中的含量.结果 咪唑安定微乳的优选处方为油酸乙酯:吐温80:聚乙二醇-400:水...  相似文献   

20.
[目的]本课题拟研究通窍散瘀滴鼻液和通窍散瘀微乳的刺激性,并比较通窍散瘀滴鼻液和通窍散瘀微乳的大鼠鼻腔吸收速率。[方法]该研究采用蟾蜍上颚纤毛实验比较通窍散瘀滴鼻液和通窍散瘀微乳的刺激性。该研究以体积校正法,采用大鼠在体鼻循环吸收比较研究通窍散瘀滴鼻液与通窍散瘀微乳中有效成分葛根素大鼠鼻腔吸收特性。[结果]结果表明,通窍散瘀滴鼻液的刺激性大于通窍散瘀微乳。通窍散瘀滴鼻液中葛根素吸收速率常数为(3.658±0.25)×10~(-3)/min,通窍散瘀微乳中葛根素吸收速率常数为(2.732±0.29)×10~(-3)/min。通窍散瘀微乳和通窍散瘀滴鼻液中葛根素的大鼠鼻腔吸收符合一级速率过程,为被动吸收。[结论]通窍散瘀滴鼻液中葛根素的鼻腔吸收较通窍散瘀微乳快,但是刺激性大,为通窍散瘀鼻用制剂的开发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