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哮喘是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它以反复发作,咳逆上气,呼吸困难,甚则鼻翼煽动,张口抬肩,喘息不能平卧伴咳中水鸡声为特征。大凡哮以声响言,为呼唤急促困难。哮必兼喘,喘未必兼哮,也就是说,咳中有水鸣声者,必有呼吸困难;而呼吸困难者,未必兼咳中鸡声。临诊之际,必细察明辨。因本病发作时,哮喘常并作,故称谓哮喘  相似文献   

2.
浅谈历代医家论治痰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认为痰可以停留在机体内外各个部位,有"五脏六腑俱有""内外上下皆到"之说,生成各式各样的疑难奇异病症,因此又提出痰为诸病之源,有"百病多由痰作祟""怪病多痰"之说,而历代医家对痰的学术观众说纷纭,在治痰上也各有心得.文章认为诸家之论,各有其发挥,通过对诸家痰病观作一总括分析,综合观之始全.  相似文献   

3.
从温胆汤看历代医家对痰病的论治及发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胆汤出自宋陈无择所撰之《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由半夏、竹茹、枳实各二两,陈皮三两,甘草一两,茯苓一两半,生姜五片,大枣一枚组成。原方述“治大病后虚烦不得眠”,后世多有发挥,应用广泛,凡痰热内郁,胆气不和,皆可用之。后世医家将温胆汤加减化裁,用于治疗痰症,其对现代临床实践也有着很强的指导作用。本文旨在发掘历代医家治疗痰证之温胆汤及其类方的应用,用来指导临床各科疾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4.
寇爽 《北京中医药》2008,27(10):773-775
二陈汤出自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治痰之基础方。后世医家将二陈汤加减化裁,用于治疗各种痰证,其对现代临床实践也有着很强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二陈汤出自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治痰之基础方。后世医家将二陈汤加减化裁,用于治疗各种痰证,其对现代临床实践也有着很强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7.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临床浅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临床浅识长沙市二医院(410008)金秀英主题词痰证/中医病机,痰证/中医药疗法,补阳“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语出张仲景《全匮要略方论》.它非常精辟地揭示了痰饮证的病因病机、治疗原则和方法。笔者结合多年临床实践,就此浅淡...  相似文献   

8.
考《内经供有积饮之说,并无痰饮之名。至《金匾要略》始有“痰饮”之称,前贤对痰饮病均有较详细的阐述,为后世治疗本病提供了宝贵的经验。1病因病机痰饮之证,有寒热虚实表里之分,不可执言痰属热,饮属寒。故痰与饮,虽为同类而实有阴阳之别,部位之分。阳盛阴虚,则水液凝而为稠油之痰;阴盛阳虚,则水液溢而为稀薄之饮,或蕴于里,或出于表,两者虽有区别,实出一源。而痰饮之生,或外感风寒,或内伤饮食,或因火郁,或因食滞,或脾虚不能制水,或肾虚不能化湿,皆能导致痰铁。然痰饮之作,多由元气亏乏,阴盛阳衰而致。痰饮之形成与…  相似文献   

9.
痰证论治刍谈侯志民甘肃省中医院(730050)主题词痰证/治则;痰证/中医药疗法痰为水津运行失常的病理产物,又为致病之重要原因。其为害甚广,许多顽疾沉痛与其关系密切,故古人有"百病皆由痰作祟"之谓。笔者在长期的临陆证实践中,对痰证的治疗积累了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10.
田中明 《四川中医》1994,12(8):13-14
  相似文献   

11.
总结了古代中医文献对功能消化不良相关病证的认识,认为外感或误治内传、饮食劳倦、七情内伤等是表病的主要病因;各种病因犯及脾胃,或寒热错杂,或虚实变化,气机升降失调,是本病的病机关键.在辨证治疗方面,<内经>肇其端,多体现出二大规律,即因外感误治内传者,法宗仲景;属杂病导致者,据证辨治.各种认识于明清已趋完善,其中叶天士的"肝胃不和"、"肝胃同治"及"泄肝和胃"之思想具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历史上,热病曾多次流行,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与生命.历代医家在与热病的斗争中,积累了许多丰富的防治经验和独特的创见.兹就热病初期的治法作一选析,以温故知新,古为今用.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现代医学已占主导地位,人们已经接受了现代医学“眼见为实”的诊病方法。相比之下,中医“望闻问切”“隔皮猜瓜”式的方法自然让人们感到“玄之又玄”了,甚至让很大一部分人认为中医是落后的不科学的,从而开始“数典忘祖”。殊不知这些很玄、“不科学”的东西正展示了我  相似文献   

14.
通过比较历代文献中关于"陵翘饮"的记载,探索"陵翘"的名称变化过程,经辨析得出"陵翘"并非后世所记载的连翘,更非现在常用的木犀科之连翘,并考证出了陵翘当为唇形科植物鼠尾草。从而揭示中药传承过程当中,因诸多原因而出现的错误传承。  相似文献   

15.
王琳  陈岩  高希言 《中国针灸》2012,32(7):657-660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总结、探讨古代灸法操作技术.古人根据艾炷大小、施灸壮数的多少、灸时病者的感觉及灸后出现的反应来判断用灸剂量.艾炷大小、壮数多少是凭医者自身经验而定,而以患者的反应(疼痛、灸疮、汗出、花斑等)来判断灸量,更加客观、更加适合患者机体需要.重视患者自身的这些反应和现象,结合把握艾炷大小、壮数多少、施灸时间,对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有直接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整理古代有关流泪症的针灸文献,分析其取穴及配伍特点,为临床应用提供古代文献的支持。方法检索21部与针灸治疗眼病有关的古医籍,摘录针灸治疗流泪症的条文,建立数据库,进行归纳、分类、整理。结果针灸治疗流泪症涉及10条经脉,34个穴位,使用总频次227次,应用频次最多的经脉是胃经,选用穴位4个;应用穴位居第2、3位的分别是膀胱经和胆经,其次为督脉、小肠经、三焦经、肺经、脾经、大肠经。应用频次最多的穴位是睛明、承泣、头临泣、头维、腕骨、四白、攒竹。结论流泪症取穴以胃经、膀胱经、胆经为主;穴位以局部取穴为主。邻近和远端取穴为辅。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中国古代文献中香佩类辟疫方防治疫病的用药规律,为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等传染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检索《中华医典》《中国基本古籍库》和《瀚堂典藏》古籍数据库,整理古代文献中佩戴香囊防治疫病的选方用药,采用文献学方法与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相结合,运用中医理论知识对古代香佩防治传染病的方药进行研究.[结果]共有相...  相似文献   

18.
中医疾病辨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援引中医古籍,研讨中医疾病与现代医学病症的关系,揭示目前中医疾病命名的实用的局限,指出中医所治的病症应该和西医一致,治疗对象都应该是国际统一命名的疾病,中医临床的任务就是解决目前困扰医学界的难题。  相似文献   

19.
由于环境污染并导致生态平衡的变化,居住城市化,社会工业化,商品流通化,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竞争激烈等,使人们心理持续高度紧张;不良的个人行为和生活方式得不到及时有效的纠正等因素,致使慢性病的患病率急剧上升。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到2005年底,全球有5800万人死亡,其中3500万人死于慢病,死于心脏病、糖尿病和癌症等慢性病的人数将会是死于传染性疾病、怀孕和分娩的并发症及因饥饿死亡人数总和的两倍。人们忽视了慢性病对人类健康的威协,未来十年慢病将威胁着4亿人的生命,慢性病已成为全球头号杀手。  相似文献   

20.
赵文  李思汉  詹杰  婧媛  徐云浩  王洋  李灿东 《天津中医药》2020,37(11):1237-1240
中医四诊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医诊疗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关于“四诊合参”,古代医籍多有记载,文章将溯本求源,梳理古代医家对其的认知,认为四诊合参不仅彰显中医特色,是临床准确辨证的前提,而且蕴含整体性、动态性以及个性化等中医思维,若要准确把握中医诊法合参的应用技巧,掌握单个诊断的特点与临床意义是基础,理解多诊相参是关键,灵活运用四诊合参是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