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丁咯地尔己酮可可碱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杰文  索爱琴  向莉  韩雄 《医药导报》2002,21(5):283-285
目的;比较国产丁咯地尔与己酮可可碱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10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2例,用丁咯地尔,首剂100 mg,次日150 mg,以后均为200 mg,分别溶于25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中,静脉滴注,qd.对照组40例,用己酮可可碱,首日100 mg,次日200 mg,以后均为300 mg,分别溶于25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中,静脉滴注,qd.两组疗程均为14 d.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3%和92.2%,经Ridit分析,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1.3%和10.0%,均较轻,能耐受,经χ2检验,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丁咯地尔是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 为了探讨己酮可可碱治疗急性脑血栓形成的疗效。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开放试验,对60 例急性脑血栓形成患者随机应用己酮可可碱和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并于1 周、4 周及12 周时观察其疗效。同时观察了己酮可可碱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结果: 己酮可可碱治疗组有效率为87 % , 明显优于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组 (70 % ) 。己酮可可碱还能明显降低血液粘滞度和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结论: 己酮可可碱是较为理想的治疗急性脑血栓形成的药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双相气道正压通气(BiPAP)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ARDS患者,30例患者采用BIPAP模式(BiPAP组),另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容量控制性通气(VCV组)。比较两种机械通气模式对ARDS患者最终死亡率、呼吸力学、并发症、治疗过程中镇静剂的应用情况以及患者机械通气时间等各方面的影响。结果BiPAP组和VCV组的死亡率分别是30%、37%,气胸发生率分别是0.3%,机械通气时间分别是(12.8±2.8)d、(17.4±3.0)d,镇静剂用量分别是(774.6±74.7)mg、(895.5±90.5)mg,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分别是43%、57%。结论BiPAP能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减少镇静剂的用量,能明显改善人机协调性。  相似文献   

5.
[病例]男,35岁.有癫癎病史,上厕所时因癫癎发作,掉入粪池淹溺,约3分钟后被家人发现救出,当时意识不清,呼吸急促,约1个半小时后,意识清醒,但呼吸急促、胸憋、气短明显,淹溺后5小时来我院,即拍X线胸片示双肺纹理乱,可见满布点片状阴影.查体:脉搏140/min,呼吸40/min,血压90/60 mmHg.呼吸浅快,颜面及口唇明显紫绀;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较密集湿罗音;心音低,律齐,心率140/min,未闻及杂音.肝脾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诊断:①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②吸入性肺炎;③癫癎.急查血气分析示:PaO2 32.5 mmHg,PaCO2 43.8 mmHg,pH 7.24,SaO2 73%.立即给予高流量吸氧,氧氟沙星、甲硝唑及地塞米松等静脉滴注,在心电监测下经纤维支气管镜行肺泡灌洗,并灌入庆大霉素,下镜过程中患者呕吐大量恶臭污浊物,灌洗成功后,继续给予抗生素治疗.次日患者呼吸困难及紫绀明显减轻,呼吸26/min,心率90/min,双肺呼吸音清,湿罗音明显减少.复查血气分析示PaO2 60.1 mmHg,PaCO2 36.9 mmHg,pH 7.35,SaO2 85%,病情明显改善后出院.  相似文献   

6.
己酮可可碱治疗急性脑血栓形成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了探讨己酮可可碱治疗急性脑血栓形成的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开放试验,对60例急性脑血栓形成患者随机应用己酮可可碱和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并于1周、4周及12周时观察其疗效。同时观察了己酮可可碱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结果:己酮可可碱治疗组有效率为87%,明显优于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组(70%)。己酮可可碱还能明显降低血液粘滞度和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结论:己酮可可碱是较为理想的治疗急性  相似文献   

7.
王怀瓯  冯春国  林坚  许璟 《中国基层医药》2006,13(10):1627-1628
目的 观察己酮可可碱(PTX)对外伤性脑梗死的治疗作用。方法 选择外伤性脑梗死患者18例.除常规治疗外,治疗组加用己酮可可碱每天静脉滴注.对照组仅用常规治疗。比较两组的生存质量及磁共振波谱(MRS)测得的梗塞区域的代谢物质变化。结果 治疗组恢复良好7例.中度残废5例;对照组恢复良好3例,中度残废2例。治疗组生存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己酮可可碱对外伤性脑梗死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8.
己酮可可碱氯化钠注射液的稳定性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楼飞群 《淮海医药》2002,20(5):430-431
目的 对己酮可可碱氯化钠注射液稳定性进行观察。方法 将样品置于实验条件下,于规定条件下取出样品,测定有关物质含量。结果 本品在高酸、碱、氧化等破坏因素下降解明显,但在加速试验及室温留样中样品有关物质含量变化不明显。结论 本品在正常储存中稳定,但应注意避光保存。  相似文献   

9.
林雅 《海峡药学》2011,23(11):102-103
目的比较己酮可可碱和强的松龙治疗重症酒精性肝炎的疗效和药物副作用。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重症酒精性肝炎患者随机分成己酮可可碱组和强的松龙组,比较两组的死亡率及入选时及治疗3月后肝功能、肾功能、凝血功能、Maddrey判别函数等指标的变化,最后比较两组的副作用。结果己酮可可碱组死亡率(11.11%)显著低于强的松龙组(2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己酮可可碱组ALT、INR、MDF、总胆红素、血肌酐、CRP和TNF-α等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强的松龙组治疗前后上述指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己酮可可碱组治疗后上述指标显著低于强的松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均出现恶心、呕吐、消化不良等消化系统副作用,己酮可可碱发生率更高,但却未出现糖耐量异常的副作用;己酮可可碱组无合并肝肾综合征、消化道出血和脑病等严重并发症患者,强的松龙组可见这些严重的并发症。结论己酮可可碱在治疗重症酒精性肝炎具有更好疗效和更少副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己酮可可碱治疗偏头痛临床疗效。方法应用经颅多普勒血流诊断系统(TCD),随机选择72例脑血流速度加快的偏头痛患者,分为治疗组36例,应用己酮可可碱针300mg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1次/d,共用14d后改用片剂400mg/片,每次1片,2次/d,治疗14d。对照组36例,应用尼莫地平针8mg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1次/d,共用14d后改用片剂30mg/片,每次1片,2次/d,治疗14d。1个月后统计疗效、测定TCD血流速度。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89%,对照组总有效率44%,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治疗组TCD有明显改善,半年内复发率明显降低。结论己酮可可碱治疗偏头痛疗效确切,近期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提出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病人机械通气期间 ,采用综合方法维持内环境稳定创造条件停机的重要性。方法 本组共 32例 ,机械通气后 ,尽可能维持相对满意氧供 ,尽量避免大量输液 ,尤其是晶体液 ;每天维持 (12 1± 2 6 ) k J/ kg能量供应 ;维持红细胞压积在 0 .35左右 ,维持满意血浆胶体渗透压 ;有效排痰 ,根据痰培养结果应用抗菌谱相对较窄的广谱抗生素以控制肺部感染 ,尽量避免双重感染 ;每天保持 30 0~ 5 0 0m L轻度出超 ;从开始机械通气起 ,应特别重视胃肠道功能恢复 ,避免因腹胀、膈肌抬高所致肺容量减少而影响停机 ;停机前通常采用 Bi PAP/ SIMV模式过渡。结果 全组顺利停机者 2 4例 ,其中存活 2 0例 ,死亡 12例 ,存活率6 2 %。结论 使用机械通气目的就是停用机械通气 ,采用综合方法维持内环境的稳定是非常有效的 ARDS停机策略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Curosurf即肺表面活性物质(PS)联合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疗效。方法59例患儿给予Ps联合机械通气治疗,同时给予常规治疗,观察肺氧合功能、呼吸机机械通气参数变化及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患儿血PaO2和pH值升高、PaCO2下降,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机械通气参数PIP、PEEP渐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54例显效,5例有效,临床总有效率100%。结论应用PS联合机械通气治疗NRDS是安全、有效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骆晓倩  崔巍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1):1621-1622,1625
目的 探讨肺血管通透性指数(PVPI)诊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16例出现急性呼吸衰竭而进行机械通气的患者,采用脉波指示剂连续心排血量(PiCC0)监护仪,分别记录血管外肺水(EVLW)、心脏舒张末期总容积量(GEDV)、胸腔内总血容量(ITBV)及肺内血容量(PBV)等,并根据公式计算PVPI.结果 根据PiCCO监护仪监测的数据,发现有5例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PVPI大于正常上限(>3%),且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同时参考1994年欧美ARDS联席会议上提出的诊断标准,则有4例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可诊断为ARDS.测定PVPI诊断ARDS的特异性为83.3%,敏感性为75.0%.结论 PVPI作为量化指标可成为准确反映ARDS高通透性肺水肿的特征性指标.若能将PVPI列入诊断标准中,那么诊断标准就会包含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这一ARDS特征性病理生理改变,会使诊断的特异性与准确性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D-二聚体、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纤溶酶-抗纤溶酶复合物、蛋白C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诊断中临床意义,并为ARDS治疗过程提供血清学依据.方法 实验组选取105例符合ARDS诊断标准患者(对照组选取健康献血员)分别采静脉血,进行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同、血小板计数、D-D、TAT、PAP、PC八项血清指标的定量测定.结果 ARDS的患者血浆中D-D、TAT、PAP、PC的含量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D-D、TAT、PAP、PC浓度在ARDS患者中有明显变化,而PT、TT、APTT、Pt的含量变化不明显.提示在ARDS早期给予抗凝治疗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易明  饶钒  张晓红  谭艳鸣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8):2738-2739,2742
目的研究肺表面活性物质(PS)联合俯卧位机械通气(PPV)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方法将收入该科行机械通气的NRDS患儿分成三组,家属同意用PS替代疗法的患儿为治疗1组,除外治疗1组患儿按上机先后顺序奇数分为治疗2组,偶数分为对照组;治疗1组采用PS联合PPV,治疗2组仅采用PPV;对照组仅采用仰卧位机械通气。三组患儿其他治疗方法相同,均采用多功能监护仪监护。分别在机械通气前,机械通气30 min,6、24 h监测患儿血气分析,了解患儿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的情况,以及各阶段呼吸机的平均气道压(MAP)、吸入氧浓度(FiO2)指数,详细记录患儿用机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并发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和预后[机械通气所致肺损伤(VILI)]情况。结果三组患儿治疗后各时间点血气分析、呼吸机指数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开始24 h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开始后24 h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2组用机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并发症、预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机械通气能有效治疗NRDS,PPV优于仰卧位机械通气,PS联合PPV治疗NRDS,能有效缩短呼吸机使用时间,减少机械通气并发症,提高NRDS患儿的存活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6.
彭志 《现代医药卫生》2013,(22):3384-3385
目的探讨急性胆囊炎伴2型糖尿病术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病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1年9月普外科收治的急性胆囊炎伴2型糖尿病的123例行外科手术后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4例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分析。结果123例患者行外科手术后,4例发生ARDS,其中1例发生呼吸衰竭后抢救无效死亡。平均静脉滴注量为4601mL,最多7800mL;平均手术时间为5.32h;平均静脉滴注普通胰岛素为31.5U;发生休克者3例(2.44%);术后均有肺部感染及胃肠减压留置。结论静脉滴注过多、术后肺部感染、内毒素血症等原因是引起ARDS的主要原因,因此,在手术过程及术后采取积极的防治措施,及时去除感染病灶、控制静脉滴注量等,对术后ARDS的发哇灰治疗产硅积翘酌作用  相似文献   

17.
限制性液体管理联合保护性机械通气策略治疗急性肺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日焰  杨思敏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5):2059-2061
目的 探讨限制性液体管理联合肺保护性机械通气策略在急性肺损伤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将40例确诊为急性肺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2例)及对照组(18例),在保护性机械通气基础上,对观察组实施限制性液体管理的治疗策略,对照组则采取非限制性液体管理的治疗策略,比较两组患者在持续机械通气时间、重症监护室住院时间及肺外并发症(包括心、肾、肝功能衰竭)发生率方面的差别.结果 观察组持续机械通气时间及重症监护室住院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缩短(P<0.05);两组肺外并发症发生率相似.结论 限制性液体管理联合肺保护性机械通气策略可缩短急性肺损伤患者持续机械通气及重症监护室住院时间,且不增加该类患者肺外并发症的发生率,是急性肺损伤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机械通气抢救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呼吸衰竭47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治疗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呼吸衰竭的临床意义。方法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呼吸衰竭患者患者83例,按是否机械通气分为治疗组47例和对照组36例。两组均常规给予洗胃、应用阿托品、氯磷定及对症支持治疗等综合措施,治疗组给予机械通气。结果治疗组抢救成功率(89%)明显高于对照组(69%)(P〈0.05)。结论早期建立人工气道机械通气是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呼吸衰竭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早期高频振荡通气(HFOV)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完全随机设计方法,将50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27例采用HFOV治疗,对照组23例采用常频机械通气并经气管导管单体位(仰卧位)一次性快速滴注猪肺磷脂注射液200mg/kg。观察2组治疗前后动脉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肺泡-动脉氧分压差(A-aDO2)、氧合指数的改变并比较2组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儿经HFOV治疗1h后氧分压明显上升为(71.2±13.6)minHg(P〈0.05),二氧化碳分压显著下降为(50.9±8.9)mmHg(P〈0.01),氧合指数迅速下降为5.9±2.6(P〈0.05),A—aDO2上升为(0.44±0.12)mmHg(P〈0.05)。治疗3、6、12、24h的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氧合指数、A-aDO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HFOV早期用于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是一种安全性好、疗效肯定的机械通气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机械通气患者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在ICU病房住院的ARDS机械通气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给予相同方案的营养支持治疗,治疗组加用皮下注射rhGH 8 u/d,共7d.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1d、治疗后4d、7d的各营养指标和免疫指标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营养状况和细胞免疫指标均低于正常.治疗后4d治疗组患者转铁蛋白(TFN)增加明显(P<0.05),前白蛋白(PA)增加显著(P<0.05);CD3、CD4、CD8、CD4/CD8比值均增加明显(P<0.05).治疗后7d,治疗组患者TFN、PA、CD3 、CD4、CD8、CD4/CD8比值均较对照组增加显著(P<0.01).结论 小剂量生长激素联合营养支持治疗能改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机械通气患者的营养状况,同时能提高ARDS患者的免疫功能,提高患者抢救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