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透刺眼周穴位治疗动眼神经麻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动眼神经麻痹由眼及脑的外伤、糖尿病、脑梗死、脑肿瘤等所引起。完全损害可产生上睑下垂,睑裂变窄,眼球不能向上、下、内方向运动,眼球位置向外下方偏斜、复视、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不完全性损害时眼内肌受损较轻,瞳孔可不出现改变。动眼神经麻痹在中医属“目偏视”、“视一为二”、“视歧”、“上胞下垂”、“睢目”范畴。现介绍透刺眼周穴位治疗动眼神经麻痹的体会。  相似文献   

2.
动眼神经的神经纤维包括躯体运动神经纤维及内脏运动神经纤维,躯体运动神经纤维主要支配上直肌、下直肌、内直肌、下斜肌及提上睑肌,内脏运动神经纤维支配瞳孔括约肌和睫状肌,故动眼神经麻痹的临床表现为患眼内转、下转及上转受限,上睑下垂,瞳孔散大,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可伴有复视。  相似文献   

3.
动眼神经麻痹是一种可由多种病因导致的眼球运动异常、上睑下垂及瞳孔受损的疾病,是非共同性斜视的重要病因之一。主要临床表现为上睑下垂、眼球上转、内转、下转受限、患眼瞳孔散大及对光反应迟钝或消失。颉瑞萍教授通过针药联合治疗动眼神经麻痹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4.
动眼神经是人体的第三对颅神经,与滑车神经(Ⅳ)、外展神经(Ⅵ)共同支配眼球运动,它同时还有分支作用于提上睑肌和瞳孔[1].动眼神经麻痹在临床并不少见,除少数为单纯眼部疾病外,多数均与神经疾病有关[2],主要表现为:(1)病变侧上睑下垂;(2)瞳孔散大对光反射减弱或消失;(3)眼球除向外下运动外,其他各方向运动均麻痹,出现斜视、复视等[3],目前临床治疗除手术疗法外,针刺治疗也有较好疗效,现将针刺治疗动眼神经麻痹的现状和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动眼神经麻痹多由脑外伤、眼外伤、颅内感染、糖尿病、脑梗塞、肿瘤等损伤或压迫眼运动神经所致。表现为上睑下垂,眼球外斜,向上外、上内、下内、同侧方向运动障碍,瞳孔散大,对光反射和调节反射消失,头向健侧歪斜等。笔者近年来采用针刺照海、申脉为主治疗动眼神经麻痹13例,取得满意  相似文献   

6.
第三脑神经麻痹分为全部或部分二种,可导致上睑提肌、眼外肌(除外直肌、上斜肌)、眼内肌的运动障碍.完全麻痹时上睑下垂,眼球外斜,瞳孔散大,对光反应消失.睫状肌麻痹时,调节力消失,看近模糊不清,上睑不能上举,复视,头晕,头痛等.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针刺治疗动眼神经麻痹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眼神经麻痹是由于动眼神经损害所致,出现动眼神经所支配的全眼肌麻痹,表现为:上睑下垂,外斜视,眼球不能向下,向内及向上运动或受限,复视,瞳孔散大、光反射及调节反射消失。针刺疗法治疗该病效果较好。文献报道,苏云海等运用透穴针刺治疗动眼神经麻痹。  相似文献   

8.
Weber综合征又称中脑腹侧部综合征、动眼神经与锥体束交叉综合征,一般提示病灶在位于一侧中脑基底部大脑脚底的髓内,损害动眼神经与锥体束。临床表现病灶侧动眼神经麻痹:眼球外斜、上睑下垂、眼球向上、下方活动不能、瞳孔散大及对光反应消失;对侧中枢性偏瘫,中枢性面瘫和舌下神经麻痹[1]。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中药穴位注射治疗动眼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单盲临床试验,将三个中心的456例动眼神经麻痹患者分为治疗组(228例)和对照组(228例),治疗组采用中药穴位注射疗法,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36天统计疗效.结果:有效率比较P〈0.05;眼球运动度恢复比较 内直肌下直肌的恢复两组分别比较均为P〈0.05;眼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穴位注射疗法治疗本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中药穴位注射治疗动眼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单盲临床试验,将三个中心的456例动眼神经麻痹患者分为治疗组(228例)和对照组(228例),治疗组采用中药穴位注射疗法,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36天统计疗效.结果:有效率比较P<0.05;眼球运动度恢复比较 内直肌下直肌的恢复两组分别比较均为P<0.05;眼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穴位注射疗法治疗本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1.
眼肌麻痹属于眼科疑难重症之一。主要是由于支配眼肌的神经受损而引起眼球运动障碍。临床表现为斜视、复视 ,独立行走困难 ,需配带眼罩。中医称之为“风牵偏视”,“视一为二”。自 1 996年以来 ,收治本病 2 0例 ,均为内科、眼科治疗效果欠佳而采用眼针治疗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2 0例患者中 ,男 1 2例 ,女 8例 ;年龄最小 2 3岁 ,最大 74岁 ;病程最长 3个月 ,最短 1 5d;动眼神经麻痹 5例 ,外展神经麻痹 1 2例 ,混合型 3例。外直肌麻痹 1 2例 ,内直肌麻痹 (合并上睑下垂 ,瞳孔变大 ) 3例 ,多条肌麻痹 5例。治疗方法1 .取穴主穴取眼针穴区 1组…  相似文献   

12.
电针治疗眼肌麻痹17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采用电针治疗眼肌麻痹有一定疗效.本文17例均属后天患病.其中动眼神经麻痹4例(左眼2例,右眼2例),外直肌麻痹8例(左眼6例,右眼2例),肌无力症2例,右眼外伤性上眼睑下垂1例,左眼海绵窦血栓形成1例,右下斜肌不全麻痹1例.现将疗效观察结果报道如下:一、治疗方法: 原则上取眼眶周围穴位.上睑下垂取阳白及眶上神经点为主.内直肌麻痹取睛明为主;外直肌麻痹取瞳子髎为主;下斜肌麻痹取球后为主.  相似文献   

13.
动眼神经麻痹为临床常见疾病.眼外肌麻痹表现为上睑下垂,外斜视,眼球向上、内、下活动受限,出现复视.眼内肌麻痹表现为瞳孔散大,光反射、调节反射消失.笔者在临床工作应用针刺方法并配合电针治疗1例而获得良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Weber综合征,又称大脑脚综合征、动眼神经交叉瘫。是指中脑腹侧部,即大脑脚内侧出现病灶,损害了同侧动眼神经与位于脚底中部3/5的锥体束,而出现的动眼神经麻痹与偏瘫同时存在的一种特殊症候群。临床表现为病灶侧动眼神经麻痹:眼球外斜、上睑下垂眼球向上、下方活动不能,瞳孔散大及对光反应消失;对侧中枢性偏瘫,中枢性面瘫和舌下神经麻痹。本病在临床上不常见,其临床治疗尚没有疗效肯定的方法。笔者多年来采用针刺治疗本病10例,疗效令人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动眼神经麻痹是眼科常见病症,主要表现为上睑下垂,睑裂变窄,眼球不同程度的上视、下视、内收运动障碍,瞳孔散大及光反射消失等.在祖国医学中,此病属中医学的"睑废".近年来,临床研究观察发现西医治疗效果不佳,针刺为主结合其它方法治疗此病在临床上有不错的疗效.本文就近10年来针刺为主治疗动眼神经麻痹的临床资料加以归纳,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夏玮 《光明中医》2012,27(11):2385
眼肌麻痹是由于眼球运动神经或眼球协同运动的调节结构病变所致。动眼神经麻痹可出现其所支配的全眼肌麻痹症状,如上睑下垂、外斜视、眼球运动受限、并出现复视,瞳孔散大、光反射及调节反射消失等。该病病因复杂,目前西医治疗以针对病因药物治疗后患者  相似文献   

17.
<正> 一、中药针刺治愈外伤性动眼神经麻痹1例患者李××,男,27岁。曾于1975年10月因车祸致左上睑提肌麻痹,视力障碍月余来院门诊。眼部检查:视力右为1.5,左0.1。近视力右1.5,左0.1。左上睑下重遮盖全部瞳孔,瞳孔散大直径6mm,对光反射迟钝,左眼球外斜位,角膜映光点在瞳孔和角膜内侧缘之间,左眼球向内转、上下转均受限,晶体透明,视盘色淡红,境界与右比较稍模糊,视网膜血管  相似文献   

18.
以中药为主对后天性眼外肌麻痹的治疗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天性眼外肌麻痹多为神经源性。病变可侵犯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外展神经。临床上分为单一眼外肌麻痹、动眼神经麻痹、眼外肌全麻痹及全眼肌麻痹。从 1980年 10月至 2 0 0 2年 12月对来自我科门诊及住院患者之单一眼外肌麻痹及动眼神经麻痹共 3 2例进行了中药治疗 ,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 1 临床资料本病 3 2例中 ,男性 2 4例 ,女性 18例 ;年龄 12~ 5 0岁 ;病程最短 2天 ,最长 5个月 ;均为单眼发病 ,其中动眼神经麻痹 8例 ,外直肌麻痹 13例 ,上斜肌麻痹 1例 ,下斜肌麻痹 2例 ,内直肌麻痹 8例。诊断标准〔1〕:主要有 :①复视、头晕 ;②…  相似文献   

19.
我们采用电针治疗本病24例,取得较好的疗效。本组患者属于先天性者7例,后天性者17例。先天性眼肌麻痹7例均为上睑提肌麻痹;后天性眼肌麻痹17例中属外眼肌全麻痹和动眼神经全麻痹各1例、上睑提肌麻痹7例、上斜肌麻痹和下直肌麻痹各1例、外直肌麻痹6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复方血栓通治愈动眼神经麻痹3例陈燕沈陶例1女,52岁,右眼上睑下垂,眼球向内不能转动伴复视1天于1997年6月30日来诊。患者于28日傍晚因劳动后在水沟里洗脚,约20分钟,第2天晨起觉右眼不能睁开,眼球不能内转,撑开上睑后视物为二。患者身体情况尚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