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抗心律失常药物致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抗心律失常药物致心律失常作用 ,目前在临床上已经普遍重视。为了探讨药物致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特点 ,我们对 1 995~ 1 999年 1 1例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进行观察。1 临床资料1 995~ 1 999年收治的抗心律失常药物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 1 1例 ,男 8例 ,女 3例 ,年龄 1 6~ 72(53.5± 1 6.9)岁 ,室性期前收缩 (PVD) 8例 [并短阵室性心动过速 (VT) 5例 ],VT 1例 ,心房颤动(AF) 2例。其中冠心病 3例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发育不良 (ARVD)、原发性高血压、风湿性心瓣膜病各 1例 ,无器质性心脏病者 5例 ,排除急性心肌梗死、急…  相似文献   

2.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致心律失常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心律失常药物致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为6%~36%,平均约15%。由于此类药物有时不仅未能收到抗心律失常效果,反而诱发或促致心律失常,故有人称之为“具有电生理作用的药物”,以示严谨,并提醒人们要重视其致心律失常作用。下列情况可考虑为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致心律失常作用:①用药后原来的心律失常加重或恶化,包括室性早搏的频度增加、室速的心室率加快、非持续性室速转变为持续性室速、单形性室速转变为尖  相似文献   

3.
以QT间期离散度监测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致心律失常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发生致心律失常作用对QT间期离散度的变化。方法 对346例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测量治疗前后QTcd及动态心电图,并与102例健康人进行对照。结果 室性心律失常组治疗前与对照组间QTcd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好转组QTcd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无效组QTcd无明显变化,致心律失常组QTcd反而升高。  相似文献   

4.
室性心律失常是急性心肌梗塞的直接并发症和死亡预兆.梗塞后1年内心脏性死亡危险,与室性心律失常的恶性程度正相关.因而,越是恶性心律失常,越需要积极治疗.合理应用抗心律失常药,可预防血流动力学恶化和心脏猝死,延长寿命,并提高生活质量.抗心律失常药物疗法的主要问题是致心律失常作用和负性肌力作用.致心律失常作用多见于治疗早期,一般与剂量无关.  相似文献   

5.
室性心律失常包括室性过早搏动(室早)、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心室扑动(室扑)和心室颤动(室颤)等。目前,对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主要有药物和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仍是室性心律失常的主要手段之一。药物包括抗心律失常药物与有抗心律失常作用的非抗心律失常药物。  相似文献   

6.
充血性心力衰竭与室性心律失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合并室性心律失常很常见,80%合并复杂的室性早搏,40%以上合并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其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合并非持续性室性心过速患者的猝死率增高,对这类患者的治疗应努力纠正各种可逆因素,慎用抗心律失常药。  相似文献   

7.
心室颤动或有症状的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幸存者有心律失常复发的高度危险性,而这些心律失常往往是致命的。通常采用的防止致命性心律失常复发的方法为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和不同种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抑或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更有效地降低死亡率.尚不清楚。  相似文献   

8.
室性心律失常QT间期离散度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室性心律失常QT间期离散度测定的临床意义刘永宁廖敏黄扬扬丁胜章近年来QT间期离散度(QTd)在急性心肌梗塞室颤的预测、抗心律失常药物使用的安全有效性评估以及与持续性室速的关系方面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我们测定了71例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心电图QTd,旨...  相似文献   

9.
<正> 近年来人们已注意到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加重或致心律失常作用(proarrhythmic or arrhythmogenic effect)。Bianco等指出,与其称这类药物为抗心律失常药物,不如更确切地称之为具有电生理作用的药物。Ic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这一不良作用在治疗临床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简称  相似文献   

10.
室性心律失常药物治疗选择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药物治疗仍是室性心律失常的主要治疗手段,但至今尚无理想的抗心律失常药物(AAD),如治疗不当,反而造成失大于得,因此药物治疗要选择:(1)何种室性心律失常需要治疗,何种室性心律失常不需治疗。(2)选用何种药物较安全有效,何种药物风险较大。(3)哪些药物有较多的循证依据,因此室性心律失常治疗药物选择至今还是一难题。在实践中虽形成了一些共识,但在治疗上各持己见的也不少,为此在室性心律失常中如何选用药物稍作讨论。  相似文献   

11.
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概述室性心律失常有着不同的类型和发病机制,系由各种不同的致心律失常因素引起。陈旧性心肌梗死病人发生的单形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VT)是因接近疤痕组织边缘的折返所引起。地高辛中毒引起的VT可能起因于晚期后去极化所致的触发活动。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发生左束支阻...  相似文献   

12.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致心律失常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洁  周轶 《山东医药》2008,48(7):109-109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致心律失常作用是指抗心律失常药物在某些患者中应用时,在特定病程中或在特定的临床情况下出现用药前没有的新的心律失常或使原有心律失常更加恶化.有的抗心律失常药致心律失常作用后果严重,如不及时处理可危机生命,增加病死率.因此,在抗心律失常治疗过程中,正确及时识别抗心律失常药的致心律失常作用并采取相应对策有着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抗室性心律失常指征:致命性室性心律失常定义罗晓颖摘译戚文航校JoelMerganroth,MD1989年心律失常抑制试验(CASI)报导了一项惊人结果:耐受性好、有效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同样与心律失常病死率增高有关,于是,评价这种治疗的获益与风险比的重要...  相似文献   

14.
<正> 自“奎尼丁晕厥”这一现象被提出以来,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致心律失常作用即为人们所关注。临床上见到的是几乎任何一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均有致心律失常作用。举例见下表。据文献报道药物所致的室性心律失常大多数是由Ia类如奎尼丁、双异丙吡胺、普鲁卡因酰胺等所引起。虽然有多种室性心律失  相似文献   

15.
胺碘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室性心律失常是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但由于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致心律失常作用,使得其临床应用受到限制。胺碘酮是近年来治疗器质性心脏病并发严重心律失常的首选用药,具有疗效确切、副作用小的优点,我们应用胺碘酮治疗CHF并发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6.
大量临床试验证明,目前应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有很大局限性,可能使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心律失常病死率和总病死率增加,针对新的靶点寻找更加安全、有效的药物是抗心律失常药物研究的热点。选择性延迟钠电流阻滞剂在治疗浓度不抑制峰钠电流,不延长或仅有限度的延长动作电位时程或QT间期,可能避免药物致心律失常作用的危险,且对房性和室性心律失常均有效,因而针对抑制延迟钠电流的药物治疗可能是未来抗心律失常治疗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17.
心衰患者可并发多种心律失常,室上性的心律失常以房颤最为常见,室性心律失常则以频发室早、阵发性与非阵发性室速为多见,此类患者死亡率尤其是猝死率相对较高,因此提高此类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存活率,就要在积极治疗心衰的同时,还要合理正确地纠正心律失常。心衰并发心律失常首先要治疗基础疾病,如风湿性心瓣膜病、缺血性心肌病等,改善心功能,调节心脏的神经及内分泌(如β阻滞剂的应用,ACEI,ARB应用等),应同时纠正或消除其促发因素,如感染、电解质紊乱等。抗心律失常药物的选择方面,尽可能避免应用Ⅰ类抗心律失常药,因为它的致心律失常作用较为明显,且对血流动力学和心衰的预后不利;Ⅱ类抗心律失常药物有负性肌力及致心律失常作用也不适合于心衰患者;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是心衰并心律失常的最常用药物,胺碘酮及决奈达隆的负性肌力作用很小,可用于心衰合并房颤等多种心律失常。总之,心衰并心律失常病死率高,应积极防治,有效地抗心衰,改善血流动力学改变,才是减少心律失常发生的最有效的措施。胺碘酮是一种苯并呋喃衍生物,属Ⅲ类抗心律失常药,在心肌组织中,包括附加传导束,延长动作电位时间,因而延长不应期。此外,它也是一种非竞争性的α和β肾上腺能受体阻滞剂。它的钙拮抗作用和抗心肌缺血作用也是肯定的。是一种复合性抗心律失常药,兼有各类抗心律失常药的特性。目前广泛用于抗心律失常,有资料证实,胺腆酮可使心衰合并心律失常的死亡率降低38%。所以,我们认为,胺碘酮及决奈达隆是心衰并心律失常最好的选择。正像欧洲2008年心衰指南所指出的那样,心衰合并持续性房颤者在电复律以后,唯一指定的药物是胺碘酮。  相似文献   

18.
心衰患者可并发多种心律失常,室上性的心律失常以房颤最为常见,室性心律失常则以频发室早、阵发性与非阵发性室速为多见,此类患者死亡率尤其是猝死率相对较高,因此提高此类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存活率,就要在积极治疗心衰的同时,还要合理正确地纠正心律失常。心衰并发心律失常首先要治疗基础疾病,如风湿性心瓣膜病、缺血性心肌病等,改善心功能,调节心脏的神经及内分泌(如β阻滞剂的应用,ACEI,ARB应用等),应同时纠正或消除其促发因素,如感染、电解质紊乱等。抗心律失常药物的选择方面,尽可能避免应用Ⅰ类抗心律失常药,因为它的致心律失常作用较为明显,且对血流动力学和心衰的预后不利;Ⅱ类抗心律失常药物有负性肌力及致心律失常作用也不适合于心衰患者;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是心衰并心律失常的最常用药物,胺碘酮及决奈达隆的负性肌力作用很小,可用于心衰合并房颤等多种心律失常。总之,心衰并心律失常病死率高,应积极防治,有效地抗心衰,改善血流动力学改变,才是减少心律失常发生的最有效的措施。胺碘酮是一种苯并呋喃衍生物,属Ⅲ类抗心律失常药,在心肌组织中,包括附加传导束,延长动作电位时间,因而延长不应期。此外,它也是一种非竞争性的α和β肾上腺能受体阻滞剂。它的钙拮抗作用和抗心肌缺血作用也是肯定的。是一种复合性抗心律失常药,兼有各类抗心律失常药的特性。目前广泛用于抗心律失常,有资料证实,胺腆酮可使心衰合并心律失常的死亡率降低38%。所以,我们认为,胺碘酮及决奈达隆是心衰并心律失常最好的选择。正像欧洲2008年心衰指南所指出的那样,心衰合并持续性房颤者在电复律以后,唯一指定的药物是胺碘酮。  相似文献   

19.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致心律失常作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在抗心律失常药物(AAD)治疗过程中,引起原有心律失常加重或诱发新的心律失常称为AAD的致心律失常作用。发生机制可能有自发心律失常的易化、潜在心律失常基质的显露与新的心律失常基质的产生等。可表现为快速性与缓慢性两大类心律失常。诊断时既要考虑心律失常自身变异的影响,也要结合所用药物的药理特性、是否并存致心律失常的易患因素以及对比用药前后心律失常特征的变化综合分析。熟知药物特性、严格掌握适应证是预防AAD致心律失常作用的关键。一旦确认致心律失常作用,应停药观察,并给予相应处理。  相似文献   

20.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致心律失常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抗心律失常药物既能有效地治疗心律失常,同时又具有潜在的使原有心律失常恶化或引起以前没有的新的心律失常的作用,后者称之为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致心律失常作用(proarrhythmia)。文献报道几乎各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均可促发致心律失常作用。1989年开始的心律失常抑制试验(CAST)是观察抗心律失常药物疗效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的大型临床研究,结果表明,眼用恩卡胺(encamide)或氟卡胺(flecainide)治疗心肌梗塞患者的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