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伴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 将427例确诊为AMI的患者分为心肌梗死(MI)对照组(404例)、MI后消化道出血组(15例)和消化道出血后MI组(8例),分析MI伴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特点及1年心血管死亡和因再发心绞痛、非致死性MI、心衰和中风而住院的复合终点结果.结果 (1)MI后消化道出血组和消化道出血后MI组患者有消化道疾病史的比例高于MI对照组(13.3%、12.5% vs.5.2%),消化道出血后MI组非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NSTEMI)患者所占比例高于MI对照组(62.5% vs.43.6%),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MI后消化道出血组的估测肾小球滤过率(eGFR)显著低于MI对照组[(57.1±23.5)ml·min-1·1.73-2 vs.(74.6±26.4)ml·min-1·1.7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ostic回归分析显示,eGFR降低对MI患者发生消化道出血的相对危险为0.975[95%CI(0.957,0.995),P<0.05].(3)消化道出血后MI组抗血小板、抗凝治疗的比例以及MI后消化道出血组阿司匹林使用的比例均显著低于MI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消化道出血后MI组的血红蛋白显著低于MI后消化道出血组[(7.2±1.3)g/dl vs.(11.3±2.5)g/d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接受输血治疗的比例显著高于后者(75.0% vs.2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后消化道出血组介入或溶栓治疗的比例低于MI对照组(53.3% vs.76.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消化道出血后MI组介入或溶栓治疗的比例显著低于MI对照组(12.5% vs.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MI后消化道出血组的1年心血管死亡和因再发心绞痛、非致死性MI、心衰和中风而住院的复合终点明显高于MI对照组(40.0% vs.1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GFR降低是MI患者发生消化道出血重要的预测因素.MI患者伴发消化道出血常使抗血小板、抗凝和冠脉再通治疗困难,且多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2.
姜丽杰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5,15(8):1254-1255,1259
目的探讨心肌酶谱(CK,CK-MB,AST,LDH)及心肌肌钙蛋白I(cTnI)测定在急性心肌梗死中诊疗检测的敏感性和可靠性。方法使用美国康仁ACS180,采用化学发光法进行定量测定cTnI,以>0.2ng/mL为阳性;采用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心肌酶谱,以CK>184.0μ/L、CK-MB>24.0μ/L、AST>38.0μ/L、LDH>250.0μ/L为阳性。结果AMI胸痛发生后3 ̄18h,血清cTnI敏感性最高,持续时间最长,最长达13 ̄15d,其诊断AMI的敏感性及有效性明显高于CK、CK-MB、AST、LDH。结论在不同的生化标记物中心肌肌钙蛋白I是一种心肌损伤的特异性标志物,其临床应用价值优于CK、CK-MB等酶的检查,对诊断AMI有重大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朱龑  周中银  杨艳 《医学研究杂志》2018,47(5):39-42,38
目的 分析消化道出血诱发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及死亡相关危险因素,提高医务人员对此类此病的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月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就诊的消化道出血诱发急性心肌梗死的28例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心电图变化、治疗及预后情况等,按照患者预后情况,分为生存组(13例)和死亡组(15例),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 28例消化道出血诱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其中男性24例,女性4例,患者平均年龄70.8±11.0岁;有5例表现呕血,有8例表现黑便;有13例表现同时表现呕血与黑便,有2例表现为呕吐咖啡样胃内容物;诱发急性心肌梗死时,仅有6例表现为典型胸痛,有4例表现为心慌、胸闷,有18例无明显症状;所有患者中,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21例(75.0%),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7例(25.0%),其中广泛前壁合并下壁梗死2例(7.1%),广泛前壁梗死7例(25.0%),下壁梗死13例(46.4%),前壁梗死5例(17.9%),后壁梗死1例(3.6%);经治疗,有13例好转,15例死亡。重度贫血及肝硬化病史在生存组及死亡组两组患者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s回归分析发现重度贫血(OR=11.67,P=0.018)是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消化道出血诱发急性心肌梗死时多无胸痛等典型心肌梗死症状,且多表现为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此类患者病情危重,病死率高,重度贫血是此类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消化道大出血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机制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12年l0月我院收治的25例消化道大出血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及同期50例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消化道大出血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时,患者年龄大、死亡率高、既往疾病多。结论:消化道大出血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不典型,对于年龄大、有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的患者需早期诊断和治疗,以减少死亡率。  相似文献   

5.
王正芳 《医学综述》2015,21(1):153-154
目的总结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MI)伴上消化道出血(UGH)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湘潭市江麓医院收治的AMI伴UGH的24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单纯AMI患者24例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疗效,随访1年观察再出血及死亡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有胃肠道病史的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采用抗凝治疗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凝血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随访1年后,观察组3例死亡,5例再次UGH;对照组2例死亡。结论老年AMI伴UGH患者症状多不明显,易漏诊、误诊,预后差,应及早诊断、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质子泵抑制剂、H2受体拮抗剂和胃黏膜保护剂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期间消化道出血(中低危人群)的预防作用.方法 将113例接受诊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均接受抗凝抗血小板治疗.同时分别接受奥美拉唑、法莫替丁、吉法酯治疗.结果 三组患者的基线水平、相关治疗、住CCU时间及出现消化道出血方面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急性期应用胃黏膜保护剂可取得和质子泵抑制剂、H2受体拮抗剂同样预防消化道出血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张瑞芳 《农垦医学》1999,21(5):327-328
我科1990年~1992年共收治流行性出血热(EHF)143例,其中并发消化道出血37例。消化道出血是EHF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也是促使病情恶化,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为减少EHF并发消化道出血,对其临床特点及治疗体会分析讨论如下。一股资料1.本组37例中男25例,女12例,年龄在20~55岁,平均36岁。消化道出血的病期,发热期1例(27%)、休克期5例(13.5%)、少尿期28例(75.6%)、多尿期3例(81%)。2.消化道出血与EHF临床类型关系:中型3例(8.1%)、重型5例(13.5%)、危重型29例(783%)。以上数字可以看出消化道出血多…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急性自发性脑出血(以下简称脑出血)伴消化道出血的病情、发病机制和预后。方法收集我院2000年元月至2004年12月收住院的脑出血患者。结果在182例脑出血患者中伴有消化道出血者36例(19.8%),死亡24例。其中基底节区出血24例,死亡16例;脑于出血4例,死亡3例;脑室出血3例,死亡2例,混合性出血4例,死亡3例。出血量大于30ml者死亡21例。结论急性脑出血伴消化道出血预后差、病死率高,与出血部位和出血量相关。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总结酷似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表现及误诊原因.方法 对11例酷似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心电图、心肌酶谱、冠脉造影进行分析.结果 11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中,有低热、咳嗽、咽痛等上感症状者7例;胸闷、气促7例,胸痛6 例,心慌4例,恶心、呕吐3例,所有病例心肌酶谱均升高;心电图表现酷似下壁心肌梗死3例,前间壁心肌梗死2例,前壁心肌梗死3例,广泛前壁心肌梗死2例,前壁+下壁心肌梗死1例;其中有5例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结论 对酷似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必须认真询问病史,仔细体格检查及分析心电图,以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并发消化道大出血的原因和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8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后并发消化道大出血的临床表现、原因和处理方法.结果 在282例行PCI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根据临床表现证实有5例并发消化道大出血,发生率为1.7%.5例患者经积极对症处理无一例死亡.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PCI时应积极识别消化道大出血的高危患者,综合平衡血栓形成和出血的风险,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常用血清标志物的临床诊断价值和主要特征。方法:统计分析2010年6月至2011年5月期间本院17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胸痛发作后24 h内心肌酶谱、肌红蛋白、肌钙蛋白的结果,总结不同的血清标志物在急性心肌梗死病程中的增高倍数、延迟时间。结果: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比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病例血清标志物检测阳性率低;STEMI各项标志物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NSTEMI。STEMI心肌酶谱各项指标增高倍数均高于NSTEMI,延迟时间比NSTEMI长。结论:检测各种血清标志物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小儿消化道出血39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小儿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症状,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临床表现为呕血.黑便或二者兼有。我院自2001年6月~2004年6月共收治小儿消化道出血390例(除新生儿外).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应用洛塞克是否可减少消化道出血的发生。方法 随机选取急性心肌梗死病人 83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 4 3例 ,对照组 4 0例。治疗组在入院当日给予洛塞克 4 0mg静脉输入 ,第 2日起改为口服制剂 2 0mg日 1次 ,共口服 7日 ;对照组未给胃酸抑制剂。观察二组消化道出血的发生情况。结果 同对照组相比 ,应用洛塞克治疗组消化道出血明显减少 ,P <0 .0 5 ;心血管事件发生例数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应用洛塞克可减少消化道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心肌肌钙蛋白I(CTnI)的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AMI)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化学发光仪和生化分析仪分别测定、比较133例患者的CTnI及其心肌酶谱结果.结果:AMI患者的各项指标阳性率分别为:CTnI(91.4%)、CK(65.6%)、AST(48.8%)、LDH(42.6%).与心肌酶谱(CK、AST、LDH)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阳性持续时间大部分达5~12天;CTnI的特异性也显著高于心肌酶谱.结论:CTnI的检测对AMI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对2000年2月~2006年4月我院收治的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30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现临床表现为突发腹痛、肩痛、牙痛者应考虑急性心肌梗死的可能。认为急性心肌梗死不典型时,应注意有无正后壁及右室梗死的心电图表现,要动态观察心电图变化,查心肌酶谱。  相似文献   

17.
18.
新生儿消化道出血8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80例新生儿消化道出血病例的病因及治疗,提出新生儿消化道出血与缺氧缺血性脑病关系极大,其次是硬肿症,肺炎等。考虑其病因与缺氧缺血,应激,血流减慢等致胃肠粘膜缺血,糜烂有关,故治疗采用胃内注入凝血酶或思密达及静脉滴注H2受体阻滞剂方法。  相似文献   

19.
新生儿消化道出血8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80例新生儿消化道出血进行临床分析,结果表明,除新生儿自然出血症外,绝大多数由原发疾病引起,且病情危重;新生儿疾病晚期的消化道出血可看作临死前的先兆;感染可促使并加重自然出血症的发生。积极预防诱因,治疗原发病是减少消化道出血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