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丁型肝炎病毒(HDV)是一种缺陷型嗜肝RNA病毒.HBV的感染是它存在于肝细胞内的必要条件.病毒颗粒外膜为HBsAg,核心为HDAg和HDVRNA.丁型肝炎与乙型肝炎同时或重叠感染.从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不易与单纯乙型肝炎区别,故实验室检查对于诊断特别重要.临床诊断为HBV感染的患者遇到下列情况应进行HDV标志的检测:①急性乙型肝炎病程中表现二次黄疸和ALT升高过程;②无症状HBsAg携带者出现急性肝炎发作的临床表现;③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病程中出现急性恶化征象;④慢性活动性肝炎病情逐渐加重,而HBV活动标志反而转阴,无HBV复制依据;⑤病情进展较快的亚急性或重型肝炎;⑥HDV感染高危人群中的乙型肝炎患者.只要  相似文献   

2.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HDV感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对69例经病理确诊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检测了肝内δ抗原(ABC免疫组化法)和血清δ抗体(ELISA法),结果57例肝组织有 7例检出δ抗原,39例血清中 7例检出δ抗体,无 1例 δ抗原和抗体同时阳性。HDV 标志的总检出率为20.3%(14/69)。CPH和CAH之间的HDVM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HDV感染与无HDV感染者之间,HBV复制标志无差异。HDV 感染者蛋白质代谢紊乱程度较重。发现3例肝内δ抗原和血清HB-DNA均为阳性,显示重叠HDV感染,对HBV复制未见明显抑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小儿HBV携带重叠HCV、HDV复制干扰作用。方法:对136例小儿HBV携带同时进行了抗-HCV、HD-Ag、抗HD、HBV-DNA的检测。结果:发现136例受检中HBV与HCV、HBV与HDV二种病毒重叠感染22例(16.17%),HBV与HCV、HDV3种病毒重叠感染2例(1.47%)。HCV重叠HBV感染容易发生在HBV-DNA阴性及抗-HBe阳性中,结论:小儿HBV携带中存在HCV、HDV重叠感染。重叠HCV感染对HBV复制有明显抑制作用,而重叠HDV对HBV干扰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告15例HDV(+)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和肝内HBV DNA的状态和血清中HBVM的检测结果,并与13例HDV(-)者进行比较。结果发现:血清HBsAg在HDV(+)组有8例滴度≤1:4,其中5例短暂(-),1例住院2天内始终(-),HDV(-)组未见类似现象。HDV(+)和(-)组血清和肝内HBV DNA检出率分别为7/15例(46.7%)与3/12例(25.0%)和7/15(46.7%)与8/13例(61.5%),两者无差异。但HDV(+)组肝内HBV DNA在肝细胞胞浆内分布3例呈稀疏形式,2例着色浅淡,表明HBV复制受限,HDV对HBV可能有抑制现象。本文也具有部份HDV(+)患者肝内HBV DNA复制活跃,3例肝和血清HBV DNA同时阳性,这种结果的不一致可能与HDV感染处于不同阶段有关。  相似文献   

5.
<正> 1977年意大利学者Rizzetto等首次发现并报道了δ因子,新近命名为丁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D Virus HDV),它是一种新的嗜肝性病毒,其复制需要乙型肝炎病毒(HBV)及其它嗜肝性病毒的帮助。人们研究发现HDV与HBV的重叠感染在重症乙型肝炎和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就HDV感染研究进展及其与乙型肝炎的关系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6.
用放免法检测 333例乙型肝炎 (乙肝 )患者血清HBcAg、抗HBc -IgG、抗HBc -IgM以及用PCR法检测血清中的HBV -DNA。结果 :乙肝患者C系统的各种表达方式与HBV -DNA之间呈相关性 ,提示 :通过检测乙肝患者C系统的表达方式可反应患者体内乙肝病毒 (HBV)感染状况、复制情况及有无传染性 ,及其感染后肝脏的病变程度、预后及药物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对128例乙型肝炎重叠感染甲、丙、丁、戌型肝炎病毒的临床经过及预后与单纯乙肝病毒感染进行了分析对比。结果表明HBV重叠HAV感染大多呈急性经过,预后痕好。HBV与HCV、HDV、HEV重叠感染后,重症肝炎的发生率及病死率明显增高,依次为己戌、乙丙、乙丁重叠感染.原有肝脏的损害程度与病死率呈正向关系。重叠感染后部分患者的乙肝病毒复制受到抑制并可能被清除.  相似文献   

8.
意大利Ottobrelli A等人在意大利和比利时研究了27名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者因丁型肝炎病毒(HDV)引起的肝硬变末期而进行了肝脏移植手术的情况。其中22人发生了HDV感染的复发。2人死于HDV和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混合再活化过程。4人死于原因不明的HDV感染,但没有HBV再活化的象征。5人肝移植后(18%)清除了HBV和HDV,而且在平均随访29个月中,没有显示肝炎的症状。很多存活者早期就出现了HDV感染的复发,但没有HBV的再活化现象。11名患者,HDV和HBV都出现复发。而只有HDV但没有HBV复发的5名患者在12~33个月期间,组织学肝炎检查阴性。进行肝移植的HDV患者总的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慢性活动性肝炎患者急性加重的病因,对15例患者进行肝细胞内HBV DNA(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原位杂交研究,同时检查血清与肝内HBV标志及肝内HDAg。发现:①60.0%(9/15)患者存在HBV活动性复制或HBV复制重新激活,观察到表达浆膜型HBcAg肝细胞多紧紧毗邻肝细胞坏死灶;②20.0%(3/15)患者肝内HBsAg或(和)HBVDNA阳性,虽无HBcAg表达,但见到浆膜型HBsAg表达或含HBV DNA肝细胞与肝细胞坏死灶关系密切的表现:③13.3%(2/15)患者有HDV二重感染;④1例患者缺乏HBV感染标志。表明慢性活动型肝炎急性加重主要与HBV活动性复制、HBV复制重新激活或HBV感染持续存在有关,其次是HDV二重感染,少数病例可能存在HAV或HCV的重叠感染。  相似文献   

10.
报道105例朝鲜族HBsAg阳性者HDV混合感染情况。HDAg及抗-HD抗体的检测均用Elisa法。105例血清HDAg阳性者为11例,抗-HD抗体阳性者1例,总混合感染率为11`42%.各型乙型肝炎中HDV混合感染率为急性肝炎8.57%,慢性迁延性肝炎12.50%,慢性活动性肝炎19.01%,肝硬化20.20%,HBsAg慢性携带者4%。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的混合感染率显著高于HBsAg慢性携带者及急性肝炎。混合感染时HBeAg阳性率(66.67%)高于HBV单独感染者。这说明HDV和HBV可同时复制,可能有有互相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丁型肝炎病毒(HDV)在十堰地区感染情况,探讨HDV和乙型肝炎病毒(HBV)同时或重叠感染的相互关系和影响。方法:取各型乙肝病人、HBsAg携带者血清,用ELISA方法测定HDV和HBV标志物。结果:HDV标志物阳性率重症肝炎高达66.7%,HDV重叠感染主要分布在慢活肝,占50%。结论:HDV感染在十堰地区很常见,HDV和HBV重叠感染与临床慢性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丁型肝炎病毒标志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HDV重叠HBV感染对乙型肝炎患者病情和血清学指标的影响。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HDV血清标志HDAg、抗HD、抗HDIgM和HBV血清标志HBsAg、抗HBs、HBeAg、抗HBc、抗HBclgM,PCR法检测HBVDNA。结果 316例乙型病毒性肝炎中60例重叠HDV感染,重叠感染率为18.98%;CH和FH组HDV感染率显著高于AH,FH组HDV复制指标阳性率显著高于CH及AH  相似文献   

13.
应用直接酶标法对来自全国17个地区的2346份肝组织标本进行了肝内HDAg的检测,1764份HBsAg阳性标本中有167份检出HDAg,检出率为9.47%。各大地区HDAg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肝内HDAg的检出率与病理类型有关,慢性肝病和重症肝炎中HDAg检出率较高。提示:HDV感染与疾病的活动性及慢性化有关。对HDV与HBV复制关系的研究表明:HDV可以抑制HBV的复制,但两者也可同时复制,其机理尚不清楚。  相似文献   

14.
丁型肝炎病人肝组织HDAg与HBsAg/HBcAg和HBV DNA表达及关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丁型肝炎病人肝组织中HDAg与HBsAg/HBcAg和HBVDNA表达及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双重染色和原位杂交,检测79例丁型肝炎病人肝组织HDAg、HBsAg、HBcAg和HBVDNA表达,以52例乙型肝炎作对照。结果:丁型肝炎HBsAg、HBcAg检出率(81%、71%)较乙型肝炎(94%、92%)低(P〈0.05或0.01)。HDAg以肝细胞核表达为主,HBsAg以肝细胞浆表达  相似文献   

15.
Summary 2346 liver samples from 17 areas in China were investigated for intrahepatic hepatitis D antigen (HDAg) by direct enzyme-labelled technique. HDAg was detected in 167 out of 1764 samples of HBsAg positive individuals with the detection rate of 9.47%. Hepatitis D virus (HDV) infection existed in all the examined areas without an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regarding HDAg detection rate. A relationship of intrahepatic HDAg to the pathologic type of the liver disease was observed. The HDAg detection rate in chronic liver diseases and severe hepatitis was higher than in other liver diseases. It suggested that HDV infection was associated with the progression and chronicity of the liver disease. Studie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DV infection and HBV replication showed that HBV replication might be suppressed by HDV infection. Both HDV and HBV, however, could replicate in the same hepatocyte simultaneously.  相似文献   

16.
对85例乙型重症肝炎患者血清进行了丁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DVM)及肝功能检测。结果HDVM阳性率为29.41%,表明桂林地区乙型重症肝炎患者中HDV感染率较高;乙型重症肝炎HDV重叠感染后肝功能损害程度明显加重,重症肝炎主要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明显增高,提示HDV感染可导致乙型重症肝炎临床病情加重。同时发现乙型重症肝炎HDV重叠感染后乙型肝炎病毒复制标志阳性率低。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成人散发急性病毒性肝炎的病原学构成,对近年住院的散发性急性肝炎274例,用ELISA、斑点杂交及PCR进行血清病原学分型并作初步统计分析。结果:甲、乙、丙、丁、戊型肝炎分别占51.82%,25.91%,8.39%,0.36%,20.07%,其中混合感染占13.89%。5型肝炎标志物均阴性,占10.20%,其中药物性肝炎,占2.90%。认为本地区甲、乙、丙、丁、戊5型肝炎均有散发,可单一感染,可混合感染,可能存在新型病毒性肝炎。此外,药物性肝炎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免疫反应在丁型肝炎发病中的作用,采用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APAAP)免疫酶染色技术,观察比较了30例乙型肝炎病毒(HBV)合并丁型肝炎病毒(HDV)感染患者和30例单纯HBV感染者外周血及肝组织中的细胞免疫状态。结果发现HBV合并HDV感染者外周血CD8+T细胞和CD16+细胞数显著高于单纯HBV感染者,而与HDV感染后是否抑制HBV复制无关。在感染肝组织中,汇管区浸润细胞以CD4+T细胞为主,小叶内坏死区中以CD8+T细胞为主,与单纯HBV感染者比较,两者差异无显著性。表明T细胞所介导的免疫应答在HDV感染后所引起的肝细胞损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熊良仕  唐宁  常茂华 《重庆医学》2000,29(4):298-299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患者丁、戊1庚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及其混合感染对发病的影响。方法 采用EIA法检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抗-HDV IgM、和抗-HGV IgG并比较与临床间关系。结果 各型乙肝患者中单纯HBV感染占69.9%(100/143),混合感染占30.1%(43/143);混合感染病例中,二重感染达95.3%(41/43),三重感染占4.6%(2/43);古1戊、庚肝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0.5  相似文献   

20.
作者对我院431例各类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进行了丁型肝炎病毒(HDV)标志物的检测及分析。结果显示:乙型肝炎患者中丁型肝炎病毒的感染率为4.6(20/431);20例丁型肝炎患者其血清标志物HD-Ag、抗-HD-IgM及抗-HD的检出率分别为60.0%、70.0%及15.0%;乙肝与丁型肝炎病毒双重感染者其乙肝复制指标的检出率均显著低于单一乙肝感染者(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