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推广主动加压减压结合高频通气(ACD-H)心肺复苏方法,与标准心肺复苏术(STD-CPR)的初期复苏效果进行对照研究,验证ACD-H心肺复苏方法的疗效.方法 根据复苏的方法不同,120例心搏骤停患者分为ACD-H组和STD-CPR组,每组60例;比较2组在复苏开始后5、10、15 min收缩压(SBP)、自主循环恢复率(ROSC)、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24 h存活率、心电图(ECG) 按压波形变化.结果 ACD-H组5 min时SBP显著高于STD-CPR组[(84.68±40.73)mmHg vs (63.26±29.25)mmHg,P<0.001],10 min时ACD-H组SBP显著高于STD-CPR组[(74.27±37.45)mmHg vs (61.28±26.48)mmHg,P<0.001],15 min时ACD-H组SBP显著高于STD-CPR组[(66.78±20.64)mmHg vs (45.73±19.71)mmHg,P<0.001];ACD-H组SPO2显著高于STD-CPR组[(89.55±9.63)% vs (61.45±8.63)%,P<0.001];ACD-H组自主循环恢复率显著高于STD-CPR组(28.3% vs 11.7%,P<0.001);24 h存活率ACD-H组显著高于STD-CPR组(23.3% vs 8.3%,P<0.001);ACD-H组ECG按压波形变化较规律,STD-CPR组ECG按压波形变化不规则.结论 ACD-H心肺复苏方法初期复苏效果明显优于STD-CPR.  相似文献   

2.
腹部提压法对心搏骤停猪血流动力学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前,不论是指南推荐还是临床中对心搏骤停常采用的复苏方法是标准胸外按压心肺复苏法(STD-CPR),但该方法的复苏成功率并不理想,且易引发胸肋骨骨折、重要器官损伤等并发症[1 2],在多发胸肋骨骨折造成“连枷胸”或有开放性胸外伤时,STD-CPR可能加重原有损伤.因此,国内外学者在心肺复苏(CPR)的作用机制和方法学上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探索,提出多种新的复苏方法[3-8].本研究中通过比较腹部提压法和STD-CPR对心搏骤停猪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对腹部提压法的复苏效果进行初步评估,旨在探讨一种新的CPR方法.  相似文献   

3.
影响院前心跳呼吸骤停存活出院率的因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据统计,每年心搏骤停(cardiac arrest,CA)发生率为0.5‰,然而国际国内复苏后存活率总体水平不高,院前CA的复苏存活率更低。由于院前CA预后受许多因素的影响,为了探讨影响院前CA复苏后存活出院率因素,提高院前CA复苏后存活出院率,本文对我院近2年来抢救院前CA患者8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4.
正目前,胸外按压心肺复苏法(standard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STD-CPR)复苏成功率并不理想,且易引发胸肋骨骨折、重要器官损伤等并发症[1-2]。笔者借鉴国内外学者在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作用机制和方法学的研究基础上,对1例院内发生呼吸心脏骤停的多脏器功能不全患者采用胸腹部联合CPR法进行抢救,患  相似文献   

5.
经腹实施心肺复苏方法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心搏骤停是临床上常见的最危险情况之一,标准心肺复苏术(STD-CPR)是常用的救治方法,但其预后并不乐观.为提高复苏成功率,改善患者预后,国内外学者在心泵、胸泵、左房泵及腹泵机制[1]的基础上,在心肺复苏方法学上进行了一系列探索,提出了多种STD-CPR的改良方法.现将经由腹部实施的心肺复苏方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心肺复苏(CPR)自20世纪60年代在临床应用以来,每年成功救治了数以万计的心搏骤停(CA)患者[1],但总体来说,相对于庞大的CA人群,复苏成功率仍然很低.尽管复苏方法不断改进,有20% ~ 40%的患者可以达到自主循环恢复(ROSC),但住院期间病死率仍高达50%~70%[2-3],而最终生存率仅30%左右[4-6].半个世纪以来,为了提高复苏成功率和出院存活率,人们对标准心肺复苏术(S-CPR)进行了研究和改良,并先后发明了多种CPR新方法和改良方法[7-12],包括复苏期间给予气管插管和呼吸机控制通气时机的选择[13]等.双下肢屈曲挤压心肺复苏术(CPR-BPLE)是根据CPR原理和人体自身解剖特点对S-CPR改良后得到的一种新型复苏技术,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心肺脑复苏常见不足与缺陷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临床上,如果对心搏骤停(Cardiac arrest,CA)患者实施心肺脑复苏(Cardiopulmonary cerebral resuscitation,CPR)措施不规范,将严重影响患者的存活率和生活质量,鉴于<国际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指南2000>的发表,结合我国现状,对心肺脑复苏常见不足与缺陷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前,心脏骤停(cardiac arrest,CA)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都是危及人类生命的最主要原因[1].研究表明:发生CA的患者如果在发病最初的3~5 min内接受有效的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存活率可达49%~75%[2-5],CPR每延迟1 min实施,心脏骤停患者的存活率就下降7%~10%[6].然而流行病学调查发现[7],80%的CA事件发生于院外,其中67%有目击者,但通常为非医务人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Utstein模式下心肺复苏仪联合叠加通气对心搏骤停(CA)患者PETCO_2的影响。方法:依据国际Utstien心肺复苏评价指南模式,90例CA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患者给予机械胸外按压+叠加通气,对照组患者给予机械胸外按压+A/C模式机械通气。比较2组患者自主循环恢复率、存活率、血气指标和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结果:2组患者自主循环恢复率和存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各时段PETCO_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复苏0.5h和复苏1h血乳酸、血清BNP、cTnI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Utstein模式下心肺复苏仪联合叠加通气可以改善CA患者呼吸功能降低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秦皇岛地区院前心搏骤停患者(CA)心肺复苏"生存链"实施现状,探索我国实际情况下如何提高院前心肺复苏成功率。方法:基于Utstein模式,收集2015-02-2017-09期间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急诊科、秦皇岛市海港医院急诊科、秦皇岛市中医医院急诊科、北戴河医院急诊科接诊的187例院前CA患者,分为复苏有效组和复苏无效组。比较两组患者院前心肺复苏(CPR)生存链的实施情况,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87例CA患者,男131例(70%),女56例(30%);平均年龄(63.30±16.12)岁,复苏成功率为32.08%。院前CA发生在住所(54.5%)、公共场所(26.7%)。院前CA原因主要为心源性疾病(40.6%),其次为创伤(24.1%)。78.6%的CA有目击者,但只有12.8%由目击者进行了现场CPR。14.4%的CA给予院前除颤,而院前气管插管率仅为11.2%。与复苏无效组比较,复苏有效组在目击者CPR(χ~2=23.270,P=0.000)、CA至专业CPR5min(χ~2=27.770,P=0.000)、院前除颤(χ~2=4.459,P=0.035)、院前气管插管(χ~2=5.807,P=0.016)、院前肾上腺素使用(χ~2=7.039,P=0.0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秦皇岛地区院前CA的复苏成功率不高,院前"生存链"中很多因素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1.
院外心脏骤停 (out-of-hospital cardiac arrest, OHCA)和院内心脏骤停 (in-of-hospital cardiac arrest,IHCA)患者中,国内出院存活率仅有 1%和 10%,总体复苏成功率只有4.0%[1].心脏骤停(cardiac arrest,CA)时全身组织器官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巴曲酶对兔心肺复苏(CPR)后血液黏度、细胞因子及脑皮质、海马CA1区组织结构的变化与复苏成功率之间的关系.方法 40只新西兰大耳白兔随机分为三组:①假手术组:8只;②常规复苏组:16只;③复苏加巴曲酶治疗组:16只.各组均于复苏后4、12 h各取血7 mL,用以测定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清TNF-α、血清NO浓度.动物死亡后即刻取脑皮质、海马CA1区进行光镜、电镜检查,未死亡者24 h后处死取脑皮质、海马CA1区进行光镜、电镜检查,同时计算死亡率.结果 CPR 4、12 h常规复苏组、巴曲酶组全血黏度(高切、低切)、血浆黏度、血清TNF-α浓度、血清NO浓度均显著增高,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巴曲酶组增高程度较常规复苏组小(P<0.05).光、电镜检查,假手术组均无异常,常规复苏组和巴曲酶组损伤明显,巴曲酶组优于常规组.复苏后24 h存活率假手术组100%、常规复苏组37.5%、巴曲酶组72.2%,常规复苏组存活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 CPR后兔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增高,血清TNF-α、NO持续升高,巴曲酶可降低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抑制CPR后血清TNF-α、NO升高.巴曲酶可通过上述机制减轻CPR后的脑组织损伤并提高CPR动物24 h存活率.  相似文献   

13.
心脏骤停(cardiac arrest,CA)是全世界成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每年罹患数百万人.及时有效的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是其唯一救治措施,但救治成功率低,出院存活率<7%,神经系统损伤是其主要致死和致残原因[1-3].“治疗性低温”(therapeutic hypothermia),国内习惯称为“亚低温”(mild hypotherima)是为了减轻患者神经系统损伤而进行诱导的轻中度低温(32~ 34℃),是CA患者经过CPR恢复自主循环(return of spontaneous circulation,ROSC)后进一步脑复苏治疗的最重要环节,也是目前唯一被临床证实能够改善患者远期预后和神经功能恢复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心肺复苏的复苏时限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2-01-01-2014-12-31在本院院前、院内急诊抢救的393例心脏骤停(CA)患者,复苏时间≤30min者为常规CPR组(190例);复苏时间30min者为超长CPR组(203例)。根据预后分为CPR成功组72例和失败组321例。回顾性统计和分析复苏时限与预后的关系。结果:常规CPR组与超长CPR组性别、年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2组复苏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429,P0.01),预后自主循环恢复(ROSC)率、出院存活率、30d神经功能良好恢复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显示常规CPR组复苏时间较短,预后优于超长CPR组。CPR成功组与失败组停博时间、复苏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显示停博时间长、复苏时间长,预后不良。观察不同复苏时间(≤15min、16~30min、31~60min、60min)患者预后,显示随着复苏时间的延长,总体预后明显下降,特别复苏时间≤15min者预后明显高于其他患者。结论:CPR复苏时间≤15min预后明显优于15min者,对CPR预后是有利的因素;随着复苏时间的延长,复苏的预后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5.
<正>心搏骤停(cardiac arrest,CA)指致病因素诱发心脏突然停搏致有效泵血功能丧失,而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是心搏骤停最有效的抢救措施之一,有效地提高心肺复苏的质量是增加心搏骤停患者的存活率及良好预后的关键[1]。高质量胸外按压能保证有效的脑灌注的压  相似文献   

16.
心脏骤停(CA)是最严重的心脏急症之一,无论是心源性还是非心源性,其病死率都非常高。在临床上,许多CA患者经过心肺复苏(CPR)治疗后心搏恢复,但是存活率并不是很高。CA不仅可以引起心、脑、肺等器质性损伤,同时也可以引起肾脏的损伤。本文主要研究CA对肾脏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心肺复苏成功患者肾脏早期损伤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7.
随着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技术的不断提高,在南美和欧洲每年大约都有500000人接受心肺复苏,这其中有20%~ 50%的患者血流动力学能够获得稳定,但出院存活率仅为2%~15%,而40%~50%存活患者遭受永久的认知功能损害,例如记忆、注意力和执行功能1].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心肺复苏后持续的脑损伤.在心脏骤停(cardiac arrest,CA)和心肺复苏过程中,机体经历严重缺血缺氧、酸中毒、电解质紊乱、缺血-再灌注和应激等一系列病理过程,大量神经内分泌因子参与这一过程,使得脑细胞形态、功能发生变化1-2.因此人们开始认识到心肺复苏后脑的复苏是关键,这也成为临床治疗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在复苏现场对心搏骤停(CA)患者采用冰帽进行头部早期保存性低温治疗的可行性.及其对患者复苏成功率及神经功能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院外CA患者48例随机分为早期低温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3例,比较两组自主循环恢复率、存活出院率、存活患者神经功能评分。结果:头部保存性低温治疗有效地降低耳温,明显改善存活患者的GCS评分,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出院存活率。结论:复苏现场进行头部早期保存性低温治疗可改善复苏后存活患者的神经功能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亚甲蓝在兔窒息性心搏骤停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兔窒息心肺复苏模型,实验动物分为对照(A)组、亚甲蓝(B)组(复苏时应用亚甲蓝),观察复苏前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IL-8、一氧化氮(NO)、乳酸(LA)的变化,观察动物血压的变化、自主循环恢复率和2 h存活率.结果 窒息动物心肺复苏后,血浆TNF-α、IL-6、IL-8、NO、LA水平明显高于窒息前(P<0.01);复苏后,B组动物血浆中上述物质水平明显低于A组(P<0.01);复苏后,B组动物血压明显高于A组(P<0.01),B组动物的自主循环恢复率、存活率也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 亚甲蓝能提高心搏骤停动物自主循环恢复率和存活率,在心搏骤停的抢救治疗中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心脏骤停(cardiac arrest, CA)是引起世界范围内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2020年国际复苏联络委员会对全球16个院外CA(out-of-hospital cardiac arrest, OHCA)中心的数据分析显示, OHCA的年发病率为(30.0~97.1)/10万;接受治疗的患者30 d存活率为3.1%~20.4%, 仅2.8%~18.2%的患者有良好的神经功能预后[1]。我国北京、上海等城市报道OHCA患者出院时神经功能良好的患者比例更低[2,3]。CA患者经过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自主循环恢复(return of spontaneous circulation, ROSC)后脑损伤是其死亡的主要原因[4], 因此ROSC后脑保护一直是治疗的重点和难点。目标体温管理(targeted temperature management, TTM)是应用物理和(或)化学方法将核心体温快速降到目标温度, 维持一定时间后缓慢升温至正常生理体温的过程。2002年发表的两个随机对照研究证实[5,6], CA复苏后脑损伤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