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辛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对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李晓丽  梅霞 《中国药业》2009,18(11):68-69
目的比较辛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治疗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2例患者随机分为辛伐他汀组(42例)和阿托伐他汀组(40例),辛伐他汀剂量为20mg/d,阿托伐他汀剂量为10mg/d,均口服治疗,疗程为2月,治疗前后分别检查血脂及肝、肾功能。结果治疗2月后两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比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无明显升高(P〉0.05),治疗2月后两组间调脂疗效比较无明显差异,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辛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治疗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疗效好且安全,患者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西立伐他汀对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血脂、血小板活化功能、胰岛素抵抗(IR)的干预作用。方法:对88例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用西立伐他汀治疗4-8wk治疗前后观察血小板颗粒膜蛋白(GMP-140)、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结果:西立伐他汀能有效降低FBG、FINS、LDL-C、TC、TG、GMP-140,升高ISI(P<0.05),但对HDL-C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西立伐他汀治疗高胆固醇血症或混合性高脂血症患者,在调脂的同时,可抑制血小板活性,改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3.
《中国执业药师》2011,(2):20-21
基于JUPITER临床试验的结果,欧洲药品管理局(EMA)人用药品委员会药物警戒工作组(PhVWP)对接受瑞舒伐他汀治疗的患者发生糖尿病的风险进行了评估。瑞舒伐他汀是HMG-CoA还原酶抑制剂(统称为他汀类药物),用于血脂升高的患者(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或混合性血脂紊乱和纯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脂、炎症因子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影响。方法111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支架植入患者,随机分为瑞舒伐他汀组(瑞舒伐他汀20mg+常规用药)和阿托伐他汀组(阿托伐他汀40mg+常规用药),术前和术后6个月分别检查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复查冠状动脉造影,测量支架内再狭窄率,记录心绞痛发生率,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别。结果瑞舒伐他汀组TC、TG、LDL-C、Hs-CRP和-tk,绞痛发生率均较阿托伐他汀组低(P〈0.05),HDL—C高于阿托伐他汀组,支架内再狭窄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较阿托伐他汀有更强的凋脂和抗炎作用,能减少心绞痛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他汀类药物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他汀类药物是一种新型降脂药,通过竞争性抑制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阻断甲羟戊酸代谢的中间产物及最终产物胆固醇的合成,降低血浆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并影响机体的免疫及炎症反应、血管内皮功能、血栓形成等病理生理过程。他汀类药物有降脂和非降脂两种效应,对于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展及恶化,减少急性冠状动脉事件和心血管病死率发挥着重要作用。此类药物大多在肠道吸收,肝脏代谢,少数可直接经肾脏排泄。目前上市的品种有洛伐他汀(Lovastatin)、辛伐他汀(Simvastatin)、普伐他汀(Pravastatin)、氟伐他汀(Fluvastatin)、阿托伐他汀(Torvastatin)、西立伐他汀(Cerivastatin)等”。这类药物目前被认为是治疗高胆固醇血症的首选药物,大剂量使用也可显著降低血清甘油三酯(TG)水平。同时还可以治疗其他系统的疾病,本文就他汀类药物的临床应用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 采用骨小梁分数 (TBS) 这种新型的骨微结构评价指标, 探讨他汀类药物对骨小梁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回顾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医学科 2014 年 1 月—2016 年 3 月收治的中老年患者 253 例, 根据是否服用他汀类药物分为他汀组 (服用他汀类药物 1 年以上) 90 例和对照组 (从未服用过他汀类药物) 163 例。观察 2 组血清三酰甘油、 总胆固醇、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碱性磷酸酶、 空腹血糖等生化指标及 25 羟维生素 D 水平。双能 X 线骨密度仪 (DXA) 检测腰椎及股骨颈骨密度, TBS iNsight ®软件分析腰椎 DXA 图像得出 TBS 值。结果 他汀组的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低于对照组 (P<0.01), 而 2 组其他生化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他汀组较对照组具有更高的腰椎 BMD (g/cm2 : 1.04±0.19 vs. 0.96±0.14, P<0.01) 及 TBS (1.31± 0.09 vs. 1.26±0.09, P<0.01), 但 2 组股骨颈 BMD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他汀类药物使用可以提高中老年人群腰椎骨密度, 并改善骨小梁微结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与马来酸依那普利(伊苏)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尿微量白蛋白(MAU)及血脂的影响。方法对65例早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随机分成三组,马来酸依那普利组(n=21例),阿托伐他汀组(n=21例),阿托伐他汀与马来酸依那普利联合组(n=23例),三组均使用正规胰岛素治疗,马来酸依那普利为10mg/次,2次/d,阿托伐他汀为10mg/次,1次/d,连续治疗12周后测MAU,空腹静脉血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结果三组治疗12周后,阿托伐他汀与马来酸依那普利联合组的尿MAU均较阿托伐他汀与马来酸依那普利组明显下降(P〈0.01),阿托伐他汀组MAU与马来酸依那普利组相比无差异。结论阿托伐他汀在糖尿病患者降血脂的同时,对保护糖尿病肾脏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8.
匹伐他汀(pitavastatin)为HMG—CoA还原酶抑制剂,通过抑制HMG-CoA还原酶的水解,阻止胆固醇的合成,临床用于治疗高脂血症和冠心病。与已上市的其他他汀类药物相比,匹伐他汀具有更强的降低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作用,也可同时降低三酰甘油和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且用量少,作用强。国外关于匹伐他汀单剂量和多剂量的临床试验结果表明,人体对匹伐他汀的生物利用度高达80%,吸收快(tmax为0.5~0.8h),作用持久(t1/2约11h)。国内有研究初步探讨了受试者单剂量口服匹伐他汀2mg后的药动学。本研究旨在进一步研究匹伐他汀的人体药动学,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改良他汀序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调脂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12例确诊为AMI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改良他汀序贯治疗组,58例)和对照组(口服阿托伐他汀20ng/d,54例)。检测入院24h内、4周、8周早晨空腹血脂,包括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酸激酶(CK),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1)与对照组比较,应用改良他汀序贯治疗的AMI患者血TC、TG、LDL水平均降低(P〈0.05)。(2)与对照组比较,应用改良他汀序贯治疗的AMI患者血ALT、AST、CK水平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改良他汀序贯疗法治疗AMI患者调脂效果良好;(2)改良他汀序贯疗法治疗AMI患者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0.
《药品评价》2010,(19):38-38
Q他汀类药物有何不良反应? 他汀类药物即羟甲基戌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HMG-CoA-RI)通过抑制体内胆固醇合成限速酶(HMG-CoA)还原酶的活性而阻断或减少体内胆固醇合成,刺激低密度脂蛋白(LDL)受体增加,有效地清除体内LDL-C。该药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耐受性好。近年来新品种不断涌现,洛伐他汀、普伐他汀、辛伐他汀、氟伐他汀、阿托伐他汀、西立伐他汀先后用于临床。对调节血脂、预防和治疗冠心病具有划时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合并有颈动脉粥样硬化的高血压病患者阿托伐他汀强化降脂后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CIMT)的变化。方法选择伴有不同程度的颈动脉粥样硬化的高血压病患者126例,随机分为2组。A组(强化治疗组)65例,服用阿托伐他汀40mg,每晚1次;B组(常规治疗组)61例,服用阿托伐他汀10mg,每晚1次,疗程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CIMT以及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变化。结果阿托伐他汀40mg、10mg(P〈0.05)、TC、LDL-C(P〈0.05)和升高HDL-C水平(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强化降脂能更有效地降低CIMT,以及TC和LDL-C水平,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治疗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血脂及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91例TIA患者,随机分为TIA常规治疗组(常规治疗组)48例和常规治疗+阿托伐他汀治疗组(他汀治疗组,20mg/d)43例。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血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酯(TG)及血清hs—CRP的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TC、LDL—C、TG、血清hs—CRP水平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能显著降低TIA患者的血脂水平,同时能减轻TIA患者的全身炎性反应程度。  相似文献   

13.
他汀类药物(statins)通过抑制内源性胆固醇合成限速酶还原酶,使细胞内胆固醇合成减少,是治疗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 AS)的基本药物。研究表明,他汀类药物还存在着非胆固醇依赖的多效性,包括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抑制血管平滑肌增殖,促进血管新生,抗炎,抗氧化以及减轻血管和心肌重构等。本文就他汀类药物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可定)对老年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调脂疗效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39例老年高脂血症患者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疗为瑞舒伐他汀组,另选择39例年龄与性别相匹配的健康老年人作为对照组,对瑞舒伐他汀治疗前,以及治疗4周、8周后的血脂水平、hs-CRP水平、肝肾功能和肌酶谱。进行检测与比较观察。结果瑞舒伐他汀组治疗前血清hs-CR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4、8周后,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hs-CRP水平均明显下降(均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亦明显上升(P〈0.01),其中治疗4周后TC水平下降33.5%,TG水平下降16.5%,LDL-C水平下降37.6%,HDL-C水平上升12.6%,hs-CRP水平下降36.3%;治疗8周后瑞舒伐他汀TC、LDL-C和hs-CRP水平仍明显下降,与治疗4周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均P〈0.01);TG水平稍下降,HDL-C水平稍上升,但与治疗4周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均P〉0.05)。治疗期间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尿素氮(BUN)、肌酐(Cr)和肌酸磷酸激酶(CK)水平均无明显变化(均P〉0.05),未见瑞舒他汀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瑞舒伐他汀对老年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调脂效果显著,且有降低血清hs-CRP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徐怀东  李雪梅 《中国药业》2010,19(15):85-87
该文就瑞苏伐他汀的药理学、药代动力学、调脂作用特点、安全性进行了综述,特别介绍了瑞苏伐他汀在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和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方面的作用,供临床医生参考。  相似文献   

16.
阿托伐他汀治疗60例高脂血症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本院2005年1月~2010年1月住院治疗的60例高脂血症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比较不同治疗时间血脂指标的变化及疗效。结果:治疗4、12周后,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Lpa)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经t检验及F检验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疗效好,可降低血脂及胆固醇,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疏血通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脂及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60例ACS患者在人院后24h内随机分到他汀组(阿托伐他汀20mg/d,11=30)及联合治疗组(阿托伐他汀20mg/d和疏血通6ml/d,/1=30)。治疗前及治疗2周和4周后分别检测患者血清血脂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经治疗2周和4周后两组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CR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联合治疗组血清总胆固醇水平下降较他汀组更明显(P〈0.05)结论早期阿托伐他汀联合疏血通治疗ACS可明显降低患者血清血脂及CRP水平,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8.
刘裕忠 《中国药房》2012,(46):4380-4382
目的:比较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调脂外作用对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随机将127例患者分为阿托伐他汀组(63例)和瑞舒伐他汀组(64例),检测治疗前和治疗3周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纤维蛋白原(Fig)、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因子1(PAI-1)等炎症因子以及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酯(TG)等血脂水平,并分析炎症因子变化与血脂水平的相关性。结果:2组治疗3周后与治疗前血脂指标(TG除外)、炎症因子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瑞舒伐他汀组降低TC、LDL-C水平,升高HDL-C水平以及降低血清hsCRP、Fig、PAI-1水平的效果优于阿托伐他汀组(P〈0.05);2组血清炎症因子变化与血脂水平无相关性。结论:瑞舒伐他汀较阿托伐他汀更能显著降低患者血清hsCRP、Fig和PAI-1水平,且抗炎作用是独立于调脂作用之外。  相似文献   

19.
《中国药业》2012,(22):19-19
日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第51期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指出:他汀类药物,即3-羟-3甲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为一类临床广泛使用的口服降脂药,主要作用为降低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达到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如高胆固醇血症、冠心病)的目的。国内上市的产品包括辛伐他汀、洛伐他汀、普伐他汀、瑞舒伐他汀、阿托伐他汀、氟伐他汀、匹伐他汀。  相似文献   

20.
赵曲波 《海峡药学》2016,(2):156-157
目的:普罗布考在治疗动脉粥样硬化中的应用研究。方法64例动脉粥样硬化确诊患者随机分成PAS(普罗布考+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组和AS(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组,疗程6个月,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 ox-LDL)和高敏C-反应蛋白( hs-CRP)浓度以及内膜-中膜厚度( IMT)。结果两组治疗后TC、TG、LDL-C、ox-LDL、hs-CRP浓度以及IMT值均明显下降,PAS组更加明显(P<0.01)。结论普罗布考可与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协同治疗动脉粥样硬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