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观察七叶灵颗粒联合呼吸功能锻炼对早期肺癌患者术后肺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100例经胸腔镜(VATS)肺癌根治术后,属气阴两虚证的早期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治疗组予七叶灵颗粒联合呼吸功能锻炼,对照组予安慰剂联合呼吸功能锻炼,2组疗程均为8周。观察2组患者术前和术后3个月(即治疗8周后)肺功能指标变化情况;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存质量评分、中医证候积分,以及中医证候疗效。结果:术后3个月2组患者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和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均较术前显著下降(P0.01),对照组FEV1/FVC值较术前显著下降(P0.05),治疗组FEV1/FVC值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VC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在生存质量评价方面,治疗组患者生理状况、功能状况、肺癌相关症状及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后神疲乏力、舌脉、自汗、少气懒言等中医证候积分以及总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在呼吸功能锻炼基础上加用七叶灵颗粒有助于VATS肺癌根治术后早期肺癌患者肺功能的康复,且能显著改善患者术后的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扶正培元方配合八段锦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NSCLCⅢa~Ⅳ期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予NP或TP化疗2个月;治疗组30例在化疗同时联合口服扶正培元方治疗2个月,并于化疗结束后配合八段锦治疗3个月。治疗5个月后观察临床效果:1采用肺癌中医证候量表并根据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评估患者治疗效果;2根据6 min步行试验(6 MWT)距离和肺功能指标评估治疗后患者肺功能恢复效果。3采用肺癌治疗功能评价量表(FACT-L)(4.0版)评估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4采用卡氏评分评估患者耐受情况,并随访统计2组不良反应情况及远期生存率。结果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及体质量、收益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MWT及肺功能指标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身体状况、功能状况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卡氏评分及不良反应率、1年生存率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优势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扶正培元方配合八段锦治疗NSCLC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且能显著提高治疗期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患者体征。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咳喘胶囊联合呼吸导引术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运动耐力的影响。[方法]将60例Ⅱ~Ⅲ级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采用咳喘胶囊联合呼吸导引训练治疗3个月,评估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及运动耐力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3个月前后对比及治疗后两组之间比较,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FEV1%、6 min步行距离(6 MWD)、主观体力感等级量表(Brog)评分、肺康复评定指数(BODE)评分均获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咳喘胶囊联合呼吸导引术能显著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及运动耐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习练八段锦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76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并进行健康教育;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习练八段锦。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锻炼3个月后的肺功能(FEV1、FVC、FEV1%、FEV1/FVC)、生活质量、6 min步行试验、急性发作情况。结果:研究过程中治疗组脱落1例,对照组脱落2例。干预3个月后,两组患者FEV1、FVC、FEV1%、FEV1/FVC等肺功能指标均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比较,治疗组FEV1、FVC、FEV1%、FEV1/FVC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后,两组患者6 min步行距离均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间比较,治疗组患者6 min步行距离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间比较,治疗组生活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急性加重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病情控制情况优于对照组。结论:习练八段锦可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肺功能,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基于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PNF)技术的改良苗族棍术对老年肺癌患者术后肺功能康复的促进作用。方法:将70例老年肺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学习改良苗族棍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及一秒率(FEV1/FVC)]、6 min步行试验(6MWT)步行距离及日常生活活动(ADL)评分。结果:治疗过程中,观察组及对照组各脱落1例。治疗后,两组患者FVC、FEV1、FEV1/FVC、6MWT步行距离、ADL评分均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PNF技术的改良苗族棍术有助于老年肺癌患者术后肺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冬病夏治哮喘膏联合孟鲁司特防治儿童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10例儿童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孟鲁司特钠片治疗3个月,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冬病夏治哮喘膏,一伏、二伏、三伏每次贴敷均2~3 h,每年三伏结束为1个疗程,均接受1个疗程治疗,且随访1 a。比较两组治疗效果,采用肺功能仪测定两组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吸容积(FEV1)的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治疗前后两组核因子κB(NF-κB)、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水平的变化;记录治疗前后哮喘症状积分;并监测两组治疗的安全性,统计复发率。[结果]1)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36%,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及8个月后FVC、FEV1均高于治疗前,且治疗12个月高于治疗6个月后,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及8个月后NF-κB、IL-6、IL-8均低于治疗前,治疗12个月后低于治疗6个月后,研究组各指标下降幅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研究组随访期间复发1例(1.82%),对照组复发9例(16.36%),两组复发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冬病夏治哮喘膏联合孟鲁司特防治儿童支气管哮喘,可改善患者肺功能,降低炎性因子水平,降低哮喘复发率,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7.
丁惠卿  赵莹  吕克  张贺  李英姿  杨静 《河北中医》2016,(11):1656-1659
目的观察扶正解毒汤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肺功能改善的效果。方法将8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加扶正解毒汤口服。2组均4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对比2组治疗前后肺功能[用力肺活量(FVC)、第1 s用力呼气容积(FEV_1)、呼气峰流速值(PEF)]变化情况,统计临床疗效。结果 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肺功能指标FVC、FEV_1及PEF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扶正解毒汤改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肺功能,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8.
徐朱慧 《辽宁中医杂志》2014,(11):2449-2451
目的:探讨中医康复护理对肺癌术后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5月—2014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肺癌术后患者8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和治疗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术后常规护理;治疗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中医康复护理,1个月为1个疗程,护理3个疗程。观察患者术后乏力、恶心呕吐、疼痛、呼吸困难、纳少、失眠等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用症状评分量表对证候进行评分;用由EORTC开发的QLQ-C30生活质量核心量表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检测患者的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护理干预3个月后,治疗组患者术后乏力、疼痛、呼吸困难、纳少、失眠等临床症状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护理干预后治疗组患者与生活质量密切相关的躯体功能评分、认知功能评分、角色功能评分、社会功能评分、情绪功能评分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经护理干预后的与肺功能密切相关的肺活量(VC)、深吸气量(TLC)、用力肺活量(FVC)、最大通气量(MVV)均有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康复护理能有效缓解患者术后不适症状,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利于患者术后恢复,是临床术后治疗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河车虫草胶囊联合八段锦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的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87例门诊COPD稳定期患者按病案号抽签方法简单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3例常规治疗;治疗组44例除常规治疗外口服河车虫草胶囊,每次4粒,3次/d,并联合八段锦康复锻炼。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6分钟步行距离、COPD评估测试(CAT)评分、肺通气功能和诱导痰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 L-8)水平。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6分钟步行距离、CAT评分、肺功能状况均有改善(P0.05),诱导痰中TNF-α、I L-8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各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河车虫草胶囊联合八段锦锻炼能减轻气道炎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缓肺功能进行性下降。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清消汤治疗中晚期肺癌的疗效。[方法]62例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对症及营养支持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清消汤口服;对照组对症及营养支持治疗。两组均以30d为1疗程,连续3个月,3个月后观察癌瘤病灶变化情况、生存质量(KPS)评分、体重改变情况。[结果]治疗组瘤体稳定率56.2%,体重改变的总有效率65.7%;对照组分别为23.3%、36.7%;(KPS)评分提高率分别为87.5%、56.7%。[结论]清消汤能够缓解肺癌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延缓生存期,与化疗药物配合应用,能提高化疗药物的缩瘤效果并减轻药物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温针灸护理路径对肺癌手术患者快速康复的促进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2月—2019年5月在本院诊治的早期肺癌患者13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把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6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术后温针灸护理路径干预,记录两组的预后康复情况。[结果] 两组护理后的焦虑与抑郁评分都显著低于护理前(P<0.05),观察组也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后的CD3+、CD4+T淋巴细胞比例都显著高于护理前(P<0.05),观察组也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于住院期间的护理满意度为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0.9%(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症状自评量表SCL90》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都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温针灸护理路径在肺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能促使患者快速康复,缓解焦虑抑郁情绪,改善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护理满意度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消岩汤联合化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外周血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及其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2组:观察组(30例)予以GP方案化疗联合口服消岩汤治疗,对照组(30例)予以单纯化疗。2个化疗周期后,观察两组近期可观疗效、症状改善情况、生存质量的改善、血清VEGF含量变化以及毒副反应等指标。[结果]消岩汤联合化疗,在稳定瘤体、提高患者的卡式评分、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面优于单纯化疗组,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消岩汤联合化疗可以显著降低血清VEGF的含量,与单纯化疗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药物安全性方面,消岩汤能够明显降低化疗毒副作用,尤其是在白细胞减少、血红蛋白减少等血液毒性的改善方面有良好的临床疗效。[结论]消岩汤与化疗联合能减轻晚期NSCLC的临床症状,提高功能状态评分(KPS),稳定病灶,并可抑制患者VEGF的表达,减轻造血系统的毒副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消岩汤对甲状腺癌术后患者维持治疗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62例甲状腺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32例,予消岩汤联合左甲状腺素钠片治疗,对照组30例,单纯服用左甲状腺素钠片。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血清甲状腺球蛋白(TG)、血清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及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免疫功能指标(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率明显提高(P<0.01)。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患者血TSH和TG值下降显著(P<0.01),总T细胞(CD3+)、T辅助/诱导淋巴细胞(CD3+/CD4+)、T抑制/毒性淋巴细胞(CD3+/CD8+)、B淋巴细胞(CD3-/CD19+)、NK淋巴细胞(CD3-/CD16+56+)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在甲状腺癌患者维持治疗期,消岩汤能够减轻甲状腺癌术后内分泌治疗不良反应,具有提高甲状腺癌术后患者的机体免疫功能趋势,一定程度预防甲状腺癌复发风险,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扶正解毒祛瘀法方药防治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所致骨髓抑制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完全随机化方法,将60例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成A组(提前7 d运用"扶正解毒祛瘀"加减方加化疗组)和B组(单纯化疗组),观察"扶正解毒祛瘀"方药提前7天给药对气虚毒瘀型非小细胞肺癌化疗的骨髓抑制发生率、免疫功能、细胞因子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化疗2个周期结束后,在骨髓抑制发生率及骨髓抑制分级方面,治疗组降低骨髓抑制发生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白细胞、红细胞Ⅰ度、Ⅱ度人数减少,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细胞因子方面,第1个化疗周期结束后,两组间细胞因子GM-CSF、IFN-γ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第2个化疗周期结束后,两组间细胞因子IFN-γ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生活质量方面,两组间患者KPS评分变化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提前7 d运用"扶正解毒祛瘀"加减方加化疗与单纯化疗相比,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方面能够有效减轻化疗所致骨髓抑制的发生率,调节细胞因子浓度,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本研究旨在从循证医学角度系统评价消癌平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计算机检索截止至2018年5月已经发表在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期刊数据库、维普资讯中文期刊服务平台(VIP)中的文献,纳入消癌平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NSCLC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对纳入的研究采用"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进行文献质量评价。提取研究特征、方法和结果的数据,运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分析,并检验发表偏倚。[结果]共纳入文献26篇,病例1 783例。结果显示,与单纯化疗组相比,消癌平注射液联合化疗能提高治疗的总有效率[RR=1.30,95%CI(1.16,1.46),P0.000 01]、疾病控制率[RR=1.17,95%CI(1.10,1.23),P0.000 01)]、生活质量[RR=2.16,95%CI(1.80,2.61),P0.000 01],并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消癌平注射液能提高晚期NSCLC患者化疗疗效,改善生活质量,减轻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6.
朴钟元 《天津中医药》2012,29(4):398-401
[目的]观察体外高频热疗联合消岩汤对气虚毒瘀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ⅢB期、Ⅳ期)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40例气虚毒瘀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接受体外高频热疗联合口服消岩汤治疗)、中药治疗组(单纯接受口服消岩汤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60 d。治疗前后评定中医证候、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癌症患者生存质量测定量表(EORTCQLQ-LC43)及癌症治疗功能性量表(FACT-L)评分。[结果]两组间治疗后比较,联合治疗组的中医症候评分提高水平较中药治疗组明显(P<0.05),联合治疗组在EORTCQLQ-LC43量表中的躯体领域、情感领域的改善程度上较中药治疗组改善明显(P<0.01),在疼痛改善情况上较中药治疗组明显(P<0.01)。而联合治疗组在FACT-L量表中的躯体状况、社会/家庭情况、功能情况、量表总分均较中药治疗组明显提高(P<0.01)。[结论]体外高频热疗联合中医药治疗能提高气虚毒瘀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医症状及生存质量,在躯体、情感、疼痛症状的改善程度方面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维持治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化疗后生存质量及无进展生存期的影响.方法:76例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37例.两组均采用一线化疗方案4~6周.对照组定期随访.观察组采用中医辨证治疗.随访统计无疾病进展生存期(PFS),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2周评价患者生活质量及临床症状.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和整体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疲乏、呼吸困难、失眠、食欲丧失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PFS(7.2±1.32)个月,优于对照组的(4.4±0.57)个月(P<0.01);治疗后观察组咳嗽、咯痰、痰中带血、气短、胸痛、口干咽燥、神疲乏力、食欲不振、失眠等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医辨证维持治疗化疗后晚期NSCLC,能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改善临床症状,并能延长患者的PFS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导师制培训模式对老年人八段锦训练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150例老年人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75例。试验组在常规"四步骤"培训方法的基础上采用导师制培训模式对老年人实施培训和锻炼,对照组采用常规"四步骤"培训方法集体培训模式对老年人实施培训和锻炼。分别于培训结束后进行八段锦培训情况满意度调查,集中锻炼3~6个月进行八段锦活动组织情况满意度调查,比较个人锻炼总达标率,比较培训前、集中锻炼3个月及6个月后两组平衡功能指标的变化。比较培训前、集中锻炼6个月后两组生命质量指标的变化。[结果]试验组八段锦培训情况满意度和活动组织情况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两组个人锻炼总达标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集中锻炼3个月及6个月BERG评分量表的比较,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F_(时间)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集中锻炼6个月后生命质量量表的变化比较,两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评分均较培训前提高(P0.05),试验组该评分提高更多。[结论]应用导师制模式进行八段锦培训对老年人实施培训和锻炼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李群  徐鹏  熊明 《天津中医药》2018,35(9):664-666
[目的]探讨百令胶囊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健商指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CAT)评分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1月—2017年4月诊治的7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百令胶囊治疗,两组均治疗观察8周;记录与观察患者健商指数、CAT评分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显效率为94.9%,对照组显效率为79.5%,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都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FEV1/FVC也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CAT评分均低于治疗前的(P0.05),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自我保健、生活方式、精神状态、生活技能、健康知识等评分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百令胶囊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能改善健商指数与CAT评分,提高患者的肺功能与治疗总体效果,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