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006年6月,深圳市被卫生部列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血试点城市,本中心由此正式启动了加强临床合理用血的管理工作.2006、2007年连续2年,我们综合调查了全市各医院每年临床合理用血的基本情况,共查阅和分析了临床用血病历10 813份,并针对性分析了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不同临床用血科室,以及临床应用不同血液成分在合理性上存在的不同问题等[1-4],针对这些问题,2007和2008年,我们先后提出并采取了一系列监督管理措施[5].2009年底,我们再次对深圳市各医院的临床用血病例(共3 030份)做了一次全面调查,从中发现尽管有些问题依然存在,但绝大部分医院的临床输血有了进步,一些原本突出问题更是发生了明显变化,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最近几年,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紧张情况在全国医院普遍存在,特别是在一些大中城市已呈常态性、普遍化的趋势,每年血站都面临着缺少无偿献血者严峻的挑战。现阶段虽然无偿献血增长幅度逐年提高,但仍远低于医疗服务的增长幅度,这是造成医疗用血紧张的主要原因。输血科本来的工作是保证临床用血的安全、有效、合理和科学,但现在每天的大量时间花在和血站沟通上,目的是期望血站多供些血源,以便能满足临床用血需求。在日常工作中,如何解决这些矛盾,满足临床的用血需求,我认为首先医务人员必须具有包容的心态,再在合理用血、扩充血源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以应对日常缺血状态。现就这些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制定临床科学合理输血申请与输血病历评估体系并用于临床科室合理用血评价,探讨在临床用血紧张的情况下,提高输血质量,节约临床用血的措施.方法 通过建立和执行严格输血申请审批、临床输血申请合理性评估,及输血后输血病历归档与评估制度,总结分析8年间医院住院患者人次、手术例数与临床用血量的关系,不断完善细化医院临床科学合理用血管理制度.结果 对临床科学合理用血管理制度执行效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8年间在住院患者增长98.55%及手术例数增长97.61%的情况下,临床用血量仅增加9.57%,手术科用血量下降12.12%,住院患者人均输血量下降44.82%,手术患者人均输血量下降47.27%.红细胞用量上升8.52%,血小板用量上升27.50%,冷沉淀用量升高25.5倍,血浆用量下降15.19%.结论 通过制定和完善临床科学合理用血管理制度,建立用于临床合理用血评价体系,达到对临床用血进行科学调控和规范管理,节约宝贵的血液资源和使其临床疗效最佳之目的. 相似文献
4.
大连地区临床用血情况调查 总被引:5,自引:6,他引:5
目的了解大连地区临床合理用血状况,为提高临床安全合理用血水平提供数据。方法依据《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编制调研登记表。随机抽取大连地区22家医院1 277份病历,分析用血指征的符合情况。结果4 559次输血中2 244次为不合理输血。其中血浆不合理输注最为突出(占60%)。红细胞不合理应用主要是未达到输血指征时输注而且输注量过大,血小板不合理应用主要表现在二甲医院输注血小板的指征过宽,三甲医院非手术科室输注血小板量不足1个治疗量,冷沉淀应用的主要问题为指征过宽。结论大连地区的成分输血开展良好,但是仍然存在不合理输血现象,亟待在各级医院普及临床合理用血知识和提高安全用血意识。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简称自治区医院)临床用血情况,为进一步提高科学合理用血水平提供依据。方法使用成电医星HIS系统收集自治区医院各科室2014~2018年临床用血数据,包括全血及成分血用量、成分血及用血总量;临床用血ABO血型分布;出院人数、手术台次、手术用血;内科与外科临床用血量情况;临床用血的民族分布情况;临床不同种类疾病用量等,做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2014~2018自治区医院临床用血总量21 654.5 U,由3 930.5 U上升至4 949 U,年均增长率5.93%;成分血输注率从47.18%提升至99.02%;临床用血总量的血型分布占比依次B型36.4%、O型36.2%、A型20.4%和AB型7.0%;人均用血量年均增长率1.6%,手术台次平均用血量年均增长率-1.9%;内科与外科临床用血科室的历年用血总量比例66.2%,33.8%,重症监护疾病类、血液病类、妇科产科病占本院临床用血总量前3位,占52.4%;藏族、汉族和其他临床用血总量比例分别为:97.52%,2.59%,0.35%。结论自治区医院用血总量逐年上升,开展成分输血比例逐年上升,但临床科学、合理用血仍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宝安区医疗用血单位临床合理用血情况,为临床用血管理提供科学数据。方法通过调查2010、2012、2013年共1 461份输血病历,运用SPSS13.0和χ~2检验,评估临床用血的合理性。结果 1 461份输血病历中,不合理输血285份(19.5%),其中红细胞占10.3%,血浆占7.5%,红细胞和血浆"搭配血"占1.7%。不合理输血总体上呈减少趋势,红细胞和"搭配血"不合理使用明显降低,但是血浆不合理使用依然严峻。不合理用血科室主要集中在普外科(31.7%)和产科(30.2%)。结论宝安区临床不合理用血情况依然严峻,需进一步加强临床用血的管理,尤其是需加强临床医护人员合理用血知识的培训。 相似文献
7.
积极推进临床合理用血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输血是现代临床医疗的一项重要甚或必要手段,但众所周知输血又始终存在一定的风险,乃至可能对患者造成严重的危害[1, 2].输血可引起多种不良反应(transfusion reactions /adverse reactions),如发热、过敏、溶血、输血后紫癜、循环负荷过重、移植物抗宿主病、输注无效和枸橼酸盐中毒等[3,4];更为严重的是,由于现代检测技术的局限性和血液自身的复杂性,受血者输血后还存在着经血传播疾病的风险[5];因输血前交叉配血、发血以及在输注、输血护理等过程中,人为错误对患者造成伤害的报道亦屡见不鲜[1]. 相似文献
8.
9.
10.
输血可以治疗疾病和抢救生命,也可以引起输血不良反应。在现代输血中,成分血是把全血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分离并制成各种较浓和较纯的制品,根据不同的适应症,用于治疗疾病。由于成分血具有浓度高、纯度高、副作用少、血多用、合理用血等特点.适宜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医院临床输血标准化管理中的作用。方法按照《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1年版)建立本院临床输血标准化管理框架和考核内容,从2012年开始每月检查本院输血管理中各个环节,对其中不达质量标准的内容制定改进计划(plan),然后计划实施(do)、按月检查考核(check),进一步提出改进措施(action)。结果一年运行后全院临床输血管理制度更加健全;管理措施越来越丰富和完善;全院输血质量考核指标经χ2检验,各项指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部分指标改善明显(P〈0.01),6项监控指标平均降低22.6%。结论 PDCA循环是一种有效提高医院输血标准化管理质量的方法,使医院临床输血管理目标、方向、分工明确,层次明显,管理落实,使临床输血管理内容更加丰富、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制度更加健全,使医院输血质量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临床用血趋势,合理利用血液资源,并协助地方中心血站制定恰当的采供血计划,更好地为临床服务。方法对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2003-2011年临床用血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临床成分血使用率呈上升趋势,其中O型血用量最大,临床用血ABO血型分布规律为0〉A〉B〉AB,手术科用血量比非手术科用血量大。自体输血率未达标。结论制定科学的用血计划,严格合理控制血制品输用量,保证用血安全合理,提倡自体输血。 相似文献
13.
某市各级医院临床输血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梧州市各级医院临床医师掌握科学、合理用血技术的状况。方法统计分析2000-2006年本站对全市医院临床供血情况和各级医院临床医师成分输血及用血剂量情况。结果梧州市临床成分输血比例逐年提高。历年各级医院全血输血率比较χ^2=68.11,P〈0.01;三级与二级医院比较χ^2=43.42,P〈0.01。历年各级医院成分输血率比较χ^2=26.29,P〈0.01;三级与二级医院比较χ^2=17.29,P〈0.01。历年各级医院临床医师使用红细胞类成分血输血率比较χ^2=2 3.59,P〈0.05;三级与二级医院比较χ^2=16.04,P〈0.05。历年各级医院临床医师低剂量输血比例比较χ^2=30.84,P〈0.005;三级与二级医院比较χ^2=21.70,P〈0.005。结论推进成分输血工作的同时,必须加强对临床医师科学、合理用血技术的指导,杜绝滥用血液。 相似文献
14.
15.
16.
目的 通过对现阶段Lewis血型系统抗体检出率的分析,探讨产生Lewis血型系统抗体患者的临床输血策略。方法 应用盐水试管法及卡式抗人球蛋白法等血清学方法进行实验检测,对证实存在Lewis血型系统抗体的标本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 923例送检标本中有147例检出Lewis抗体,抗Lea抗体83例占56.5%(83/147),抗Leb抗体51例占34.7%(51/147),抗Lea+Leb抗体13例占8.8%(13/147)。单纯IgM型135例占91.8%(135/147),IgG型或IgG+IgM型Lewis抗体12例占8.2%(12/147)。血型正反不一致标本中有38例检出Lewis抗体,其中26例为抗Leb抗体,占68.4%(26/38),卡式抗体筛选试验Lewis抗体漏检率为28.5%(42/147)。51例输注了红细胞,未发生输注无效或输血反应。结论 Lewis血型系统抗体检出率与文献报道[6,9]存在差异,Lewis血型系统抗体的临床意义不可忽视,应尽可能采用三种介质交叉配血来保证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通过对各类成分血液输血反应发生频率和输血反应类型的调查分析,以提高临床医护人员对输血反应的认识和处理能力。方法对某院2005年1月~2010年2月各种成分输血后所发生的输血反应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在139 852单位输血中,共发生输血反应143次,总输血反应率为0.10%,输注全血反应率最高为0.99%,红细胞悬液0.14%,冰冻血浆0.07%,血小板0.05%,滤白红细胞0.01%,自体输血无输血反应。输血单位为1,2,3,4和≥5单位的构成比分别为0.03%、0.06%、0.31%、0.41%和1.12%。血液内科、其他科室与外科患者反应频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输血反应表现类型以非溶血性发热反应最多见,占62.94%,其次是过敏反应,占32.16%。结论自体输血和去除白细胞悬浮红细胞输注能有效降低输血反应发生率,对多次输血的患者,应输注去除白细胞悬浮红细胞,以减少输血反应的发生。预防性用药可减少轻度的输血反应。 相似文献
19.
20.
去白细胞输血预防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的临床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评价临床输注去白细胞的红细胞悬液和浓缩血小板悬液预防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FNHTR)的效果。选择100例肝硬化,胃溃疡和胃癌等病人输注去白细胞的红细胞悬液,对照组相类似50例病人输注普通红细胞悬液。240例急性或慢性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多发性骨髓瘤,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糖尿病,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重症肝炎,烧伤癌症放,化疗等患者分为两组,各组120例随机接受去白细胞的血小板或未去白细胞的血小板悬液,观察FNHTR的发生率,结果表明,在100例接受去白细胞的红细胞悬液的患者中未发生FNHTR,对照组50例患者中有8例发生FNHTR,发生率为16%;输注血小板的患者中,去白细胞和未去白细胞的FNHTR发生7例和25例,发生率分别为5.83%和20.83%。结论:去白细胞输血可防止或减少FNHTR的发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