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吉林省鼠疫疫源地分布在16个县(市、区),面积为5.64万km~2。曾多次发生人、动物鼠疫流行,给广大居民在生产生活上造成严重威胁。建国后,吉林省的鼠疫疫情很快得到控制,取得了伟大的成就。现将基本情况概述如下。1 鼠疫防治成果显著1.1 吉林省鼠疫疫源地简介 吉林省鼠疫疫区位于本省西北部,根据鼠疫地区自然地理特点和动物鼠疫流行病学特点,将本省鼠疫地区划分为:低山丘陵漫岗景观区;松辽平原草甸草原景观区;西辽河风沙草原景观区。是以达乌 相似文献
2.
马汉维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01,16(3):189-190
吉林省鼠疫防治工作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但也存在着突发鼠疫的危险。因此,正确认识吉林省鼠疫防治工作面临的形势,采用适宜的技术措施,显得尤为重要。1防治工作面临的形势1.1鼠疫自然疫源地将长期存在 我省境内鼠疫自然疫源地面积5.64万km2。其中部分地区,随着农田水利和林网化建设等人类经济活动的逐年加剧,宿主动物赖以生存的环境不断受到破坏,已不再可能出现对人有威胁的大规模流行。但由于环境改造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农安、长岭、乾安、前郭、通榆、双辽、镇责、洮、大安、洮北等县(市、区)的局部地区,宿主动… 相似文献
3.
吉林省鼠疫自然疫源地鼠疫防治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提出符合吉林省实际情况的鼠疫防治对策.方法 应用数学模型、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等方法 和技术,以鼠疫宿主为主要对象,开展疫源地现状研究.结果 疫源地景观变化显著,黄鼠数量明显减少.结论 确定以通榆-双辽风沙草原、镇赉县北大岗真草草原、乾安黄土台地区、扶余县局部地区.以及其他景观区域的黄鼠高密度和中密度分布区为吉林省鼠疫重点监测地区;以预测鼠数的15%~20%下达灭鼠任务为宜;全省检测黄鼠血清数量占预测鼠数的1.5%~2.0%之间,在发生动物鼠疫疫情时,可以检测到阳性材料. 相似文献
4.
5.
半个世纪以来,吉林省鼠疫自然疫源地在社会和自然诸因素的综合作用影响下,外环境、宿主、媒介及动物鼠疫,都经历了巨大的变化过程,发生了较为深刻的变化。充分认识疫源地现状,制定正确有效科学的对策,对于控制乃至根除鼠疫,是十分必要的。1技术、综合治理措施的结果1.1技术及综合治理措施 50年来,在吉林鼠疫防治实践中,不断总结探索研究,明确了吉林省鼠疫自然疫源地性质,储存宿主和媒介,空间和地理分布,流行特点,动物鼠疫好发地点及黄鼠鼠疫流行的最小密度,建立和完善了综合性鼠疫防治措施和办法。其中主要采用的技术… 相似文献
6.
7.
本部场区属于中国松辽平原达乌尔黄鼠鼠疫自然疫源地的一部分,疫源地面积为2256km~2,地处北纬45°43′~45°20′,东径122°24′~122°58′,位于吉林、内蒙古、黑龙江三省(区)交界处,驻地毗邻9个县(市、旗)历史上曾发生鼠疫病人5560人,死亡4473人,自1957年后未发生人间鼠疫,驻地1955~1961年鼠间鼠疫流行,1978年又从草原深处分离出2株鼠疫菌,1979年以来未发现鼠疫动物病。 相似文献
8.
9.
周长海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03,18(6):338-338
建平县鼠疫自然疫源地东、西、北三面与内蒙古自治区鼠疫疫源地相邻 ,为松辽平原达乌尔黄鼠鼠疫自然疫源地。于 1 94 7~ 1 94 9年发生人间鼠疫流行 ,1 95 0~ 1 95 2年 2次于野外啮齿动物体内检出鼠疫菌 ,但其后再没发生动物鼠疫及人间鼠疫流行。 5 0多年来 ,对疫区的主要宿主达乌尔黄鼠进行了大量的药物捕杀 ,平均密度降低为 0 .1只 /hm2 。自 1 979年开展鼠疫监测以来 ,共剖检黄鼠累计达 1 82 5 0余只 ,经病原学与血清学检验 1 782 0只 ,结果均为阴性 ,此外 ,检昆虫 4 82 90只 ,亦未发现鼠疫菌。可是 ,是否可以判定建平县疫源地已经净化 … 相似文献
10.
内蒙古地处我国北部,共辖12个盟市,100个旗县。面积118.3万Km~2,占全国面积的12.3%。经调查,存在四种类型的鼠疫自然疫源地,分布在50个旗县,疫源面积约32万Km~2,占全国10类疫源地面积的50%左右。鼠疫防治工作近况 相似文献
11.
中国鼠疫现状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鼠疫是危害人类最严重的烈性传染病,在人类历史上死于鼠疫的人数以亿万计。建国前,中国人间鼠疫几乎间隔数年就出现一次较大规模的流行。建国后,由于加大鼠疫防治工作力度,使人间鼠疫得到控制,发病人数大幅度下降。但1990年以来,鼠疫又十分活跃,西北旱獭疫源地人、动物鼠疫仍连年不断。南方家鼠鼠疫和北方沙鼠鼠疫暴发流行,在局部地区黄鼠鼠疫依然存在,人间病例明显回升,新的疫源县不断增加,疫源地面积迅速扩大。对疫区内人群的生产和生活构成了严重的威协。1人间鼠疫 鼠疫在中国流行历史久远。据伍连德考证最早记载是公元… 相似文献
12.
13.
乌鲁木齐地区的鼠疫防治马俊杰,刘玉栋(乌鲁木齐市地办室,乌鲁木齐市830000)乌鲁木齐南山鼠疫自然疫源地位天山山脉的天格尔山东端,东至阿拉沟,西与昌吉鼠疫疫源地接壤,南坡与和静县巴伦台相连。山体东西长120km,南北宽50km,面积约6000km2... 相似文献
14.
项伟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04,19(1):55-56
张掖市位于甘肃省西部,居河西走廊中部,北靠合黎、龙首山与内蒙古相连;南依祁连山与青海省海北州祁连县接壤;西、西北与本省酒泉市相接;东、东北与金昌市、武威市相毗邻.全市由甘州、山丹、肃南、高台、临泽、民乐6县(区)组成,全市面积为41924km^2.自1961年首次在本市祁连山山地肃南县喜马拉雅旱獭(Marmota hemanayana简称旱獭)体内分离到鼠疫菌后,证实本市存在旱獭鼠疫自然疫源地. 相似文献
15.
西宁市鼠疫防治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世桂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06,21(5):292-292
青海省西宁市及辖区的鼠疫流行近年来呈现上升趋势,部分地区动物鼠疫流行强度逐年加大,疫源地范围在扩大,参与鼠疫流行的媒介不断被发现,流行环节日趋复杂,传播和流行的危险因素增多。一些静息多年的疫源地近几年又开始活跃,并波及野生动物和家畜,人间鼠疫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16.
杨立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2007,26(4):464-464
自20世纪50年代起,青海省鼠疫防治工作在党和各级政府的领导下,在较短时间内基本遏制了人间鼠疫的流行.基本查清了鼠疫自然疫源地的空间结构.制定了切实可行的防治对策,经过5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然而,20世纪80年代以后,许多地区鼠疫疫情再次活跃,动物鼠疫流行范围和流行强度也逐年扩大和增强,鼠疫对人类的威胁更加严重。 相似文献
17.
广西鼠疫防治50年回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鼠疫是一种烈性传染病 ,同时也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它的发生和流行会造成严重的危害 ,是关系到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人民身体健康和国家声誉的大事。当前 ,世界范围内鼠疫已进入了一个新的活跃时期 ,我国鼠疫疫情呈现上升趋势 ,尤其是南方家鼠鼠疫疫情异常活跃 ,鼠疫形势不容乐观 ,鼠疫防治工作任重道远。长期的鼠疫防治实践经验告诉我们 ,人类对鼠疫的任何疏忽和麻痹都会造成灾难。因此 ,我们要提高警惕 ,密切关注疫情的新动向 ,严防疫情的扩散和蔓延。为了更好地吸取经验和教训 ,认真搞好广西的鼠疫防治工作 ,现将广西 5 0年来的鼠疫防… 相似文献
18.
东北防治鼠疫50年回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东北的鼠疫防治事业,至今已半个世纪,对那场“天灾人祸”我们不会忘记。作者均曾在防治鼠疫工作中共同作战,尤其是东北光复后鼠疫大流行期间,都应召赶赴通辽、开鲁、赤峰、乾安一带防疫,日夜奋战。后来,许多人毕生从事鼠疫防治工作,成为鼠疫防治战线上的骨干。当纪... 相似文献
19.
会宁鼠疫自然疫源地是甘宁黄土高原阿拉善黄鼠疫自然疫源地的一部分,为该疫源地的西部边缘区,疫源面积37000ha,占整个疫源面积的12.91%,疫史可追溯到1738年,1962年人间鼠疫为最后一次流行,共发病26人,死亡11人,并从人尸和沙狐体内分离出鼠疫杆菌。1963年从主要宿主阿拉善黄鼠及其主要媒介方形黄鼠蚤蒙古亚种体内分离到鼠疫杆菌。动物间鼠疫的流行在时间分布上仅限于阿拉善黄鼠地面活动的4 ̄8 相似文献
20.
1997~ 1999年以甘孜、阿坝两州的石渠、色达、德格、甘孜、炉霍、阿坝、壤塘、若尔盖八县为重点进行监测 ,开展了指示动物、血清学监测和人员培训 ,对甘孜的石渠县和阿坝的壤塘县做重点疫源调查 ,1997年在石渠县证实了动物间鼠疫疫情 ,并在近期报道了 1999年人间鼠疫疫情 ,现回顾于下。1 人间鼠疫1.1 人员培训 :为提高四川省鼠疫监测质量 ,1997~ 1998年先后举办鼠防知识培训班五批 ,培训人员 45 0余人 ,使受训人员增强了疫情观念 ,提高了诊治水平。1.2 宣传教育 :由于 1997年我省动物间鼠疫的发现 ,所以近年利用广播、电视、报刊、宣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