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 分析探讨颈心综合征被误诊为冠心病的原因及避免误诊的策略.方法 就3~4年25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分析,25名患者均有颈椎病的诊断依据,同时伴有类冠心病的症状.结果 患者均进行颈椎CT或MRI检查,均有椎体缘增生,骨赘形成,均误诊为冠心病.结论 因本病的症状不典型,好发于中老年人群,且部分患者用扩张冠脉的药物可以改善症状,故"颈心综合征"易被误诊为冠心病.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青年颈性眩晕的发病机制和误诊原因,提高对青中年颈性眩晕的认识,减少误诊率。方法收集我院2003年2月-2008年2月住院的中青年颈性眩晕误诊病例39例,对其病因、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误诊为梅尼尔氏综合征16例,前庭神经元炎8例,血管性头痛5例,脑外伤后遗症6例,神经官能症4例,最后经颈椎检查试验、X线和CT、MR检查等明确诊断并予修正诊断。结论对中青年颈性眩晕的诊断关键是要对颈性眩晕有充分的认识,必要时应作颈椎的相关检查,以防误诊。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青年颈性眩晕的发病机制和误诊原因,提高对青中年颈性眩晕的认识,减少误诊率。方法收集我院2003年2月-2008年2月住院的中青年颈性眩晕误诊病例39例,对其病因、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误诊为梅尼尔氏综合征16例,前庭神经元炎8例,血管性头痛5例,脑外伤后遗症6例,神经官能症4例,最后经颈椎检查试验、x线和CT、MR检查等明确诊断并予修正诊断。结论对中青年颈性眩晕的诊断关键是要对颈性眩晕有充分的认识,必要时应作颈椎的相关检查,以防误诊。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粟粒型肺结核的误诊原因.方法 对110例粟粒型肺结核在院外误诊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 相组误诊率高达56.4%.结论 近年来该病不典型病例增多,应重视查痰、胸片、纤支镜检查、病变部位活检.  相似文献   

5.
一般认为胆囊病变时,胆囊或胆管因受各种物理化学刺激引起植物神经反射而产生各种心脏症状,称为胆心综合征。胆心综合征和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表现有很多相似之处,容易混淆,造成误诊。现将本院1998~2008收治的胆心综合征误诊为急性冠脉综合征18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胆心综合征8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冠心病为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胆囊疾病有时可引起类似冠心病、心绞痛的症状,容易误诊。笔者现将临床上误诊的8例胆心综合征病例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肺栓塞2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海鹏 《河北医药》2011,33(7):1111-1112
肺栓塞是指体循环静脉或右心腔的栓子造成肺动脉血管部分或完全血流阻塞所致的临床综合征。根据肺动脉栓塞程度不同,临床表现不一,早期确诊困难,误诊、漏诊常见,2例误诊的肺栓塞病例叙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蒋滨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10):1582-1583
颈心综合征是由颈椎病所引起的心绞痛样发作,多发生在40~60岁,临床表现为胸闷、心慌、发作性胸骨后及心前区疼痛。此病并非少见,但误诊率较高,常被误诊为冠心病,使病人心情紧张,悲观失望,病情加重,治疗效果不佳。现将我院2006年3月。2008年5月收治的26例颈心综合征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Fuchs综合征的误诊原因,以提高对Fuchs综合征的诊断.方法 对我科确诊32例(35眼)Fuchs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32例患者中误诊为特发性前葡萄膜炎16例,误诊为全葡萄膜炎1例,误诊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5例,都给以糖皮质激素药物治疗;误诊为白内障3例,误诊为结膜炎3例.患者在我院进行确诊后,根据不同情况进行不同的治疗,主要是针对并发症中的青光眼、白内障进行治疗.结果 32例Fuchs综合征患者进行门诊随诊观察,10例并发性白内障患者术后视力均恢复至0.6以上,8例继发性青光眼患者给以药物控制眼压,2例患者药物控制眼压无效予以手术治疗,术后患者眼压恢复至正常范围.结论 Fuchs综合征仅需对并发症中的青光眼、白内障进行治疗,预后良好;但临床上误诊误治现象多见,对此病特征不了解是本病误诊误治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粟型型肺结核的误诊原因,方法:对110例粟粒型肺结核在院外误诊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本组误诊率高达56.4%,结论:近年来该病不典型病例增多,应重视查痰,胸片、纤支镜检查,病变部位活检查。  相似文献   

11.
1999年5月~2003年5月,医院共收治类风湿关节炎111例,其中幼年型类风湿关节炎(JRA)6例(5.4%)(男2例、女4例),有4例在入院前均误诊.现将误诊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脑型血吸虫病误诊为脑肿瘤的原因,提高对脑型血吸虫病的认识和诊断。方法:通过对17例误诊病例的临床资料,CT、MRI检查、实验室检查及术后病理检查的回顾性分析,查找误诊原因。结果:术后病理检查均为血吸虫肉芽肿。结论:脑型血吸虫病易误诊为脑肿瘤,通过头颅MRI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可以提高诊断。  相似文献   

13.
连惠仙 《江西医药》2004,39(1):37-38
以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为主要表现的心脏型癫痫,由于发作时既无肢体抽搐和意识障碍等大发作表现,又无头痛、呕吐、腹痛等植物神经性癫痫表现,诊断较为困难。本组6例病人全部误诊为心神经官能症。错误的诊断,盲目的治疗,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造成不良后果。现将笔者收治的6例失常型癫痫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6例中,男2例,女4例,男:女为1:2。发病年龄为6~12岁,平均年龄9岁;发病至就诊时间1个多月至3年零6个月,平均1.82年;早产史2例,足月新生儿窒息1例,高热惊厥并癫痫家族史2例;曾患乙型脑炎1例。本组患者5例曾在外院就诊,均被误诊…  相似文献   

14.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16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误诊原因,以减少在临床诊治过程中的误诊率.方法 对被误诊为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16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收治的22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中误诊16例,误诊率为72.7%,误诊为类风湿关节炎5例,慢性腮腺炎2例,雷诺征2例,慢性结膜炎1例,间质性肺炎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1例,病毒性肝炎1例,肾小管酸中毒1例,慢性胃炎1例,急性胰腺炎1例.结论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容易误诊,及时询问病史并作相关检查是早期诊断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张强  杨丽红  乔鹏 《中国基层医药》2006,13(9):1474-1475
目的 对变异型急性心肌梗死诊断进行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7例变异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27例患者首诊均误诊,复查心电图、心肌酶学均证实为Q波型心肌梗死.根据心肌梗死定位分为:下壁8例,前壁7例,前间壁4例,广泛前壁5例,高侧壁2例,正后壁1例.结论 变异型急性心肌梗死易误诊为急腹症、脑动脉硬化、颈部疾病等,但比较其临床表现,尤其是心电图及心肌酶学有一定的动态变化,诊断中要综合分析,早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误诊原因及探讨防止误诊的方法。方法对在其他科室首诊的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误诊为其他疾病的21例(21眼)原因进行分析,探讨预防误诊的方法。结果 21眼中误诊为高血压脑病12例,偏头痛5例,胃肠疾病2例,感冒2例。21例经眼科会诊确诊后,转眼科行抗青光眼手术治疗。治疗后视力:光感2眼,数指者6眼,0.050.08者5眼,0.10.08者5眼,0.10.2者5眼,0.3以上者3眼。误诊时间越长,视力受损害越严重。结论对本病的认识不足是本组病例误诊的主要原因,对于合并有全身症状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容易误诊。加强健康教育,大力普及青光眼的防治知识,提高疾病认识,详细询问病史及眼部检查是避免误诊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腹型过敏性紫癜8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金卓  郝英霞  杨颖  张彦 《中国医药》2006,1(11):692-693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常见的毛细血管变态反应性、出血性疾病,由于机体对某些过敏物质发生了变态反应所致。临床上分为皮肤型、腹型、关节型、肾型和混合型。以皮肤型多见,好发于儿童及青少年。腹型过敏性紫癜与皮疹同时出现或发生于皮疹之后临床诊断不难,但如果腹型紫癜发生在皮肤病变之前,因其临床症状及体征上无特异性,不易与其他腹部疾病相鉴别,有时甚至被误诊为外科急腹症而手术治疗。现对我科2001年6月至2005年10月误诊的8例腹型过敏性紫癜患者做一回顾性分析,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对本病的早期认识,从而达到减少误诊、防止并发症及不必要手术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韦晓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24):3745-3745
婴儿捂热综合征又称被捂综合征、蒙被(缺氧)综合征。是儿科常见的急症,易误诊误治。自1992年以来共收治28例院内外首诊时曾被误诊的本病患儿,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指颈椎骨质增生、颈项韧带钙化、颈椎间盘退化等引起脊柱平衡失调,小关节紊乱,压迫和刺激了颈脊髓、颈神经根、颈交感神经、颈椎动脉而出现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其中.颈型颈椎病以枕、颈、肩部酸、胀、疼痛,头颈部活动因疼痛而受限为特征;神经根型颈椎病以颈部酸痛,向肩臂、前臂、手指放射或疼痛、麻木为特征,二者症状常同时出现.  相似文献   

20.
余倩  贺纯静 《贵州医药》2012,36(4):315-316
颈性眩晕是由颈椎源性因素引起的一组以头晕或眩晕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该综合征通常与颈椎病有关,但又不一定完全由颈椎病所致.与颈性眩晕有关的主要是交感型颈椎病和椎动脉型.目前临床常采用颈部牵引、理疗及药物治疗等方法,但疗效不甚满意.我院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术联合椎旁注射臭氧与血管扩张药物联合应用治疗颈性眩晕,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