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掌握蛇口口岸的蝇类本底,为口岸蝇类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2016年4~9月,采用笼蝇诱捕法,对蛇口口岸的蝇类种群和夏秋季节的消长进行调查。结果本次调查共捕获蝇类2078只,经鉴定分为5科6亚科12种,大头金蝇为优势种,丝光绿蝇、铜绿蝇次之。蝇类密度随季节消长,平均密度为69.3只/笼,5月为高峰期。结论本次调查基本摸清了蛇口口岸蝇类的种群构成与夏秋季节消长状况,为进一步开展蝇类媒介生物防治、蝇类传染病调查和控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掌握赣榆口岸蝇类种群构成、分布、密度和季节消长,为口岸蝇类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3年4月—2014年3月,采用蝇笼诱捕法,对赣榆口岸不同生境蝇类进行调查,并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次调查共捕获蝇类3 356只,经分类鉴定隶属于4科8属9种,优势蝇种为舍蝇和丝光绿蝇;蝇类密度随季节消长,蝇密度高峰期出现在6、10月;平均密度为23.31只/笼。结论赣榆口岸蝇类季节消长明显,不同生境成蝇平均密度区别明显,不同生境蝇种构成比差别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2008年7月至2009年6月秀屿港蝇类种类、种群密度和季节消长情况,为口岸与地方卫生部门对医学媒介生物及虫媒传染病的防制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诱蝇笼捕集法.结果 通过本次调查,经鉴定蝇类种群组成为四科十八属三十种,以大头金蝇为优势种群.结论 基本摸清秀屿港口岸蝇类种群组成及季节消长,对实施蝇类生物控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大连市蝇类的种群分布和季节消长情况,为蝇类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2005-2007年每年4~10月采用笼诱法进行蝇类种群、密度及季节消长的调查。结果共捕获蝇类22 436只,分别属于4科9亚科17属19种,其中丝光绿蝇为优势种,蝇类活动高峰期为5~6月;农贸市场优势蝇种依次为丝光绿蝇、大头金蝇、厩腐蝇,餐饮外环境、绿化带、居民区依次为丝光绿蝇、红头丽蝇。结论本次调查基本摸清了大连的蝇类情况.应采取以环境治理为主,辅以化学杀灭的综合防治措施,控制蝇类密度,防止肠道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广州市流花邮政大院蝇类的种群组成、密度及季节消长规律进行调查分析,以便收集广州市邮政口岸地区蝇类本底资料。方法于2012年1月—12月采用笼诱法,定时、定点每月2次进行蝇类诱捕。结果本次调查共诱捕蝇类1 475只,经分类鉴定隶属于4科12属22种,年平均蝇密度为20.49只/笼。优势蝇种为裸芒综蝇。结论本次调查填补了广州市邮政口岸医学媒介生物蝇类的资料空白,根据自然环境和媒介生物随季节消长的特点,蝇类防治工作的关键是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才能有效地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掌握杭州机场口岸蝇类本底情况,为口岸控制媒介生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07年1-12月,采用蝇笼捕诱法对杭州机场口岸蝇类种群分布和季节消长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 本次调查共捕获蝇类16953只,经分类鉴定隶属于4科13属19种,优势种群为大头金蝇;蝇密度随季节消长,平均蝇密度为176.59只/笼·d,在6、10月...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调查桂林两江国际机场蝇类的本底情况,为口岸蝇类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诱蝇笼法对蝇类的种群构成、密度和季节消长等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2014年1—12月共捕获成蝇3 485只,经分类鉴定隶属于5科16属21种;优势种为巨尾阿丽蝇(35.84%);年平均密度为14.5只/笼·d,密度高峰期为5月;航站楼蝇密度最高。结论本次调查基本掌握了桂林两江国际机场蝇类的本底情况,为口岸蝇类防治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掌握重庆铁路口岸的蝇类季节消长情况,为口岸蝇类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2006年10月-2007年9月,采用蝇笼诱捕法,对重庆铁路口岸的蝇类种群分布和季节消长进行调查。结果调查共捕获蝇类784只,4科13属30种,优势蝇种为巨尾阿丽蝇;蝇密度随季节消长,平均密度为16.33只/笼·日;4月为高峰期;不同生境的蝇密度不同,其中垃圾站最高。结论调查填补了重庆铁路口岸医学媒介生物蝇类的资料空白,为进一步开展蝇类媒介生物防制、蝇类传染病监测和控制提供了依据,在控制方面应根据不同时间和地点采取相应的措施,重点在垃圾站。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掌握重庆铁路口岸的蝇类季节消长情况,为口岸蝇类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从2006年10月-2007年9月,采用蝇笼诱捕法,对重庆铁路口岸的蝇类种群分布和季节消长进行调查.结果 调查共捕获蝇类784只,4科13属30种,优势蝇种为巨尾阿丽蝇;蝇密度随季节消长,平均密度为16.33只/笼·日;4月为高峰期;不同生境的蝇密度不同,其中垃圾站最高.结论 调查填补了重庆铁路口岸医学媒介生物蝇类的资料空白,为进一步开展蝇类媒介生物防制、蝇类传染病监测和控制提供了依据,在控制方面应根据不同时间和地点采取相应的措施,重点在垃圾站.  相似文献   

10.
为掌握唐山市城区蝇类种群分布及季节消长规律,为今后病媒生物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于2008年5-10月按不同地理位置选择不同生境对蝇类密度及季节消长进行调查.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掌握重庆铁路口岸的蝇类本底,为口岸蝇类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2006年10月-2007年9月,采用蝇笼诱捕法,对重庆铁路口岸的蝇类种群分布和季节消长进行调查。[结果]调查共捕获蝇类784只,4科13属30种,优势蝇种为巨尾阿丽蝇、丝光绿蝇、铜绿蝇、大头金蝇;蝇密度随季节消长,平均密度为16.33只/笼·日;4月为高峰期;不同生境的蝇密度不同,其中垃圾站最高。[结论]调查填补了重庆铁路口岸医学媒介生物蝇类的资料空白,为进一步开展蝇类媒介生物防制、蝇类传染病监测和控制提供了依据。对蝇类的控制应根据不同时间和地点采取相应的措施,重点在垃圾站。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无锡国际机场蝇类本底情况,为蝇类防治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采用诱蝇笼法对蝇类密度、种群分布、季节消长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无锡国际机场有蝇类5科13属20种;绿蝇为优势种;7、8、9月为蝇类活动高峰期。结论控制蝇类种群与孳生物的种类、数量以及气温有很大关系,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来有效控制蝇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掌握营口市区蝇类种群构成、季节消长和不同生境蝇密度情况,为制定蝇类防控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诱蝇笼法。结果 2012年共捕蝇2 931只,平均密度为52.34只/笼。其中最多的3种蝇类为丝光绿蝇(1 365只,46.57%)、厩腐蝇(490只,16.72%)、亮绿蝇(284只,9.69%)。丝光绿蝇为主要优势种。7、8月为密度高峰期,密度分别为:85.13、113.50只/笼。结论在成蝇活动期间,重点防治月份为7、8月,重点防治区域为露天农贸市场,相关部门在这些区域要增加灭蝇器械,并保持环境卫生,以减少或者避免由蝇类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掌握苏州口岸蝇类的种群构成及其密度的变化规律,为口岸防控蝇类,防止传染病传播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境口岸医学媒介生物本底调查方法》对苏州口岸的蝇类进行为期1年的调查。结果本次调查共捕获蝇类320只,经鉴定隶属于有翅目3科7属10种,以家蝇为优势种,其次分别为大头金蝇、丝光绿蝇和铜绿蝇,季节消长的高峰期为6、7月份。结论基本掌握了苏州口岸蝇类本底资料。对蝇类重要孳生地适时灭蝇可有效降低蝇密度,防止肠道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江夏区纸纺街2010年蝇类的种群动态,为蝇传疾病的预防和灭蝇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蝇类采用笼诱法。结果蝇类有4科7属11种,家蝇、丝光绿蝇、大头金蝇和巨尾阿丽蝇为优势种,分别占蝇类总数的34.8%、18.4%、13.7%和13.4%;家蝇密度季节消长曲线呈双峰状,丝光绿蝇和大头金蝇呈单峰状,而巨尾阿丽蝇呈多峰状。年均蝇密度为:农贸市场>绿化带>餐饮外环境>居民区。优势蝇种优势度季节消长曲线和密度季节消长基本一致。结论家蝇、丝光绿蝇和大头金蝇为主要防治对象,全区5-11月应开展灭蝇工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掌握昆山口岸蝇类本底情况,为开展蝇类防制和口岸监督工作提供依据。〔方法〕从2006年3—12月采用笼诱法对昆山口岸蝇类的种群组成、季节消长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本次调查共捕获蝇类21754只,经鉴定隶属4科12属15种,其中大头金蝇为优势种,占捕蝇总数的69.49%,其次为丝光绿蝇和黑尾黑麻蝇,分别占捕蝇总数的19.26%和2.63%,不同调查点的蝇类种群构成不完全相同。蝇密度在6月份和10月份形成2个高峰,分别为381.83只/笼·日和561.42只/笼·日。〔结论〕本次调查基本掌握昆山口岸蝇类本底情况,为进一步开展蝇类防制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调查绥芬河口岸蝇类本底情况,为口岸今后鉴别外来蝇种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诱蝇笼诱捕法,进行蝇类种群调查.结果 共捕蝇721只,经鉴定分类3科14属22种,其中黄足裸变丽蝇为黑龙江省内新纪录蝇种,优势蝇种为丝光绿蝇.结论 本次调查初步了解了绥芬河口岸蝇类种群及季节消长情况,为绥芬河口岸蝇类的防控工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掌握顺德口岸容奇港蝇类的种群构成、不同生境密度分布及季节消长情况,为口岸蝇类控制和传染病监测提供依据。方法 2011年3月-2012年2月以容奇港(内河集装箱港口)内职工饭堂、货物堆场、职工宿舍区为调查点,采用笼诱法,对捕获的成蝇用乙醚熏杀后进行种群鉴定、计数及选择性制成标本。结果本次调查共捕获蝇类366只,经鉴定隶属于4科6属9种,优势种蝇为丝光绿蝇占46.17%;蝇密度随季节消长,平均密度为3.39只/笼·d,高峰期出现在四月,峰值为17只/笼·d。结论基本摸清容奇港蝇类的本底情况,港区内蝇类平均密度较低,符合SN/T1415-2004《国境口岸医学媒介生物控制标准》的规定(成蝇密度<10只/笼·d)。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杨浦区4种生境蝇类种群及季节消长情况,为蝇类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笼诱法,于2010-2013年每年的3-11月在大型绿地(公园)、中小饭店周边绿地、居民小区和农贸市场4种生境进行监测。结果 2010-2013年共捕获蝇类5科25属39种1588只,优势种为厩腐蝇、丝光绿蝇、巨尾阿丽蝇、横带花蝇、大头金蝇、狭额腐蝇;季节消长曲线呈现6月和9月双高峰,2010年密度最低。在大型绿地、农贸市场、中小饭店周边、居民小区4种生境中,蝇类种群最多的是大型绿地为32种,密度最高的是农贸市场为4.70只/(笼·d)。结论杨浦区有较好的蝇类生境,蝇类种群丰富;厩腐蝇、丝光绿蝇、巨尾阿丽蝇等优势种群需要重点控制;农贸市场是关键控制场所,6及9月前后是控制蝇类及蝇传疾病防控的两个重要时间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