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了解"K粉"、麻谷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表现及转归.方法:对滥用K粉、麻谷符合CCMD-3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的24例患者作临床分析.结果:"K粉"、麻谷所致精神障碍以知觉障碍、思维障碍、情感障碍、意志行为障碍为主.给予小剂量抗精神病药、情绪稳定剂、镇静安眠药、对症支持及脱毒等治疗,可消除患者的精神症状.结论:滥用"K粉"、麻谷可损害人的精神系统,及时治疗,精神症状可缓解.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麻果所致精神障碍者的精神症状特点。方法:填写自制的麻果所致精神障碍者一般情况问卷,并对29例麻果所致精神障碍者和29名正常人的《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试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麻果所致精神障碍者的特点:(1)其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精神病性等因子分及总分均明显高于正常人(P<0.05,P<0.01);(2)其强迫、敌对、恐怖、偏执等因子分虽高但无差异(P>0.05)。结论:麻果所致精神障碍者的精神症状具有以情感症状和精神病性症状为主、伴有躯体依赖的特点。建议对其采用抗抑郁为主、抗精神病为辅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麻果所致精神障碍的一般人口学资料和临床特点。方法:对我院2007年1月-2008年6月收治的51例麻果所致精神障碍的患者进行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的评定,分析其评定结果。结果:在51例患者中,男37例,女14例;年龄为19-39(28±s6)a;未婚35例,已婚16例;45例无业,4例为个体经商,2例为干部;受教育年限为4-18(9±s2)a。吸食麻果时间3月-7a,中位数18个月。主要症状为猜疑、敌对性、幻觉、心境抑郁、不合作、紧张、焦虑,其次为情感交流障碍、关心身体健康、不寻常思维内容、兴奋、情感平淡、概念紊乱。结论:麻果所致精神障碍患者以青年、无业、未婚男性为主。所致精神障碍的主要症状为幻觉妄想和紧张焦虑、抑郁情绪;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4.
麻果所致精神障碍者心理状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麻果所致精神障碍者的心理状况及其相关的心理防御机制。方法:对29例麻果所致精神障碍者和29例正常人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防御方式问卷(DSQ-88)的测试并作对照分析,同时将麻果所致精神障碍者的两量表作相关分析。结果:(1)SCL-90结果为麻果所致精神障碍者的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精神病性等因子分及总分均明显高于正常人(t值分别为-2.315、-3.037、-2.918、-2.847、-2.433、-2.167,P值分别为0.024、0.003、0.005、0.006、0.018、0.035)。(2)麻果所致精神障碍者的不成熟防御机制和中间型防御机制分值与正常人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值分别为-2.608、-2.202,P值分别为0.011、0.032)。(3)经相关分析发现:麻果所致精神障碍者的躯体化、人际关系症状分别与投射、伴无能呈负相关(r=-0.450,P=0.014;r=-0.368,P=0.049),抑郁症状与压抑、反向形成分别呈负相关和正相关(r=-0.518,P=0.004;r=0.450,P=0.014),焦虑症状与幻想、退缩均呈正相关(r=0.377,P=0.044;r=0.490,P=0.007),而精神病性症状较复杂,与抱怨、反向形成、假性利他均呈负相关(r=-0.417,P=0.024;r=-0.381,P=0.041;r=-0.432,P=0.019),与回避、隔离、交往倾向、期望均呈正相关(r=0.419,P=0.024;r=0.553,P=0.002;r=0.544,P=0.002;r=0.433,P=0.019)。结论:麻果所致精神障碍者的精神症状以情感症状和精神病性症状为主,多运用不成熟防御机制和中间型防御机制。针对病人的特定防御机制采用动力心理学治疗方法,可使病人更好地康复,尽快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ATS所致精神障碍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 采用自制调查表及相关的量表对入住本院的ATS所致精神障碍患者进行调查和随访.结果 ATS所致精神障碍多发生在慢性滥用者,发病急,症状以幻听、被害妄想为主,治疗效果好,容易发生精神闪回.结论 防治ATS所致精神障碍必须采用医学、社会和心理系统的综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毒品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表现及转归。方法对滥用毒品,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诊断标准的患者29例作临床资料分析。结果毒品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表现多为类精神分裂症症状,有幻觉、妄想、行为紊乱、行为怪异等,并对心脏、肾、肝脏等有损害。脱离毒品及解毒、对症、支持等相应处理可消除精神病性症状。结论毒品影响或损害了滥用者的神经系统,经及时脱离毒品以及对症治疗,精神病性症状均在短时间内消失。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住院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与护理效果。方法:对37例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患者以男性、青壮年、低文化、无配偶、无业及个体居多;精神症状以失眠、被害妄想、情绪障碍、冲动为主;经综合干预治疗与护理前后SANS、SAPS、NOSIE量表评分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经综合治疗大部分患者的症状都能缓解,但复吸以致再住院机率高,这类疾病是涉及社会、心理多方面的综合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  相似文献   

8.
初阳 《中国医药指南》2013,(34):309-310
目的探讨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精神专科医院2011年10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196例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临床资料。结果长期饮酒对神经系统损害较大,精神障碍患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幻觉、幻视、妄想、抑郁、情绪高涨、兴奋躁动等不稳定症状,有些患者出现人格障碍及记忆障碍。患病率中文化水平低、体力劳动重的男性居多。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x2=4.6296,P〈0.05)。结论酒精可致精神和躯体损害,早期治疗能改善症状,少量抗精神药物及戒酒等综合性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48例急性麻果中毒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急性麻果中毒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点。方法:对2005年6月-2007年1月收治的48例急性麻果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8例患者中男26例,占54.2%,女22例,占45.8%;年龄15-43(22.3±s7.1)a,其中30a及以下者35例,占72.9%。文化程度:大学及以上者19例,占39.6%,中学23例,占47.9%。职业:企业管理者、自由职业者和私营/个体劳动者31例,占64.6%。发病场所:迪吧舞厅等娱乐场所36例,占75.0%。初始使用原因主要是好奇和他人引诱教唆,38例,占79.2%。就诊的主要原因是神经精神症状和心血管症状;所有患者均在观察治疗24-72h后治愈出院。结论:麻果中毒者以青少年为主,波及社会各阶层;女性和受过高等教育者占很大比例。好奇是滥用的主要原因,娱乐场所是主要滥用场地。提示,应该加强对麻果危害性的宣传教育和娱乐场所的管理。急性麻果中毒以中枢和交感神经兴奋症状为主要表现,严重者可以导致多器官损害,采取有效的综合治疗,一般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滥用笑气所致精神病性障碍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一例22岁男性滥用笑气所致精神病性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讨论。结果:患者吸食笑气1年半,导致精神萎靡、肢体麻木、思维迟缓,并出现被害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律不齐。头颅磁共振检查发现双侧额叶白质脱髓鞘改变。结论:长期滥用笑气可以导致躯体不适及精神障碍,有成瘾倾向,需引起临床及监管部门重视。  相似文献   

11.
目的:经过对吸食新型毒品所致精神和行为障碍的临床症状研究,了解其临床特点,对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和心理疏导措施。方法:对2009年3月-2010年3月我所收治吸食新型毒品所致精神和行为障碍的70例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新型毒品冰毒、K粉(氯胺酮)、麻果(混合冰毒)都可引起精神和行为障碍。临床表现为兴奋、易激惹、失眠、焦虑、幻觉、被害幻想、恐惧、烦躁不安为主。大多数在2—4周明显缓解,但也有少数病例延至一年以上。结论:我所收治的70例新型毒品的患者,所表现的精神和行为障碍符合ICD-10-F10-19使用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的精神和行为障碍。  相似文献   

12.
氯胺酮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氯胺酮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特点。方法:对41例氯胺酮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患者多为男性未婚青年。氯胺酮滥用时间为21.8±s17.8月,滥用剂量为0.4 g·次-1±s0.2 g·次-1,吸食频度为9.5次·月-1±s8.5次·月-1,滥用方式全部为鼻吸。患者均有多物质滥用的经历。临床诊断主要依据确切的氯胺酮滥用史和临床表现,临床类型以精神病性障碍多见,占85.4%(35/41)。依赖者的耐受性增加不明显,戒断症状出现较迟且较轻,心理依赖呈中等程度;精神病性障碍者的主要表现为:幻听、被害妄想、易激惹、兴奋和行为异常等。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结论:氯胺酮所致精神障碍以精神病性障碍多见,应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13.
129例伏立康唑致精神症状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伏立康唑引起精神症状的表现及转归,为合理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1996年6月至2016年6月国内使用伏立康唑引起精神症状的129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及描述性分析。结果:在129例伏立康唑引起的精神症状不良反应的病例中,其中56例性别已知,男性病例多于女性,无年龄显著差异。其发生时间多在用药2~3d之后,停药或者用药干预后大部分能完全缓解。结论:患者用药过程中,临床药师要做好用药监护,做好疾病治疗前精神疾患危险性评估,加强医师、护士对精神症状不良反应的认识,加强患者的用教育,预防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颅脑损伤致精神障碍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以供参考。方法以2009年4月至2012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颅脑外伤致精神障碍患者43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分析其精神障碍表现,并观察预后情况。结果颅脑损伤致精神障碍的表现以记忆障碍、智能障碍、人格障碍为主。经治疗后症状消失25例、症状改善1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35%。其中10例患者建议长期使用抗精神障碍药物。结论精神障碍是颅脑损伤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以记忆障碍最为常见。经对症综合治疗后效果满意,预后情况良好。  相似文献   

15.
慢性酒精中毒精神障碍临床特点——附95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慢性酒精中毒的精神、躯体障碍和行为问题的临床特点 ,以利于治疗和预防。方法··:通过住院卡检索出1984年 -1995年住院符合CCMD -2 -R酒依赖诊断标准的患者 ,将精神、躯体症状和行为问题 ,用皮尔逊相关系数统计与饮酒时间的关系。结果··: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的幻觉症、谵妄、人格改变与饮酒时间呈正相关。饮酒后所导致的失业、工作能力下降与饮酒时间呈正相关 ,酒后肇事、暴力行为、婚姻破裂则与病程不呈正相关。结论··:酒精中毒性精神、躯体障碍多数与饮酒时间有关 ,故早期干预预后好  相似文献   

16.
酒精所致精神障碍23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对2005年-2008年间在本院住院的230例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均为男性,文化程度低、经济条件差、体力劳动者患病率高。患者的主要精神症状为妄想(20.00%)、幻觉(27.83%)、伤人和毁物(35.65%);主要神经系统症状为震颤(61.30%),周围神经炎(19.57%);有71.30%的患者伴有躯体疾病;住院≥2次者占40.43%。结论: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精神与躯体都受到了损伤,对其应积极进行治疗与干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