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刘敏利  黄绘  罗薇  袁燕  文莉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21):3321-3322
目的:探讨宫腔镜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失败后要求再次IVF-ET的患者中运用的价值。方法:选取124例IVF-ET失败后的患者进行宫腔镜检查,对宫腔镜检查发现问题的患者进行对症治疗后并再次行IVF-ET治疗。结果:124例患者中,84例(67.74%)患者发现宫腔内微小病变,包括子宫内膜息肉、宫腔粘连、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结核、子宫内膜发育不良、宫腔畸形、宫腔疤痕、子宫黏膜下肌瘤。经过治疗后,62例患者再次行IVF-ET治疗,25例患者获得临床妊娠(40.32%)。宫腔镜检查正常患者40例再次行IVF-ET治疗,11例(27.50%)患者获得临床妊娠。结论:宫腔镜可以发现宫腔内微小病变,并能通过治疗改善宫腔内环境,提高临床妊娠率,宫腔镜检查可作为IVF-ET失败者再次治疗前的常规筛查手段。  相似文献   

2.
随着辅助生殖技术的开展,移植前宫腔镜检查评估宫腔越来越受到重视,尤其对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反复着床失败的患者,宫腔镜检查和治疗有助于改善IVF-ET的妊娠结局。在不孕女性中,子宫内异常病变发生率为10%~15%,这些异常包括子宫内膜息肉、子宫黏膜下肌瘤、子宫纵隔、宫腔粘连、子宫内膜炎。经阴道二维超声(TVS)、子宫输卵管造影(HSG)、宫腔注水超声(SIS)可用于评估宫腔情况,而宫腔镜检查仍是诊断宫内病变的金标准,但对于子宫内膜炎组织病理学才是诊断的金标准。宫腔镜手术是治疗宫内病变的有效方法,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子宫肌瘤电切术、子宫隔膜切除术及宫腔粘连分离术,术后妊娠率均有显著提高,宫腔镜手术后进行辅助生殖的时机因手术方式不同而不同,通常术后1~3个月不等。值得肯定的是宫腔镜检查在不孕症诊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否对于所有拟进行IVF-ET的患者常规进行宫腔镜检查尚有争议。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女性不孕、不良孕产史的子宫腔内病变的疾病谱. 方法 对500例不孕、不良孕产史患者先后行阴道彩超检查、宫腔镜检查,对宫腔镜下发现占位性病变者取组织行病理检查确诊. 结果 500例不孕、不良孕产史患者中子宫内膜息肉、子宫纵隔、正常宫腔、宫腔粘连、子宫黏膜下肌瘤和子宫内膜增生分别占42.0%、21.2%、14.0%、13.0%、8.4%和1.4%. 结论 不孕、不良孕产史的子宫腔内病变疾病谱依次为子宫内膜息肉、子宫纵隔、宫腔粘连、子宫黏膜下肌瘤和子宫内膜增生.宫腔镜检查、必要时直视下活检是诊断子宫腔内病变的金标准.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宫腔镜检查术在诊断与治疗女性不孕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收治的女性不孕症患者采用宫腔镜进行检查与治疗。结果:87例女性不孕症患者经过宫腔镜检查发现异常者共有52例,异常率为59.77%(52/87)。其中子宫内膜息肉18例,子宫内膜息肉样增生17例,宫腔粘连4例,子宫内膜炎7例,黏膜下子宫肌瘤2例,子宫纵隔3例,子宫内膜结核1例。将宫腔镜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宫腔镜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2例宫腔镜检查异常患者中行宫腔镜手术患者共27例,经手术治疗后宫内妊娠19例,足月分娩8例。19例宫内妊娠者包括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后16例,子宫内膜炎抗感染治疗后1例,黏膜下肌瘤切除术后1例,子宫纵隔切除术(不完全子宫纵隔)1例。结论:宫腔镜能直接观察宫腔内情况,从而发现其影响生殖生育的子宫内因素,并可在镜下直接手术治疗,矫治影响孕卵着床的宫内病变,以提高及改善妊娠率,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复发性流产和异常子宫出血患者宫腔镜检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宫腔镜在复发性流产和异常子宫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98例复发性流产患者(A组)以及257例异常子宫出血者(B组)行宫腔镜检查,了解其宫腔情况,对宫腔异常者,在宫腔镜下进行矫治,追踪随访其妊娠结局。结果:A组198例复发性流产患者宫腔镜检查正常宫腔80例(40.40%),异常宫腔118例(59.60%),其中主要病变类型包括子宫纵隔48例,宫腔粘连32例等;B组257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宫腔镜检查正常宫腔62例(24.12%),异常宫腔195例(75.88%),其中主要病变类型包括子宫内膜肥厚49例,子宫内膜炎46例,子宫内膜息肉45例,子宫粘膜下肌瘤22例。两组患者宫腔镜下的宫腔病变类型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病人共随访到104例,其中正常宫腔17例,足月分娩4例(23.53%);异常宫腔87例,行矫正手术后,足月妊娠分娩45例(51.72%),足月分娩率明显提高。结论:宫腔镜是安全、有效、可行的诊断宫腔病变的检查方法,有助于明确复发性流产和异常子宫出血的病因。对宫腔异常的复发性流产患者,在宫腔镜下进行矫治后,可以明显提高足月分娩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宫腔镜检查在首次行IVF-ET患者中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经阴道B超检查宫腔未见异常的首次IVF-ET患者200例,按IVF-ET治疗前宫腔镜检查情况分成三组,A组69例(宫腔镜检查正常组),B组49例(宫腔镜检查异常组),C组82例(未行宫腔镜检查组)。其中B组行相应治疗后再行IVF-ET术,A组及C组均如期行IVF-ET术。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妊娠率。结果 B组49例宫腔形态异常,包括子宫内膜炎26例,子宫内膜息肉12例,子宫内膜息肉样增生9例,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过长1例,子宫黏膜下小肌瘤l例。三组IVF-ET临床妊娠率分别为A组52.2%,B组49.0%,C组26.8%;A、B两组与C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间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宫腔镜检查虽是有创性检查,但可发现超声所遗漏的宫腔微小病变,经治疗后可显著提高IVF-ET术临床妊娠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宫腔镜在异常子宫出血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9~2010年对204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行宫腔镜检查的临床资料。结果:宫腔镜检查204例异常子宫出血的病因有:子宫内膜息肉57例,宫颈管息肉13例,子宫黏膜下肌瘤4例,妊娠物残留17例,子宫内膜炎5例,子宫内膜癌1例,宫腔粘连14例,节育器崁顿或移位13例,宫腔正常80例。结论:宫腔镜检查能及时查找病因并对因治疗,缩短诊疗时间,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8.
不孕症中10%~15%为宫腔因素所致,最为常见的原因是子宫内膜息肉、子宫黏膜下肌瘤、子宫纵隔和宫腔粘连,其他如慢性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结核、宫腔妊娠物残留等,可引起宫腔形态失常、收缩异常、异常血管形成、炎症反应、内膜容受性下降等,影响受孕和导致流产发生。适时而恰当地给予子宫性不孕、不明原因不孕症患者宫腔镜检查和治疗,可以显著改善这部分人群的妊娠率和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9.
宫腔镜诊断子宫异常出血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宫腔镜对子宫异常出血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88例子宫异常出血的的患者行宫腔镜检查,同时取子宫内膜活体组织检查(活检),全部组织送病理检查。结果:子宫异常出血的病因依次为: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息肉、粘膜下肌瘤、子宫内膜炎、宫内节育器、萎缩性内膜、宫内胚胎残留、子宫内膜癌。结论:宫腔镜检查直视宫腔,可发现宫腔内病变并对可疑病灶取材活检,使宫内病变的诊断更直接、准确。  相似文献   

10.
宫腔镜及病理检查对绝经后子宫出血的病因诊断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宫腔镜(Hysteroscopy,HS)检查对绝经后子宫出血(postm enpausal b leed ing,PMB)的病因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宫腔镜检查绝经后子宫出血患者192例,术中同时定位取材做病理检查。结果: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癌的敏感性为80.00%,子宫黏膜下肌瘤100.00%,萎缩性子宫内膜91.76%,子宫内膜息肉68.18%,子宫内膜炎70.00%,子宫颈管息肉100.00%,子宫内膜增生过长73.91%;宫腔镜下定位活检准确率为81.77%。结论:宫腔镜检查是PMB患者首选的检查方法,可直视下观察子宫内膜形态变化,结合病理检查是早期诊断宫腔病变的最佳手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宫腔镜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中的诊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宫腔镜检查的IVF-ET病例178例,根据检查原因分为A组(IVF-ET周期前常规检查)、B组(1次或多次ET未孕者)、C组(ET后早期自然流产者)、D组(ET后异位妊娠者)。比较4组宫腔镜检查结果,并对其中宫腔异常者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后的IVF-ET妊娠结局。结果:B、C、D组宫腔镜检查异常率高于A组(P<0.05),C组中宫腔粘连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1),而A、B、D组宫腔粘连发生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异常宫腔经治疗后妊娠率为35.2%,异位妊娠率8.0%,早孕自然流产率4.0%。结论:宫腔镜诊断可作为IVF-ET前的常规检查手段,IVF-ET前行宫腔镜诊疗,有望进一步提高活胎分娩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宫腹腔镜联合辅助生殖技术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的效果。方法:2008年2月—2010年8月共146例输卵管性不孕患者接受宫腹腔镜联合治疗,术后电话随访妊娠情况。术后半年内未妊娠的112例患者中54例患者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助孕,电话随访其妊娠情况。结果:146例患者中宫腹腔镜联合术后妊娠46例(妊娠率36.22%),包括宫内妊娠40例,异位妊娠6例。术后随访0~6个月内妊娠34例,其中宫内妊娠30例,异位妊娠4例;7~12个月内妊娠11例,其中宫内妊娠9例,异位妊娠2例;12个月后妊娠1例,为宫内妊娠。54例患者IVF-ET后妊娠23例,其中宫内妊娠21例,异位妊娠2例。42例输卵管积水患者中,妊娠8例,其中宫内妊娠7例,异位妊娠1例。结论:宫腹腔镜联合手术对输卵管性不孕有一定的诊疗价值,术后半年内妊娠率最高,半年之后妊娠率明显下降,术后半年内未妊娠或输卵管病变严重者建议尽早行IVF-ET助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中的作用。方法将435例IVF-ET患者按确诊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方法实施健康教育,实验组采用"IVF-ET患者健康教育路径表"实施健康教育护理。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分、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护理缺陷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妊娠率为51.47%,实验组妊娠率为62.6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发生6例护理缺陷,实验组为零缺陷。对照组发生1例卵巢扭转,实验组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根据IVF-ET患者制定并实施的健康教育路径,可有效减轻IVF-ET治疗妇女的焦虑程度,提升患者信任度,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理操作失误,对提高妊娠成功率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联合宫腹腔镜手术治疗后妊娠的原发不孕患者,分析其临床特点,了解术后获得妊娠的时间分布特点。方法:收集2003年1月~2006年1月因原发不孕在本院先后或同时行宫腹腔镜联合检查的59例患者,根据术后妊娠情况,分为妊娠组21例及同期未妊娠组38例,对其临床特点,手术后妊娠率及术后获得妊娠的时间分布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子宫不全纵隔在妊娠组的不孕患者和未妊娠组患者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8),妊娠组的不孕患者以子宫内膜异位症为主(38.1%),而未妊娠组不孕患者以慢性盆腔炎为主(4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59例原发不孕患者宫腹腔镜联合检查明显优于单独的宫腔镜或腹腔镜检查,可评价输卵管功能,在矫治可逆的输卵管病变及人工助孕方式选择方面至关重要。结论:手术有效者多在术后18个月内妊娠,故应重视术后18个月的最易受孕期,必要时可联合助孕治疗,增加患者妊娠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宫腔镜联合超声检查对绝经后妇女宫腔内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宫腔镜联合超声检查对149例绝经后妇女宫腔内病变进行检查,术前均行超声,术中定位取材或诊断性刮宫术。结果:在149例病例中,宫腔镜联合超声检查诊断黏膜下肌瘤20例,与病理诊断符合率100.0%;子宫内膜息肉49例,与病理诊断符合率100.0%;萎缩性内膜炎31例,与病理诊断符合率81.6%;子宫内膜增生13例,与病理诊断符合率61.9%;子宫内膜癌13例,与病理诊断符合率92.9%。结论:对绝经后子宫内膜病变的病因诊断中,宫腔镜联合超声检查提高了子宫内膜息肉及黏膜下肌瘤的诊断率。对子宫内膜增生症和子宫内膜癌的诊断,因可以镜下定位诊刮,亦提高了诊断率。宫腔镜联合超声检查对宫内病变的诊断率及治疗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宫、腹腔镜联合应用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宫、腹腔镜联合应用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的应用价值。方法2001年1月~2004年11月110例不孕症患者行宫、腹腔镜联合治疗输卵管阻塞,记录输卵管疏通情况。结果术后输卵管通畅184条(83.6%),输卵管中段阻塞36条(16.4%)。结论宫、腹腔镜联合应用治疗输卵管性不孕效果理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术后异位妊娠的发生率、高危因素、早期诊断方法。方法:对生殖中心2001~2007年接受IVF-ET术后异位妊娠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同期IVF-ET后临床妊娠1082例,异位妊娠35例,发生率3.2%,其中宫内外同时妊娠9例,发生率0.8%。异位妊娠组输卵管因素,近距离移植胚胎率均显著高于宫内妊娠组。单纯宫外妊娠与宫内外同时妊娠比较,胚胎移植14天血β-HCG及移植4周后常规阴道B超确诊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输卵管因素是IVF-ET后发生异位妊娠主要高危因素,同时与移植管顶端在宫腔内位置有关。宫内外同时妊娠首次B超漏诊率高。IVF-ET术前、术中适当处理,早诊断、早处理有助于降低危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预防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后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将303例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TCRP)后妇女分为两组,治疗组152例,TCRP术后立即放置LNG-IUS,其中单发性息肉103例,多发性息肉49例;对照组151例,TCRP术后无任何处理措施,其中单发性息肉111例,多发性息肉40例,门诊随访3年。结果:治疗组中无一例复发,对照组中单发性息肉有17例复发,多发性息肉有14例复发,总复发率为20.5%(31/151),两组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随访期间,治疗组无一例患者出现低雌激素症状、痤疮、多毛或肝肾功能、脂代谢异常。结论:LNG-IUS能有效地预防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后的复发。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潜伏性结核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妊娠后发作的特点,及在输卵管性原发不孕患者助孕治疗前检查及治疗潜伏性结核的必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12月在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生殖中心经IVF-ET助孕妊娠后因结核流产的6例患者的资料。结果:6例患者均为临床妊娠,均因结核发病而流产。6例患者皮肤结核菌素实验或干扰素γ释放试验阳性。其中,仅1例既往有结核病史,其余既往及检查均未提示有活动性结核。最终确诊子宫内膜结核3例;子宫内膜结核合并肺结核1例;脑膜结核1例;肺结核1例。且潜伏性结核发作导致流产的患者流产后需要抗结核治疗至少1年后再次妊娠。结论:潜伏性结核感染者妊娠后可能发病,且发病后妊娠结局较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