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非气管插管静脉全麻用于婴幼儿腹腔镜疝内环结扎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实用性。方法60例行腹腔镜疝内环结扎术患儿,随机分为全麻插管组(Ⅰ组30例)和非插管组(Ⅱ组30例),连续监测HR、SPO2、PETCO2。结果两组气腹时HR均增快,但无统计学意义,放气后逐渐恢复至气腹前水平,Ⅱ组气腹后10min PETCO2明显高于麻醉前(P〈0.05)但尚在正常范围,组间比较亦无明显差异(P〉0.05);Ⅱ组气腹后的PETCO:高于明显Ⅰ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非气管插管全麻在婴幼儿腹腔镜疝内环结扎术中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麻醉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瑞芬太尼、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用于LC的临床效果。方法择期全凭静脉麻醉行LC手术4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Ⅰ组和Ⅱ组,每组20例。麻醉诱导:Ⅰ组以咪唑安定0.1mg/kg、异丙酚2mg/kg、维库溴铵0.1mg/kg、芬太尼4~5μg/kg行麻醉诱导;Ⅱ组以咪唑安定0.1mg/kg、异丙酚2mg/kg、维库溴铵0.1mg/kg、瑞芬太尼2μg/kg行麻醉诱导。Ⅰ组以丙泊酚血浆靶浓度5μg/mL和间断推注芬太尼2μg/kg维持。Ⅱ组以血浆靶浓度丙泊酚5μg/mL和瑞芬太尼4ng/mL维持;分别记录两组麻醉诱导前T1、诱导后T2、插管时T3、气腹后5min T4、气腹毕T5和术毕T6的SBP、DBP、HR、SPO2、拨管时间、清醒程度、离室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术前MAP、HR值两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Ⅰ组的MAP值在诱导后、插管时及气腹后5min较Ⅱ组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他时点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Ⅰ组的HR值在插管及气腹后5min均较Ⅱ组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他各时点DBP、MAP、BP两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清醒时间、拔管时间、离室时间Ⅱ组明显短于Ⅰ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别。结论与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静脉麻醉相比,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诱导和维持更加平稳,苏醒质量更高,麻醉深度可控性好等优点,适合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不同剂量舒芬太尼用于小儿腹腔镜下疝内环口缝扎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腹股沟斜疝患儿120例,均于腹腔镜下行疝内环口缝扎术。术前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B和C组,每组40例。3组患儿均采用静脉诱导,A、B、C组患儿依次给予舒芬太尼(0.3、0.4、0.5?μg/kg)、咪哒唑仑(0.1?mg/kg)和丙泊酚(2.0?mg/kg)。术中采用顺苯磺阿曲库铵0.12?mg/(kg·h)和丙泊酚10 mg/(kg·h)维持,根据心率(HR)决定是否追加舒芬太尼。记录各组患儿麻醉诱导前(T0)、气管插管前(T1)、气管插管时(T2)、手术开始时(T3)、气腹建立时(T4)、气腹后5 min(T5)和气管拔管时(T6)的HR、收缩压(SBP)和血氧饱和度(SpO2)。比较3组麻醉诱导时间、手术时间、苏醒时间、舒芬太尼追加率、不良反应情况及术后Wong-Baker脸谱法镇痛评分和Ramsay镇静评分。结果 A组麻醉诱导时间长于B和C两组(P?<0.05)。3组术中不同时间点的HR、SBP和SpO2有差异(P?<0.05)。3组术后不同时间点镇痛和镇静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镇痛评分高于B和C组,但镇静评分低于B和C组。结论 对行腹腔镜下疝内环口缝扎术的患儿,诱导麻醉选用0.4 μg/kg舒芬太尼可提供满意的麻醉效果,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邱凌  王惠枢 《宁夏医学杂志》2007,29(10):888-890
目的观察丙泊酚复合雷米芬太尼静脉麻醉对妇科腹腔镜手术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级,临床诊断为不孕,未接受口服中西药治疗,拟于气管内插管全麻下择期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病人30例,分为两组,每组15例。Ⅰ组:全麻诱导采用芬太尼5μg/kg、维库溴铵0.12mg/kg、丙泊酚2mg/kg顺序诱导,气管插管后采用丙泊酚3mg/(kg.h)和芬太尼2μg/(kg.h)静脉维持。Ⅱ组:全麻诱导采用雷米芬太尼1μg/kg、维库溴铵0.12mg/kg、丙泊酚2mg/kg顺序诱导,气管插管后采用丙泊酚3mg/(kg.h)和雷米芬太尼9μg/(kg.h)静脉维持。观察记录并比较诱导前(T0)、插管时(T1)、气腹后5m in(T2)、手术结束时(T3)的心率、血压。并于T0、T1、T2、T3以及术后24小时(T4)抽取肘静脉血测定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白介素-10(IL-10)。结果在气腹后5分钟、手术结束时和术后24小时两组IL-6都明显高于术前水平(P<0.05);在手术结束和术后24小时两组IL-8、IL-10均高于术前水平(P<0.05)。Ⅱ组IL-6、IL-8在手术结束和术后24小时明显低于Ⅰ组(P<0.05);两组之间IL-10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对妇科腹腔镜手术围术期炎症因子的抑制作用强于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门诊无痛胃镜麻醉的临床效果,以及可行性和安全性,并与丙泊酚静脉麻醉比较。方法选择90例胃镜检查患者ASAⅠ~Ⅱ级,随机分成3组(每组30例)。A组:0.5μg/kg雷米芬太尼加2mg/kg丙泊酚;B组:1μg/kg雷米芬太尼加1.5mg/kg丙泊酚;C组:单纯静注2.5mg/kg丙泊酚,必要时追加丙泊酚0.5~1mg/kg。结果3组间丙泊酚用药量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意识恢复,定向力恢复,安全离院时间A、B组明显短于C组。A、B组患者术中均无体动反应,而与C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3组患者术中MAP、HR均明显低于术前和术后(P〈0.01)。3组间呼吸均明显抑制,其中A、B组多于C组(P〈0.01),术者满意度A、B组好于C组(P〈0.05)。患者满意度3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丙泊酚复合适量的雷米芬太尼(0.1μg/kg)用于门诊无痛胃镜的麻醉,不仅减少了丙泊酚静脉麻醉药的总用药量,且不影响清醒质量,与单纯丙泊酚静脉麻醉一样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静脉单纯靶控输注雷米芬太尼对行结肠镜检查患者呼吸及循环的影响。方法选择拟行结肠镜检查患者50例,随机分为雷米芬太尼组(A组)和丙泊酚复合芬太尼组(B组)。A组静注雷米芬太尼1μg/kg,继而以5μg/(kg·h)的速率输注。B组静注芬太尼1μg/kg,丙泊酚2mg/kg,继而以4mg/(kg·h)输注丙泊酚。观察术前基础值(T1),注药后5min(T2)、10min(T3)、15min(T4)及停药后5min(T5)的循环呼吸情况,并记录意识消失时间、清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结果与T1时相比,A组各时点MAP无明显变化,B~T4时HR明显减慢(P〈0.05),分钟通气量(MV)减少(P〈0.01),但均保持自主呼吸;而B组T2-T4时MAP明显下降,HR明显减慢(P〈0.05)。A组术中体动患者明显少于B组(P〈0.05),患者均保持清醒而安静,而B纽患者均意识消失。结论在结肠镜检查麻醉中,单纯静脉靶控输注雷米芬太尼可使患者保持自主呼吸,意识清醒而安静,并对循环影响轻微。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丙泊酚-雷米芬太尼复合麻醉-喉罩( LMA)通气在腹主动脉瘤血管腔内隔绝术( EVGE)麻醉中的临床效果。方法15例行腹主动脉瘤EVGE的患者,在充分的术前准备后,入室静脉注射东莨菪碱0.01 mg· kg^-1,麻醉诱导用丙泊酚1.5~2.0 mg·kg^-1、维库溴胺0.08 mg· kg^-1、雷米芬太尼2~4μg· kg^-1, LMA通气;继以丙泊酚4 mg· kg ^-1· h^-1和雷米芬太尼8μg· kg^-1· h^-1持续泵入维持。连续监测无创及有创血压、心率。结果麻醉诱导和术中的血压和心率比麻醉前明显下降(P<0.05);插入喉罩及术毕时心率和血压比麻醉诱导后略有增快与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丙泊酚-雷米芬太尼麻醉-LMA通气应用于腹主动脉瘤EVGE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不同用药方式在腹腔镜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240例ASA分级Ⅰ~Ⅱ级拟行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的患儿,随机分为A组(高浓度七氟醚吸入诱导后气管内插管)、B组(高浓度七氟醚吸入诱导,静注0.05 mg/kg的维库溴铵和2μg/kg芬太尼后插管)和C组(高浓度七氟醚吸入诱导,静注0.1 mg/kg的维库溴铵和4μg/kg芬太尼后插管),术中均以2%~3%七氟醚维持,观察气腹开始前5 min (T0)、建立气腹时(T1)、气腹建立后5 min (T2)、术毕放气(T3)、放气后5 min (T4) HR、BP、SpO2、PETCO2、苏醒时间以及术中术后不良反应。结果 A、B、C三组在气腹后HR、BP及PETCO2均有一定程度升高,A组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及C组术中生命体征较A组平稳(P〈0.05);C组苏醒时间较B组及A组显著延长(P〈0.05);A组患儿术中体动反应明显增加且苏醒过程易烦躁(P〈0.05)。结论采取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行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安全可行,采取B组用药方式可使患儿血流动力学稳定,苏醒时间缩短,围术期并发症减少。  相似文献   

9.
梅忆枫 《河北医学》2009,15(11):1277-1279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和异丙酚复合静脉全麻应用在婴幼儿腹腔镜手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选择60例择期进行婴幼儿腹腔镜下腹股沟疝内环口结扎术,随机分为两组:①静脉全麻组(R组)30例,麻醉诱导为异丙酚2.5mg/kg、阿曲库铵0.06mg/kg、芬太尼3ug/kg。②吸入全麻组(S组)30例,麻醉诱导吸入七氟烷,芬太尼3ug/kg、阿曲库铵0.06mg/kg。气管插管后接麻醉机进行机械通气。R组用瑞芬太尼0.15~0.3ug/kg.min、异丙酚6mg/kg.hr维持麻醉。S组吸入七氟烷2.5~3%维持。术中根据手术进程适当调整麻醉深度。常规监测血压、心电图、SPO2、EtCO2、心率。记录停药后拔管的时间、苏醒的时间。结果:两组患者在插管前、插管后、气腹后5min、拔管后的SPO2、EtCO2、MAP和心率均无显著性差异。R组停药后拔管的时间、苏醒的时间均少于s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和异丙酚复合静脉全麻在小儿腹腔镜手术是安全有效的,苏醒更优于吸入七氟烷麻醉。  相似文献   

10.
①目的比较依托咪酯、丙泊酚以及两者复合诱导对患者气管插管时应激反应的影响。②方法选择拟行气管插管全麻的患者12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E组、P组和F组,每组各40例。麻醉诱导分别采用依托咪酯0.4 mg/kg(E组),丙泊酚2mg/kg(P组),依托咪酯0.2 mg/kg+丙泊酚1mg/kg(F组)。监测患者在诱导前(T0)、诱导后1分钟(T1)、诱导后3分钟(T2)、插管后1分钟(T3)、插管后3分钟(T4)、插管后5分钟(T5)的血压、心率和脑电双频指数(BIS)。③结果 P组在诱导后血压、心率明显下降( P <0.05);E组在插管后血压、心率明显升高( P <0.05);F组在整个诱导与插管过程中循环保持平稳。 E组在插管后BIS一过性上升( P <0.05);P组和F组均无明显变化( P >0.05),而是呈时间依赖性缓慢回升。④结论以依托咪酯0.2mg/kg复合丙泊酚1mg/kg诱导,可保持整个全麻诱导及气管插管过程中患者生命体征的平稳,有效抑制气管插管引起的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雷米芬太尼、丙泊酚靶控输注在小儿腺样体、扁桃体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30例3~10岁ASAⅠ~Ⅱ级择期行腺样体、扁桃体切除手术患儿,采用雷米芬太尼3μg/ml(Minto模式)、丙泊酚3μg/ml(Marsh模式)的血浆浓度,诱导时间为0min,进行靶控输注(TCI)。观察麻醉前(T0)、注药后5min(T1)、气管插管后即刻(T2)、插管后5min(T3)、10min(T4)、30min(T5)、气管拔管时(T6)的血压、心率变化情况。记录停药后患儿呼吸、意识恢复时间,停药至拔管时间。观察术中知晓,术后恶心、呕吐情况。结果:注药后5min血压、心率都有一定程度下降(P〈0.05),但气管插管后恢复到麻醉前水平,术中生命体征平稳。停药至呼吸恢复时间(7.1±3.4)rain,停药至意识恢复时间(10.2±6.4)min,停药至拔管时间(13.2±6.7)min。所有患儿无术中知晓,3例发生术后恶心、呕吐。结论:雷米芬太尼、丙泊酚靶控输注用于小儿腺样体、扁桃体切除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赵磊  王天龙 《北京医学》2010,32(8):633-636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无痛胃镜检查中的效果及可行性。方法选择100例ASAⅠ~Ⅱ级无痛胃镜检查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麻醉用药方案,A组:丙泊酚1.5mg/kg+雷米芬太尼0.2μg/kg;B组:丙泊酚1.5mg/kg+雷米芬太尼0.4μg/kg;检查期间体动则追加丙泊酚0.5mg/kg;观察并记录入室(T0)、给药后2min(T1)、入镜后2min(T2)、退镜(T3)、苏醒时刻(T4)、离院前(T5)时刻平均动脉血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以及内镜检查时间、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离院时间、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麻醉效果。结果所有患者麻醉后MAP、HR、SpO2下降,离院前回升,其中SpO2在T2时刻最低(P〈0.01),分别为A组96.7%±2.8%、B组96.1%±3.6%。两组患者检查时间、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和离院时间均无显著性差异。B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A组(麻醉效果优占比96%vs.74%,P〈0.01),呼吸抑制例数明显多于A组(发生SpO2低于90%例数比16%vs.0,P〈0.01),但托下颌后均缓解。结论对于实施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采用丙泊酚1.5mg/kg联合雷米芬太尼0.4μg/kg实施静脉麻醉麻醉镇痛效果好,对呼吸循环抑制轻微,为较好的用药方案。  相似文献   

13.
肖敏  黄跃军  林春霞  杨琴  卿绍玉  张友珍 《西部医学》2009,21(11):1875-1876
目的探讨氯胺酮-丙泊酚联合应用于颅脑手术对颅内压(ICP)的影响临床意义。方法将24例患者随机分为氯胺酮组(L组)和雷米芬太尼组(R组)各12例,使用丙泊酚TCI(3μg/ml)进行麻醉诱导,当脑电双频指数(BIS)低于75时给予维库溴铵1 mg/kg,BIS低于55时,L组给予氯胺酮2 mg/kg;R组给予雷米芬太尼5μg/kg,BIS低于40,且给予维库溴铵时间超过3 min后行气管插管。患者入室后,持续监测ECG、HR、NIBP、SpO2和BIS。局部麻醉(0.5%利多卡因)下行挠动脉穿刺置管以持续监测MAP,以及手术同侧颈内静脉穿刺置管至上腔静脉监测CVP。行L3-4或L4-5椎间隙穿刺至蛛网膜下腔并置入硬膜外导管,连续压力换能器,以持续监测腰段脑脊液压力(LCSFP),从而反映ICP。气管插管后持续监测鼻咽温和PETCO2。记录诱导前(T0)、插管后5 min(T1),手术切皮后5 min(T2)、1 h(T3)和2 h(T4),手术结束即刻(T5),结束后15 min(T6)和30 min(T7)的MAP、BIS、LCSFP,并根据公式计算脑灌注压(CPP=MAP-LCSFP)。结果L组和R组手术时间、麻醉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MAP、BIS、LCSFP、CPP在T0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时,L组MAP、LCSFP和CPP均明显高于R组(P〈0.05)。T2时,L组MAP和CPP明显高于R组(P〈0.05),两组LCSFP均明显低于T0时(P〈0.05)。T3~T5时,L组LCSFP明显高于R组(P〈0.05),且两组LCSFP均明显低于T0时(P〈0.05)。T6、T7时,L组LCSFP均明显高于R组(P〈0.05),但与T0时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组LCSFP明显低于T0时(P〈0.05)。T6、T7时,L组BIS值明显低于R组(P〈0.05)。结论氯胺酮-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可维持MAP和CPP在术前水平,但清醒时间较雷米芬太尼组延长;而雷米芬太尼-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明显降低ICP,同时也降低MAP和CPP。  相似文献   

14.
周木香  李祥奎 《四川医学》2011,32(8):1183-1185
目的观察芬太尼、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TIVA)在乳腺手术应用中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及苏醒效果。方法 60例全麻下乳腺包块切除手术患者,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两组:芬太尼、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TI-VA组(F组)和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TIVA组(RF组),每组30例。麻醉诱导给予利多卡因1 mg/kg、顺时阿曲库铵0.1mg/kg、咪唑安定0.04mg/kg、丙泊酚1~1.5mg/kg,F组给予芬太尼3~4μg/kg,RF组给予雷米芬太尼1μg/kg。意识消失后置入4#喉罩(LMA)。麻醉维持均以雷米芬太尼0.1~0.25μg/(kg.min)、丙泊酚5~8mg/(kg.h)微量泵持续输注。两组患者均在缝皮结束前2min停麻醉药。记录诱导、切皮前后血流动力学的变化、苏醒时间、术后24h疼痛VAS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与T0比较,两组T1和T3时BP和HR下降,P〈0.05或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苏醒时间R组长于RF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2h内VAS评分R组低于RF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不良反应各有1例。结论以芬太尼诱导、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维持的TIVA平稳、苏醒快、舒适,适用于乳腺包块手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雷米芬太尼对全麻诱导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ASAⅠ~Ⅱ级患者90例,随机分为雷米芬太尼组(RF组)、芬太尼1组(F1组)和芬太尼2组(F2组)三组,每组30倒。麻醉诱导采用静注咪唑安定0.05~0.1mg/kg,丙泊酚1~2mg/kg,RF组缓慢注射雷米芬太尼2~3μg/kg(时间〉1min),F1组注射芬太尼2μg/kg,F2组注射芬太尼4μg/kg。三组均注射堆库溴胺0.1mg/kg,2min后气管插管。观察三组惠者诱导前、诱导后、气管插管后0,1,3,5min的血压和心率变化。结果三组患者全麻诱导后。气管插管前的血压和心率与诱导前的血压和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1、F2组气管插管后0,1,3min的血压和心率明显地升高,与诱导前的血压和心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F组气管插管后0,1,3min的血压和心率无明显变化,与诱导前的血压和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F组气管插管后0,1,3min的血压和心率较F1、F2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艾(P〈0.01)。结论雷米芬太尼能明显地抑制全麻谤导气管插管的心血管反应,且不影响术后患者的苏醒。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丙泊酚复合芬太尼和丙泊酚复合雷米芬太尼两种无痛纤支镜检查方法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择期需行无痛纤支镜检查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0例,芬太尼组(F组)以丙泊酚1.5mg/kg复合芬太尼0.5μg/kg、雷米芬太尼组(R组)以丙泊酚1mg/kg复合雷米芬太尼0.3μg/kg静脉注入。结果两组患者纤支镜检查均顺利完成,R组丙泊酚用量少,且苏醒时间较F组短(P〈0.05)。结论丙泊酚复合芬太尼或丙泊酚复合雷米芬太尼均能满足患者无痛要求,在临床实践中是可行的、安全的,但效果以前者更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雷米芬太尼复合异丙芬全凭静脉麻醉的效果。方法全凭静脉麻醉下胸椎、腰椎手术60例,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手术150例,颅脑手术40例。雷米芬太尼(浓度为100μg/m1)以0.2~0.3ml/(kg·h)速率输注。麻醉中通过酌情增减雷米芬太尼的输注速率调整麻醉深度,异丙芬以0.2~0.3ml/(kg·h)恒速输注。诱导:静脉注射力月西0.06~0.08mg/kg3~5min后,静脉注射仙林0.05~0.1mg/kg,然后依次静注雷米芬太尼30~40μg/kg,异丙芬0.06~0.08mg/kg3~5min后行气管插管。结果患者从术毕停药到自主呼吸恢复仅需3~5min、清醒睁眼呼之能醒为5~10min、拔管时间平均为8~15min,清醒后可确切地回答出自己的姓名。结论雷米芬太尼加异丙芬使用微量泵输注行全凭静脉麻醉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雷米芬太尼-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在老年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手术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30例,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组(M组)及芬太尼、丙泊酚复合吸入异氟醚麻醉组(N组),分别记录患者麻醉诱导前2min(T1)、诱导后2min(T2)、插管后2min(T3)、切皮后2min(T4)、CO2气腹建立后2min(T5)、术中30min(L)及术毕时(B)的SBP、DBP、HR值。手术结束时记录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停止麻醉至呼吸恢复的时间)、呼之睁眼时间(停止麻醉至呼之睁眼的时间)、意识清醒时间(患者完全清醒,可配合麻醉师的各种指令行事)和拔管时间(停止麻醉至拔除气管导管的时间)。结果两组患者的麻醉手术过程平稳,M组各时点的SBP、DBP明显低于N组,HR明显慢于N组(P〈0.05)。术毕停药后M组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意识清醒时间、拔管时间明显短于N组(P〈0.05)。结论持续泵注丙泊酚4mg/(kg&#183;min)和雷米芬太尼0.2μg/(kg&#183;min)可安全用于老年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麻醉维持。  相似文献   

19.
王从军  从园园 《安徽医学》2010,31(12):1506-1507
目的比较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与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对麻醉患者血流动力学及术毕拔管时间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40例,随机均分为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R组)及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F组)。观察两组麻醉前10 min(T0)、气管插管后5 min(T1)、手术开始后1 min(T2)、手术开始后15 min(T3)及拔管后5 min(T4)时的HR、SBP、DBP,记录手术时间及拔管时间。结果 R组各时点,SBP、DBP明显低于F组,心率明显慢于F组(P〈0.05)。术毕拔管时间R组明显短于F组(P〈0.01)。结论与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相比,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苏醒迅速,术后并发症少,适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丙泊酚复合雷米芬太尼靶控输注对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老年患者60例,分别给予丙泊酚复合雷米芬太尼靶控输注和静脉复合吸入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对照组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拔管后10rain的OAAS评分分值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2气腹建立后,对照组气腹后5min的pH值、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与自身诱导前和观察组气腹后5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动脉血气变化相对平稳,其气腹后5rain的pH值、PaCO2与自身诱导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2气腹建立后,对照组气腹后5min的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RR)、心率(HR)、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及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与自身诱导前和观察组气腹后5minI~E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气腹后5rain的各项指标与自身诱导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采用丙泊酚复合雷米芬太尼靶控输注可达到良好的麻醉效果,且其能保持患者术中动脉血气、Sp02、RR、HR、DBP、SBP及PETC02的稳定,从而避免了麻醉意外或应激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