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透射电子显微镜原位细胞或组织简便快速包埋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满足临床病理诊断及科研的需要,克服电镜原位细胞或组织包埋法之不足,作者研究出一咱改良的透射电子显微镜细胞或组织原位简便快速包埋法。其特点是:(1)操作简便,全部包埋步骤(固定、脱水、浸泡及包埋)均在同一载体(培养瓶 或显微镜观察的组织切片)上进行,能保存原位组织或细胞的超微结构;(2)快速,人固定到制备成超薄切片全过程仅需5小时;(3)易从载体上将包埋片分离下来,分离下来的包埋片完整,超微结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一种快速简单的单层细胞原位包埋及电镜样品的制作方法,避免离心法等对细胞造成伤害以致影响电镜下细胞结构的观察?方法:将细胞培养在盖玻片上并进行原位包埋,通过置入液氮冷却的方式迅速彻底分离树脂与玻片上的细胞层?结果:此方法所得细胞的超微结构清晰,损伤明显减少?结论:体外培养细胞原位包埋电镜样品的制作方法快速简单,对细胞伤害少,完全可以满足科研和临床病理诊断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培养细胞的超薄切片技术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培养细胞的电镜良好制样和超薄切片方法。方法:乳腺癌细胞系MB-231培养后分成3组:消化离心组、刮除离心组和原位包埋组,比较培养细胞的超微结构特征。结果:原位包埋方法的超薄切片可以清楚地显现细胞为多角形梭形,细胞连接保持良好。其余两组细胞呈圆形、椭圆形,大部分细胞细胞间连接被破坏,分散分布。结论:原位包埋和单层细胞超薄切片方法是电镜下观察培养细胞的最值得推荐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肺组织塑料包埋半薄切片法病理学教研室杨晓静,钱仲关键词组织切片术;塑料包埋;肺;染剂和染色法塑料包埋技术是一种介于传统的石蜡包埋法和电镜树脂包埋法之间新开展的技术方法;前者较简便,但切片较厚,组织结构显示欠清晰;后者操作复杂,且对环境温度、湿度要求较...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的石蜡包埋肾活检标本转制电镜样品的方法在肾脏病理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9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进行肾脏穿刺病理诊断的患者20例。通过将每个患者的石蜡包埋组织分别经水化法处理和快速脱蜡固定法处理转制成电镜标本,分别从特征性超微结构和基底膜厚度方面与该患者的常规电镜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快速脱蜡固定法耗时更短,仅需18 h(水化法需33 h),且其对超微结构的保存优于水化法。快速脱蜡固定法和水化法与常规电镜相比均存在基底膜变薄假象(P =0.043和P <0.001),快速脱蜡固定法和水化法间基底膜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210)。结论:快速脱蜡固定法和水化法这两种转制方法可用于大部分肾脏病的临床病理诊断,其中快速脱蜡固定法比水化法更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用石蜡包埋组织块精选典型病变部位,通过脱蜡脱水包埋改制成超薄切片,电镜观察组织细胞超微结构清晰可辨,为临床病理鉴别诊断及回顾性研究提供了便利条件。此方法操作简单,效果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随着电镜技术在体外培养细胞实验中的应用,促使人们寻求一种能保持培养细胞在自然生长状态时的超微结构研究手段,这要求在细胞固定、脱水、包埋等一系列操作中都要在理想的条件下进行。虽然前人在细胞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培养平滑肌细胞透射电镜制样方法。[方法]将平滑肌细胞培养在3.5 cm的塑料培养皿上,连同培养皿一起进行固定、脱水、浸透,然后将培养皿切开,一部分倒扣包埋,另一部分切成小条,放入胶囊中包埋,聚合后超薄切片,透射电镜横向和纵向观察细胞的超微结构。[结果]完整保存了细胞生存状态时的超微结构;在倒扣包埋后横向切片中,细胞内有大量线粒体、内质网、微管、微丝等;纵向切片中,可见细胞连接和细胞突起。[结论]利用原位包埋超薄切片技术可以对贴壁细胞进行制样,在电镜下观察贴壁细胞超微结构。  相似文献   

9.
胥维勇  杨群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33):4751-4752
1971年Burkhardt·R报告了用塑料包埋剂代替石蜡包埋制备组织切片技术,使组织制片方法更加完善。塑料包埋切片与石蜡包埋切片相比,具有细胞收缩小、切片薄、结构清晰等优点,其制片质量明显优于石蜡切片,特别在骨髓活检组织制片中起到了一定地促进作用,有利于对细胞细微结构的观察。塑料包埋切片技术在骨髓活检组织中的应用弥补了石蜡包埋组织切片的不足,对血液病的诊断和研究提供了更好的手段。但这一技术操作繁琐,质量要求高,制作时间长,国内从1980年开展到目前除少数科研院所外还不能广泛用于基层医院病理诊断的需要。石蜡包埋切片仍是制作骨髓切片最常用方法,具有方法恒定,操作简便,又能自动化。本文就两种骨髓包埋制片方法进行了探讨和比较,现介绍如下。1骨髓石蜡包埋切片制作石蜡包埋制作骨髓切片经不断的改进,切片质量明显提高,其制作切片的关键在骨髓活检组织脱钙和切片染色。1.1石蜡包埋制片将送检的骨髓活检标本经4%中性缓冲甲醛固定10h后移至95%乙醇内脱脂12h;用0.2M磷酸缓冲液调至pH7.0的10%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液中进行初步脱钙5h,后经Plank ang Rychlo脱钙剂充分脱钙10h;不经流水冲洗,直接...  相似文献   

10.
石蜡组织块透射电镜标本快速包埋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作者在石蜡组织块作成的电镜切片上,选择需作电镜观察的组织部位,从石蜡块上取下该组织部位,用1%四氧化锇-二甲苯混合液脱蜡再固定,环氧树脂618快速包埋,按电镜常规切片、染色,作成电镜观察用的切片,经电镜观察,效果较为满意,可达到电镜病理诊断要求。本法步骤简单易行,省时,全过程仅需两个半小时。  相似文献   

11.
透射电子显微镜病理诊断技术已广泛用于临床病理诊断中。作者根据国内的实际情况,以充分满足临床病理诊断的要求为中心,针对不同的标本建立了一套实用的电镜病理诊断样品制备标准化技术。该技术包括各种试剂的制备与贮存,取样的要求,5小时包埋程序,24小时包埋程序,液体标本(穿刺细胞活检标本)包埋程序以及利用石蜡包埋块、石蜡切片制作电镜标本程序等。电镜观察结果显示,经上述方法制备的电镜样品,其组织和细胞的超微结构清晰,完全可以满足临床病理诊断需要。文内还对该技术中具有实用价值的关键步骤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透射电子显微镜病理诊断样品制备标准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透射电子显微镜病理诊断技术已广泛用于临床病理诊断中。作者根据国内的实际情况,以充分满足临床病理诊断的要求为中心,针对不同的标本建立了一套实用的电镜病理诊断样品制备标准化技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Spurr树脂包埋剂是否适合制备血样电镜样品。方法:多次离心技术制备血样,并对原始的Spurr配方进行改良。改变增塑剂乙二醇二甘油醚的量,调节包埋块的硬度,使其适合制备体液样品的电镜超薄切片。结果:超薄切片上红、白细胞排列紧密,每个视野可见多个细胞。与常规的Epon树脂包埋剂相比,明显增加了可供观察的信息量。细胞的结构清晰,未见明显的聚合损伤以及人工假象等。结论:Spurr树脂包埋剂是制备血样电镜标本的良好包埋剂。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应用国产生物素标记HBVDNA探针,于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肝组织切片上,建立了碱性磷酸酶过氧化物酶显色的原位杂交技术,在此过程中发现,蛋白酶的消化是杂交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酸、三乙醇酐、洋地黄的预处理,能促进探针参入,降低非特异背景,减低蛋白酶作用浓度或作用时间,因而提高实验稳定性、特异性。并用这一技术检测了34例肝活检和4例尸检肝组织,结果:尸肝组织均检出了HBV—DNA,其中2例核型见于肝硬化,肝癌旁组织,而2例浆型HBV—DNA见于慢活肝,亚重肝。34例肝活检组织中,只检出12例浆型HBV—DNA,其中CAH—CPH无症状携带者中检出率分别为42.9%,38.8%,33.3%,均明显高于肝硬化组织(16.7%)(P<0.05)。由此可见浆型HBV—DNA分布同病变轻重程度的关系可能并不密切,不同分布型的HBV—DNA可能只反映HBV的复制状态。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细胞印片及快速石蜡切片在乳腺肿块病理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 117例乳腺肿块术中快速病检病例 ,进行细胞印片及快速石蜡切片诊断 ,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细胞印片制片时间 5min ,确诊率 97.4 % ;快速石蜡制片时间 2 0~ 2 5min ,确诊率99.1%。结论 细胞印片制片时间短 ,可用于乳腺肿块或其他肿瘤的术中快速病理诊断 ,必要时结合快速石蜡切片诊断  相似文献   

16.
用单宁酸块染能明显增加经醛类固定液较长时间固定的电镜样品反差,使超薄切片的组织结构细节可见度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7.
谷培云  董莉 《基层医学论坛》2013,(29):3881-3882
探讨冰冻切片苏木紫-伊红快速染色法,为临床及时提供诊断信息。苏木紫-伊红快速染色方法制作出的标本,细胞形态和结构清晰,细胞核、细胞质显色良好,染色过程快,仅5 min后即可镜检,可及时为临床提供送检标本性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石蜡包埋组织切片的原位核酸杂交方法 ,以检测克山病 ( KSD)尸检心肌中的RNA。方法 :应用生物素标记的人工合成寡核苷酸探针 ,对 72例心肌石蜡包埋组织切片进行原位核酸杂交。结果 :各型克山病心肌石蜡组织切片的阳性杂交信号为 80 %~ 87.9% ,而正常对照仅为 14.3%。结论 :应用人工合成寡核苷酸之原位核酸杂交技术 ,对长期保存的石蜡组织进行回顾性研究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