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晕厥患者的常见原因。方法总结分析73例住院晕厥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反射性晕厥和心源性晕厥列晕厥病因的前二位,分别占43.8%和41.1%。反射性晕厥以中青年为主,占71.9%,心源性晕厥以老年人为主,占66.7%,而心源性晕厥中又以心律失常最多见。结论及时查明晕厥的病因,并根据病因给予合理的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2.
儿童血管迷走性晕厥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晕厥是儿童和青少年的常见病症,可有许多原因引起。女孩比男孩发病率高。研究发现晕厥的发病率存在2个高峰年龄组,分别为青少年和老年。其中在青少年发病的高峰年龄为15~19岁之间。晕厥的病因复杂。其中神经介导(反射性)晕厥是最常见的病因,而血管迷走性晕厥(vasovagal syncope,VVS)是反射性晕厥中最常见的类型。有资料显示,神经介导晕厥最多见(6l%~71%),其次为脑血管和精神性晕厥(11%-19%)、心源性晕厥(6%)。香港中文大学附属医院儿科病例报道149例(平均年龄10.4岁)晕厥患儿中,VVS占54.1%,  相似文献   

3.
晕厥(syncope)作为临床上常见的一组症候群,其本质是脑供血骤然减少或停止而出现的短暂意识丧失,常伴有机体张力丧失而不能维持一定的体位,约占内科急诊患者的1.2%~3%,住院患者的6%。由于心源性晕厥病因复杂化、发病率高、危害性大,侵入性电生理检查在国内尚不普及,且属创伤性,因此选择和评价系列非侵入性诊断技术检出心源性晕厥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徐冬梅  张堃慧  王玉  李宁 《山东医药》2008,48(46):106-107
晕厥属常见急症,约占急诊患者的3%以上,常常无预兆突然发生,是引起老年人摔伤的常见原因,有较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老年人群的年发病率为2%-6%,2a内晕厥的再发生率为30%,其中心源性晕厥占首位。老年患者发生晕厥事件具有一定特点,老年人的心血管反射、血容量调节、自主神经调节等机制随年龄的增长而减弱;老年人常伴有多种慢性疾病,高黏血症、动脉硬化等血管疾病发生率增加,血管扩张功能减退,对缺氧的耐受性较差。以上因素均可减少心输出量而成为诱发晕厥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晕厥(Syncope)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组症候群,其本质是一种暂时性脑缺血(缺氧)引起的突然而短暂(持续数秒或数分钟)的意识完全丧失伴有姿势紧张的消失,约占急诊病例数I%.心源性晕厥的病死率30%,猝死发生率20%.由于心源性晕厥病因多、发病率高、危害大,侵入性电生理检查在国内尚未普及,且属创伤性,因此选择和评价系列非侵入性诊断技术检出心源性晕厥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引起晕厥的常见病因有心源性和非心源性两类。心源性晕厥常见于60岁以上老年患者,且随增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我国老年患者心源性晕厥所占比例高达20%,病死率较高,严重时还可导致心脏性猝死。老年患者心源性晕厥发病  相似文献   

7.
朱俊清 《山东医药》2009,49(31):118-118
据国外统计,人群中约20%至少发生过一次晕厥,6%的住院者及3%的急诊者因晕厥而就诊。2006年10月-2008年10月,我们对18例疑诊为心源性晕厥患者行12导联动态心电图检查,15例患者明确了病因。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对应用起搏器治疗神经心泊性晕厥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神经心源性晕厥预后良好,口服β-受体阻滞剂和双异丙比胺等药预防晕厥发作效果显著。尽管在晕厥发作时有心动缓和心脏停搏,但使用起搏器治疗却无明显疗效,所以不应用植入起搏器治疗神经心源性晕厥。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直立倾斜试验(HUT)加硝酸甘油静脉滴注诊断神经心源性晕厥的价值。方法:30例不明原因晕厥患者(晕厥组)及20例正常人(正常对照组)行硝酸甘油直立倾斜试验(NITRO-HUT)。结果:去除药物反应和不能耐受者,NITRO-HUT的敏感性为59.3%(16/27),特异性为94.7%(18/19),不能耐受发生率为3.3%(1/30)。结论:NITRO-HUT是一种敏感性高、特异性强、副作用少、禁忌证少的倾斜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10.
Brignole等于1997年率先提出“腺件敏感性晕厥”的概念,其指经详尽的临床与各项检查,常见的晕厥原因一被排除,而患者的腺苷试验结果为阳性时则可诊断,其占不明原闪晕厥患者的20%~40%。  相似文献   

11.
心源性晕厥是高原低氧条件下老年人突发晕厥的常见原因。本文通过对临床确诊为心源性晕厥的住院老年患者进行24h动态心电图(Holter)检查并回放分析,探讨高原地区老年人心源性晕厥患者的动态心电图特征。  相似文献   

12.
心源性晕厥或猝死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分析 32例在入院时或入院后至少发生 1次或 1次以上心源性晕厥或猝死患者的原因及其发作时与发作前、后的常规 12导联心电图或持续心电监视心电图。结果 :引起心源性晕厥或猝死的基本原因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①冠心病急性或陈旧性心肌梗死 ;②长QT(U)综合征 ;③Brugada综合征 ;④扩张型和肥厚型心肌病 ;⑤特发性巨大异常J波 ;⑥其他原因。上述各种心源性晕厥或猝死患者有各自不同的心电学特征。结论 :心源性晕厥或猝死是由不同原因、不同心电学特征所致的非单一独立的临床实体  相似文献   

13.
晕厥的诊断思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晕厥是临床常见的问题。对晕厥的诊断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虽然相当一部分晕厥患者预后较好,但发生晕厥的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则有高度的猝死危险性。因此,对晕厥评估的首要目标是评价其猝死的危险性。已排除心源性晕厥的患者,识别晕厥的病因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避免患者和他人受到伤害。本文的主要目的是为临床如何评估晕厥提供诊断思路。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心源性晕厥患者的心律失常发生情况与高危心电图的具体表现.方法 对29例疑为心源性晕厥的患者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结果 29例患者均发生了较严重的心律失常,晕厥15例,R-R间期小于3.0s者无晕厥表现,R-R间期大于3.0s者出现晕厥表现.结论 心律失常尤其是慢性心律失常是造成心源性晕厥的主要原因,一般具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可以获得可靠的病因,并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相似文献   

15.
心神经性晕厥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晕厥是指突然、短暂的意识丧失伴体位张力消失,其直接原因是由于血压急剧下降导致脑血流中断超过8秒造成脑组织缺氧。晕厥在临床上相当常见,根据国外统计,人群中20%的人至少发生过一次晕厥,它占急诊病人的3%,综合性医院病人的6%,发病率随年龄增大而增高,在...  相似文献   

16.
晕厥患者75例动态心电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晕厥系脑供血骤然减少或停止而出现的短暂意识丧失,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之一,心源性晕厥占各种原因所致晕厥的10%~20%,常发生心脏性猝死,病情凶险,因此对晕厥的诊断和治疗在临床上显得极为重要。但由于症状发作的突然性和短暂性,多数患者行常规心电图检查未能捕捉到引起晕厥的心电图表现,而动态心电图检查能较长时间连续记录患者的心电变化,尤其是晕厥发生时的心电表现。本文对晕厥患者的动态心电图进行分析,旨在探讨其在晕厥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心源性因素是引起晕厥的主要原因。本例患者为VVI起搏器术后发生晕厥,动态心电图检查发现起搏器带动不良,同时伴心室停搏致R-R长周期最长达到22.08 s。及时更换起搏器后,患者康复出院。  相似文献   

18.
晕厥包括神经介导性晕厥、直立性低血压晕厥、心源性晕厥、脑源性晕厥及不明原因的晕厥。其中神经介导性晕厥是最常见的晕厥,包括血管迷走性晕厥、情景性晕厥、颈动脉窦晕厥和精神性晕厥。本文阐述了神经介导性晕厥发病机制及其治疗,对神经介导性晕厥有更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19.
老年人跌倒和心血管疾病   总被引:7,自引:12,他引:7  
跌倒是老年人所特有的症状,常为某种疾病发作或恶化的表现,可导致骨折、硬膜下血肿、严重的软组织损伤、头部损伤、心理创伤等,跌倒已成为老年人意外伤害死亡的首位原因。迄今为止,在普通人群中因心血管原因引起跌倒的患病率尚无统计数据;但有研究发现,因心血管原因引起晕厥的患者5年内病死率达50.5%,远高于非心源性晕厥患者的30.0%,以及不明原因的24.1%。而晕厥是跌倒的一个前兆,且晕厥引起的跌倒比未失去知觉的跌倒更易导致严重的损害。在评估、诊断、预防、治疗老年人跌倒时,临床工作者应充分考虑心血管方面的因素。  相似文献   

20.
晕厥是指可自行恢复的短暂意识丧失,有部份病人需用心脏电生理检查(EPS)复制心律失常来探明病因。目前国内外多采用动态心电图(DCG)监测或有创性EPS,而用无创性EPS报道甚少。我们自1986年4月至1988年8月对可疑心源性晕厥患者作食道EPS,以期查明晕厥的潜在机理及提供预防和治疗依据,从而减少猝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