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洲 《临床误诊误治》2005,18(11):832-832
1病例资料女,35岁。因全身皮肤淤斑1个半月,加重伴月经量增多4天入院。1个月前因四肢淤斑半月余,在他院就诊。查血白细胞5·2×109/L,血小板78×109/L,红细胞3·77×1012/L,血红蛋白120 g/L。诊断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给予罗红霉素、利血生、泼尼松口服。1周后复查血白细胞9·1×109/L,中性粒细胞0·836,血小板35×109/L。骨髓细胞学检查示巨核细胞生成减少,轻度感染。治疗第18天患者因病情未见明显好转,自行停服泼尼松,改为服中药治疗。4天后病情恶化,全身皮肤出现大片淤斑,月经量增多,即来我院。查血小板40×109/L。给予黄芪注射液40 m …  相似文献   

2.
1 病例资料 男,21岁.主因双下肢皮肤淤斑10月余入院.既往体健,10个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皮肤淤斑,可自行消退,反复出现,偶有牙龈出血,无其他伴随症状.在当地医院查血常规示:白细胞1.61×109/L,中性粒细胞0.68,血小板29×109/L.为进一步诊治来我院.查体:双下肢散在陈旧出血点、淤斑,余未见明显阳性体征.  相似文献   

3.
【病例】女,35岁。因皮肤淤斑12天入院。患者发病前从事个体制鞋业2年。查体:体温37·4℃,脉搏82/min,呼吸20/min,血压100/70mmHg。一般情况尚好,上下肢皮肤有散在淤斑,胸骨无压痛,心肺听诊未闻及异常,肝、脾、淋巴结未触及。查血白细胞8·9×109/L,中性粒细胞0·88,淋巴细胞0·12,红细胞4·12×1012/L,血红蛋白129g/L,血小板32×109/L。骨髓象示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原始细胞0·035,巨核细胞832个/片,产血小板型巨核细胞占0·18。骨髓象主要表现为巨核细胞数量显著增多伴成熟障碍,符合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诊断。予泼尼松等…  相似文献   

4.
1病例报告 男,2岁6月龄.因面色萎黄,皮肤出血点6个月,加重20 d入院.曾在某院诊断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口服强的松1个月余,又静脉滴注长春新碱,每周1次,共4次,血小板均暂时部分上升后下降,且贫血渐重.再次骨髓检查,诊断为淋巴-组织细胞白血病,服中药1个月.查体:中度贫血貌,皮肤散在出血点,肝脾淋巴结无肿大;血WBC 21.3×109/L,N0.29,L0.41,幼稚细胞0.30,Hb68 g/L,PLT6×109/L.  相似文献   

5.
郭慧梅  潘崚  郭晓玲  张学军  王福旭  董作仁 《临床荟萃》2008,23(4):289-290,F0002
患者,男,53岁,因发现脾大(B超12.6 cm×5.0 cm)7个月于2005年4月8日就诊于我科.查体未发现异常.血常规:白细胞(WBC)10.5×109/L,血红蛋白(Hb)149 g/L,血小板(Plt)1 314×109/L;骨髓象:有核细胞增生活跃,粒红两系正常,巨核细胞63只,血小板成堆可见;BCR/ABL融合基因阴性,诊断为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  相似文献   

6.
20 0 1- 0 1~2 0 0 3- 0 6我们试用干扰素、硫唑嘌呤和强的松联合治疗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CITP) 2 8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本组男9例,女19例,年龄4~14岁,平均8.7岁。患儿均表现为自发性皮肤、口腔粘膜出血点或瘀斑,其中伴有鼻出血2例,牙龈渗血1例,脾脏轻度肿大2例。PL T<10 .0×10 9/ L 1例,~30×10 9/ L 15例,~5 0×10 9/ L 10例,>5 0×10 9/L 2例。骨髓细胞学检查:巨核细胞计数均增加,产血小板巨核细胞明显减少。本组均符合1998年山东荣城会议制定的慢性型ITP诊断标准[1 ] ,随机分为治疗组…  相似文献   

7.
杨琳  张敬宇  潘崚  林风茹  董作仁  徐世荣 《临床荟萃》2005,20(21):1246-1246
患者,女性,27岁.主因间断性皮肤瘀点、瘀斑2年余,加重伴黑便10天,于2004年2月8日入院.两年前无诱因出现皮肤瘀点、瘀斑,伴鼻出血、牙龈出血和月经量增多.当时检查血象:白细胞(WBC)5.4×109/L,血红蛋白(Hb)120 g/L,血小板(PLT)5.0×109/L.当地医院考虑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给予大剂量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0.4 g·d-1·kg-1)治疗5天,PLT升至20×109/L,后改为泼尼松(50 mg/d)口服,PLT缓慢上升至230×109/L,出血表现完全消失,患者即自行停用泼尼松治疗.于入院前10天患者患上呼吸道感染后再次出现全身皮肤多发性瘀点、瘀斑,伴鼻出血、牙龈出血和柏油样黑便,当地查血常规示:PLT 4.0×109/L,遂急来我院.追问病史,患者近两年来,有明显脱发及间断性四肢大关节疼痛.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60岁.1个月前无明显外伤碰撞情况下发现左前臂、右腰部及右腹部皮肤青紫,入院查体未见明显阳性体征.实验室检查:白细胞2.59×109/L,血红蛋白94 g/L,血小板38×109/L.骨髓细胞学检查提示粒细胞系统见毒性改变,巨核细胞成熟障碍,血小板减少.骨髓活检提示骨髓造血组织增生抑制,骨髓巨细胞呈病态改变.超声检查:脾肋间厚度4.5cm,肋下1.8 cm,脾静脉内径0.9 cm.脾肿大,轮廓欠光整,脾实质回声增密增高,内见多个椭圆形高回声区,其中一个大小约6.9 cm×6.3 cm×6.5 cm,边界较清晰,内部回声不均匀,周围可见无回声环包绕(图1).病变区血流信号丰富,周围可见绕行、移位的血流信号,阻力指数0.78.  相似文献   

9.
1病例资料男,82岁。因全身乏力1年4个月,加重1周入院。患者1年4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全身乏力,无发热及出血症状。曾就诊我院,查血白细胞2.7×109/L,血红蛋白91 g/L,血小板49×109/L。骨髓细胞学检查示:骨髓增生活跃,红系增生,细胞形态未见明显异常。2次直接抗人  相似文献   

10.
我院于 2 0 0 2年 1~ 10月收治 5例以造血系统症状为突出表现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感染者 ,现报道如下。例 1,男 ,2 3岁 ,未婚。因皮肤瘀点、瘀斑 1周入院。既往无血液病史。入院查体 :双下肢皮肤有散在瘀点、瘀斑。血常规 :WBC 14 .5× 10 9/L ,淋巴细胞 0 .2 0 ,单核细胞 0 .0 6 ,中性粒细胞 0 .74 ,RBC 4 .86× 10 12 /L ,BPC 8× 10 9/L。骨髓象 :增生活跃 ,粒系有轻度退行性变 ,红系、淋系、单核系三系增生 ,形态无明显改变 ;在 3cm× 2cm片膜内见 12 6只巨核细胞 ,以颗粒型巨核细胞为主 ,产板型巨核细胞 3只 ,血小板分布减…  相似文献   

11.
患者女,16岁,因"头晕、乏力1个月,右下肢肿胀1周"于2010年10月6日入院,入院时伴有双下肢皮肤散在淤斑,胸骨中下段压痛(+),右下肢肿胀明显,皮温较高,右下肢足背动脉搏动尚可,入院时血常规:WBC38.9×109/L,Hb40g/L,PLT74×109/L。入院后完善骨髓细胞学检查提示:原始粒细胞比例10%,原始单核细胞比例6.5%,幼稚单核细胞比例28.5%,  相似文献   

12.
一例丙种球蛋白治疗妊娠合并ITP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 0 0年我科收治 1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合并妊娠患者 ,经静脉丙种球蛋白治疗后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 ,女性 ,33岁 ,因“反复皮肤淤点、淤斑 6~ 7年 ,牙龈出血 4个月 ,孕 35周”以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收住病房。入院时检查血小板 9× 10 9/L ,骨髓检查显示巨核细胞数量增多伴生成血小板功能不佳 ,诊断为ITP。入院后予甲基强的松龙升血小板治疗 5天 ,效果不佳 ,即应用静脉丙种球蛋白 10g d ,连续应用 5天 ,血小板升至 32× 10 9/L ,辅以血康口服液、红霖四物合剂、强的松等刺激骨髓造血 ,加强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乙二胺四乙酸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EDTA-PTCP)的发病原因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1例高血压脑出血并EDTA-PTCP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例因间断头晕6年,头痛、恶心、呕吐9h入院.常规采用乙二胺四乙酸(EDTA)抗凝管采静脉血查血小板26×109/L,诊断为高血压脑出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夜间用肝素抗凝管采血复查血小板137×109/L,此后2d用EDTA抗凝管采血复查血小板分别为37 ×109/L和45×109/L,而肝素抗凝管采血查血小板分别为110×109/L,117×109/L.经分析考虑为EDTA-PTCP.予降血压、降颅压及止血治疗,23 d后复查头颅CT示左侧颞叶脑出血基本吸收,进一步证实EDTA-PTCP诊断.结论 对于应用EDTA抗凝管血细胞分析仪计数出现血小板减少、血小板直方图异常,而临床检查无淤点、淤斑者,应考虑EDTA-PTCP可能,可进一步行人工血小板计数和周围血涂片复查,或改用枸橼酸钠、肝素抗凝管复查血小板,以避免误诊.  相似文献   

14.
1病例资料女,61岁。因头晕、乏力、面色苍白伴心慌2个月,加重20天入院。入院前1周在某医院查血白细胞11.0×109/L,血红蛋白32g/L,红细胞0.8×1012/L,血小板89×109/L,间断输血800ml。查体:体温38.3℃,脉搏96/min,呼吸21/min,血压130/65mmHg。精神萎靡,面色苍白,全身浅表淋巴结不大,皮肤无淤斑,眼睑及双下肢无水肿,胸骨无压痛,心、肺未查及异常体征,腹水征阴性,肝脾未触及,神经系统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查血白细胞6.9×109/L,血红蛋白100g/L,红细胞4.07×1012/L,血小板231×109/L,网织红细胞0.02;血细胞分类:原始粒细胞0.04,早…  相似文献   

15.
患者女性,66岁。因全血细胞减少1个月入院。查体:贫血貌,皮肤黏膜无出血点、淤斑,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血常规:RBC 2.59×1012/L,HGB 92.5g/L,PLT 42×109/L;骨髓穿刺:巨幼细胞性贫血。胃镜:胃体黏膜稍充血,胃体中段后壁可见豆疹样糜烂,大小0.3 cm×0.2 cm,未见明显溃疡。  相似文献   

16.
<正>1病例资料女,51岁。因巩膜、皮肤黄染并尿黄半个月,加重1周入院。患者半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巩膜、皮肤黄染并尿黄,近1周加重,伴食欲缺乏、恶心、乏力。急诊查血白细胞5.63×109/L,血小板87×109/L;尿胆红素(+++);丙氨酸转氨酶(ALT)603 U/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766 U/L,总胆红素(TBIL)130.5μmol/L,直接胆红素(DBIL)  相似文献   

17.
1 病例资料 患者,男,49岁,某部队飞行员,累计飞行时间3 800h.疗养保健入院,既往老视2年.查体:皮肤、巩膜无出血点、紫癜,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心、肺、腹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 6.6×109/L,RBC 4.8×1012/L,Hb 152 g/L,PLT 68×109/L,PCT 0.063,MPV 9.3 fL,PDW 16.7 fL.凝血功能正常.平素无皮肤、黏膜出血、瘀斑,无鼻出血,无牙龈出血等症状,便潜血阴性.疗养员血常规出现中度血小板减少,临床上无出血倾向.再次复查PLT 66×109/L,血涂片瑞-姬染色,显微镜下发现有大量血小板聚集成簇,血小板大小不一;为排除血常规管内抗凝物质对血小板计数的影响,采用两种方法进行血小板监测:①手工法,采患者末梢血进行计数,PLT 122×109/L.②1:9枸橼酸钠抗凝管抽血复查PLT 125×109/L.枸橼酸钠抗凝血涂片发现血小板分散开,无血小板聚集现象.遂确诊为乙二胺四乙酸盐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EDTA-PTCP).  相似文献   

18.
患儿 男,10岁,2008年始无明显诱因出现面黄、乏力,伴发热、鼻出血1次,就诊时查血常规:WBC5×10^9/L,Hb68g/L,PLT24×10^9/L。骨髓检查示:增生减低,粒系、红系增生减低,成熟淋巴细胞构成比偏高,巨核细胞未见,血小板偶见。非造血细胞比值升高。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20岁,因头晕、乏力1年,发热2月余,于2007年3月15日入住我院.1年前,患者无诱因出现头晕、乏力、黑朦、皮肤青斑.实验室检查:白细胞(WBC)2.20×109/L,红细胞(RBC)1.37×1012/L,血红蛋白(Hb)52 g/L,血小板(PLT)23.0×109/L,网织红细胞(Ret)1.5%.骨髓涂片:增生低下,粒、红系仅见中幼以下阶段,非造血细胞多见,未见巨核细胞,血小板少.  相似文献   

20.
1病历摘要男,38岁.因患银屑病于2011-01开始服用百癣夏塔热片,3次/d,每次4片.1个月后,患者因牙龈出血来我院就诊,检测血常规:WBC 3.5×109/L,N0.658,Hb 125 g/L,RBC3.68×1012/L,PLT 23×109/L.根据化验结果,考虑为血细胞减少;骨髓穿刺显示:粒细胞系、红细胞系增生活跃,淋巴细胞16例增高,全片见巨核细胞14个,诊断为白细胞并血小板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