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心脏病是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一种常见病种。有先天性心脏病和后天性心脏病之分,先天性心脏病是心脏在胎儿期发育异常所致,病变可累及心脏各组织;后天性心脏病是胎儿出生后至年老死亡整个生命过程中,心脏受到外来或机体内在因素作用而致病,在人的生命各个阶段都有发病。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感染性心脏病、内分泌性心脏病等多种。笔者从事护理实践多年,摸索总结了一些心脏病的早期征兆、临床护理方法和应注意的生活细节,以帮助人们及早发现病情,对症治疗,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2.
妊娠合并心脏病由先天性心脏病、高龄、高血压、糖尿病等引起,由于妊娠期患者血流动力学及激素变化极大,使患者心脏负担增大,引发心力衰竭,导致流产、早产或产妇、新生儿死亡。临床上采用超声心动图、影像学、心血管造影及血生化检测诊断妊娠合并心脏病,根据心脏病类型及心功能分级于产前、妊娠期和产后选择不同治疗方法。本文综述妊娠合并心脏病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清晨是进行锻炼的大好时光,但也是心脏病发作的高峰期。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对4000名有心脏病发作史者作了调查后发现,每天上午6~9时为心脏病、中风、心绞痛和猝死发作的“高峰期”。上午9时发作的非致命性心脏病,要比晚上11时发作的多3倍左右。因此,学者们提出,心脏病患者进行体育锻炼,最好避开心脏病发作的“清晨高峰”,以晚上或下午为好。如果欲在清晨锻炼,一定要格外谨慎。  相似文献   

4.
心脏病是容易复发的常见疾病,临床观察发现,心脏病突发在时间(时段)上有一定规律性,注意心脏病易发的几个“魔鬼时段”,学会自我保护,有助于减少心脏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对于患心脏病的人来说,了解如下几点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5.
先天性心脏病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危害最重的心血管疾病。我国的发病率较高。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超声彩色多普勒显像、MRI、CT,先天性心脏病的影像学诊断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先天性心脏病病理生理、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深入研究,极大地提高了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介入、外科手术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6.
心脏病专挑中老年人下手?心脏病偏好男性?肥胖无关心脏病?一旦患上心脏病,健康从此拉警报?一般人对心脏病,有着6种误会,本文告诉你心脏病的真相。[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时讯刷新     
《生活与健康》2013,(7):4-5
盲目补钙,心脏病风险翻番 众所周知,中老年应适当补钙以防止骨质疏松症。然而,据德国最新报道。过量服用钙片,可能导致心脏病患病风险翻倍。研究者通过对德国2.4万名35~64岁参试者长达11年的研究发现,共有354人罹患心脏病、260人发生中风、267人死亡原因与心脏病和中风有关。补充包括钙片等补剂的参试者,心脏病危险增加86%。而只服用钙片的参试者,心脏病危险增加一倍。其原因是大量服用钙片会导致血液中钙水平的“洪灾效应”,而饮食中的钙质则可以全天慢慢被身体吸收。  相似文献   

8.
《中国卫生》2014,(6):69-70
现在心脏病的发病人数在增加,而心脏病的医疗资源分配不合理,公立医院主要关注心脏病患者的入院和出院,而对入院前和出院后的过程并不关注。对于心脏病患者来说,  相似文献   

9.
石慧卿 《现代保健》2010,(20):141-142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由于支气管、肺、胸廓或肺动脉的慢性病变导致肺动脉高压,右心负荷加重,造成右心室肥厚扩大,甚至右心衰竭的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是常见病,寒冷地区、高原地区、农村、老年患病率高。肺源性心脏病在冬季及早春季易急性发作,出现心肺功能衰竭。急性呼吸道感染是急性发作的诱因。因此,严密观察病情,做好护理工作甚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高颖 《上海预防医学》1998,10(3):140-141
脑卒中病人常伴发多种心脏病,尤其是冠心病、风心病及高血压性心脏病等。一旦脑卒中发生,常使原有心脏病加重,易诱发心衰,而肺部感染、尿路感染、褥疮、输液过多过快及高血压等,  相似文献   

11.
浅谈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与临床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临床护理。先天性心脏病是常见的心脏病,既往外科手术是其惟一的治疗方法,但外科手术创伤大、危险性高、住院时间长、术后留有疤痕使患者留下终生痕迹。随着介入治疗的飞速发展及导管材料的日趋完善,部分先天性心脏病采用心导管介入治疗,达到类似外科手术治疗的效果,且创伤较小、安全性高。配合充分的术前护理,正确的术中配合,密切的术后病情观察及护理,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详细的出院指导,是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治疗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2.
心脏病是发达国家最常见的致死性疾病,据统计。美国有6000万人患有心脏病,每年的死亡人数超过100万。尽管近年来医药科技的进步,如今美国的心脏病死亡率已较10年前下降了20%,但心脏病发病率却仍在不断上升。国外心脏病保健专家提出,预防心脏病除了需要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外,普通人还应当纠正以下对心脏病方面的错误认识。这不但可提醒人们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心脏病的危险,也有益提高心脏病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3.
《大众健康》2009,(11):14-15
女性心脏病发作不易被发现 和男性相比,女性犯心脏病时症状较不容易被发现。 男性在突发心脏病时,会出现突然的、长时间的胸部疼痛,辐射到手臂、背部、胃部以及咽喉等部位,同时,脸色也会变苍白,并且出汗。另外,男性还会出现呼吸困难、眩晕、失去知觉等症状。然而,对女性来说,犯心脏病的症状则不这么显著,有些时候仅仅是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背疼等。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人们对心脏病的预防治疗意识不断加强,心脏病的早期发现率、救治率日益提高,病死率也较过去有所降低。这些进步不仅体现在中老年人群,很多年轻人出现心脏不适症状也都能及时就医。在此过程中,医生们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年轻的“心脏病患者”,实际上并非真正意义的心脏病,他们的心脏不适源于紧张、抑郁、焦虑等各种心理障碍,是纯粹的“心病”,医生将这种疾病称为心脏神经官能症,目前已占心脏科门诊量一成左右,正成为现代社会的流行病,硝酸甘油等心脏病药物对他们无效,他们需要的是心理治疗。  相似文献   

15.
心脏疾病常见的有风湿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等。部分心脏病人病情常不稳定,原因多在于发生器质性改变的心脏病本身不易消除,如果再遇诱发因素,容易发生心力衰竭。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各种心脏病的危重结局,临床上划分为左心衰竭(左心室肌肉收缩力减弱,引起循环瘀血)、右心衰竭(右心室收缩乏力,引起体循环瘀血)和全心衰竭。为此,心脏病人应当学会为心脏卸“包袱”,即减轻心脏负担,这样才可防止心力衰竭。1避免激动紧张激动、大喜大悲等情绪,将给心脏病人蒙上一层阴影。它可使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16.
《药物与人》2012,(9):19-21
突然停服阿司匹林引起心脏病发作 编辑同志: 我有心脏病,属冠状动脉硬化,一直在配合服用药物阿司匹林。前日,我因外出旅游,忘了带此药,停服一个多星期,回来的中途,突然心脏病急性发作,差点猝死。我不明白,怎么突然停服阿司匹林后会导致心脏病急性发作呢?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利用1987-2001年全国卫生统计年报中的主要循环系统疾病的医院资料推测人群的死因构成及死因水平的可行性。方法 利用主要的循环系统疾病住院资料的出院病人数、病死率和死因登记资料的死亡率,分别计算城乡不同资料来源的各病种的死因构成。采用Pearson或Spearman法分析两者的相关性,构建回归模型。结果 城市慢性风湿性心脏病、缺血性心脏病和心肌梗塞两变量高度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75,0.928和0.904;农村慢性风湿性心脏病、缺血性心脏病、脑血管病和急性心肌梗死也具有高度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875、0.961、0.964和0.907。构建了慢性风湿性心脏病、急性心肌梗死和缺血性心脏病的回归模型。结论 慢性风湿性心脏病、急性心肌梗死和缺血性心脏病医院资料的死因构成与死因登记资料的死因构成两者高度相关。在尚未建立完善死因登记制度的地区,可以考虑利用回归模型推测人群的死因构成以及死因水平。  相似文献   

18.
第五节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该病和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一起,统称为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根据冠状动脉病变的部位、范围、血管阻塞程度和心肌供血不足的发展速度、范围和程度的不同.本病可分为5种临床类型:无症状型冠心病、心绞痛型冠心病、心肌梗死型冠心病、缺血性心肌病型冠心病、猝死型冠心病。  相似文献   

19.
解析:心功能分级目前主要采用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1928年提出的一项分级方案,主要是根据患者自觉的活动能力划分为4级:Ⅰ级:患者患有心脏病,但体力活动不受限制,平时一般活动不引起疲乏、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Ⅱ级:心脏病患者的体力活动受到轻度的限制,休息时无自觉症状,但一般体力活动下可出现疲乏、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Ⅲ级:心脏病患者体力活动明显受限,少于平时一般活动即引起上述的症状。Ⅳ级:心脏病患者不能从事任何体力活动。休息状态下出现心衰的症状,体力活动后加重。故选B。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应用对应分析探索农村居民不同年龄组与不同类型心脏病的对应关系,探讨总结对应分析统计方法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为类似研究提供方法学参考。方法 资料来源于《2016年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采用对应分析的方法对2015年农村男、女性居民不同年龄组与不同类型心脏病死亡率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 60~岁,≥ 75岁年龄组与急性心肌梗死有关系;≥ 75岁年龄组与高血压性心脏病、其他冠心病关系密切;男性60~岁年龄组与慢性风湿性心脏病密切相关,而女性是45~岁年龄组与慢性风湿性心脏病密切相关;≥ 75岁年龄组男性与其他型心脏病有关联,而尚未显示与女性不同年龄组间的关系。结论 不同年龄段与心脏病死亡率之间具有对应关系,表现出聚集性,但在性别上有差异,应针对性的进行预防和治疗,同时为对应分析方法在医学领域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撑和相关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