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素问(?)生气通天论》)王冰把“央”解释成“久”,将“精神乃央”串讲为“精神长久”。林亿认为,原文论述五味太过伤人,不能作“精神长久”讲,指出“央”通假作“殃”。林亿的意见很正确。“殃”有“败”的意义。“精神乃央”是“精神就败伤”的意思。王冰不知“央”是借字,照“央”字去解释,于是望文生义。林亿读出“央”的本字是“殃”,用“殃”字去理解,就涣然冰释。又“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王冰说“愚者”“佩服而已”,把“佩”解释成“佩服”。杨上善说“愚者”“佩之于衣裳”,将“佩”理解为“佩带”。滑寿指出,  相似文献   

2.
丁肇卫 《河南中医》2011,31(6):572-573
“因”字在《金匮要略》中用作动词使用时,多做谓语,表示“因袭”“遵循”“依靠”等;用作介词时,表示动作行为赖以发生的原因,可译成“因为”“由于”等,或表示动作、行为赖以发生的依据,可译成“利用”“随着”;用作连词时,可表示顺承关系,可译作“就”“便”“于是”等,或表示因果关系。可译作“因为”“由于”“因而”,或表示并列关系,相当于“而”,可译作“且”“而又”等。  相似文献   

3.
在医籍和作文中,“证”能不能写作“症”?“证候”能不能写作“症候”?“症状”能否写作“证状”?是长期来争论较多的一个问题。许多同志都认为,“辩证论治”的“证”与“症”有严格区别,“证候”不同于“症候”,也不能写作“症候”;“症状”不是“证状”,也不能写作“证状”。如王××  相似文献   

4.
牡蛎,广东人称“蠓”,台湾及闽南呼“蚵仔”,牡蛎的肉叫“蛎黄”。古时称“牡蛤”、“蛎蛤”、“左壳”、“古贲”。清代袁枚《随园食单》别名“鬼服”,俗称“长牡蛎”、“海蛎子”、“蠓房”、“蠓莆”、“蠓壳”等。我国习见的有近江牡蛎、长牡蛎、大连湾牡蛎多种,产于我国沿海,牡蛎肉是名贵的海鲜。  相似文献   

5.
对于时间的长短先后等概念,古人表述的方式亦与今天有所不同。首先是用词非常丰富。如表时间之短,医书中常见的就有“立”,“即”、“登”、“应(ying)”、“遽”“顿”“便”“旅”、“顷刻”、“顷时”、“瞬间”、“反掌间”、“旋踵”、“呼吸”、“奄忽”等,相当于现代所说的“立刻”、“马上”、“转眼之闾”、“顷刻之间”等。例如:  相似文献   

6.
中西医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共同搞好辨病和辨证相结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辨病”是辨西医的“病”;“辨证”是辨中医的“证”。“辨病”和“辨证”相结合,在目前来说,几乎已公认为搞中西医结合工作的重要措施之一。中医也有“病”(病名),如“疟疾”、“痢疾”、“肺痨”、“咳嗽”、“胃痛”、“腹痛”等等,但是它的含义,仍不离“证”,不过是一个比较突出的“证候”而已。如中医的所谓“疟疾”,是以“寒热往来,发有定候”为主征或定义的,而西医“疟疾”的诊断,一定要找到“疟原虫”。中医  相似文献   

7.
"痰"道源流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痰字经历了由“涕”、“沫”、“汁”、“饮”、“涎”,演变到“淡”,再到“痰”的过程。考《黄帝内经》无“痰”字,其中“淡”、“惔”、“澹”字与“痰”无关,咳吐黏液谓“涕”、“沫”、“汁”、“涎”,体内涎液称“饮”、“沫”、“汁”。汉晋时代称为“涕”、“涎沫”、“淡饮”。“痰”字始见于隋,并将“痰”、“饮”分立。唐代以后“痰”义确立,指排出体外之黏液、积聚体内之涎液、痰饮所致病证以及对复杂病证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8.
“运”就是指“木”、“火”、“土”、“金”、“水”五运;“气”就是指“风”、“寒”、“湿”、“燥”、“君火”、“相火”六气。“运气”是“五运六气”的简称。运用五运六气方面的有关内容来研究气候变化及其与人体健康和疾病的关系,并探讨其规律的学说,就是我们现在一般所说的运气学说。  相似文献   

9.
“医”由“匚”和“矢”构成。“匚”(fāng)是“受物之器”;“矢”,这里是指像箭一样锐利的可用以刺疗治病的针具,或指以锐利的箭头代替针具来刺疗治疾。“殹”从“医”讹变而来,而“醫”又从“殹”演化而成。“醫”的成字年代明显晚于“医”。“医”是“醫”的初字和本字,是最早的“医”字。从“医”的构字来看,表示针刺的“矢”是其核心字素,整字本义是针刺医疗。  相似文献   

10.
中医理论中常以“五”分类,比如“五脯”、“五气”、“五味”,此外还有“五色”、“五音”、“五方”(自然界)、“五官”、“五体”、“五志”(人体)等。  相似文献   

11.
细脉     
细脉为具有独立意义的单因素脉象。具有脉形细小、应指明显的特点。小脉等回于细脉。细脉脉形主要以。“线”来比喻,各医家描述方式不同,间接反映细的程度不同,如“细细似线”“往来如线”“细如丝线,往来极微”“往来如线”“萦萦如蜘蛛之丝而欲绝”“如线”“如丝”“如发如丝”“一线之比”“细来累累细如丝”“累累萦萦,状如丝线”“往来如发雨指下明显”“蛛丝其象”“小软如丝”“三候不断不散”“纤小”等。说明细脉的脉象具有细强弦缕、近于细线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孙非  张其成 《北京中医》2006,25(10):594-595
《素问·上古天真论》中有四处经文历来有不同的解读。第一,“以妄为常”。以安为常,妄作劳倦之解均非是;“肆乎行也”及“以不正常为正常”之解未透彻;正解当作“以虚妄为真常”。第二,“醉以入房”。“醉甚入房”之解非是;“以醉入房”之解牵强;正解当作“醉而入房”。第三,“以耗散其真”。“以散秏其真”之解无据;“以好散其真”之解亦无据;“耗”正解当作消耗。第四,“真气从之”。“真气居之”之解呆板,“从”作“顺”则生动、义胜。  相似文献   

13.
一、校勘部分1.第35页,风半身不遂候:“诊其脉寸口沉细……”校勘:“脉,原无,从《外台》补。”鄙见以为,校出即好,无需补。因所“补”并无积极意义。“诊其寸口”,文词简洁可读。如果然认真的话,则其后许多不同之处均应分别校出或补或改才是正理,然而又做不到这样。例如此段依次,“脾胃既弱”“名曰阳内之阴”,“病若悲伤不乐”,“则偏不随”,“不可治也”等等。若从《外台》校,则无“胃”,无“曰”,“内”为“中”,无“病”,无“偏”,“治”作“疗”(避唐高宗讳),无“也”等等。“校勘”很少能一一校出。难免给人以失之粗疏印象,亦有背“校勘”的原则。  相似文献   

14.
提起“老”,常会想起“老态龙钟”、“老气横秋”、“老朽”、“风烛残年”等词,仿佛老就是“衰败”,就是“凋零”,就是“不幸”。  相似文献   

15.
“辟谷”又称“却谷”、“断谷”、“绝谷”、“绝粒”、“却粮”、“休粮”等等。“辟谷”与“服气”是气功修炼进入高层的必然。不过也有人对“辟谷”持不同认识。他们认为“辟谷”是气功修炼的“偏差”、“旁门”等等。历代丹家对“辟谷”论述很系统。为让同道能简明地博览,鄙人将古代经典中论“辟谷”与“服气”的言论,综略辑录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从化学成分上分析中医处方“角注”的科学性。方法对中医处方中要求“先煎”“后下”“研未冲服”“烊化”“去芦”“去头”“去油”“包服”“杵”等特殊煎服法或用法的常用中药,查阅相关文献,分析其所含化学成分与“角注”要求煎服法或用法之间的科学性。结果中医处方中要求“先煎”“后下”“研未冲服”“烊化”“去芦”“去头”“去油”“包服”“杵”等特殊煎服法或用法与其所含化学成分有因果关系。结论中医处方上的“先煎”“后下”“研未冲服”“烊化”等特殊煎服法或用法与药物所含的化学成分很有关系,因而对疗效有很大的影响。中医汤剂处方上的“角注”绝大部分是科学的,应该继承并发扬之,做到开方时重视,配方时不忽视,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1972年出土的《武威汉代医简》第9、10两简有“五 ”及“石 ”、“血痒”、“膏 ”、“泔 ”的记载。就其病名与症状的描述而言,颇似当今的淋证。本文就两简中的“ ”、“泔 ”、“五 ”进行探讨,认为“ ”是多义字,有罢病、淋证等含义,同时又是“癃”的省写,故“ ”字即“癃”字,属“淋证”。“泔 ”,为米泔汁样小便,伴小便频数涩痛的症状,类似于当今临床“白浊”的部分表现。“五 ”中的第五淋尚难以确定。  相似文献   

18.
“消业”、“上层次”和“圆满”,是李洪志控制“法轮功”练习者的三个重要手段。李洪志一再说,练习“法轮功”必须首先去掉“一切执着心”,忘却和抛弃现实生活中“常人”的生活规则和观念,同时却要求“法轮功”练习者必须执着地、全身心投入地去“消业”,去“上层次”,以求其“圆满”。“消业”、“上层次”和“圆满”究竟是什么东西?怎样“消业”生老病死是客观规律。有了病就要看医生、吃药。对此,李洪志另有高论:“造成有病和所有不幸的根本原因是业力”。因为人做了坏事,才有业力,也就是病。那得了病怎么办?“吃药是把业力…  相似文献   

19.
“近视”古称“能近怯远症”,直到明末清初,才定名为“近视眼”。近视眼的发生,中医有个论点:“近视乃火少(《审视瑶函》)。神光者火之用事。“火”是“能源”的代名词,“火”能生“力”,是产生体力(气力)、听力、视力…的根本。所以说“视力”是火的功能作用。“学龄近视”99.5%以上的患者是从“假性近视”发展成“真性近视”  相似文献   

20.
《脉法赞》最早收录于王叔和的《脉经》,是现存文献中最早记载左右手寸口脉分主五脏六腑的文献。《脉法赞》提及的“关前一分”“人迎”“寸口”“官”“府”“左大顺男,右大顺女”“神门决断”等问题在后世争议很大。现就何为“官”“府”,何为“神门决断”进行探讨,认为“神门”即是尺脉,提出“官”“府”即是“阳”“阴”的含义。从而很好地解释了“左大顺男,右大顺女”和“阴病治官,阳病治府”的意义,有一定的临床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