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新生儿脱脐前腹部按摩的效果及可行性。方法:随机将60例正常新生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在新生儿体温恢复正常、其它生命体征平稳后给予腹部按摩,对照组在脐痂脱落后进行腹部按摩。按摩方法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即“I love you”手法。结果:观察组胎便排尽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出生后第3日体重下降率小于对照组,观察组下降率为5.3%,对照组下降率为7.5%。两组新生儿脱脐时间无差异。观察组新生儿脐部无出血及感染。结论:新生儿脱脐之前进行腹部按摩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新生儿快速脱脐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正常出生的婴儿3360例,2208例为试验组,应用新生儿快速脱脐法,1152例为对照组,应用新生儿传统自然脱落法,观察两组脐部感染发生率。结果试验组发生脐部感染10例,为单纯红肿,无分泌物,脐部感染率0.45%;对照组发生脐部感染156例,单纯红肿为137例,有脓性分泌物及臭味19例,脐部感染率13.54%,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新生儿出生后48-72小时应用新法剪除残留脐带,脱脐时间缩短,脐部感染减少,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母乳喂养和混合喂养对新生儿体重的影响,方法:以100例母喂同室,母乳喂养新生儿为观察组,对其生理性体重下降率,体重回复率及新生儿感染率进行观察,并与00例混合喂养新生儿进行比较,结果:纯母乳喂养儿体重下降率顺产组与剖宫产组分别为7.38%和28.64%,混合喂养儿分别为5.72%和5.35%,出院全重回复率组分别为32.0%和54.0%,对照组分别为12.0%和40.0%,新生儿感染率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对新生儿应用气门芯套扎法断脐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048例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24例。观察组新生儿应用气门芯套扎法断脐,在新生儿出生后,助产士用0.5%碘伏消毒脐带根部及脐周皮肤后,用套有气门芯的止血钳钳夹距脐根部0.1cm处的脐带,然后于止血钳上0.3cm处剪断脐带,将气门芯轻轻套扎在脐带上,取下止血钳,挤出脐带残端血,断端处用0.5%碘伏消毒,待脐带断面干后,用无菌纱布包裹盖好,再用消毒脐卷包扎。对照组新生儿应用传统式粗棉线打结法断脐。比较两组新生儿的断脐操作时间、脐带脱落时间、脐部出血和感染发生情况。结果新生儿应用气门芯套扎法断脐的操作时间【(38.8±8.5)svs.(120.1±3.3)s]、脐带脱落时间[(8.0±2.8)dvs.(12.7±3.5)d】、脐部出血(5例vs.28例)和脐炎发生(7例vs.31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新生儿应用气门芯套扎法断脐效果优于传统式粗棉线打结法,操作简单方便、经济实惠、安全有效,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适用于各类医院。  相似文献   

5.
目的 应用愈脐胎毒清于围手术期,观察其对新生儿先天性肠闭锁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先天性肠闭锁术后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缓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愈脐胎毒清敷脐治疗,观察两组患儿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排便时间、术后腹胀及呕吐的发生率以评价两组患儿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96.0%高于对照组的74.0%(P<0.05).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自然排气时间、自然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愈脐胎毒清敷脐能有效促进新生儿肠闭锁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是新生儿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6.
汪萍  曹文学 《江苏医药》1996,22(11):761-762
对80例母婴同室剖宫产新生儿早期纯母乳喂养,与对照组80例新生儿进行早期生理性体重下降、体重回复及42天时体重增加、喂养方式进行观察比较。母婴同室纯母乳喂养组新生儿和对照组新生儿生理性体重下降率分别为8.3%、5.4%。出生9天时体重回复率分别为55.0%、36.3%。出生42天时体重增加率分别为52.5%、46.9%,母乳喂养车分别为78.5%、58.9%。提示剖宫产新生儿母婴同室早期纯母乳喂养是可行的,并为以后纯母乳喂养的成功打开基础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在门诊常规疗法的基础上配合药物敷贴及腹部按摩治疗小儿食积腹痛的疗效。方法 60例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均以门诊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配合药物敷贴及腹部按摩。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 疗效比较治疗组痊愈率76.7%,对照组痊愈率60.0%;疗程比较治疗组〈3d占76.7%,对照组〈3d占20.0%。结论 在门诊常规疗法的基础上配合药物敷贴及腹部按摩治疗小儿食积腹痛,能缩短疗程、提高疗效,且价格低廉、操作简单,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临床医药实践》2016,(11):847-850
目的:探讨新生儿改良式断脐及护理方法即晚断脐改良纱布包扎后暴露护理法用于新生儿脐部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7—2015年12月足月分娩的100例新生儿为观察组,出生后脐部处理采取晚断脐(脐带搏动停止后断脐),脐夹断脐后,脐部改良式包扎24~48 h,取下脐夹暴露直至脐带干燥自然脱落。选择2015年1—2015年6月足月分娩的100例新生儿为对照组,出生后脐部处理采取常规断脐法,即早断脐(出生后10 s内),脐夹断脐后,脐部采取护脐卷包裹24~48 h,取下脐夹仍用护脐卷包裹直至脐带自然干燥脱落。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脐带自脱时间,脐部渗血、感染发生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新生儿脐带自然脱落3~7 d者70例,8~14 d者21例,超过15 d者9例。对照组3~7 d者40例,8~14 d者43例,超过15 d者17例。观察组新生儿脐带自然脱落所需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发生脐部感染、脐部渗血3例,对照组13例,观察组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改良式断脐及护理法可有效缩短新生儿脐带脱落时间,降低新生儿脐部感染、脐部渗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脐绕颈在不同分娩方式下对新生儿出生情况的影响。方法对2005年5月至2006年2月分娩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脐绕颈发生率29.5%,脐绕颈阴道分娩新生儿窒息率6.3%,脐绕颈剖宫产新生儿窒息率3.6%,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脐绕颈阴道分娩新生儿窒息4.2%,与脐绕颈阴道分娩新生儿窒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脐绕颈剖宫产新生儿窒息率7.5%,与脐绕颈剖宫产率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脐绕颈对阴道分娩新生儿情况可能有一定影响,可作为新生儿窒息的一个间接愿因,但剖宫产并不能减低脐绕颈新生儿窒息率,因此,就脐绕颈对新生儿的影响应予重视,但不宜盲目扩大剖宫产指征。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剖宫产新生儿脐带残端零干预护理的临床效果及可行性.方法 随机筛选无脐疝的剖宫产正常新生儿600例,采用气门芯距脐轮1 mm处结扎,远端1 cm处剪断脐带,脐带断面用5%的碘酊消毒.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0例,两组新生儿于次日淋浴后,用75%酒精消毒脐带残端,以后每日淋浴1次.观察组淋浴后脐带残端不再进行任何干预护理,对照组淋浴后常规用75%酒精消毒脐部及周围皮肤,并覆盖无菌脐贴.待其自然干燥、坏死、脱落.观察比较两组新生儿脐部渗血、炎症情况、残端脱落时间、创面干燥愈合时间.结果 两组新生儿均无脐炎发生;观察组脐部渗血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脐带残端脱落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比对照组缩短,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剖宫产新生儿脐带残端零干预护理缩短脐带残端自然脱落、创面愈合时间,不增加感染风险,安全性高,护理量少,是一种较好的脐带残端护理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探讨哺乳期产妇应用甲硝唑与新生儿呕吐发生及体重增长之关系。方法:根据产妇是否用甲硝唑治疗分两组,分别观察现货且新生儿的呕吐次数及体重情况。结果:出生后第3d甲硝唑组的呕吐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但出生后第5d两组之间已无明显差异。出生第5d甲硝唑组新生儿体重下降幅度略高于对照组。结论:当母亲应用甲硝唑时,对新生儿有一定影响,新生儿呕吐增多,体重的下降较明显。提示哺乳期产妇应尽量避免使用甲硝唑。  相似文献   

12.
笑气应用于无痛分娩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丽纯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9):1302-1303
目的:寻找一种安全易行、有效、简便的无痛分娩方法。方法:选择200例足月、单胎头位初产妇分为两组,其中100例应用笑气吸入进行无痛分娩为观察组,男100例产程过程中没有应用笑气吸入进行无痛分娩的为对照组。观察两组产妇的产痛情况、产程时间、分娩方式、失血量及新生儿Apgar评分的结果。结果:观察组无痛分娩率92%,两组产妇的疼痛情况有极显著的意义(P〈0.01),剖宫产率为9%。比对照组低(P〈0.05),总产程时间较对照组减少2小时左右(P〈 0.05),而两组产妇的失血量及新生儿出生时Apgar评分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产程中应用笑气进行无痛分娩能有效缓解疼痛,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对产程进展及母婴无不良反应.可作为阴道分娩镇痛方法安全、有效地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3.
冉永菊 《现代医药卫生》2013,(21):3279-3280
目的探讨妇产科手术中阴道助产的临床应用和手术配合方法。方法将44例阴道助产分娩产妇按照助产方法不同分为两组:胎头吸引术22例为观察组,产钳术22例为对照组。分娩后分别统计两组产妇母体损伤及新生儿损伤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1例(4.5%),尿潴留2例(9.1%),会阴水肿3例(13.6%),软产道损伤3例(13.6%).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阴道助产后新生儿皮肤损伤3倒(13.6%),窒息2例(9.1%),先锋头10例(45.5%).无骨折,分娩新生儿损伤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阴道助产合理应用胎头吸引术助产具有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4.
山莨菪碱外用按摩治疗新生儿硬肿症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山莨菪碱外用按摩治疗新生儿硬肿症的治疗效果。方法119例新生儿硬肿症患儿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65例,对照组54例。两组均给予保暖复温、控制感染、补液及供给足够的热量、纠正器官功能紊乱等治疗,治疗组加用山莨菪碱外用按摩治疗。结果治疗组硬肿变软时间与硬肿消退时间均比对照组短,t值分别为3.667、5.568,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Χ^2=4.35,P〈0.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死亡率3.1%,对照组死亡率14.8%。治疗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山莨菪碱外用按摩治疗新生儿硬肿症不仅可使硬肿较早变软,而且可缩短病程,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死亡率。其操作方法简便、经济、安全、实用性强,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新生儿2次断脐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例正常健康单胎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2组均于胎儿娩出后,等待脐带动脉搏动停止后断脐。观察组于新生儿娩出48~72h后行2次断脐;对照组不实行2次断脐。观察2组脐部愈合时间,比较2组脐带感染及出血情况。结果观察组脐部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脐带感染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2次断脐能有效促进脐带愈合,减少脐部感染及出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郭敏 《中国药业》2008,17(6):55-56
目的观察大黄粉敷脐结合按摩预防脑卒中患者急性期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脑卒中患者按住院号单双号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住院第1天采用大黄糊剂敷脐并结合按摩腹部预防便秘,每24 h 1次,疗程3d,对照组不用任何通便药物,比较两组便秘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便秘发生率(6.0%)显著低于对照组(88.0%),P〈0.01,且无不良反应。结论该疗法效果满意,有利于促进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改善其生存状况。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抚触在新生儿听力筛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2月至2011年10月在我院正常足月分娩的新生儿320名,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60名。对照组给予常规新生儿听力筛查处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按国际上通用的抚触法给予抚触。观察两组新生儿筛查通过率、筛查时间及筛查状态。结果观察组新生儿初筛通过率、筛查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筛查时间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新生儿测试状况良好率为97.5%,高于对照组的79.4%。结论抚触利于新生儿处于安静状态,缩短听力筛查时间,提高筛查通过率,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比较不同的脐部护理方法在预防新生儿脐炎方面的作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全年在本院经阴道分娩或剖宫产分娩且无宫内感染的新生儿80例,将所有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新生儿,观察组给予改良式脐部护理(二次断脐),对照组给予传统脐部护理(即不给予二次断脐处理)。结果观察组脐带脱落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脐部出血和脐炎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组照,P〈0.05。结论与传统的脐部护理方法相比,改良的二次断脐的护理方法可明显降低新生儿脐炎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诺氟沙星联合云南白药外敷治疗新生儿脐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新生儿脐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6例。2组患儿均予脐部消毒冲洗,对照组予云南白药粉外敷治疗;治疗组予诺氟沙星胶囊去壳取粉与云南白药混匀后外敷治疗。观察2组分泌物消除时间、红肿消退时间及结痂痊愈时间。结果治疗后2组患儿的脐炎均痊愈,无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出现。治疗组分泌物消除时间、红肿消退时间、结痂痊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诺氟沙星联合云南白药外敷治疗新生儿脐炎,可明显缩短分泌物消除时间、红肿消退时间,使炎性反应吸收、消散,促进愈合,且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张学萍 《中国基层医药》2014,(23):3628-3630
目的:观察酪酸梭菌活菌联合间断蓝光照射对新生儿黄疸的疗效,并分析两者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新生儿黄疸患儿146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间断蓝光照射治疗,观察组在给予同等剂量蓝光照射基础上,加用酪酸梭菌活菌治疗,两组均治疗5d。疗程结束后,进行疗效评价,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胆红素下降情况。结果观察组治愈37例,有效3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4.5%;对照组治愈29例,有效34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86.3%,两组总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056,P<0.05)。治疗前,两组胆红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分别下降78.1%、80.7%、64.2%,对照组下降70.5%、71.5%、41.8%,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均P<0.05)。结论酪酸梭菌活菌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具有良好的疗效,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