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研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以供临床治疗参考。方法:对42例符合ITP诊断标准的患者进行碳尿素呼吸试验(UBT),以确定是否有HP感染,在其中18例HP感染的ITP患者中进行抗HP治疗,并观察血小板计数。结果:42例ITP患者的HP感染率和18例抗HP治疗后血小板上升值均没有意大利学者EMILIA等报告的高。结论:ITP与HP感染无明显相关性,血小板计数也没有因抗HP的治疗而显著上升。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初步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关系.方法 以查体人群(118例)和ITP患者(38例)作为研究对象.经血清Hp检查、13C呼气试验确定有无Hp感染,Hp阳性者测定抗CagA抗体滴度.Hp阳性ITP患者行Hp根除治疗并随访12周观察血小板是否增加.结果 入选查体人群118例,Hp阳性者79例,Hp阴性者39例.其外周血PIJT、WBC、RB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ITP患者38例,Hp阳性22例,其中Caga阳性18例;Hp阴性16例.查体人群中,血清CagA阳性者29例.ITP患者中Hp阳性率为57.9%,查体人群中Hp阳性率为66.9%;二者阳性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earson Chi-square 1.032;P=0.310).而在Hp阳性者中,ITP患者CagA阳性率(81.8%)明显高于查体人群(3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earson Chi-square 14.074;P=0.001).ITP患者根治Hp后疗效观察:无效:12例,2例男性,4例cagA阴性.有效+显效10例,100%为女性,100%cagA阳性.治疗有效率45.5%.结论 正常人群感染Hp后,外周血白细胞、Hb、血小板无显著性改变.ITP患者与查体人群,二者Hp阳性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Hp阳性者中,ITP患者CagA阳性率明显高于查体人群.ITP患者,经抗Hp治疗后,部分治疗有效.随着随访时间的延长,经根治Hp治疗后,部分患者PLT水平逐渐回升,平均5周可恢复至正常范围.  相似文献   

3.
幽门螺杆菌感染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但发病机制尚未阐明,细菌感染是影响发病重要因素之一,国外文献报告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ITP有关,二者之间的关系近年来逐渐受到关注,本研究观察了70例ITP患者Hp感染情况及根除Hp后ITP的疗效,旨在初步探讨Hp感染与ITP之间的关系,为临床上更加有效治疗该类疾病提供新的思路和手段。  相似文献   

4.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是一种获得性的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主要是由于抗血小板自身抗体引起的血小板减少,并导致出血倾向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虽然目前已确认某些病毒感染在ITP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但近年来人们发现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与部分ITP患者的发病存在着密切联系,自1998年Gasbarrini A等先提出Hp感染与ITP发病有关后,Hp与ITP的关系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将有关内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匡跃敏  黄黎  蒋志勇 《实用医学杂志》2006,22(19):2259-2260
目的:研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以供临床治疗参考.方法:对42例符合ITP诊断标准的患者进行碳尿素呼吸试验(UBT),以确定是否有HP感染,在其中18例HP感染的ITP患者中进行抗HP治疗,并观察血小板计数.结果:42例ITP患者的HP感染率和18例抗HP治疗后血小板上升值均没有意大利学者EMILIA等报告的高.结论:ITP与HP感染无明显相关性,血小板计数也没有因抗HP的治疗而显著上升.  相似文献   

6.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状况,观察根除Hp是否有助血小板数的提升。方法ITP组41例,对照组40例,采用幽门螺杆菌粪便抗原(HpSA)免疫快检卡诊断Hp感染状况。23例Hp阳性的ITP患者在治疗ITP同时加用抗Hp治疗后转阴17例,与ITP组中Hp阴性的18例在治疗后的血小板数进行比较。结果ITP组和对照组的Hp感染阳性率分别为56.10%(23/41)、35.0%(14/40),ITP组Hp阳性率显著升高(P〈0.05);23例Hp阳性的ITP患者抗Hp治疗后,转阴17例,与ITP组中Hp阴性的18例在治疗4~8周后血小板数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Hp根除后血小板数恢复明显。结论ITP患者Hp感染阳性率高于正常人,对于Hp感染阳性患者给予根除Hp感染治疗有助血小板数的提升;对于ITP患者可常规行Hp检测。  相似文献   

7.
抗幽门螺杆菌治疗成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维  李群  翟晓  杨辉 《临床医学》2008,28(9):23-24
目的 对已感染幽门螺杆菌(Hp)的成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行抗Hp治疗的临床研究.探讨ITP与Hp之间的关系以及抗Hp在ITP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以"c尿素呼气试验筛选Hp感染的ITP患者,应用奥美拉唑、克拉霉素及羟氨苄青霉素三联治疗Hp,观察血小板计数变化情况.结果 本组26例患者经抗Hp治疗后血小板数有明显上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1例Hp转阴.Hp转阴患者的血小板回升程度较未转阴者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抗Hp治疗可提高受Hp感染的ITP患者血小板数量.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旨在探讨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在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中的临床意义。用13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92例ITP儿童患者的感染情况,并检测66名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将ITP患儿中68例阳性者随机分为2组:复合用药治疗组34例,应用糖皮质激素+抗菌治疗;单药治疗组34例,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结果表明:ITP患儿HP的感染率为74.7%,明显高于对照组(39.4%)(P<0.05)。ITP患儿经治疗后,单药治疗组的总有效率(73.5%)明显低于复合用药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4.1%)(P<0.05);治疗组1年内的复发率(17.6%)明显低于单药治疗组(47.1%)(P<0.05);治疗过程中患儿外周血血小板计数均呈逐渐上升趋势,在相同时间点,复合用药治疗组血小板计数明显高于单药治疗组(P<0.01)。结论:ITP患儿HP感染率高于健康儿童,HP可能参与了儿童ITP的发病过程,抗HP治疗可提高ITP患儿的治疗效果,降低其复发率。  相似文献   

9.
对幽门螺旋杆菌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关系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儿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状况。方法各选取250例ITP患儿及健康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胶体金法检测血清HP抗体。结果 250例ITP患儿的HP感染率(24.0%)显著高于健康儿童的HP感染率(1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148例急性ITP(aITP)患儿HP感染率为21.6%;102例慢性ITP(cITP)患儿HP感染率为2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TP的发病与HP感染可能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1.
程利民 《临床医学》2008,28(3):21-22
目的 探讨抗幽门螺杆菌(Hp)治疗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将54例Hp阳性的IT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Hp根治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疗效.结果 治疗组ITP治疗有效率为88.9%,对照组为74.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ITP复发率为11.1%,而对照组为55.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感染可能是ITP的发病原因之一,抗Hp治疗是Hp阳性的ITP患者的常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幽门螺杆菌感染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发病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作为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病因尚不清楚。最近发现幽门螺 杆菌感染可能是部分ITP发病的诱因。本文介绍幽门螺杆菌在ITP发病中的意义及临床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周明 《医学临床研究》2011,28(8):1483-1485
【目的】分析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的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探讨Hp根除治疗对Hp感染的ITP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用^13C尿素呼气试验或胃镜取材快速尿素酶试验检测132例ITP患者的Hp感染情况,将132例受检者中80例Hp(+)IT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免疫加根除HP治疗,而对照组只采用免疫治疗,治疗前以及治疗后d14、第1、3、6个月检测两组患者的血小板数目并评估临床效果。【结果】132例ITP患者中有HP感染80例(60.6%),治疗组的40例中,成功根除HP29例(72.5%)。治疗后d14、第1、3、6个月血小板计数比较显示,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O.01)。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随访1年,治疗组的总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Hp感染与ITP有关,部分Hp(+)患者根除Hp治疗有效。根除Hp为临床治疗ITP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抗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在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a purpura,ITP)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2008年5月至2010年5月在本院住院的ITP合并HP感染患者(PLT<20×109/L)38例和门诊患者[PLT...  相似文献   

15.
莫辰  李倩  张建中 《疾病监测》2009,24(7):545-547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ITP)是一种原因不明、因血小板破坏过多伴巨核细胞成熟障碍引起的获得性出血性疾病,发病与血小板特异性自身抗体相关,由于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临床治疗针对性差、效果欠佳。已发现细菌感染是影响ITP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来报道幽门螺杆菌(IHelicobacter pylori,/IHP) 感染与部分ITP发病有关,根除HP对HP阳性ITP患者改善临床症状及血象恢复、激素治疗都具有显著效果,但也出现二者无明显相关的报道。两者的关联机制尚不明确。  相似文献   

16.
幽门螺杆菌感染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发病中的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作为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病因尚不清楚。最近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能是部分ITP发病的诱因。本文介绍幽门螺杆菌在ITP发病中的意义及临床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
1999—07-2003—11我们应用根除幽门螺杆菌(Hp)治疗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RITP)16例,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抗幽门螺杆菌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34例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临床上常见的出血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机制迄今未完全阐明.多数学者认为其主要原因是由于血液中存在针对血小板的抗体,致使血小板寿命缩短,破坏加速.  相似文献   

19.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抗幽门螺杆菌治疗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南 《临床荟萃》2005,20(22):1279-1280
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慢性活动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发病的主要原因,并与胃癌、胃黏膜相关性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的发病密切相关。Hp致病多样性可能与Hp菌株毒力差异、宿主对Hp感染的免疫反应性不同及环境因素的协调作用相关。近几年来,Hp感染涉及至自身免疫性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自身免疫甲状腺病及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紫癜(ITP)。国外Emilia最近报道ITP患者有高Hp感染率及根除Hp后血小板计数显著增加。ITP在我国是常见病,我国国民Hp感染率较高。我国ITP与Hp感染的关系如何尚少见报道。因而,本研究旨在探讨ITP与Hp感染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的发生率及糖皮质激素联合抗HP治疗ITP的疗效,100例HP阳性ITP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根除HP及糖皮质激素治疗,n=35)、单用糖皮质激素组(n=35)和单纯抗HP组(n=30),10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结果表明:ITP组HP感染率为70%,而对照组HP感染率为56%,2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联合治疗组给予根除HP及糖皮质激素治疗后,31例HP得到根除,其中23例血小板水平恢复正常,8例较治疗前升高,血小板均数为(165±225)×10^9/L,与治疗前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总有效率89%,1年内复发率8%。糖皮质激素组中有2例HP自然转阴,血小板水平恢复正常,其余33例HP仍然阳性的患者中23例血小板水平未恢复正常,10例恢复正常,血小板均数为(78±26)×10^9/L,总有效率68%,1年内复发率37%。单纯抗HP组中25例肿得到根除,其中9例血小板水平恢复正常,9例较治疗前升高,血小板均数为(135±174)×10^9/L,与治疗前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总有效率60%,1年内总复发率为33%。结论:ITP患者有高HP感染率,根除HP是合并HP感染的ITP患者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并可作为一线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