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Na+-H+交换泵第一亚型(Na+-H+ exchanger 1,NHE1)是存在于所有真核细胞的一种跨膜蛋白,是调节细胞内pH值(intracellular pH,pHi),中性或偏碱性的重要膜蛋白 [1,2].近来发现NHE1基因在肿瘤细胞中的活性明显增高,与肿瘤细胞的生长有着密切的关系 [3].为了解NHE1基因在胃癌细胞中的作用,我们利用基因转染技术,构建NHE1反义真核表达载体,将NHE1反义基因转染入SGC-7901胃癌细胞,观察NHE1反义基因对SGC-7901胃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NHE1反义基因磁性纳米微粒对SGC-7901胃癌细胞株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探索胃癌基因治疗的新方法。方法:构建NHE1反义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和NHE1反义基因磁性纳米微粒,将NHE1反义基因转染至SGC-7901胃癌细胞中,比较观察细胞转染前后生长曲线、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率的变化。结果:氧化铁磁性纳米颗粒成功地将NHE1反义基因转染至SGC-7901胃癌细胞中。NHE1反义基因能使SGC-7901胃癌细胞生长速度减慢、体外生长增殖能力降低,转染NHE1反义重组质粒的SGC-7901胃癌细胞增殖指数为34.73%,低于SGC-7901细胞的38.95%;NHE1反义基因使SGC-7901胃癌细胞凋亡率增加,转染NHE1反义重组质粒的SGC-7901胃癌细胞凋亡率为11.75%,显著高于SGC-7901胃癌细胞凋亡率(3.85%,P<0.01)。结论:NHE1反义基因磁性纳米微粒能抑制SGC-7901胃癌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有一定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滕小春  刘海峰 《现代肿瘤医学》2006,14(10):1256-1259
目的:探讨NHE1反义基因转染对SGC-7901胃癌细胞恶性表型的逆转作用及其在肿瘤基因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将构建好的人NHE1反义基因真核表达载体,采用脂质体法将其转染至SGC-7901胃癌细胞中,观察NHE1反义基因转染后SGC-7901胃癌细胞的细胞形态学、NHE1蛋白表达、体外生长增殖特性、双层软琼脂集落形成能力的变化。结果:NHE1反义基因转染的SGC-7901胃癌细胞形态恶性程度降低,NHE1蛋白表达明显减少,双层软琼脂集落形成能力、体外生长增殖能力降低,接触抑制恢复,细胞凋亡率增加。结论:NHE1反义基因转染能使SGC-7901胃癌细胞的NHE1蛋白表达明显下调并逆转其恶性表型,提示NHE1基因可成为肿瘤治疗的新靶点,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NHE1反义基因磁性纳米微粒对SGC-7901胃癌细胞株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探索胃癌基因治疗的新方法。方法:构建NHE1反义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和NHE1反义基因磁性纳米微粒,将NHE1反义基因转染至SGC-7901胃癌细胞中,比较观察细胞转染前后生长曲线、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率的变化。结果:氧化铁磁性纳米颗粒成功地将NHE1反义基因转染至SGC-7901胃癌细胞中。NHE1反义基因能使SGC-7901胃癌细胞生长速度减慢、体外生长增殖能力降低,转染NHE1反义重组质粒的SGC-7901胃癌细胞增殖指数为34.73%,低于SGC-7901细胞的38.95%;NHE1反义基因使SGC-7901胃癌细胞凋亡率增加,转染NHE1反义重组质粒的SGC-7901胃癌细胞凋亡率为11.75%,显著高于SGC-7901胃癌细胞凋亡率(3.85%,P〈0.01)。结论:NHEl反义基因磁性纳米微粒能抑制SGC-7901胃癌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有一定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NHE1反义基因磁性纳米微粒对胃癌细胞NHE1蛋白表达及裸鼠成瘤力的影响,探索胃癌基因治疗新方法。方法:构建NHE1反义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和NHE1反义基因磁性纳米微粒,将NHE1反义基因转染至SGC-7901胃癌细胞中,通过免疫组织细胞化学SP法检测NHE1蛋白表达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观察双层软琼脂集落形成能力及转染前后生长曲线的变化。电镜水平比较观察转染与未转染细胞形态学变化,并观察裸鼠成瘤能力的改变。结果:氧化铁磁性纳米颗粒成功地将NHE1反义基因转染至SGC-7901胃癌细胞中,转染NHE1反义基因的SGC-7901胃癌细胞NHE1蛋白表达降低,细胞生长速度减慢、体外生长增殖能力降低,透射电镜下细胞线粒体数量增多、体积增大,内质网扩张,核偏向一侧,极性增强,裸鼠成瘤能力下降。结论:NHE1反义基因磁性纳米微粒能使SGC-7901胃癌细胞的NHE1蛋白表达明显下调,裸鼠成瘤能力降低,NHE1蛋白在胃癌细胞生长中起重要作用,NHE1基因可能成为基因治疗胃癌的一个理想靶点。  相似文献   

6.
滕小春  刘海峰  陈刚 《现代肿瘤医学》2011,19(12):2396-2400
目的:探讨NHE1反义基因磁性纳米微粒对胃癌细胞NHE1蛋白表达及裸鼠成瘤力的影响,探索胃癌基因治疗新方法。方法:构建NHE1反义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和NHE1反义基因磁性纳米微粒,将NHE1反义基因转染至SGC-7901胃癌细胞中,通过免疫组织细胞化学SP法检测NHE1蛋白表达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观察双层软琼脂集落形成能力及转染前后生长曲线的变化。电镜水平比较观察转染与未转染细胞形态学变化,并观察裸鼠成瘤能力的改变。结果:氧化铁磁性纳米颗粒成功地将NHE1反义基因转染至SGC-7901胃癌细胞中,转染NHE1反义基因的SGC-7901胃癌细胞NHE1蛋白表达降低,细胞生长速度减慢、体外生长增殖能力降低,透射电镜下细胞线粒体数量增多、体积增大,内质网扩张,核偏向一侧,极性增强,裸鼠成瘤能力下降。结论:NHE1反义基因磁性纳米微粒能使SGC-7901胃癌细胞的NHE1蛋白表达明显下调,裸鼠成瘤能力降低,NHE1蛋白在胃癌细胞生长中起重要作用,NHE1基因可能成为基因治疗胃癌的一个理想靶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人NHE1反义基因转染对SGC-7901胃癌细胞株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探索胃癌治疗的新方法。方法 采用脂质体法将构建好的人NHE1基因反义真核表达栽体转染至SGC-7901胃癌细胞中,比较观察细胞转染前后生长曲线、双层软琼脂克隆形成能力、裸鼠成瘤能力以及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率的变化。结果 NHE1反义基因能使SGC-7901胃癌细胞生长速度减慢,双层软琼脂集落形成能力、体外生长增殖能力降低,细胞凋亡率增加,裸鼠体内成瘤能力显著降低。结论 反义NHE1基因能抑制SGC-7901胃癌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具有良好的胃癌治疗效果,提示NHE1基因可成为胃癌治疗的新靶点,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背景与目的:以往的研究中我们发现,用反义基因分别抑制肿瘤细胞膜上的单羧酸转运蛋白第1亚型(monocarboxylatetransporter-1,MCT1)基因和Na+/H+交换蛋白第1亚型(Na+/H+exchanger-1,NHE1)基因的表达,可使肿瘤细胞内pH(intracellular pH,pHi)降低,细胞酸化死亡.而同时抑制这两种基因的表达,对肿瘤细胞pHi及其增殖生长的影响尚不清楚.方法:用电穿孔法将MCT1基因及NHE1基因相应的反义基因表达载体pLXSN-MCT1和pLXSN-NHE1同时转染于人肺腺癌细胞系A549中,经G418筛选阳性克隆,用PCR及RT-PCR方法鉴定MCT1和NHE1的反义基因与A549基因组的整合.pHi及乳酸含量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细胞生长周期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并将联合转染反义基因的细胞、转染MCT1反义基因的细胞、A549细胞分别接种于裸鼠皮下,观察移植瘤的生长.结果:与A549细胞比较,联合转染反义基因的细胞pHi降低、乳酸显著升高(P<0.001),细胞周期阻滞在G0-G1期.接种联合转染反义基因细胞和转染MCT1反义基因细胞的裸鼠移植瘤明显比接种A549细胞的轻且小(P<0.001).结论:MCT1基因和NHE1基因可能通过影响pHi对肿瘤细胞的增殖生长起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9.
张轸武  张洹 《肿瘤防治研究》2004,31(6):367-369,373
 引言Na+/H+交换蛋白 (Na+/H+exchanger ,NHE)是调节细胞内 pH(pHi)的重要跨膜蛋白。在人类及脊椎动物细胞中已克隆出 6个亚型NHE的cDNA ,分别命名为NHE 1,NHE 2 ,NHE 3,NHE 4 ,NHE 5及NHE 6 [1 6 ] ,它们构成了一个基因家族。这 6个亚型在基因结构及氨基酸序列上具有较高的同源性 ,但在组织细胞分布、功能作用及活性调节等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其中NHE 1存在于几乎所有真核细胞中 ,被认为是一个“管家基因”。它以胞内一个H+,胞外一个Na+进行等分子比例的跨膜交换 ,排出细胞内H+,从而维持细胞内pH的稳定同时调节细胞内渗透压和细胞体积[7] 。最近研究表明NHE 1在多种肿瘤细胞中都有过高表达 ,与肿瘤细胞的增殖生长、侵润转移和凋亡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 ,用分子生物学手段研究NHE 1在肿瘤细胞中的表达调控和活性调节 ,将可能为肿瘤的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和手段。本文将就这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1 NHE 1的结构和功能1989年Sardet等[8] 克隆出人类的NHE 1cD NA ,1990年确定其全长为 5kb ,开放阅读框长...  相似文献   

10.
Zhang GZ  Huang GJ  Li WL  Wu GM  Qian GS 《癌症》2002,21(7):719-723
背景与目的:以往的研究中我们发现,用反义基因分别抑制肿瘤细胞膜上的单羧酸转运蛋白第1亚型(monocarboxylate transporter-l,MCTl)基因和Na^ /H^ 交换蛋白第1亚型(Na^ /H^ exchanger-1,NHE1)基因的表达,可使肿瘤细胞内pH(intracellular pH,pHi)降低,细胞酸化死亡。而同时抑制这两种基因的表达,对肿瘤细胞pHi及其增殖生长的影响尚不清楚。方法:用电穿孔法将MCT1基因及NHE1基因相应的反义基因表达载体pLXSN-MCT1和pLXSN-NHE1同时转染于人肺腺癌细胞系A549中,经G418筛选阳性克隆,用PCR及RT-PCR方法鉴定MCT1和NHE1的反义基因与A549基因组的整合。pHi及乳酸含量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细胞生长周期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并将联合转染反义基因的细胞、转染MCT1反义基因的细胞、A549细胞分别接种于裸鼠皮下,观察移植瘤的生长。结果:与A549细胞比较,联合转染反义基因的细胞pHi降低、乳酸显著升高(P<0.001),细胞周期阻滞在G0-G1期。接种联合转染反义基因细胞和转染MCT1反义基因细胞的裸鼠移植瘤明显比接种A549细胞的轻且小(P<0.001)。结论:MCT1基因和NHE1基因可能通过影响pHi对肿瘤细胞的增殖生长起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1.
Puma基因转染对胃癌SGC-7901细胞的促凋亡作用及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puma基因转染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株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应用脂质体介导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EGFP-C1-PUMA瞬时转染至SGC-7901细胞。分别用荧光显微镜和RT—PCR法检测外源基因的表达,MTF比色法测定细胞增殖的抑制,Hoechst33342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和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Westernblot检测细胞色素C(CytC)和凋亡诱导因子(AIF)的转位。[结果]外源性puma基因在pEGFP—C1-PUMA转染的SGC-7901细胞中实现了表达。PUMA表达使SGC-7901细胞的增殖能力降低并诱导凋亡,转染24、48、72h的生长抑制率分别为19.3%、34.7%、42.2%,凋亡率分别为19.6%、35.4%、46.6%。PUMA表达的SGC-7901细胞DNA合成受到抑制,周期阻滞在GgG1期;线粒体膜电位明显下降,CytC、AIF从线粒体进入胞浆。[结论]puma基因转染可有效抑制胃癌SGC-7901细胞的增殖,促进其凋亡。促凋亡机制主要是线粒体途径,与线粒体膜电位降低和CytC、AIF从线粒体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骨桥蛋白反义基因对人类胃癌细胞增殖和浸润转移的影响。方法:1)PCR扩增获得人OPN基因,pcD-NA3.1(+)载体连接,酶切、测序。2)脂质体介导将pcDNA3.1-ANOPN基因转入ECA109,G418筛选,获得稳定表达AN-OPN基因的转染细胞SGC-7901-ANOPN、表达空载体的SGC-7901-vect细胞和空白对照SGC-7901。RT-PCR检测细胞OPNmRNA表达,体外观察对比各组间倍增时间、黏附、侵袭及迁移能力的差异。结果:成功构建了pcDNA3.1-ANOPN质粒,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公布的序列同源性为100%。与SGC-7901-vect、SGC-7901相比,SGC-7901-ANOPN细胞OPNmRNA表达明显降低,倍增时间增加,黏附、侵袭及迁移能力明显降低。结论:ANOPN基因的稳定表达明显抑制胃癌细胞的恶性表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慢病毒介导的RNA干扰(RNAi)沉默肝肠一钙黏连蛋白(CDH17)基因的胃癌细胞SGC-7901对化疗药物敏感性的影响.[方法]将制备好的siRNA-CDH 17慢病毒表达载体稳定转染SGC-7901细胞72h后,采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转染后SGC-7901细胞中CDH17基因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CDH17蛋白的表达水平;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MTT法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CDH17基因沉默后胃癌细胞SGC-7901对氟尿嘧啶(5-FU)的敏感性.[结果] 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CDH17 mRNA及蛋白在SGC-7901细胞中表达下调;实验组SGC-7901细胞周期明显阻滞在Go/G1期,S期相对减少;5-FU处理SGC-7901细胞48h后,MTT法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显示实验组增殖抑制显著高于另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CDH17基因沉默的SGC-7901细胞对5-FU的敏感性显著增强.[结论]以CDH17基因为靶标的RNA干扰能下调SGC-7901细胞中CDH17的表达,从而增强其对5-FU的化疗敏感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S100A4在低氧条件下对胃癌细胞SGC-7901迁移及侵袭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化学合成的si-S100A4质粒和阴性对照(si-Ctr1)质粒分别转染胃癌细胞株SGC-7901,根据培养条件的不同分为常氧条件(normal,Nor)+si-S 100A4组、Nor+ si-Ctrl组、低氧条件(hypoxia,Hyp)+si-Ctr1)组、Hyp+si-S 100A4组.应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低氧条件下胃癌SGC-7901细胞中HIF-1及S100A4蛋白的表达变化,检测低氧条件下胃癌细胞中抑制S100A4的表达对细胞中S100A4、p-catenin及TCF-4表达的影响,Transwell小室法分别检测低氧及S100A4对胃癌SGC-7901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低氧条件下:(1)胃癌SGC-7901细胞中HIF-1和S100A4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3.12±0.23 vs 1.02±0.05,P<0.01;2.75±0.32 vs 1.05±0.07,P<0.01),且两者变化明显相关(r=0.67,P<0.01);(2)胃癌SGC-7901细胞的侵袭及迁移能力增加[(223.31±35.12) vs (131.29±26.40)、(142.27±26.37)个,P<0.05].干扰低氧条件中S100A4的表达:(1)明显减少低氧对细胞中Lcatenin及TCF-4的促进作用(均P<0.01);(2)明显减少低氧对SGC-7901细胞的侵袭及迁移能力的促进作用[(161.37±31.02) vs (88.21±22.42)、(95.36±21.29)个,P<0.05].结论:S100A4能够促进胃癌细胞SGC-7901的迁移和侵袭,该作用可能是通过S100A4协同HIF-1通过Wnt/β-catenin通路的调控实现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反义寡核苷酸(antisense ol-igodexynucleotide,ASODN)对人胃癌细胞凋亡及化疗药物敏感性的影响。方法人工合成HIF-1αASODN经阳离子脂质体包裹后瞬时转染人胃癌SGC-7901细胞系。采用RT-PCR和免疫细胞化学检测转染后HIF-1α基因表达情况,MTT法观察化疗药物敏感性的变化,AO/EB染色及TUNEL检测SGC-7901细胞转染后顺铂诱导的凋亡。结果经HIF-1αASODN处理的SGC-7901细胞HIF-1α基因表达明显下调,HIF-1αASODN处理的SGC-7901细胞加顺铂作用后与对照组比较,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化疗药物敏感性增强。结论阳离子脂质体转染HIF-1αASODN具有促进化疗药物诱导胃癌SGC-7901细胞凋亡及增强化疗药物敏感性作用。  相似文献   

16.
背景与目的: 构建人COX-2基因反义真核表达载体,研究COX-2基因对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增殖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采用分子克隆技术,用EcoR Ⅰ从含人全长COX-2基因的质粒pBOSNeoCOX-2中切下含COX-2 cDNA的目的片段,然后分别在其两端添加EcoR Ⅰ和Bgl II酶切位点,酶切后将该片段按正、反两个方向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IRES2-EGFP的多克隆位点中,琼脂糖凝胶电泳法对重组子进行鉴定,脂质体法将重组质粒转染到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中, MTT法检测转染反义COX-2基因的表达载体后SGC-7901细胞增殖的变化。 结果: 经酶切鉴定,正、反义目的片段成功地连接到pIRES2-EGFP中,COX-2基因正、反义真核表达载体成功构建,转染后在SGC-7901细胞中稳定表达,反义COX-2基因真核表达载体转染SGC-7901细胞后能抑制其增殖。 结论: 成功构建人COX-2基因反义真核表达载体, 反义COX-2基因能抑制SGC-7901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左金丸逆转胃癌顺铂耐药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实验采用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及人胃癌顺铂耐药细胞株SGC-7901/DDP,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率;免疫蛋白印迹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qRT-PCR)检测左金丸干预后各组基因蛋白表达量;同时构建RTKN基因慢病毒载体转染的胃癌细胞系并验证,结合CCK-8法、q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RTKN基因干扰对胃癌细胞顺铂耐药性的影响。裸鼠体内实验将RTKN干扰的SGC-7901/DDP细胞移植到裸鼠皮下,分别给予左金丸干预4周后,记录移植瘤大小,绘制肿瘤生长曲线,Western blot检测RTKN、p53、Ace-p53、HDAC1蛋白的表达量。结果:SGC-7901/DDP细胞中的RTKN表达量显著高于SGC-7901细胞,沉默RTKN显著降低SGC-7901/DDP细胞的耐药性;左金丸可显著降低SGC-7901/DDP细胞的耐药性,但沉默RTKN后其对SGC-7901/DDP细胞的耐药性及对裸鼠皮下移植瘤体积无明显影响,提示降低RTKN表达后,左金丸的抗肿瘤作用被抑制。结论:RTKN通过p53脱乙酰...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构建针对人BAG-1(Bcl-2-associated athanogene 1)基因的短发卡RNA(short hairpin RNA,shRNA)真核表达质粒,探讨其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BAG-1主要亚型表达的抑制作用及对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 以人BAG-1 mRNA编码区为RNA干扰靶点,设计2条不同的位于BAG-1基因P29、P33、P46、P50亚型的两个通用外显子上64nt寡核苷酸干扰片段A、B及1条阴性对照片段S,将其定向克隆到带有卡那霉素抗性和增强绿色荧光蛋白的真核表达载体pGenesil-1上,将其转染至SGC-7901细胞中,设空白对照组(未转染质粒SGC-7901-Un)、阴性对照组(转染阴性对照质粒pGensil-Neg)、干扰组(转染干扰质粒pGensil-BAG1-A和pGensil-BAG1-B),用RT-PCR、Western blot检测BAG-1基因的干扰效果.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情况并绘制生长曲线.结果 酶切及测序结果证实,pGensil BAG1-A和pGensil-BAG1 B干扰质粒及阴性对照质粒pGensil-S构建成功.质粒在SGC-7901细胞中的转染效率达40%~50%.阴性对照组细胞BAG-1基因表达与空白对照组无明显差异,干扰组细胞BAG-1基因表达较空白对照组显著下降(P<0.01),表达抑制率在mRNA水平为(63±9.8)%,在蛋白水平对BAG1-P46、BAG1-P32亚型的抑制率分别为(94.3±1.08)%、(66.1±6.5)%.生长曲线表明细胞生长受到了抑制.结论 针对人BAG-1基因的shRNA真核表达质粒pGensil-BAG1-A和pGensil-BAG1-B共转染能高效特异的抑制胃癌SGC-7901细胞中BAG-1主要亚型的表达,并抑制人胃癌SGC-7901细胞的生长.  相似文献   

19.
目的:在成功构建人COX-2基因反义真核表达载体的基础上,研究COX-2基因对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转移能力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COX-2基因反义真核表达载体转染的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转染组、COX-2抑制剂SC236处理组(SGC-7901细胞培养基内含100μmol/L SC236)和对照组(SGC-7901细胞),并分别采用细胞体外侵袭实验,内皮细胞体外迁移实验,观察各组细胞体外转移的情况。采用裸鼠皮下移植瘤抑制实验,用转染和未转染的SGC-7901细胞按每毫升5×10~7个的细胞悬液分别注射于BALB/C-nu/nu无胸腺裸鼠背部皮下,SC236处理组按3mg/(kg·d)剂量于接种SCC-7901细胞10min后,由尾静脉注射,隔日1次。各组6周后处死动物,观察皮下移植瘤的生长情况。并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VEGF及MMP-2蛋白的表达。结果:体外侵袭实验、促内皮细胞体外迁移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转染组和SC236处理组迁移的肿瘤细胞和内皮细胞均减少(P〈0.01);裸鼠皮下移植抑制实验结果显示,转染组和SC236处理组荷瘤鼠移植瘤的生长受到抑制;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转染组和SC236处理组细胞VEGF及MMP-2蛋白的表达下降。结论:反义COX-2基因能抑制SCG-7901细胞的转移能力,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肿瘤的血管生成、减少MMP-2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IFITM1/2/3和胃癌发生、癌细胞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技术对基因表达进行定量分析,先把基因表达进行归一化,然后对实时荧光定量技术的检测条件进行调整,建立一个体系方法对内参基因、目的基因在细胞中的表达水平进行准确的测定,分析人体胃腺癌细胞株(SGC-7901)不同干扰素诱导蛋白基因的检测结果,IFITM1、IFITM2、IFITM3相关性,探讨IFITM1/2/3和胃癌发生、癌细胞转移的关系。结果 (1)人体胃腺癌细胞株(SGC-7901)经过干扰素的诱导后,IFITM1、IFITM2、IFITM3的基因拷贝数都明显增加,可见干扰素诱导促使3种干扰素诱导跨膜蛋白的基因水平都得到明显的升高。由此可见,IFITM1、IFITM2、IFITM3对于胃癌肿瘤细胞转移具有抑制的作用。(2)IFITM1和IFITM2呈显著正相关(γ=0.40;P=0.003),IFITM1和IFITM3呈显著正相关(γ=0.45;P=0.001),IFITM2和IFITM3呈显著正相关(γ=0.38;P=0.004)。结论 IFITM1/2/3基因在胃癌组织及胃癌细胞中高表达,降低IFITM的表达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