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留置导尿管患者更换集尿袋的最佳时间。方法将90例颅脑外科需留置导尿管患者随机分为A、B、c3组各30例。A组每3d更换1次集尿袋;B组每7d更换1次集尿袋;C组每14d更换1次集尿袋。分别于入院当日及入院后第5、8、11、14天采集3组病例尿液进行细菌培养,并对培养阳性率进行比较。结果3组病例尿细菌培养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留置导尿管患者集尿袋更换时问可以延长至14d,与更换尿管同步进行,可以减少细菌上行感染,降低医院感染率;节省医疗费用;减轻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集尿袋更换时间与尿路感染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留置导尿病人更换一次性集尿袋的最佳间隔时间。方法将136例脑出血术后留置导尿的病人随机分为三组,A组每天更换一次集尿袋;B组3 d更换一次集尿袋;C组给予7 d更换一次集尿袋。与化验室相配合,每天采集三组病人的尿液进行细菌培养。结果尿培养细菌阳性率A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B组与A、C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均<0.05),B组尿培养细菌阳性率明显低于A、C两组。结论留置导尿病人每3d更换一次性集尿袋为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留置导尿患者集尿袋更换间隔的最佳时间。方法:选择神经内科脑血管意外留置导尿管患者68例,随机分为换尿袋组(A组)与不换尿袋组(B组)各34例,A组每日定时更换集尿袋,B组直至尿管拔除无更换集尿袋。对不同间隔时间出现的尿培养阳性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 d内每日换尿袋组菌尿发生率明显高于不换尿袋组(P<0.01),换尿袋组与不换尿袋组5 d、7 d尿细菌培养菌尿递增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0 d的比较结果不换尿袋细菌发生率递增明显(P<0.01)。不同时间两组男女患者尿细菌培养阳性结果及菌尿递增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集尿袋更换间隔时间以每周1次较为科学有效,男女患者集尿袋更换间隔时间无差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抗反流引流袋在减少尿路感染中的作用。[方法]将56例留置导尿病人随机分成3组,A组应用抗反流引流袋,7d更换1次;B组应用普通集尿袋,每天更换1次;C组应用普通集尿袋,7 d更换1次。对3组1周及2周尿培养结果进行统计。[结果]3组尿培养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效果优于其他两组。[结论]抗反流引流袋的应用可减少留置导尿病人的尿路感染。  相似文献   

5.
夏玉斌  肖静蓉  刘昌凤 《护理研究》2011,25(25):2306-2307
[目的]探讨抗反流引流袋在减少尿路感染中的作用。[方法]将56例留置导尿病人随机分成3组,A组应用抗反流引流袋,7d更换1次;B组应用普通集尿袋,每天更换1次;C组应用普通集尿袋,7 d更换1次。对3组1周及2周尿培养结果进行统计。[结果]3组尿培养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效果优于其他两组。[结论]抗反流引流袋的应用可减少留置导尿病人的尿路感染。  相似文献   

6.
张爱琴  方颖  曹凤  孙洁 《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27(4):273-274,277
目的探讨引流袋更换频率对引流尿液细菌污染的影响。方法选择2007年2月至2008年11月我院重症监护室、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卧床留置导尿患者180例,随机分为3组,所有患者均使用密闭式引流袋。A组每天更换1次引流袋,共72例;B组每3d更换1次引流袋,共52例;C组每7d更换1次引流袋,共56例。分别于留置导尿后次日起按无菌操作技术隔天1次取尿液送尿细菌培养,连续留检5次。结果三组患者的尿培养致病菌阳性结果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A、B组尿培养致病菌阳性结果比较,差别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B、C组尿培养致病菌阳性结果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A、C组尿培养致病菌阳性结果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引流袋更换频率影响引流尿液的细菌污染状况,应以每3d更换1次为宜。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留置导尿管病人一次性尿袋更换的最佳时间.方法 将120例手术及脑血管意外等疾病需留置导尿管的病人随机分为四组,病人每天更换一次尿袋(每天更换组),病人每3天更换一次尿袋(每3天更换组),病人每5天更换一次尿袋(每5天更换组),病人每7天更换一次尿袋(每7天更换组),于每天更换尿袋或拔除尿管前用无菌注射器抽吸法采集4组病人的尿液进行细菌培养.结果 每天更换组细菌阳性率较高;其他三组阳性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每天更换组外的其他三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留置导尿管病人每天更换尿袋增加了感染机会,留置7 d以内的病人无需更换尿袋(有污染或有尿酸盐结晶除外),既降低了病人的费用,又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抗折返集尿袋在降低尿路感染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80例泌尿外科留置尿管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90例,实验组采用抗折返集尿袋,一周更换一次;对照组采用普通集尿袋,每天更换一次。比较两组在留置尿管后的第3 d、7 d、10 d天、14 d无菌条件下抽取的尿液标本培养结果。结果:两组随着留置尿管时间的越长,尿培养的菌阳性率越高;两组第3 d尿培养的菌阳性率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第7 d、10 d、14 d尿培养的菌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留置尿管时间的长短与尿路感染率呈正相关,抗折返集尿袋的使用不仅可降低留置尿管引起的尿路感染,而且也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  相似文献   

9.
尿道冲洗防治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尿道冲洗对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影响。方法 选择80例需作留置导尿的男性患者,导尿前均无泌尿系感染症状、尿培养阴性。按入院顺序分为4组,每组20例。A组尿道冲洗用金银花水煎液,B组尿道冲洗用5%聚维酮碘,C组尿道冲洗用等渗盐水,D组未进行尿道冲洗。在留置导尿3 d、7 d时作尿液细菌培养;留置导尿7 d拔除导尿管,作导尿管细菌培养。结果 留置导尿3 d时,A组尿培养无阳性,B组和D组、C组和D组,以及A、B、C 3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留置导尿7 d时,A、B、C 3组尿培养和导尿管培养阳性率均较D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B、C 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尿道冲洗可降低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留置导尿患者一次性集尿袋的最佳更换时间。方法将120例在普外科住院治疗需留置尿管的患者分成A、B、C3组,A组每天更换1次集尿袋,B组每周更换2次集尿袋,C组每周更换1次集尿袋,比较3组患者的尿培养结果。结果B组患者尿培养阳性率[45.0%(18/40)]低于A组[67.5%(27/40)]和C组[72.5%(29/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共检到大肠埃希菌、肠球菌属等6种病原菌。结论一次性集尿袋以每周更换2次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1.
腹部外科病人保留导尿更换集尿袋时间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腹部外科留置导尿病人更换一次性集尿袋的最佳间隔时间。方法将150例腹部外科术后留置导尿的病人随机分为三组,各50例。Ⅰ组每天更换一次集尿袋;Ⅱ组3天更换一次集尿袋;Ⅲ组1周更换1次集尿袋。留置导尿1周后分别采集三组病人的尿液进行常规检查和细菌培养,判断感染阳性率。结果尿培养细菌阳性率Ⅰ组与Ⅲ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Ⅱ组与Ⅰ、Ⅲ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Ⅱ组感染阳性率明显低于Ⅰ、Ⅲ组。结论腹部外科留置导尿病人每3天更换一次性集尿袋为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干预措施对留置导尿管引发尿路感染的影响.[方法] 将54例需留置导尿管的泌尿科病人随机分为3组,A组9例,B组18例,C组27例,A组留置导尿管后未用任何抗生素,B组全身应用抗生素,C组全身应用抗生素配合局部抗生素冲洗.隔日收集尿液进行细菌培养,观察并比较3组病人各时段细菌感染阳性率.[结果]不同组别病人随导尿管留置时间的延长,尿培养细菌阳性率增高,C组相应时间细菌感染率明显低于A组和B组.[结论]在密闭式引流的基础上,全身应用抗生素配合局部抗生素冲洗可延缓和降低留置导尿管病人尿路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永久性膀胱造瘘集尿袋更换时间与尿路感染的相关性.方法 将80例患者随机分成A、B、C、D四组,每组20例,各组集尿袋更换间隔时间分别为3 d、5 d、7 d、10 d,分析比较不同更换时间对尿液细菌检出率的影响;研究患者引流系统不同部位细菌检出情况,分析比较是否存在关联;对患者认知、心理、行为给予护理干预.结...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长期留置气囊导尿管患者的最佳更换时间.方法:将160例长期留置气囊导尿管患者随机分为A组79例和B组81例,A组间隔2周更换1次导尿管,B组间隔4周更换1次导尿管.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尿液混浊发生率、泌尿系统感染发生率、气囊周围尿沉渣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尿液混浊发生率、泌尿系统感染发生率、气囊周围尿沉渣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留置气囊导尿患者可间隔4周更换1次导尿管.  相似文献   

15.
袁展望  李武平  张永琴 《护理研究》2014,(11):1340-1342
[目的]探讨ICU留置导尿管病人不同更换周期对尿路感染阳性率及导尿管内腔细菌菌落计数的影响,为临床合理选择更换导尿管时间提供依据。[方法]根据导尿管更换时间不同,将病人随机分为每周更换组(A组)和2周更换组(B组),共63例。在病人留置导尿管当天、第7天、第14天,分别采集晨起清洁中段尿,进行尿培养、尿常规检测。无菌剪刀留取导尿管膀胱内段气囊处2cm样本,进行细菌培养和计数。[结果]A组尿培养阳性率为29.03%,B组尿培养阳性率为33.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77);革兰氏阴性杆菌、革兰氏阳性球菌、真菌在两组间分布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义(P0.05);两组导尿管内腔菌落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51);A组导尿管细菌培养阳性率为41.92%,B组导尿管细菌培养阳性率为51.5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43)。[结论]长期留置尿管病人可2周更换1次导尿管。  相似文献   

16.
集尿袋更换间隔时间与尿路感染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留置导尿患者集尿袋更换间隔时间与发生尿路感染的相关因素与控制措施。方法:随机将61例重度颅脑损伤留置导尿患者分为2组,实验组32例。对照组29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密闭式引流袋。按无菌操作技术吸取10ml尿液送尿培养,培养时间为1周内2次,1周以上1次/d,至出现有细菌生长停止尿培养。结果:1周内尿培养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X~2=2.29,P>0.05);10d以上尿培养阳性率明显增加,差异有显著性(x~2=10.50,P<0.01)。结论:置管1周以内集尿袋更换1次为宜,而置管10d以上患者集尿袋更换2次/周为适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活性银离子抗菌凝胶外涂润滑导尿管对留置尿管尿路感染的防治效果。方法 2013年2月至2014年3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emergency intensive care unit,EICU)收治的留置导尿、且在本科住院时间超过7d的患者7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活性银离子抗菌凝胶外涂润滑导尿管后按无菌技术操作的要求置入导尿管,接尿袋密闭式引流;对照组患者采用无菌液状石蜡外涂润滑导尿管后按无菌技术操作的要求置入导尿管,接尿袋密闭式引流。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留置尿管后的第1、3、5、7d的尿液细菌培养结果及更换留置尿管时患者的依从性。结果留置尿管后的第1、3、5、7d,观察组患者的尿路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更换留置尿管时观察组患者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4.033,P0.01)。结论活性银离子抗菌凝胶外涂导尿管可预防留置尿管尿路感染,并提高更换导尿管时患者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8.
不同干预措施对留置导尿管引发尿路感染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锐 《全科护理》2008,6(34):3144-3145
[目的]探讨不同干预措施对留置导尿管引发尿路感染的影响。[方法]将54例需留置导尿管的泌尿科病人随机分为3组,A组9例,B组18例,C组27例,A组留置导尿管后未用任何抗生素,B组全身应用抗生素,C组全身应用抗生素配合局部抗生素冲洗。隔日收集尿液进行细菌培养,观察并比较3组病人各时段细菌感染阳性率。[结果]不同组别病人随导尿管留置时间的延长,尿培养细菌阳性率增高,C组相应时间细菌感染率明显低于A组和B组。[结论]在密闭式引流的基础上,全身应用抗生素配合局部抗生素冲洗可延缓和降低留置导尿管病人尿路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ICU留置导尿管病人不同更换周期对尿路感染阳性率及导尿管内腔细菌茵落计数的影响,为临床合理选择更换导尿管时间提供依据。[方法]根据导尿管更换时间不同,将病人随机分为每周更换组(A组)和2周更换组(B组),共63例。在病人留置导尿管当天、第7天、第14天,分别采集晨起清洁中段尿,进行尿培养、尿常规检测。无菌剪刀留取导尿管膀胱内段气囊处2cm样本,进行细菌培养和计数。[结果]A组尿培养阳性率为29.03%,B组尿培养阳性率为33.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77);革兰氏阴性杆菌、革兰氏阳性球菌、真菌在两组间分布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义(P〉0.05);两组导尿管内腔菌落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51);A组导尿管细菌培养阳性率为41.92%,B组导尿管细菌培养阳性率为51.5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43)。[结论]长期留置尿管病人可2周更换1次导尿管。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留置导尿患者更换集尿袋的最佳时间。方法全面检索国内相关文献,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对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Meta分析,研究对象为已发表的有关留置导尿患者集尿袋更换的临床对照试验,观察指标为留置导尿患者集尿袋不同更换频率(每天更换、每3d更换及每周更换)下的尿培养阳性率,干预有效性的效应量采用相对危险度(odds ratio,OR)。结果共检索到10篇合格文献。Meta分析结果提示:留置导尿患者集尿袋每天更换与每3d更换、每3d更换与每周更换、每天更换与每周更换发生泌尿系感染的OR值分别为2.31[95%CI(1.45,3.68),P=0.0004]、0.54[95%CI(0.32,0.92),P=0.02]、1.33[95%CI(0.91,1.95),P=0.14]。结论留置导尿患者若每3d更换1次集尿袋,发生泌尿系感染的风险最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