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了解东莞市120网络急救站院前急救医护人员的急救技能状况,为全市急救技能规范化培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随机访谈和问卷调查相结合方式,对急救模式、现场处置、人员培训、有关急救技能规范的掌握等情况进行调查.结果:院前急救模式为指挥型,现场处置率为75.6%,80.5%医院能对急救人员进行常态急救技能培训,基层医院医护人员对有关急救技能规范的掌握良好率53.1%显著低于二级以上医院的74.5%(P<0.01).结论:东莞市院前急救采用指挥型模式能合理有效地利用现有各级医疗单位的资源,但院前急救技能水平普遍较低,应加强各级医疗单位,尤其是基层单位医护人员的急救技能培训和规范.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分析青岛市城乡一体化急救网络体系建设及发展所带来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探讨城乡一体化急救网络体系建设发展的可行性方案.方法 ①收集全市2000~2011年院前急救单位相关资料、抽样分析全市院前急救病历;②对全市院前急救网络调查表进行汇总分析;③对院前急救网络单位相关人员进行访谈;④应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①得出了关于青岛市城乡一体化急救网络体系建设发展历程及其带来成效的大量描述性资料,青岛市城乡一体化急救网络体系建设发展缩小了急救半径、每急救单元服务人口数、院前调度受理时间和反应时间;②明显提高了全市尤其是农村地区的院前救治、政府重大活动保障及重大突发事件紧急救援能力.结论 ①青岛市已初步完成了覆盖城乡的急救网络体系,缩小了城乡急救医疗方面的差距;②城乡一体化急救网络体系建设发展可以明显提高一个城市日常院前急救医疗质量及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救援能力;③为目前院前急救网络体系建设及运行模式提供理论和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3.
汪绪伦  欧兵  林锎 《临床急诊杂志》2012,(5):335-336,339
目的:探讨标准化院前急救程序在呼救"晕厥"患者院前急救中的效果。提高院前急救效率,规避院前急救风险。方法:对256例呼救"晕厥"的院前急救患者随机采取不同的院前急救程序急救,其中130例采取非标准化院前急救,126例进行标准化的院前急救。统计病种并对患者或家属进行院前急救满意度调查。结果:呼救"晕厥"患者病种复杂,心跳骤停占7.0%,昏迷占14.8%,晕厥占19.1%,癫痫状态占17.6%,死亡占23.8%,其他占17.6%。出车响应时间满意度评分非标准化组45.8%,标准化组87.3%;现场急救满意度非标准化组76.3%,标准化组85.1%;安全转运满意度非标准化组85.2%,标准化组9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呼救"晕厥"患者采取标准化的院前急救程序可以缩短出车响应时间,提高现场急救和转运成功率,减少医疗纠纷。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120电话回访在院前急救中的作用。方法:对2007年3月-2008年4月共5730例电话呼救患者在进行电话回访前后,从出车速度、医疗环境,(救护车内),服务态度,急救措施,医疗收费5个方面进行满意度调查,分析比较。结果:患者及家属在电话回访后对院前急救工作满意度明显增高,院前急救医疗纠纷明显减少:结论:120电话回访有利于发现院前急救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高院前急救的质量。改善医患关系,提高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出诊医师电话医疗指导对急性创伤患者院前急救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南昌急救中心采用常规院前急救期间收治的急性创伤患者126例作为对照组,另选取2020年1~12月南昌急救中心采用出诊医师电话医疗指导院前急救期间收治的急性创伤患者126例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预后情况、确定性手术治疗时间、住院时间和急救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3%,高于对照组的87.30%,确定性手术治疗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急救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出诊医师电话医疗指导能够提升急性创伤患者院前急救效果,有助于患者疾病康复,提升急救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院前患者与救护人员判断及急救网络管理制度的冲突情况.方法 采用<院前急救中遇到伦理学问题调查表>,对全市80家急救网络医院从事院前急救工作的80名医生和248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调查患者与院前急救服务伦理冲突的情况.结果 328份问卷中,认为需要救护的患者中完全拒绝的患者占(8.046±6.990)%,部分拒绝的占(14.544±10.558)%;需要救护车转运的患者中拒绝的占(14.451±14.747)%;拒绝救护和转运的原因中付费问题占(23.52±~19.79)%.认为自己不需要占(22.22±20.84)%,自己想死占(5.77±4.47)%,难以判断占(19.44±18.65)%,其他原因占(30.08±25.78)%;(20.31±16.66)%的患者拒绝救护人员判断其处于某种状态;得到救护车服务的患者中(29.66±24.02)%的患者认为无出车必要;(22.11+19.52)%患者的要求与院前急救服务管理的规定有冲突.结论 院前患者与院前急救服务伦理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冲突.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院前患者与救护人员判断及急救网络管理制度的冲突情况.方法 采用〈院前急救中遇到伦理学问题调查表〉,对全市80家急救网络医院从事院前急救工作的80名医生和248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调查患者与院前急救服务伦理冲突的情况.结果 328份问卷中,认为需要救护的患者中完全拒绝的患者占(8.046±6.990)%,部分拒绝的占(14.544±10.558)%;需要救护车转运的患者中拒绝的占(14.451±14.747)%;拒绝救护和转运的原因中付费问题占(23.52±19.79)%.认为自己不需要占(22.22±20.84)%,自己想死占(5.77±4.47)%,难以判断占(19.44±18.65)%,其他原因占(30.08±25.78)%;(20.31±16.66)%的患者拒绝救护人员判断其处于某种状态;得到救护车服务的患者中(29.66±24.02)%的患者认为无出车必要;(22.11+19.52)%患者的要求与院前急救服务管理的规定有冲突.结论 院前患者与院前急救服务伦理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冲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NEWS)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0月—2018年10月收治的1 344例院前急救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试验组696例采用NEWS评分系统进行院前急救,对照组648例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院前急救,比较两组院前急救病人24 h留观意外事件发生率和30 d病死率,病人及家属医疗服务满意度以及两组院前急救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结果]试验组院前急救病人24 h留观意外事件发生率(1. 29%)和30 d病死率(3. 45%)低于对照组(24 h留观意外事件发生率为3. 09%,30 d病死率为7. 87%),病人或家属医疗服务满意度(88. 94%)高于对照组(68. 5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试验组院前急救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将改良的NEWS应用于院前急救评估可以降低病人24 h留观意外事件发生率和30 d病死率,提高病人及家属医疗服务满意度,增强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出诊医师电话医疗指导创伤患者对院前急救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2月-2020年2月南昌急救中心采取常规院前急救期间收治的创伤患者126例作为对照组,另选取2020年3月-2021年3月南昌急救中心采取出诊医师电话医疗指导的院前急救期间收治的创伤患者126例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预后情况、确定性手术治疗时间、住院时间和急救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3%,高于对照组的87.30%,确定性手术治疗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急救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出诊医师电话医疗指导能够提升创伤患者院前急救效果,有助于患者疾病康复,提升急救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调查分析兴宁市120医疗急救指挥中心院前急救疾病谱情况,了解当地院前急救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方法:利用兴宁市急救中心指挥调度软件系统,对该市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院前急救疾病谱进行前瞻性的调查、统计分析.结果:二年间兴宁市院前急救患者总数为6632人次,其疾病谱前四位分别是交通意外创伤、心血管系统急症、神经系统急症和呼吸系统急症.结论:兴宁市交通意外创伤居院前急救疾病首位,应加强创伤急救建设,建立相关预防和监测系统.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患者家属对急救常识的需求并开展院前急救常识普及活动,以提高患者家属急救意识,普及院前急救常识。方法在培训前进行的患者家属对急救知识与技能培训需求调查中,100%认为参加院前急救常识培训很有必要。针对此,在院内15个科室20个病区组织133名患者家属参加院前急救常识普及活动。由护理人员对培训者讲授院前急救常识,包括展示现场急救知识展版,给每位培训者发放现场急救知识图片1套,理论讲授知识点,如现代救护观念、幼儿烫伤现场急救、中风的自救互救、心肺复苏、气道梗阻;演示急救技能;采用体验式教学,分组练习,手把手教,一对一指导练习。结果通过培训,全部对象操作合格。1次操作通过率6.8%(9人),2次操作通过率47.4%(63人),3次操作通过率31.5%(42人),4次操作通过率14.3%(19人)。结论对患者家属进行院前急救常识普及,可提高急救医疗服务系统到达前的抢救水平。  相似文献   

12.
胡家杰 《齐鲁护理杂志》2012,18(22):108-108
院前急救出车命令单是急救网络120指挥中心派发给各急救站的出诊依据.院前急救记录是院前急救患者在医疗救治过程的真实记录,是循证医学的重要依据.院前急救患者的呼救记录、派车单必须保存2年.目前我市各急救站设在各大医院,院前急救记录无统一规范.我院是一所三级甲等医院,2010年出车约2 500车次,每例患者院前急救有命令单、病情交接表、院前急救告知书、院前急救病历等,流程繁琐,导致医生不重视急救病历书写,且资料在保存中容易遗失,查找不方便.我科对院前急救记录单进行改进,经临床使用和不断完善,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颅脑损伤院前急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8月经过院前急救入院的颅脑损伤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45例,对照组45例。观察组采用MEWS评分评估病情采取急救措施,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院前急救护理。观察两组院前急救成功率、医生对护士工作满意度、患者及家属对护士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院前急救成功率、医生对护士工作满意度、患者及家属对护士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早期预警评分能提高院前急救成功率、医生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广州市120网络医院院前应急能力及满意度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广州市120网络医院院前急救能力现状,探讨急救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为提高广州市院前急救能力及群众满意度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对广州市52家120网络医院进行日常工作资料收集、现场问卷调查。 结果 52家网络医院急救科全部制定了出车制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24h值班制度、现场急救制度和首诊负责制度;中心城区居民对急救服务态度的满意率为84.6%,在非中心城区为86.3%。 结论 广州市院前急救资源配置存在着空间上的不均衡,群众对院前急救能力的满意度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某一线城市2015-2016年院前急救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提升院前急救的服务质量、优化急救资源配置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某一线城市急救医疗指挥中心管理系统数据库提取2015-07-2016-06的全部院前急救患者资料106 30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6 304例患者中男58 641例,女47 183例,男女比例1.24∶1。患者平均年龄(53.6±24.1)岁,≥75岁和25~44岁年龄段患者所占比例均超过25.0%。院前急救的高峰季节为春、冬季,一天中高峰时间段为8:00~00:00和20:00~22:00。疾病谱中排名前3位的系统疾病依次为:创伤、心脑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院前急救的平均反应时间为(14.3±5.4)min。结论:院前急救患者的数量在季节、时间和疾病谱等分布上具有一定的特点和趋势,急救医疗指挥中心以及相关部门应该据此优化急救资源配置,提高院前急救效率。  相似文献   

16.
刘玲 《检验医学与临床》2009,6(14):1132-1133
目的探讨如何在新时期特殊医疗环境下使院外急救护理工作适应医疗改革发展的需求。方法分析了院外急救患者的来源构成、院外急救患者和家属心理需求表现等资料。结果市场经济条件下院外急救范畴拓宽;患者和家属需求增加;开放式急诊医疗环境弊多利少;家属参与存在不利因素;患者和家属负性心理状况影响院外急救。结论培养护士处理问题的综合能力;缩短心理等候时间;加强对出诊人员的法制教育;重视院前急救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护理均有助于医护人员应对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一种新型的中西医结合三位一体急救模式。方法:将原先相互独立的院前急救中心、急诊科、重症监护治疗病房(ICU)合并,成为一个统一指挥、紧密联系的中西医结合三位一体急救中心,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运转程序、中西医结合急救规范及计算机管理系统。观察三位一体急救中心成立前后各2年的心肺复苏抢救成功率、呼救关键抢救间期、急诊患者综合满意度、年急诊抢救患者的数量及经济收入增长情况。结果:三位一体急救较传统模式急救心肺复苏初步成功率从9.0 %提高到35 .0 % ;患者存活率从0 .2 %提高到2 .2 % ;呼救关键抢救间期从平均5 5 m in缩短到平均2 8min;患者综合满意度从85 %提高到95 % ;年急诊患者数量提高了10 3% ,抢救患者数提高了4 4 0 % ,直接经济收入增长了5 4 %。结论:中西医结合三位一体急救中心能提高危重患者的急救速度,提高抢救成功率和患者综合满意度,有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虞立  房君  王春英  陈瑜  詹晔斐 《护理学报》2016,23(13):22-25
目的:提高ICU之外的心肺骤停患者抢救成功率。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心肺骤停患者的抢救通过建立与运行急救医疗小组作为干预组,包括建立急救医疗小组、设置急救流程和对急救医疗小组人员进行相应资质培训等措施,与实施常规抢救流程的对照组比较患者的现场抢救成功率、抢救成功数中7d内患者转归情况、家属对抢救工作和能力的满意度。结果干预组建立急救医疗小组运行后1年内,心肺骤停患者抢救成功率及和抢救后的家属满意度较实施常规抢救流程的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建立急救医疗小组有助于提高ICU之外的心肺骤停患者抢救成功率及家属满意度,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对警务人员院前急救知识与技能的现状及接受急救培训情况的调查,评价警务人员社会急救意识、急救知识与技能的普及情况、存在问题及引发原因,为进一步加强对警务人员社会急救培训与管理提供有力的依据.方法 采用多级抽样方法选取296名警务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院前急救知识与技能测试,同时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内容包括基本情况、院前急救知识与技能自我评价及急救培训相关调查三部分.结果 警务人员院前急救知识与技能测试的总平均成绩在60分以下,及格率仅39.2%,近五年有71.3%的警务人员从未参加过任何形式的急救培训.结论 警务人员普遍缺乏院前急救知识与技能,尤其心肺复苏技术相对更为薄弱,更新警务人员观念是急救知识与技能普及的关键,应基于研究结果合理制定对策.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新疆喀什地区的院前急救满意度数据谱对院前急救质量提升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新疆喀什地区急救中心出车档案和相关医疗机构护理日志的联合数据,对期间执行院前急救的933例患者的治疗结果及其对院前急救的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933例院前急救患者中,致死83例(8.9%),致残310(33.2%);非常满意占35.2%,基本满意占55.9%,总满意率为91.1%。结论:院前急救后续抢救工作的成功率对院前急救的满意度有着直接的影响。充分考虑喀什地区实际,充分优化喀什地区急救管理体系,是喀什地区院前急救质量提升和满意度提升的必经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