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现代养生》2009,(4):23-25
嘉宾主持:谢老师您好,现在正是春意盎然之际,大家都很关心春季养生方法和注意事项。希望您能给大家讲讲春季养生与经络保健。  相似文献   

2.
春回大地,生机盎然,脱去厚厚的冬装,带回几样适合春季养生保健的时鲜蔬菜尝尝。  相似文献   

3.
春天是天气多变的季节,常常给人们一些意料不到的烦恼和不便。因此,春季养生保健有必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要想在新的一年中获得一个好身体,个人养生保健的规划亦要从春天开始。保持愉快心情中医五行理论认为春属木,与肝脏相应,所以春季养生主要是升阳护肝。大家都知道,树木在春季开始新一轮的生长,人体的阳气也是如此。中医谓之“春生”。阳气的生发和肝气的疏泄就如树木生长一般,喜欢条达、顺畅,  相似文献   

5.
中国有句保健谚语,叫做“春天孩儿面,一天变三变”。春季,大地回暖,万物更新,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然而,由于这个季节温差悬殊,也是各种疾病的多发季节,稍不注意,就会引发新病或旧病发作。历代养生家都认为,春天人体阳气开发,与春之阳气相应。《黄帝内经》中记有“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养生原则,长期以来,它对人们养生防病、抗老防衰起着重要作用。顺应气候以养阳春季是一年之中冷暖空气交汇最频繁的季节,乍暖乍寒,气候多变。所以要顺应气候,注意防寒保暖,不使阳气受遏。“春捂秋冻”就是顺应气候的养生保健经验。由于春季气温变化较大,…  相似文献   

6.
博恩 《健康生活》2011,(4):32-32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风和日丽,大自然到处呈现出新的生机。然而春季多风,乍暖还寒,昼夜温差大,所以春季养生一定要掌握这些特点,从饮食起居、精神调养、保健防病等各方面加以调适。  相似文献   

7.
甲状腺病除了治疗,日常生活的调理和保健也很重要。中医养生保健如精神养生、经络养生、体质养生、饮食养生、运动锻炼等多方面,患者均可选择运用。  相似文献   

8.
中医养生保健是中医药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发展中医养生保健服务是提高人民群众健康素质和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开展中医养生保健服务机构调研工作,对规范中医养生保健服务机构执业行为,完善中医养生保健工作的保障措施,促进中医养生保健事业的发展有着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9.
春季,天气转暖。致病的微生物、细菌、病毒等。随之生长繁殖。许多湿病杂病如春湿、风湿、感冒、流脑等时有发生流行。因此,春季一定要重视防范湿病杂病的侵扰。以增强保健养生效果。达到祛病强身的目的。[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春天,万物复苏,阳气升发.中医认为:肝脏与草木相似,草木在春季萌发、生长肝脏在春季时功能也更活跃.因此,按照中医"四季侧重"的养生原则,春季养生以养肝护肝为先.  相似文献   

11.
正如古人所说的“顺应天时养生”,科学养生要求我们根据五行和人体不同的脏腑相对应的原理,在一年四季里,分春夏秋冬,在相应的季节重点保养相应的脏腑;这样能够收到很好的效果。科学安排四季养生,首先要明白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在《黄帝内经》中讲到“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养生方式。春季养生就要好好把握“养肝”的重点,这样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春季养肝的医学原理《黄帝内经》上说:“春三月,此谓发陈。”意思是说,春季的三个月,是推陈出新、生命萌发的时令。天地自然生气勃勃,万事万物欣欣向荣。春季,人体的新陈代谢与…  相似文献   

12.
目前老年养生保健的方法很多,内容常较繁琐,不易被老年人所接受。我们提倡老年养生保健需有九项注意,将繁琐的内容筒化,一看就明白,且易于记忆,有助于老年人科学养生保健方式的形成。  相似文献   

13.
明明 《现代养生》2009,(6):37-39
步入桑榆晚年,养生保健成为离退休老人的头等大事,老人在养生保健中存在很多误区,需要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14.
<正>2014年6月5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与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联合发布《中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该文紧扣中医药特色,围绕情志、起居、饮食、运动中医养生四大基石,分为基本理念和知识、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常用养生保健内容、常用养生保健简易方法4个部分,共42条,内容既包括中医药理论,也有具体中医养生保健知识,尤  相似文献   

15.
祖国医学认为,春季是万物生发的季节,天气由寒转暖,自然界各种生物萌发,显出勃勃生机。老年人春季的养生保健要根据春令之气生发舒展的特点,宜导春阳之气,以保障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为此要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6.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在人的生理健康周期来看,春季养生有利于全年的健康。中医认为立春后人体内阳气开始升发,如能利用春季阳气上升、人体新陈代谢旺盛之机,采用科学的养生方法,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而春季又是皮肤痛、心脑血管病等疾病的高发期,春季养生对于中老年人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医学专家认为,春季养生一定要适应气候和生理变化规律,防止进入误区。以下为中老年人春季养生的“六不”原则。  相似文献   

17.
<正>6月5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京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中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为公众提供权威、实用的中医药保健知识和方法。《中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分为基本理念和知识、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常用养生保健内容、常用养生保健简易方法4个部分,共42条。其中,介绍中医推崇的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的内容有13条;介绍常用养生保健简易方法的有10条,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便于大众使用。  相似文献   

18.
纤纤 《健康必读》2005,(5):39-39
近来世界各国都十分强调养生保健应采取全面的、综合的措施,有人将此称之为“养生木桶论”。  相似文献   

19.
保健,顾名思义,为保护和增进人体健康、防治疾病,即养生。近年来,养生保健的新方法、新产品层出不穷,与此同时,对这些“新鲜事物”的质疑声也不绝于耳。其实养生保健万变不离其宗,不信,就听听这几位的观点。  相似文献   

20.
陈晓明 《长寿》2006,(7):1-1
养生是一门大学问。自古以来,各种养生的书籍汗牛充栋,各种养生的方法林林总总,流传至今,让我们在养生保健方面有了可供参考的资料。而现代养生的书报杂志更是铺天盖地,电视、网络的养生节目越发丰富多彩,更为人们的养生保健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理论和实践依据。然而,这些浩瀚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