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难治性充血性心力衰竭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一种常见的、致死率高、医疗花费高的疾患.目前CHF已成为发病率增长最快的心血管疾患,全世界每年新增病例数近100万,而且整体预后不佳.在过去的25年间,心力衰竭(心衰)恶化住院率增加了3倍,首次住院后5年内的病死率上升为 75%.然而,心衰治疗的前景尚好.在英国、美国、瑞典,心衰的病死率正逐渐下降,这主要归功于最近5年心衰治疗和心脏性猝死(SCD)预防方面的进展,例如药物治疗和植入性装置.研究表明,心脏再同步治疗(CRT)能改善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的症状和运动耐量,提高生活质量,降低病死率.我院于2008年11月对1例难治性心力衰竭病人植入了三腔双室同步(CRT)起搏器,现将植入CRT的初步体会和短期随访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谭勇明 《内科》2009,4(2):275-277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是一种常见的、高医疗花费和致死率的疾患。随着人口老龄化以及心肌梗死(AMI)患者存活率的升高,CHF已成为发病率增长最快的心血管疾患,全世界每年新增病例数近100万,而且整体预后不佳。在过去的25年间,心力衰竭(HF)恶化住院率增加了3倍,首次住院后5年内的病死率上升为75%。然而,HF治疗的前景尚好。在一些国家HF的病死率正逐渐下降,这主要归功于最近HF治疗和心脏性猝死(SCD)预防方面的进展,例如药物治疗,细胞移植和植入性装置等。下面就HF的药物研究进展简要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心力衰竭(心衰)是老年人的常见疾患,造成较高的住院率、死亡率和功能受限。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针对心衰的神经体液激活,被认为是心衰治疗的基石。本文就ACEI对老年患者有益的证据、该类关键药物的实际使用情况和老年患者应用中的问题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老年人最常见的临床综合征之一,是各种心脏病的严重阶段,发病率高,5年存活率与恶性肿瘤相仿[1].我国60岁以上老年CHF患者将会不断增加[2].据我国50家医院住院病例调查,心力衰竭的住院率只占同期心血管病的20%,但死亡率却占40%[3].老年人由于机体的老化,器官功能的衰退,药代动力学及药效学改变,加之并发病的存在,使病情与治疗更为复杂化,常担心药物不良反应而导致患者停药,药物治疗顺从性差[4].本文就老年CHF的临床药物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慢性心力衰竭新的药物治疗策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就发生率、流行率、发病率、死亡率及医疗费用而言,心力衰竭(HF)仍然是公共重要的医疗健康问题, 尽管采用了最佳药物治疗,死亡率仍极高,因慢性心力衰竭(CHF)恶化住院患者4年死亡率高达60%。最初HF的治疗目的主要是改善症状,近10年治疗模式已转变为改善疾病的过程和延长患者生命。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β阻滞剂、地高辛  相似文献   

6.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是当今最重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铁缺乏(iron deficiency,ID)是CHF普遍存在的合并症,与其不良预后独立相关,应用铁剂治疗可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运动能力以及预防再住院,进而降低心衰死亡率.2016欧洲心脏病学会(E...  相似文献   

7.
心力衰竭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症候群,其发病率高,预后不良。常规治疗药物包括神经内分泌抑制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β受体阻滞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利尿剂和洋地黄制剂,可有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改善其预后,降低其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296例临床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临床流行病学特点.方法 对5年来住院的129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性别、年龄和原发病因及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CHF患者男女之比为1.03:1,CHF高发人群年龄>55岁.占80.70%,CHF病因谱前6位是冠心病、高血压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和慢性肾功能不全及扩张型心肌病,未愈、恶化、死亡率三者合计高达14.04%.结论 中老年人群CHF所占比例较高,冠心痛和高血压病是住院心衰患者的主要病因,肺源性心脏病和慢性肾功能不全诱发的心衰应引起高度重视,CHF的防治策略日显重要.  相似文献   

9.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各种严重心脏疾病终末阶段表现出来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其致残率和死亡率很高。心衰作为心脏病治疗的最后战场,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在过去30年中,尽管CHF的诊治取得了许多进展,但CHF死亡人数仍在持续稳定地增加。2003年中国心血管健康多中心合作研究,在全国10个省市(南方和北方各5个省市)随机抽样调  相似文献   

10.
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近年来由于认识到神经内分泌过度激活在心力衰竭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和ACEI类药物的广泛应用,心力衰竭患的预后已经有了明显的改善.但心衰患仍面临高死亡率的威胁。如何进一步提高心衰治疗的效果成为一个人们广泛关注的问题。自Waagstein1975年报道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老年人慢性充血性心衰(CHF)患者贫血的发生率,观察血色素(Hb)与患者心功能分级的关系,贫血对住院期间心力衰竭死亡率的影响。方法:2005年12月至2006年6月220例老年(年龄≥70岁)CHF住院患者,男性86例,女性134例,平均年龄(75±5.6)岁。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55例(25%),Ⅲ级99例(45%)Ⅳ级,66例(30%),贫血定义男性Hb<12.08g/dl,女性<11.0g/dl,统计老年CHF患者贫血的发生率,比较贫血组和非贫血组心功能分级情况,贫血组和非贫血组住院期间死亡率。结果:220例中有90例并发贫血(除外继发性贫血,如肾功能不全,肿瘤,血液系统疾病等)发病率为40.1%(90/220),贫血程度随心功能恶化而相对严重。NYHAⅡ级Hb(13.4±2.64)g/dl,Ⅲ级Hb(12.6±1.96)g/dl,Ⅳ级Hb(9.4±2.84)g/dl,贫血组住院死亡率24.4%(22/90),非贫血组住院死亡率11.5%(P<0.001)。结论: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贫血发病率较高,贫血程度和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相关。随心力衰竭分级增加贫血程度加重。贫血是老年慢性心衰常见并发症,且和老年心衰死亡率增加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2.
王贺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7):4348-4349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一种渐进性致残和致命综合征,有高住院率、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的特点〔1,2〕。患者心衰后心搏出量减少,造成心肌缺血,容易出现心悸、气短、活动无耐力等症状,严重影响CHF生活质量。有文献报道〔3〕,在慢性疾病之中,CHF患者生活质量更差。而近些年的医疗服务着重提高患者整体生活质量,把生活质量作为判断临床试验成效的标准〔4〕。本研究拟采用认知行为干预(CBI)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的错误认知,并结合行为训练方法,达到缓解病情、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5〕。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医院和社区联合对慢性心力衰竭(CHF)规范化防治,探索CHF病人院外管理模式的可行性。方法CHF患者随机分3组:(1)医院组553例,平均年龄57±7.57,男281例,女272例,专科医生对病人进行院外教育和定期随访;(2)医院社区联合组549例,平均年龄57±7.84,男278例,女271例,医院对社区医生进行定期(每3个月)心衰诊疗技能培训,医院和社区共同制定心衰病人治疗方案,社区医生对病人进行防治;(3)社区组533例,平均年龄58±7.36,男272例,女261例,医院不开展对社区医生的培训,社区医生对病人进行防治。所有病例平均随访(6±1.26)个月。结果医院组与医院社区联合组患者一级终点事件总病死率、心血管病死率、心衰再住院率比社区组分别下降约11%、11%、25%;二级终点事件心衰急诊就诊率下降约6%,患者依从性、心功能、生存质量明显提高;患者平均住院天数比社区组减少近5天;结论医院与社区联合进行慢性心力衰竭专病规范化防治的管理模式,可使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的死亡率、心衰再住院率降低,生活质量提高,医疗费用降低。  相似文献   

14.
<正>近70%的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自第1次住院后5年内死亡〔1〕。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导致CHF最常见的原因,主要包括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NSTEMI)和不稳定型心绞痛(UAP),ACS引起的CHF明显减低患者的住院生存率,增加死亡率。ACS为发展中国家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导致这种高死亡率的主要  相似文献   

15.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是各种心脏病的严重阶段,在老年人中较常见.CHF发病率高,死亡率高,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1],预后不良.为探讨运动疗法配合药物治疗对老年CHF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本文观察了在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运动疗法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慢性心力衰竭(CHF)目前仍是发病率、再住院率和死亡率均高的心血管疾病。尽管近年大量临床观察性和动物实验研究已证实低水平维生素D(vitamin D)与CHF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密切相关,但确切机制尚不确定。本文综述了近年维生素D与CHF的研究进展,以探讨维生素D在CHF发生发展讨程中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回顾性地分析慢性心力衰竭(CHF)住院患者贫血发生率及对死亡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06年1月至2015年10月在商洛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CHF患者481例,根据纽约心脏协会(NYHA)分级标准分为Ⅰ组、Ⅱ组、Ⅲ组、Ⅳ组。根据血红蛋白(Hb)浓度分为Hb80,80~99,100~119,120~139,140~159,160g/L六个亚组,比较不同组实验室指标及预后情况。结果 (1)随着心力衰竭程度的加重,左室射血分数(LVEF)、Hb、红细胞压积(HCT)水平明显降低;血肌酐(SCr)水平和贫血发生率逐渐增高,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贫血组患者在年龄、严重心力衰竭(Ⅲ级和Ⅳ级)患者的比率、LVEF、死亡率方面与非贫血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Hb 120~139g/L组的SCr水平明显低于其他组(P0.01)。Hb 140~159 g/L组死亡率最低(2.4%,P0.01)。(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心功能分级、年龄、SCr、LVEF是住院死亡率增高的危险因素,而Hb则是住院死亡率降低的保护因素。结论合并贫血的CHF患者病情重,死亡率高。临床医师在积极抗心力衰竭治疗的同时应重视贫血的纠正,以更好地改善CHF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8.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or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是各种严重心脏疾病终末阶段所表现出来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其病情复杂.发病率高,预后不良.心力衰竭病人5年内死亡率高达40%~60%[1].心力衰竭的生存率甚至低于许多恶性肿瘤.慢性心力衰竭日益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重要问题之一[2].心力衰竭治疗目标是增加心排血量.减低心脏负荷,改善或消除淤血,缓解症状,防止心脏重构,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延长寿命.现将心力衰竭药物治疗的新进展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是一种严重临床综合征 ,为大多数器质性心脏病进展的结局。在冠心病病死率已经下降的发达国家 ,CHF的病死率仍不断上升〔1〕。近 1 0年来 CHF的治疗也有很大进展 ,某些治疗观点有重要更新 ,从而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了寿命、降低了死亡率。然而仍有部分 CHF患者并未得到适当的治疗。有人报道在西方发达国家 ,行之有效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的应用只有 40 % ,β-受体阻滞剂 (βB)只有5 0 % ,在我国可能更是如此。1 CHF恶化的内在可能机制及治疗选择心肌收缩力损害及 (或 )血流动力学负荷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伊伐布雷定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4月至2020年4月于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住院及门诊就诊的病情稳定的CHF患者.两组患者均使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一组在标准抗心力衰竭(心衰)治疗的基础上,窦性心率仍>70次/min的68例患者,予以伊伐布雷定治疗(伊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