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江西省乙肝防治现场居民知识、态度、行为基线调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了解江西省乙肝防治现场居民乙肝知识、态度和行为的现况,为在当地开展有针对性的乙肝防治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制统一的调查问卷,在4个乙肝防治现场对3815名18~59岁人群进行乙肝知识、态度、行为(KAP)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居民的乙肝防治知识知晓率平均为47.02%,对感染乙肝病毒的可能结局,乙肝的治疗转归,日常感染途径等了解得不太全面,且不同学历、年龄段、职业间知识得分、态度、行为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江西省乙肝防治现场居民的乙肝防治知识掌握程度较低,对乙肝患者/携带者接受程度较差,提示应加大对乙肝防治知识尤其是传播途径的宣传力度,且特别要注重对农村地区、年长人群、低学历人群、农民和工人等职业人群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晋江市育龄妇女对乙型肝炎(乙肝)的知识和态度,为开展宣传教育提供依据。方法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对15~49岁育龄妇女进行防治知识、态度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共调查730名育龄妇女,乙肝知晓率34.4%,本省户籍(42.4%)、20~29岁(47.5%)、大学文化(100.0%)知晓率较高;251名知晓乙肝者中,乙肝知识知晓率63.8%,72.5%认为乙肝可通过食物和饮水传播,70%以上不知道乙肝疫苗的常规接种程序;行为态度中,不同年龄和文化程度仅在结婚怀孕前应检查乙肝认知较一致,有61.7%的调查者愿意与HBV感染者交往。结论晋江市育龄妇女乙肝知识知晓率较低,应加强宣传教育,特别是对外来流动人员、高年龄和文化程度较低的育龄妇女,以提高其知晓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江西省农村居民对乙肝防治知识的掌握情况、态度及行为,为今后有针对性的防控乙肝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方法,对江西省乙肝高发地区≥18岁的农村居民进行乙肝防治知识、态度、行为问卷调查并对结果统计分析。结果 2 192名被调查者乙肝防治知识知晓率为44.19%,知晓程度随年龄增长而降低,老年人最低,为39.51%(4 129/10 450);不同受教育程度中文盲最低,为29.14%(998/3 425),乙肝防治知识、态度及行为三者之间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江西省农村居民对乙肝防治知识的知晓水平整体偏低,缺乏正确的态度及行为,应加大乙肝宣传教育,提高自我防护意识,以控制乙肝传播。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门诊乙肝患者防治知识知晓率、防治态度与行为现状,为进一步健康教育提供方向。方法采用自制问卷,内容涉及防治知识、态度、行为共34个问题,对符合条件的272例慢性乙型肝炎门诊患者进行调查。结果80.51%的乙肝患者想通过医务人员获取相关健康教育知识,其次是电视、录像,占56.61%。乙肝防治知识知晓率45.59%~87.87%,积极态度率42.65%~80.88%,正向行为率39.71%~83.82%。乙肝防治知识-态度-行为总评分为(66.13±18.87)分。患者对乙肝疾病和防治知识知晓率为65.07%~88.60%,但对疾病的发展与转归知晓率仅36.40%~67.28%。传播途径中对血液、母婴、污染医疗器械、共用针头等传播知晓率较高(77.57%~87.87%),对日常接触传播、性传播、蚊虫叮咬传播知晓率较低(45.59%~65.44%)。多因素分析显示影响乙肝防治总评分的独立因素有性别、年龄、经济收入、文化程度、病程(P0.05)。结论在开展乙肝防治知识宣传活动中,采取以医务人员为主的多种形式宣传教育,以乙肝的转归、传播途径、母婴阻断等3方面为重点,根据病人特点开展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宿州市农村育龄妇女乙肝防治知识知晓率及健康教育需求,为育龄妇女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2018年10月—2019年10月,采用自行设计的乙肝流行病学调查问卷,对宿州市3个县1 200名18~49岁育龄妇女进行乙肝知晓率调查,包括基本情况、乙肝相关知识、乙肝疫苗接种情况等。使用SPSS 19.0进行统计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乙肝知晓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调查1 200名育龄妇女中乙肝知识总知晓率为63.25%(759/1 200),乙肝知晓率最高的是"输入乙肝病毒血液是否感染乙肝",为80.83%(970/1 200);最低知晓率为"与乙肝患者/携带者共同进餐会不会传染乙肝",为27.75%(333/1 2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文化、个人及家庭收入影响乙肝知识知晓率。大专以上文化(OR=0.23,95%CI:0.13~0.38)、个人年收入≥2万元(OR=0.38,95%CI:0.28~0.50)、家庭年收入≥5万元(OR=0.48,95%CI:0.37~0.62)的育龄妇女乙肝知晓率最高(均P0.01)。农村育龄妇女更愿意接受广播电视的宣传方式。结论育龄妇女乙肝知晓率偏低,应有针对性的对其进行乙肝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培养其健康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江苏省普通居民对乙型肝炎防治知识与态度情况,探讨所持态度与防病知识的关系以及主要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提供依据。方法根据文献,设计乙肝防治知识调查问卷,在张家港、丹阳、泰兴进行现场调查。结果调查对象对乙型肝炎防治信息知晓率偏低,各知识点大多在60%以下,总的知晓率仅为57.0%。居民对乙肝可以通过性途径传播的知晓率仅为51.2%,对待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态度正确率低于60%。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居民个人随着乙肝基本知识、传播途径知识、非传播途径知识以及预防知识的丰富,态度取向更趋向于正向。文化程度、年龄、生活地区也是影响态度持有的因素。结论江苏省部分地区居民对待乙肝的知识态度亟待改善,须大力宣传乙肝防治知识,有所针对的扩大宣传面,科学防病。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广州市高校学生对乙肝知识的掌握以及行为态度的情况,对比医科院校与非医科院校学生的差异,为今后有针对性地开展乙肝防治宣传及其他传染病管理的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制问卷对广州市六所医科院校和非医科院校学生878人进行调查,采用SPSS13.0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医科院校与非医科院校学生在乙肝知识知晓率上差距较大,如对乙肝患者和乙肝携带者的区别以及乙肝的传染等相关问题,医科院校学生回答正确率明显高于非医科院校学生;在对待乙肝患者及病毒携带者的态度和行为上,医科院校学生保持一般的交往行为居多,非医科院校学生呈现关心和歧视的两极分化。结论:医科院校学生和非医科院校学生对乙肝的认识各有偏差,应有针对性且各有侧重地进行教育引导。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分析西安市在校大学生对乙肝防治知识知晓率及行为态度现况。方法选择西安市西安工业大学、建筑科技大学等5所高校在校大学生,随机抽取其中8000名进行分组:本科组7543人,硕士组401人,博士组56人,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三组学生对乙肝的病因及传染性均有良好的认识,而博士组、硕士组对于感染HBV是否就是乙肝患者的知晓率明显优于本科组(χ2=4.57、3.98,P<0.05)。三组学生对乙肝是否经血液传播、性传播和母婴传播均有良好的知晓率,但对与HBV携带者握手或谈话是否会被传染的知晓率低。三组学生对于主动了解乙肝防治知识、愿意帮助乙肝患者和携带者以及不接受非一次性针头注射等问题均有积极的态度和行为,但博士组加强锻炼、提高免疫力的行为率明显低于本科组和硕士组(χ2=4.89、4.11,P<0.05)。三组学生对乙肝需要戒酒的行为积极性较差。结论目前在校大学生对乙肝防治的有关知识认识不全面,高校应该引导学生,做到教学与健康教育相结合,让高校成为大学生养成良好行为的场所。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军医大学学员对乙肝知识态度及行为的情况,为制订合理有效的健康教育策略和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使用现况调查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含有学员基本信息及乙肝相关知识的问卷,对某军医大一学员和大四学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084名学员中30.26%(328/1084)的学员对乙肝的3种主要传播途径回答准确,其中大学四年级学员对乙肝3种主要传播途径的知晓率(59.60%)显著高于大一新生(χ~2=311.48,P0.01)。不同年级的学员对待乙肝感染或携带者的态度如"是否介意与乙肝患者共同进餐"及"您觉得乙肝感染者可以结婚、生孩子吗"问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年级的学员对乙肝相关知识、行为和态度存在差别,提示军队医学院开展乙肝相关健康教育时需要充分考虑不同年级学员的特点开展针对性较强的乙肝健康宣教。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陕西省山阳县医务人员及非医务人员对乙肝知识态度行为的认知情况,为探讨基于乡镇卫生院的乙肝健康教育模式提供依据。方法对山阳县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及来乡镇卫生院的群众开展乙肝相关知识的调查,采用基于微信的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山阳县调查对象"乙肝三种主要传播途径"的知晓率为23.34%(81/347),其中医务人员知晓率26.47%(63/238),非医务人员知晓率为16.51%(18/109),(χ~2=4.13,P=0.042)。医务人员对乙肝传播途径及防治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非医务人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务人员与非医务人员对于乙肝患者或乙肝及其携带者的态度行为方面,无显著差异。调查对象最喜欢和最信任的获取乙肝相关知识的途径分别为"亲戚朋友"(97.98%)、"父母亲"(94.24%)、"老师"(93.08%)等。结论山阳县医务人员、非医务人员对乙肝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存在差异,需要制定针对医务人员与非医务人员的乙肝相关知识的健康宣教。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福建省边远山区育龄妇女的乙肝知识、态度与行为状况,分析乙肝预防行为的影响因素,为乙肝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2010年6月,在福建省北部边远山区政和县、武夷山市,抽取784名15~49岁的育龄妇女进行有关乙肝知识、态度、行为的问卷调查,并运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乙肝预防行为的因素。[结果]调查784人,乙肝知识知晓率为84.96%,态度正向率为86.58%,乙肝疫苗接种率为60.71%。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引入乙肝知识、态度及个体因素后,乙肝知识、态度、文化程度对乙肝预防行为(乙肝疫苗接种)有影响,OR值分别为2.276、1.403、1.698。[结论]福建省北部边远山区育龄妇女乙肝知识、态度较好,乙肝疫苗接种率不高;乙肝知识、态度有利于乙肝预防行为。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四川省在校大学生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防治知识及态度情况,为进一步在高校开展行之有效的肝炎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全省95所高校按各校人数1%比例随机抽取在校学生共计12957名进行肝炎防治知识及态度的问卷调查。结果 88.62%被调查大学生知道预防乙肝的最有效方法是接种乙肝疫苗;对乙肝的主要传播途径知晓率在18.99%-66.32%之间;不同性别、不同民族、医学和非医学专业的同学知晓情况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当"得知同学是乙肝病毒携带者"时,8.58%的同学会尽量回避交往,当问及"与乙肝病毒携带者进餐的态度",选择介意和很介意的同学占26.63%%;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发现:随着对乙肝非传播途径、主要传播途径、预防措施等相关防治知识的认识水平提高,大学生更趋向于采取正向态度对待乙肝病毒携带者;广播电视、医生教育及宣传画报是在校大学生获取肝炎防治知识的主要途径。结论四川省大学生对乙肝防治知识有一定了解,但对知识掌握不全面系统,不同人群知识的掌握水平也不同,故有必要在高校开展有针对性的肝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3.
雷敏  张子珩  温勇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6):2424-2426
目的:探讨常州市城乡育龄妇女预防出生缺陷的知识、态度和行为差异。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的方法对常州市5区2县的2 003例育龄妇女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结果:城市育龄妇女知识知晓率为82.6%,农村为81.0%;认为TORCH筛查、染色体检查、传染病筛查和营养水平检测有必要的城市育龄妇女的比例为79.8%、78.0%、88.7%、72.2%,农村育龄妇女的比例为74.5%、72.0%、80.5%、61.5%;会上网搜索有关优生方面知识的城市育龄妇女为70.0%,农村育龄妇女为60.6%。结论:相对于城市而言,常州市农村育龄妇女对出生缺陷知识的知晓率低,知识的匮乏直接影响到育龄夫妇对预防出生缺陷的态度,不能主动形成有益于预防出生缺陷的行为,提示农村地区预防出生缺陷知识的健康教育不到位,育龄人群预防出生缺陷的意识和行为亟待提高。  相似文献   

14.
韦芳琴  张燕  李燕  李静  朱亚屏  李慰  谢薇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19):3061-3065
目的:了解云南农村孕产妇艾滋病、梅毒和乙型肝炎(乙肝)知识知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在云南省艾滋病高、中流行区各选择两个县,问卷调查农村孕28周至产后6个月671名妇女。结果:农村孕产妇对艾滋病、梅毒和乙肝相关知识知晓率分别为71.9%、66.1%和63.3%,各知识点知晓率均为艾滋病高于梅毒和乙肝(P<0.05),且3个病均以三大主要传播途径知晓率高,而预防母婴传播措施的知晓率较低;免费咨询检测知晓中艾滋病高于梅毒和乙肝(P<0.05)。研究对象的艾滋病、梅毒和乙肝综合知识得分分别为13.00±4.00、12.00±4.00和12.00±5.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孕产妇及其丈夫文化程度低、家距离县城远和未参加过乡村级宣传是艾滋病知识知晓的主要影响因素,孕产妇文化程度低和未参加过乡村级宣传活动是梅毒知识知晓的主要影响因素,而乙肝知识知晓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孕产妇及其丈夫文化程度低。结论:孕产妇对艾滋病的知识知晓率较高,但对梅毒和乙肝知晓率较低。应加强对文化程度低、居住偏远的农村妇女艾滋病、梅毒和乙肝知识的宣教,提高她们知识知晓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甘肃省在校大学生病毒性肝炎(肝炎)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KAP),为制定有效的肝炎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在甘肃省46所高校中随机抽取7所调查2 877名在校大学生,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肝炎KAP及信息获取情况的调查.结果 在校大学生对主要传播途径的知晓率较低(14.15%~40.91%),对相关知识知哓率相对较高(60.38%~85.05%);得知身边的同学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只有18.42%(530人)的大学生认为不会影响交往,只有29.27%(842人)的大学生认为不介意和乙肝病毒携带者共同进餐;在调查的2 877名大学生中,76.54%(2 202人)的大学生接种过乙肝疫苗,但仅有27.25%(804人)的大学生完成了全程接种;只有11.26%(324人)的大学生接种过甲肝疫苗;汉族、医学类及城市生源大学生与少数民族、非医学类及农村生源大学生在肝炎KA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 在校大学生对肝炎主要传染途径知晓率较低,对其他肝炎相关知识知晓率相对较高,但对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排斥心理较强;大学生乙肝疫苗和甲肝疫苗接种率较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海南省东方市上山人群疟疾相关知识、态度及行为(KAP)情况,为相关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择东方市2008-2010年疟疾发病较多且历年上山人群较多的农场和乡镇各1个,对上山人群进行疟疾相关KAP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379人,年龄16~50岁,青壮年占73.88%,均为黎族,其中男性181人,占47.76%,女性198人,占52.24%,平时交流用海南语6人,占1.58%,黎族语373人,占98.42%;知晓疟疾传播途径人员占77.84%,知晓疟疾症状人员占84.17%;上山过夜不防蚊咬占62.90%;不同文化水平组间知晓疟疾主要症状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25,P=0.662),知晓疟疾传播途径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663,P<0.001)。结论东方市上山人群对疟疾的预防重视程度不足,缺乏良好的疟防态度及行为,控制和改变上山人群的危险因素及行为应为以后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儿童家长对预防接种及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的知识、态度和行为状况,分析深圳泰康乙肝疫苗事件发生前后,家长对于儿童预防接种知识、态度和行为的改变,为进一步改善免疫接种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在深圳市福田区接种门诊进行预防接种的504名儿童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97.42%的家长知道孩子出生时需要接种疫苗;孩子性别不同的家长,在是否带孩子按时接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文化程度不同的家长,在孩子出生后是否办理预防接种证与是否带孩子按时接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认为预防接种有必要的家长中,85.32%的家长会主动带孩子进行预防接种。有98.21%的家长听说过深圳康泰乙肝疫苗事件,47.42%的家长认为此事件中儿童的死亡可能与疫苗有关;在此事件发生前后,对我国乙肝疫苗安全性持中立态度的家长所占比例明显增加。结论家长对儿童预防接种及不良反应的知识、态度和行为普遍较好,深圳泰康乙肝疫苗事件对家长的态度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合肥地区15210例育龄妇女乙肝病毒感染现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调查合肥地区育龄妇女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状况,分析其分布特征,为防治乙型肝炎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在合肥市妇幼保健院体检的年龄在18~48岁的育龄妇女15 21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其进行乙肝感染指标检测。结果合肥地区育龄妇女HB-sAg阳性率为9.717%,农村妇女HBsAg阳性率(16.612%)明显高于城市妇女(6.434%),育龄妇女在年龄、城乡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共检测出乙肝五项感染模式22种。结论应加强育龄妇女健康知识特别是乙肝知识的教育、防治项目宣传,对易感的女童和育龄妇女进行乙肝疫苗接种,对育龄妇女进行HBV感染筛查、管理和监测,建立完善的围产期保健制度,打破乙肝病毒的母婴垂直传播链。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索健康宣传教育对山西省高校大学新生艾滋病知信行等影响.方法 于2018年8-12月对山西省33所高校3 879名在校大学新生进行艾滋病健康宣讲,通过问卷调查评价健康宣传教育对提高防艾能力的效果.结果 通过健康宣传教育,3 879名大学新生对艾滋病平均潜伏期、窗口期、传播途径、相关"四免一关怀"政策、多个性伴侣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