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掌握深圳市龙岗区流行性感冒(流感)流行动态和病原学特征,为制定流感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08-2010年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监测的流感样病例(IL1)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采集ILI鼻咽拭子或咽漱液样本进行流感病毒分离;从2009年8月开始采用PCR方法检测甲型H1N1流感病毒。结果3年监测医院门急诊就诊总人数为480473人次,其中ILI 16 233例,ILI比例为3.38%。ILI主要集中在0-4及5-14岁年龄组,分别为8602例(占52.99%)和4169例(占25.68%)。全年均有病例发生,每年均呈双峰型流行趋势,2008年ILI主要集中在2—3及6-7月,2009年集中在4-7及11-12月,2010年集中在3-5及7-9月。2008-2010年从1671份样本中分离出季节性流感病毒株142株,其中A型62株、B型80株;2009-2010年从679份样本中检出新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阳性204份,其中2009年阳性检出率为60.80%(183/301),2010年阳性检出率为5.56%(21/378)。结论深圳市龙岗区2008-2010年季节性流感发病相对平稳,2009年甲型H1N1流感较为活跃。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深圳市龙岗区2010—2011年流感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为流感的预防与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集龙岗区流感监测哨点医院的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样本,提取流感病毒核酸,采用荧光定量PCR进行流感病毒核酸检测。结果 2010年检测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样本368份,检出流感病毒核酸阳性112份,阳性率为30.4%,其中A型流感阳性57份(占50.9%),B型流感阳性55份(49.1%)。2011年检测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样本453份,检出流感病毒核酸阳性209份,阳性率为46.1%,其中A型流感阳性130份(占62.2%),B型流感阳性79份(占37.8%)。2011年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率高于2010年(P<0.01)。结论深圳市龙岗区2010—2011年流感流行特征有较大变化,开展全年监测对流感的预测预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杨玉芳  梁均和  陈茂余  关毅荣 《职业与健康》2012,28(21):2655-2656,2659
目的对2010—2011年江门市流行性感冒(流感)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了解流感的流行趋势,为制定流感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监测,对江门市流感流行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10—2011年采集流感样病例标本2 147份,经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检测,阳性率为11.46%,其中B型流感、甲型H1N1流感、季节性甲型H3N2流感分别占36.99%、31.30%和18.70%。2010年全市报告了5起流感暴发疫情,发病总人数98人,其中B型流感4起(80.00%),甲型H1N1流感1起(20.00%)。结论 2010—2011年江门市流感活动强度低,存在B型、甲型H1N1和甲型H3N2 3种流感交替流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流行性感冒(流感)监测的结果,为制定流感预防控制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分析龙岗区2010-2011年流感样病例的流行病学、病原学检测、职业暴露人群人禽流感血清学监测等资料,探索流感流行规律.结果 2010-2011年龙岗区监测流感样病例55 429例,占监测就诊病例总数的7.24% (55 429/765 910);流感样病例主要集中在≤15岁年龄组,占80.55%;全年均有病例发生.两年间共分离出流感病毒毒株312株,阳性率38.61%(312/808);其中季节性流感A型96株,B型113株,甲型H1N1流感103株.两年共发生流感暴发疫情43起,累计发病例数458例;暴发时间多在3-5和12月,占总暴发疫情总数的83.72%,流感暴发疫情全部发生在学校和托幼机构;2010年暴发疫情主要为B型流感病毒(94.44%),2011年暴发疫情仍以B型流感病毒(76.00%)为主.结论 龙岗区2010-2011年季节性流感发病相对平静,未发生较大规模的暴发流行,病毒毒株未发生明显变异.  相似文献   

5.
顾爽 《职业与健康》2011,27(9):1017-1018
目的了解本溪市流行性感冒(流感)流行规律和特征,为今后的流感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统计2008—2010年度本溪市流感监测哨点医院报告的流感样病例(ILI)就诊比例,并采集ILI标本进行病原学检测,对监测结果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2008—2010年2个监测周期中,流感监测哨点医院报告的ILI%分别为2.53%和3.16%,采集的ILI标本病毒分离阳性率分别为3.08%和10%,不同时期优势型别不同,2008年以季节性流感H1N1型为主,2009年以甲型H1N1流感病毒为主,2010年以B型和季节性流感H3N2型为主。结论 ILI%的变化能够较好地反映本溪市流感病毒的活动情况,不同监测年度流感病毒流行优势毒株不断发生变化,5岁以下婴幼儿是流感侵袭的主要人群。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深圳市龙岗区2010_2011年流感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为流感的预防与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集龙岗区流感监测哨点医院的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样本,提取流感病毒核酸,采用荧光定量PCR进行流感病毒核酸检测。结果2010年检测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样本368份,检出流感病毒核酸阳性112份,阳性率为30.4%,其中A型流感阳性57份(占50.9%),B型流感阳性55份(49.1%)。2011年检测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样本453份,检出流感病毒核酸阳性209份。阳性率为46.1%,其中A型流感阳性130份(占62.2%),B型流感阳性79份(占37.8%)。2011年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率高于2010年(P〈0.01)。结论深圳市龙岗区2010-2011年流感流行特征有较大变化,开展全年监测对流感的预测预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2010年广州市流行性感冒的流行特征,为流感防治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广州市19家医疗机构作为哨点医院,统计每周在内、儿、急诊科就诊的流感样病例数和门诊就诊人数,计算出流感样病例就诊指数(ILI%);采集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和暴发疫点现患病例的漱口液或咽拭子进行病毒分离和鉴定。结果19家哨点医院全年监测流感样病例301219人次,流感样病例就诊指数为4.71%(301219/6398064)。全年共报告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17起,累计发病626例,罹患率介于0.75%~8.61%,其中15起发生在学校及托幼机构;疫情主要发生在3-4月(14起);17起疫情中现场采集病例漱口液共79份,结果显示12起疫情为季节性流感(B型10起、H3N2型2起),其他5起疫情未检测到流感病毒。共采集流感样病例标本2689份,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695份,阳性率为25.85%,其中B型294份(占42.30%)、H3N2型213份(占30.65%)、甲型H1N1流感188份(占27.05%)。结论2010年广州市流感流行毒株以B型、H3N2型为主,暴发疫情主要发生在3-4月,学校是高发场所,应加强监测。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深圳市龙岗区学校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的流行特征,为采取科学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5—2008年深圳市疾病控制信息管理系统中相关的流感暴发疫情监测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龙岗区学校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进行分析。结果2005—2008年,深圳市龙岗区共发生学校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41起,占全区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总起数的89.13%;报告流感样病例539例,平均罹患率为1.32%;暴发疫情主要发生在小学,共发生38起,占学校暴发疫情总起数的92.68%;疫情暴发高峰在3—4月,占学校暴发疫情总起数的63.42%(26/41);2006—2007年以A型流感暴发为主(6/10),2008年为B型流感暴发(7/7)。结论深圳市龙岗区存在流感的局部暴发流行,学校流感的预防是疫情控制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龙岗区恶性肿瘤监测现状,探讨龙岗区近年来恶性肿瘤发病分布规律及趋势。方法各级医疗单位定期报卡,通过恶性肿瘤监测网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龙岗区2003—2008年恶性肿瘤新发病的患者数呈逐年上升趋势;户籍人口恶性肿瘤发病率比较稳定,暂住人噁性肿瘤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70岁以上人群恶性肿瘤发病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人群,且有向年轻化发展的趋势;男性发病人数多于女性;诊断依据以病理学诊断、仪器诊断为主。结论龙岗区恶性肿瘤发病上升趋势较明显,发病年龄提前,严重影响居民的健康。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估龙岗区现有流感监测系统的运作情况及其监测质量.方法 将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深圳市疾病控制信息管理系统和深圳市学生健康监测信息系统中龙岗区2011年1月~2013年7月的流感监测数据整理为数据库,从系统的代表性、真实性、稳定性、时效性等方面评估龙岗区现有流感监测系统的运转情况.结果 龙岗区现有流感监测数据由综合医院、社康中心、学校的症状监测数据和病原学监测数据组成,龙岗区和深圳市流感样病例占门诊病例总数的百分比(ILI%)的流行趋势高度一致(r =0.83,P<0.001),哨点医院报告的ILI%和病毒核酸检出率高度相关(r=0.71,P=0.001),学生健康监测信息系统发现流感暴发疫情的时间相对较深圳市暴发疫情系统较早(中位数为1d);在剔除寒暑假数据的影响后,哨点医院和学校监测点流感样病例鼻咽拭子标本的阳性检出率高度相关(r =0.86,P<0.001).结论 龙岗区流感监测系统的数据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和较高的稳定性,监测数据基本可靠,但受系统收集信息的制约,难以发现流感的暴发和流行,现有流感监测系统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1.
吕斌  徐晖  王勇  宁玉  喻柯  熊静 《职业与健康》2015,(4):482-484
目的通过了解孝感市流行性感冒(流感)流行特征,探索流行规律,为科学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对2012—2013年孝感市流感样病例(ILI)进行病例监测、病原学监测及聚集性疫情监测,并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孝感市2012—2013年共报告ILI 8 390例,占哨点医院报告门急诊病例的5.18%;共分离到流感病毒82株,病毒分离率6.63%,其中H1N1型43株,乙型B(Victoria)株21株,H3N2型17株,乙型B(Yamagata)株1株;2012年以乙型和H3N2型为主,2013年度以H1N1型和H3N2型为主。在夏季和冬季呈2个流行峰,共报告流感聚集性疫情6起,均发生在中小学校。结论该市在流感发病高峰季节应重点做好学校、幼托机构聚集性疫情防控,在非流行季节对聚集性疫情应加强非流感病原学检测工作。  相似文献   

12.
2005-2008年深圳市龙岗区学校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深圳市龙岗区学校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的流行特征,为采取科学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5-2008年深圳市疾病控制信息管理系统中相关的流感暴发疫情监测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龙岗区学校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进行分析。结果2005-2008年,深圳市龙岗区共发生学校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41起,占全区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总起数的89.13%;报告流感样病例539例,平均罹患率为1.32%;暴发疫情主要发生在小学,共发生38起,占学校暴发疫情总起数的92.68%;疫情暴发高峰在3-4月,占学校暴发疫情总起数的63.42%(26/41);2006-2007年以A型流感暴发为主(6/10),2008年为B型流感暴发(7/7)。结论深圳市龙岗区存在流感的局部暴发流行,学校流感的预防是疫情控制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和掌握深圳市龙岗区麻疹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和调整麻疹的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深圳市龙岗区2006—2010年麻疹发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6—2010年共发生麻疹病例2 865例,麻疹发病率分别是16.88/10万、30.18/10万、15.10/10万、2.31/10万、0.71/10万;男女病例分别为1 757例和1 108例。主要发病月份是5—8月,占59.34%(1 700/2 865);主要发病年龄是5岁以下儿童(1 448例,占50.54%)和20~30岁青年(554例,占19.34%);主要发病职业是散居儿童(1 487例,占51.90%)和工人(572例,占19.97%)。95.36%病例(2 732例)无麻疹疫苗接种史或免疫史不详。结论 5岁以下散居儿童和外来劳务青工属于麻疹防控重点易感人群,2007年以后麻疹发病率明显下降,但今后需要继续加强对易感人群进行麻疹疫苗接种。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深圳市龙岗区2009年4月-2010年5月流感流行规律,为有效防制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流行病学、血清学和病原学监测,对深圳市龙岗区流感流行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深圳市龙岗区2009年4月-2010年5月监测流感样病例(ILI)43 249例,占监测就诊病例总数的8.42%;全年均有病例发生,6月和7月ILI病例数最多;流感样病例主要集中在0~和5~岁年龄组,占79.4%;采集ILI鼻咽拭子标本520份,分离出91株流感病毒,阳性率为17.5%,新甲型H1N1 19株,H1N1亚型7株,H3N2亚型14株,B(Victoria)亚型51株。流感暴发疫情主要发生在中、小学校,占81.2%。核酸检测以季节性甲流和新甲型H1N1流感为主(81.2%)。结论深圳市龙岗区全年均有流感样病例发生,以夏季和冬季为高发季节,主要流行株为甲型H1N1流感病毒株和B型流感病毒(Victoria系),流感监测对预防流行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高芳旭  王辉 《职业与健康》2012,28(21):2660-2661,2664
目的了解2008年4月—2010年3月天津市流行性感冒(流感)流行特征。方法通过"中国流感监测信息系统"收集天津市国家级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ILI)监测数据及病原学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08年4月—2010年3月天津市国家级哨点医院上报ILI 483 941例,流感样病例占门诊病例比例(ILI%)为12.79%,病例以15岁以下儿童为主。共采集ILI咽拭子标本5 816例,分离出流感病毒1 393株,阳性率为26.86%。2008—2009年流感优势毒株为季H1,2009—2010年以甲型H1N1为主。结论 2009年甲型H1N1流感全球大流行,天津市流感流行高峰提前,且ILI发病数和病毒分离阳性率有所增多。天津市非监测期ILI%较高,需进一步开展非监测期ILI病原学监测。  相似文献   

16.
王亚丽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9):2304-2305,2313
目的对开封市2010年流行性感冒(流感)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了解流感的流行趋势、病原学变化特点,为今后流感防治工作提供科学指导。方法哨点医院对流感样病例进行监测,并按要求采集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标本运送至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在24h内采用real-time RT-PCR法进行核酸检测,并完成流感病毒的分离鉴定。结果 2010年开封市流感监测哨点医院共监测门、急诊就诊病例91661例,流感样病例(ILI)853例。全年共采集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标本571例,经实验室检测,新甲H1N1流感病毒18例(占3%),A未分型57例(占10%),B型9例(占2%),季H1和季H3均未检出,全年无流感及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的发生。结论流感发病有季节性,2010年第3周流感样病例数达高峰,随后呈明显下降趋势,流感样病例构成以25~年龄组为主,流感病毒以A未分型为优势流行株。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广州市荔湾区2011年流行性感冒(流感)流行特征以及流感流行优势毒株的分布情况,为辖区的流感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广州市荔湾区2011年流感监测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ILI)、病原学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家哨点医院监测门诊2011年共接诊病人241 107人次,其中ILI 10 142人次,ILI比例为4.21%。共检测ILI样本446份,检出流感病毒阳性59份,阳性率为13.23%;其中检出新甲型H1N1流感43份、H3N2流感1份、B型流感15份,分别占72.88%、1.69%和、25.42%。流感优势毒株从4月开始出现转折,从以甲型H1N1流感病毒为主转为以B型流感病毒为主。1月底至2月上旬呈现流行小高峰,峰值ILI比例为7.17%,流行由新甲型H1N1引起。结论 2011年广州市荔湾区流感流行优势毒株亚型呈现一定的变化趋势,流行优势毒株为甲型H1N1和B型,流感流行整体活跃程度低于历史同期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监测和分析无锡市流行性感冒(流感)的流行动态和病原学特征,为流感的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5年10月至2008年3月无锡市流感监测哨点的流感样病例(Influenza Like Illness,ILI)发病动态、流感病毒分离和爆发疫情资料进行监测和分析。[结果] 2005年10月至2008年3月,无锡市共监测报告ILI病例37 998例,ILI占门诊病例总数的比(ILI%)平均为3.67%。采集咽拭子标本1 796份,分离出流感病毒395株,分离率为21.99%。ILI和ILI%的高峰期均为2005年12月、2006年3月、2007年7月,ILI、ILI%和流感病毒分离率三者的高峰相互吻合,并与流感优势毒株交替变化一致。ILI的年龄构成中14岁以下儿童占91.03%,学校是发生爆发流行的主要场所。[结论] 我市流感病毒比较活跃,关注ILI动态、ILI%动态、毒株型别交替变化和新型毒株的出现,可以评价和预警流感流行情况。对儿童和学校等流感重点人群和场所,应在流行高峰前采取流感疫苗接种为主导的综合性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9.
河北省2001~2005年流行性感冒监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分析河北省2001~2005年流感流行特点和流感病毒亚型分布情况。方法在流感流行季节进行流感样病例统计,采集咽拭子标本用MDCK细胞分离病毒,血凝抑制试验鉴定病毒型别。结果4个流行期流感样病例数占门诊总病例数的百分比平均为4.69%,其中儿童为6.38%,成人为0.87%,流感样病例门诊检出率以每个流行期的1月最高;2001~2005年共采集咽拭子标本1662份,分离流感病毒189株,平均分离率为11.37%,其中A(H1N1)亚型2株(1.06%),A(H3N2)亚型156株(82.54%),B型31株(16.40%),A(H3N2)为优势流行型。2001~2002年流行期A(H1N1)、A(H3N2)亚型和B型同时流行,2002年后未见A(H1N1)亚型出现。结论流感样病例门诊检出率高峰出现在每个流行期的1月份,儿童病例比例较高,A(H3N2)是优势流行型。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深圳市龙岗区布吉街道手足口病的流行特点,为做好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的数据资料对2010—2012年深圳市龙岗区布吉街道手足口病疫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0—2012年累计报告手足口病病例9 112例,年均发病率为314.1/10万,其中报告重症病例6例,死亡病例1例。男性5 711例,女性3 401例,男女性别比为1.68∶1;发病年龄以5岁及以下儿童为主,共报告8 627例,占总发病数的94.68%;职业以散居儿童和托幼儿童为主,共报告8 737例,占总发病数的95.88%。5—9月为发病高峰,共报告6 011例,占总发病数的65.97%。共采集病例样本53份,检出肠道病毒阳性样本17份,阳性检出率为32.08%;其中肠道病毒EV 71阳性10份,占58.82%;CV A16阳性6份,占35.30%。结论深圳市龙岗区布吉街道手足口病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及年龄、性别差异,今后应加强疫情监测,并重点加强对散居儿童和托幼儿童的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