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分析颅内胶质肉瘤的MRI影像特征,以及这些影像特征在与颅内其他常见原发肿瘤鉴别诊断中的意义.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1998年4月至2011年4月9例经病理证实的胶质肉瘤患者的MRI影像表现、病理结果及临床表现.患者年龄30 ~66岁,平均48岁,所有患者均经手术切除及病理证实.9例患者均行常规T1WI、T2WI及增强扫描,部分患者行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扩散加权成像(DWI)、扩散张量成像(DTI)及扩散张量纤维束成像(DTT)扫描.结果 本组9例胶质肉瘤均发生在幕上.MRI平扫,肿瘤表现为边界清楚、均匀性或囊实性占位,伴有中重度水肿.T1WI上多呈低信号,T2WI上多呈高信号,FLAIR图像上,4例表现为高信号.增强扫描,多为明显环形强化.结论 胶质肉瘤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征,MRI能清晰显示病变,但与颅内其他原发肿瘤鉴别较困难,多序列成像有助于其鉴别诊断及预后的估计,确诊仍需病理检查.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原发脑胶质肉瘤的MRI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原发脑胶质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MRI表现并进行文献复习,所有病例均行常规MRI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 7例肿瘤均位于幕上,颞叶3例,额叶2例,额顶叶1例,枕叶1例。平扫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6例肿瘤信号不均匀,内部见片状坏死、囊变区,所有肿瘤周围均见轻中度水肿区。增强扫描肿块均明显强化,6例呈不规则环形强化,1例呈结节状强化;4例肿瘤内部见索条状强化灶,3例见强化结节。其中4例肿瘤发生于大脑凸面紧邻硬脑膜。结论原发脑胶质肉瘤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特点,结合临床表现,可提高术前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3.
颅内表皮样囊肿MRI诊断的序列选择及应用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MR各种扫描序列对颅内表皮样囊肿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49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颅内表皮样囊肿,均行T1WI、T2WI、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AIR)、扩散加权成像(DWI)及增强扫描。9例T1WI呈高信号者加扫脂肪抑制像。结果49例肿瘤中不规则形36例,圆形或类椭圆形13例。在T2WI上,38例呈高信号,另11例为高信号中夹杂斑片状等信号;肿瘤在T1WI上信号多变,其中40例为低信号,余9例为高低混杂信号(6例)或高信号(3例),经脂肪抑制后,其中3例部分高信号衰减;FLAIR为中等及低混杂信号;所有患者DWI均为高信号;增强后34例无强化,15例边缘弧线形强化。结论颅内表皮样囊肿在MR各序列上均有特征性表现。DWI扫描有助于鉴别诊断。MRI多方位、多序列扫描的综合应用,能术前准确诊断,使选择最佳手术方式和入路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4.
多发性胶质母细胞瘤MRI表现(附4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多发性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MRI表现,并结合文献讨论其病理特点。资料与方法 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多发性胶质母细胞瘤患者术前均行快速自旋回波(TSE)序列T1WI、T2WI、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AIR)、扩散加权成像(DWI)以及增强扫描,分析其病理特点与MRI表现。结果多发性胶质母细胞瘤的MRI表现主要为脑实质内大小不等,形态不一,伴不同程度的瘤周水肿和占位效应的多发病灶;T1WI呈低信号,T2WI呈混杂信号,FLAIR呈高信号、DWI呈不同程度弥散受限;增强扫描主病灶多呈典型的花环状强化,子病灶多根据转移时间的早晚呈结节状或不规则环形强化。结论多发性胶质母细胞瘤MRI多表现为脑实质内多发占位,病变形态不一,呈多种类型、不同程度的强化。  相似文献   

5.
颅内胶质肉瘤的CT与MRI表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颅内胶质肉瘤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胶质肉瘤影像资料。结果 肿瘤均位于幕上,其中颞顶区13例,枕叶1例,丘脑1例。形态为圆形或类圆形。病灶直径为3.0-9.0cm(平均4.6cm)。CT扫描7例为低等混杂密度,4例为低密度,CT值18-22HU,4例为略高密度,CT值48-55HU。增强扫描呈不规则强化。边界清晰,周围有水种。6例行MRI检查,T1WI呈不规则长T 1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强化后呈不均匀实质性增强。结论 颅内胶质肉瘤术前定性诊断困难。CT、MRI表现结合临床可做出倾向性诊断。增强检查有利于与胶质母细胞瘤鉴别。  相似文献   

6.
目的:结合病理基础分析颅内原发淋巴瘤的MRI特点,复习文献,探讨MRI新技术对颅内原发淋巴瘤诊断及鉴别诊断的意义。方法:搜集我院2007年11月~2009年2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颅内原发淋巴瘤8例,回顾性分析其MRI特征。结果:8例中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6例,T细胞性2例。3例为单发病灶,5例多发。4例病变位于近中线深部脑组织,4例靠近脑表面。MRI平扫瘤体T1WI中等或稍低信号,T2WI及FLAIR中等或稍高信号。DWI多表现为高或稍高信号,增强扫描呈中等度强化。结论:颅内原发淋巴瘤的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常规检查的基础上联合使用MRI新技术,可提高其术前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心脏原发性血管肉瘤的CT、MRI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影像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经临床病理证实的心脏原发血管肉瘤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5例中男4例,女1例;年龄24~45岁,平均34.5岁。对肿瘤的部位、大小、形态、边缘、CT密度、MRI信号及强化形式进行分析。5例中,3例行胸部CT平扫加增强扫描,2例行CT平扫、MRI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5例心脏原发性血管肉瘤均发生在右心房游离壁,向心腔内或外生长。CT平扫表现为等或稍低密度;MRI平扫T1WI表现为与心肌信号相似的等或稍低信号,T2WI表现为不均匀稍高信号;如瘤体内有坏死、出血、钙化,则表现为混杂密度或混杂信号。CT及MRI增强扫描肿瘤呈明显不均匀延迟强化,CT增强扫描瘤体内见肿瘤血管或血管团。结论:心脏原发血管肉瘤具有一定的影像特征,掌握这些特征有助于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8.
该文报道了1例脑外(颅内)低分化型滑膜肉瘤患者。女, 30岁, CT平扫示右额叶囊实性肿块伴出血及占位效应。MRI平扫示病灶T1WI呈等-低信号, T2WI呈等-高信号, 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AIR)呈稍高-高信号;病灶内见小片状T1WI稍高信号及T2WI、FLAIR低信号区;增强扫描病灶呈不均匀明显强化;扩散张量成像彩色编码各向异性分数图示病灶周围脑白质神经纤维束缺失、中断;MR波谱成像示病灶实性部分胆碱/N-乙酰基天冬氨酸比值为3.83。最终病理诊断为低分化型滑膜肉瘤。  相似文献   

9.
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MRI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回顾分析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hemangiopericytomas,HPC)及脑膜瘤的MRI表现,以获得对颅内HPC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价值的MRI特征.资料与方法 选取经病理证实的颅内HPC患者11例及脑膜瘤患者107例.用X2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对比分析两组之间差异是否存在统计学意义.结果 颅内HPC的MRI 表现:肿瘤呈分叶状9例(81.8%),7例(63.6%)肿瘤以窄基底附着硬膜上,7例(63.6%)肿瘤内部呈迂曲的血管信号,8例(72.7%)肿瘤内囊变、坏死,7例(63.6%) T2WI呈等高信号,8例(72.7%)扩散加权成像(DWI)呈高信号;增强扫描肿瘤明显强化11例(100%),5例(45.5%)可见瘤周水肿.肿瘤形态(P<0.01)、肿瘤内部迁曲的血管信号(P<0.01),T2WI信号强度(P<0.05)及DWI信号强度(P<0.01)在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 颅内HPC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肿瘤形态、T2WI及DWI信号、肿瘤内部迂曲的血管信号是鉴别颅内HPC及脑膜瘤的重要征象.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颅内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rimitive neuroectodermal tumours,PNET)的CT和MRI影像学特点,提高对此类肿瘤的诊断水平。方法对11例颅内PNET患者的CT、MRI等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影像学特点。结果患者肿瘤平均直径(5.3±1.7)cm,发病部位无明显倾向,肿瘤形态主要为圆形、分叶状及梭形。肿瘤实性成分CT平扫示等或稍高密度;MRI扫描下,T_1WI表现为等或稍低信号,T_2WI表现为等或稍高信号,T_2FLAIR表现为等或稍高信号。肿瘤囊性成分在MRI扫描下,T_1WI和T_2FLAIR均表现为低信号,T_2WI表现为高信号,且与脑实质分解清晰。增强扫描可见实性部分强化。结论颅内PNET的CT及MRI表现具备一定特征,但影像诊断仍存在困难,最终确诊仍需病理诊断。  相似文献   

11.
FLASH及FLAIR序列在脑弥漫性轴索损伤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MR快速小角度激发梯度回波(FLASH)序列及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序列在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AI)中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40例经临床诊断的DAI患者的MR影像资料,所有患者均行T1WI、T2WI、FLAIR及FLASH序列扫描.比较各序列脑内病灶的显示率,分析其信号特征.结果 FLASH序列显示病灶最多、最敏感,病灶主要分布在皮髓交界区、基底节、胼胝体、脑干及小脑等区域,呈散在针尖状、斑点状、结节状、小片状中央显著低信号,周围薄环状高信号,FLAIR序列只有部分病灶显示,为结节状、斑片状高信号,且病灶越小显示越不敏感,常规T2WI较FLAIR序列敏感性差,常规T1WI显示率最低,显示者T2WI为高信号,T1WI为低信号.结论 对DAI病灶检出率FLASH、FLAIR序列较常规T2阢、T1WI高,可为DAI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供科学、客观的影像学资料,对临床疑有DAI患者FLASH、FLAIR序列应作为MR检查的常规序列,FLASH序列为首选序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枢性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cPNET)的CT、MRI表现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5例cPNET患者的CT、MRI影像资料,总结其影像特征及鉴别诊断。结果本组cPNET病例平均年龄(8.82±2.53)岁,男女比例为9︰6。肿瘤均位于幕上,体积较大(平均直径约6.3 cm),多伴有小灶性或大片状坏死囊变(12/15),瘤周无水肿或轻度水肿。CT平扫肿瘤呈等、稍高或稍低密度,增强扫描较均匀或不均匀强化。MRI 平扫肿瘤实性成分 T1 WI 呈等或稍低信号,T2 WI 呈等或稍高信号, DWI大部分病例(12例)呈高信号,FLAIR呈等信号(9例)或稍高信号;增强扫描实性成分呈较均匀或小蜂窝状、不规则明显强化,坏死囊变成分未见强化。结论 cPNET具有一定特点,包括发病年龄较小、肿瘤大但界限较清且瘤周水肿轻或不明显、实性成分在DWI序列呈高信号、FLAIR序列呈等信号等。  相似文献   

13.
海马硬化的MRI诊断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探讨海马硬化的MRI表现和病理特征。方法 对16例海马硬化患者进行MR横断面和垂直于海马长轴的段斜冠状面SET1WI、T2WI和液体衰减恢复序列(FLAIR)扫描。结果 16例患者中,1例为双侧海马硬化,15例为单侧海马硬化(左侧9例,右侧6例),1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16例17个患侧MRI表现为患侧海马萎缩变小;T2WI(15侧)和FLAIR成像(17例)呈高信号;11个患侧海马头部浅沟消  相似文献   

14.
脑内型表皮样囊肿的MRI诊断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脑内型表皮样囊肿的MRI特点,以加强对该病的认识,提高正确诊断率。资料与方法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例脑内型表皮样囊肿的MRI表现。全部患者均进行了T1WI、T2WI平扫及增强检查,5例患者行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序列检查。结果8例表皮样囊肿中,位于颞叶5例,额叶2例,额、颞叶交界区1例。所有病灶均发生在皮质区或皮质下区。病变轮廓不光整者5例,较光整者3例。病变与周围组织结构均分界清晰。在T1WI上病灶呈均匀低信号3例,以低信号为主其内间以斑片状、点状及条状中等信号或略高信号者4例,中心呈低、等混杂信号外围见同心圆形等信号者1例;在T2WI上呈均匀高信号,信号强度与脑脊液信号相似者4例,以高信号为主其内间以斑片状、点状及条状略高信号者3例,以高信号为主其内间以略高信号及略低信号者1例;5例行FLAIR序列检查,病灶均呈略高、等、低混杂信号,病灶周边环以线样或斑片样高信号。除1例病灶周围脑组织有轻度水肿外,均未见灶周水肿征象。病灶占位效应轻,周围组织受压征象不明显。MR增强扫描,2例见斑片状不均匀强化,其余病例均未见明显强化。结论脑内型表皮样囊肿的MRI表现具特征性,MRI表现有助于对该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肾脏与肾脏周围占位性病变的MRI信号特征及其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21例肾与肾周占位病变患者均经PHILIP 1.0NT型MR机行常规横断面T_1WI和T_2WI检查,加扫冠状位T_1W及冠状位T_2W压脂,MRI诊断结果经病理证实。结果:神经母细胞瘤1例,病灶呈长T_1,长T_2信号,内有坏死、囊变、出血;肾透明细胞癌3例,病灶呈等T_1、等T_2信号,有假包膜征;血管肌脂肪瘤2例,病灶呈短T_1长T_2信号;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病灶呈稍长T_1、长T_2信号,形态不规则或分叶状;肾血管瘤14例,病灶呈长T_1、长T_2信号,分叶状。结论:肾与肾周占位病变MRI检查具有特异性,MRI信号反映了占位病变的组织成分,从而可准确显示病变部位,并能做出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颅内血管周细胞瘤的MRI表现特点及提高其诊断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经术后病理证实的颅内血管周细胞瘤MRI表现特点,所有病例均行磁共振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 6例肿瘤均位于颅内脑外,多数呈分叶状,T1WI为等及稍低信号,T2WI及FLAIR为稍高及高信号,边界清楚,部分肿瘤内可见血管流空影,增强扫描强化明显。结论 颅内血管周细胞瘤误诊率较高,经分析其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应注意鉴别以防误诊。  相似文献   

17.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MRI和MRV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MRI和MRV(磁共振静脉成像)表现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0例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的MRI和MRV表现。20例均行常规MRI,10例行MRI增强,15例行MRV检查(2DTOF)。结果20例常规MRI榆查中,12例静脉窦内正常流空效应消失,T1WI,T2WI和FLAIR静脉赛内见等、高或低信号,3例静脉宴内未见明屁异常信号但伴有腑组织水肿、出血、梗死及脑积水。5例海绵窦区T1WI见稍低或等信号,T2WI见高信号并可见强化.15例MRV见静脉窦高信号缺失、静脉窦粗细不规则、静脉窦内充盈缺损。结论MRI和MRV相互结合可有助于对顿内静咏窦血栓形成的早期作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颅内血管平滑肌瘤的CT及MRI表现。资料与方法结合文献回顾性分析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位于颅内鞍旁的血管平滑肌瘤的CT及MRI表现。2例均行MRI平扫及增强,1例行MRI动态增强,1例行CT平扫。结果 2例均位于右侧鞍旁。例1行CT平扫示中颅窝鞍旁类圆形稍高密度肿块,密度均匀,周围未见水肿,MRI平扫T1WI呈低信号,扩散加权成像(DWI)呈低信号,T2WI呈不均高信号,内可见条状低信号。病灶周围见薄层环状水肿带,增强扫描肿块明显均匀强化,局部可见脑膜尾征;例2 MRI平扫示鞍旁卵圆形肿块,T1WI呈等信号,T2WI呈高信号,右三叉神经受压,增强扫描早期示病灶中心斑片状强化,增强晚期示病灶逐渐从中心向周边强化。结论动态增强扫描呈中心性渐进性强化可能为颅内血管平滑肌瘤特征性表现,有助于其诊断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椎管内微小占位性病变的MRI特征及其对病变定性、定位诊断的意义。材料与方法:24例椎管内微小占位性病变患者(男12例,女12例,年龄23~67岁,平均29.1岁)均经PHILIPS 1.0NT型MR仪行常规T_1WI、T_2WI磁共振成像,其中6例又经Gd-DTPA增强扫描。全部病例的椎管内占位病变均经病理证实,并对其MRI表现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24例的病变经病理证实,18例为胚胎源性肿瘤(10例表皮样囊肿,4例皮样囊肿,4例畸胎瘤),4例为神经源性肿瘤(3例神经鞘瘤,1例神经纤维瘤),以及脊膜瘤与脂肪瘤各1例。各种占位性病变的MRI表现随其不同的组织学来源而有很大差别。表皮样囊肿多为均质长T_1长T_2信号。皮样囊肿以短T_1,长T_2信号为主。畸胎瘤呈混杂信号。神经鞘瘤为T_1WI低信号、T_2WI高信号,Gd-DTPA增强扫描后,囊壁均匀强化,偶见强化附壁结节。神经纤维瘤呈均质长T_1、长T_2信号,Gd-DTPA增强扫描后,病灶呈异常对比增强。脊膜瘤呈长T_1、稍长T_2信号,Gd-DTPA增强扫描后,病灶呈异常对比强化,并见局部硬脊膜增厚强化而形成的硬膜尾征。结论:各种病变的MRI表现随其组织学来源不同而有明显差异,它们在椎管内微小占位性病变的定性、定位诊断中起着重要作用,其诊断准确性优于X线椎管造影与CT。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局灶性脑皮层发育不良(FCD )M RI表现与病理相关性。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FCD患者74例,根据 FCD的M RI表现,把FCD分为3种类型:放射带型、高信号型、轻微型。分析FCD的M RI分型与病理类型的相关性。结果74例患者中,放射带型12例,表现皮层和/或皮层下T2 WI/FLAIR上高信号,白质内三角形或带状异常信号从皮层向侧脑室方向延伸。高信号型32例,表现皮层和/或皮层下片状 T2 WI/FLAIR高信号,伴有皮层增厚,但是无放射带表现。轻微型30例,仅表现皮层T2 WI/FLAIR略高信号,伴有皮层增厚,但无皮层下高信号表现。放射带型FCD的病理类型多为ⅡB型,高信号型 FCD的病理多表现为ⅡA型及ⅡB型,轻微型FCD病理稍多见于ⅠA型和ⅠB型。结论了解FCD的M RI表现及分型有利于提高FCD的正确诊断,并有助于提示病理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