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可逆低温血凝现象,又名“自身血凝集”,其原因是血清中含有冷凝集素,如遇寒冷时可使本身之红血球发生凝集,若加温则此种现象随即消失。这种凝集现象可从肉眼明显看出。类似此症的祖国医学文献记述,如巢氏病源说:“人为寒?所伤。又搏于阴,阴气久而不泄,从外流内结聚,其病之状,心腹痛而吐沫,瓜青,休作有时,至冬便剧。”又云:凡寒湿停蓄腹部,中阳不达四肢,故四肢沉重而痛,寒湿凝滞 相似文献
3.
4.
5.
重症肌无力在临床上是一个較为少见的疾病,目前虽有各种治疗方法,但均难获預期的理想效果。先师张星斗医师曾用加减扶元散治愈一例,效果良好,茲将病例及治疗經过簡介于下,以供同道参考。病案介紹 患者吳××,女性,4岁,門診号140722,患者于1960年5月內开始有复視现象,当时未引起注意,十余日后未經任何治疗自愈。于同年八月內又发生复視,以后日见精神疲乏,每日晨起及午前尚觉活泼,午后则懶言少动,呈疲 相似文献
6.
张××男48岁县区干部1981年2月14日就诊患者于10天前感冒,发烧(38.5℃)、身倦乏力,头沉,胸中烦闷(心电图正常)。经用抗菌素和输液,感冒好转,体温降至正常。但因家 相似文献
7.
<正> 气厥属厥证中一种,多由恼怒惊骇情志过激引起。笔者用四逆散治愈顽固重证气厥1例总结报道如下。 患者刘某,女,23岁,未婚,干部。平素性情急躁,发病于1988年7月下旬,因工作原故和另人发生口角而突然昏仆于地,大约1h左右未经治疗苏醒。又于同年12月因家务事不遂生气后,卒然仆倒,不省人事,四肢冰冷,肢体颤抖,呼吸急促,经强行给静推50%葡萄糖40ml,维生素C3g,肌注安定10mg,持续约3h后症状逐渐消失,神志清醒。从此便每约1~3d发作1次,大概均约3~4h 相似文献
8.
吴某某,男,37岁,农民,住院号1100.患者于1986年6月上旬始发热恶寒、乏力、纳差、呕吐、尿黄如浓茶,三天后身目黄染,经当地各级医院用护肝药、激素及中药治疗仍发热不退,黄疸逐渐加深,病情危重,于7月10日转入本院.呈慢性重病容,精神萎靡,肌瘦如削,高 相似文献
9.
患者代××,67岁,男,退休工人,住院号11446。患全身关节疼痛8年余、两肘、膝、踝、腕及指关节肿大畸形,行动困难,1986年9~10月,突然全身上述关节肿大,两膝腕踝关尤甚,关节周围皮肤灼热,伸屈不能,并见胸腹皮下水肿,腹部叩诊有移动性浊音,下肢指按如泥,身不能转侧,彻夜惊呼,一身掣疼,骨节疼烦,皮肤苍白,一身湿冷,曰脯欲热、身有汗热不解,伴有口干、心烦、呛咳不能平卧,值天阴风雨诸加剧。住院期间曾服阿斯匹林、强的松、水扬酸钠,肌注氨苄青霉素、丁公藤注射针,口 相似文献
10.
病者王××,男,8岁,住南河公社张马大队,于1978年9月20日就诊。患孩于9月10日突然起病,头痛,恶冷发热无汗,身软乏力,心烦欲呕。经大队卫生所拟为感冒治疗三天,上述证状未见减轻,继而出现全身黄染,胸腹背部有散在的出血点。而转某医院住院治疗,诊断为“重症黄疸型肝炎”,通过数天治疗,病情日趋加 相似文献
11.
卢××,男,10岁。1984年9月14日诊。住院号:6041。发热7天,曾在某医院用青毒素、氯霉素治疗,病反加重,体温逐日升高,故转来我院。高热稽留,口干唇燥,渴不欲饮,不思纳食。胸闷烦懊,两胁疼痛,呻吟不止。前天起咳嗽,呛咳无痰,小溲赤少,大便七日未解,两下肢轻度浮肿。舌红绛而光,舌体萎软,脉来细数。听诊心前区可闻及Ⅱ级收缩期杂音,两肺有干湿性罗音,触诊肝脾肿大,两胁叩痛。查血肥达氏阳性,肝功能血清谷丙转氨酶90~U,心电图示Ⅰ°房室传导阻滞,全胸片示两肺有斑片状模糊阴影,尿检蛋白++,颗粒管型++。诊断湿温(伤寒并发支气管肺炎、肾 相似文献
12.
13.
14.
卢立广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1996,10(3):30-30
湿温重症治验浙江省临海市中医院(317000)卢立广叶某,女,30岁。1994年8月15日初诊。患者病已数日,身热,心烦,胸脘痞闷,口渴不欲饮,舌红,苔黄腻,脉滑数。体温39.8℃,肥达氏反应阳性(“O”1:320、“H”1:320),诊断为伤寒。中... 相似文献
15.
16.
杜××,男,13岁。入院时间1977年4月22日。住址:洮南市德顺公社河北大队。患者于4月18日劳动后发烧,自觉右腿膝关节疼痛。次日右膝关节及大腿下段红肿热痛,在当地按“急性风湿性关节炎”治疗,服用强的松及其他抗风温药10余日,病情逐日加重,右膝关节及整个大腿肿胀疼痛难忍,夜不得寐,而来院住院治疗。症见右膝关节及大腿肿胀,有触痛,呈曲屈 相似文献
17.
金×,男,63岁。1980年1月16日诊。半年前,患者冒雨回家后感觉头痛,肢体困重,发热恶寒,午后较甚。自服阿斯匹林三次,汗后病不瘥。某医诊为疟疾,正规服氯伯8日,病情更加严重,又出现便溏,日3~4次,胸脘痞闷,困倦乏力,下肢浮肿,脸面渐瘦。前医 相似文献
18.
19.
病史摘要:患者杨××,女性,32岁,职业医务。于1956年4月发生眼睑下垂,眼球外科,不能耐劳,稍劳即异常困乏,休息后即感活动能力恢复。經湖南医学院附属医院診为“重症肌无力”。接受过普鲁士的明治疗,病情有所好轉,右眼脸下垂恢复正常。回市后經本院门诊,予麻黄素、氯化钾等續治,受治时较好,停药症状如故。1958年6月以 相似文献
20.
患儿中某,女性,14岁。因心悸、(?)气憋、口唇青紫而急诊求医。入院后经用大剂量青霉素、链霉素、地塞米松、维生素和镇静剂及输氧治疗,病情仍无改善,(?)邀我会诊,(?)诊见患儿(?)卧在床,呼吸急促,气粗胸高,眼开无(?)胸闷胸(?),烦躁不宁,呻吟不(?),面色暗滞,脉象细数涩按之无力。查看病历西医诊断为“心肌炎”。中医辨证论治,病系阴枯血滞,心营受累。而悟张景岳“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之教导。拟定益阴活血、通阳养阴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