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控制好血糖,预防、减少糖尿病并发症是医生和患者的共同目标。持续高血糖可直接损伤胰岛β细胞以及影响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使血糖进一步升高,形成恶性循环。积极控制血糖,对胰岛细胞分泌功能及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口服降糖药继发失效后睡前胰岛素补充治疗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口服降糖药失效后胰岛素补充治疗的可行性。方法 以强化临床观察为主,结合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监测,对56例继发口服降糖药失效患者实施口服降糖药联合睡前中、长效胰岛素注射治疗。结果 56例患者经治疗后血糖均得到很好的控制,有效率100%。结论 睡前胰岛素补充治疗对口服降糖药失效2型糖尿病患者有满意的效果,而且临床应用方便、简单。  相似文献   

3.
4.
糖尿病患者有发生慢性并发症如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及糖尿病神经病变等风险.同时,糖尿病还是预测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将血糖水平尽可能地控制在正常范围,能有效减缓或阻止并发症的发生发展[1].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睡前中效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意义。方法:90例经口服降糖药治疗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2组,A组(n=45)应用中效胰岛素22:00皮下注射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6个月,B组(n=45)单独应用胰岛素治疗6个月,治疗前后2组各临床及生化指标进行比较。结果:睡前中效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能有效控制血糖,胰岛素用量少,血脂改善明显,胰岛功能恢复较好,体重增加不明显,低血糖发生率少。结论:睡前中效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为口服降糖药效差的Ⅱ型糖尿病患者的较理想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胰岛素治疗是使糖尿病患者血糖达标的有效方法,并能保护胰岛β细胞功能,预防、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上升,胰岛素  相似文献   

7.
<正>2007年我院内分泌门诊主诉为多尿、多饮、乏力、体质量下降的36例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半数患者有糖尿病家族史,在给予生活方式和合理饮食指导后,依据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空腹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尿常规的检测结果,使用甘精胰岛素或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初诊治疗组)16例:尿酮体±~+而无明显酸中毒临床症状,空腹血糖11.61~21.22mmol/L,餐后2h血糖14.34~34.21mmol/L,空腹胰岛素6.41~  相似文献   

8.
<正>2型糖尿病的治疗方案在全世界的范围之内基本是统一的,每隔几年就会有新版本的诊疗指南出现。联合用药就是在过去指南版本提倡的单药阶梯式治疗基础上发展而来,它是对糖尿病不断深入认识的结果[1-3]。联合用药的好处可以用两句话概括:协同加强效果,互补完善机制。临床上常用的组合有两两组合,也有三种药物的组合,但后者不多见。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起始胰岛素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将111例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随机分为2组,进行为期1年的治疗,63例患者进行胰岛素治疗,48例患者进行口服药物治疗。结果两组均能显著的控制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降低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血脂,改善胰岛素抵抗(IR),且胰岛素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对初诊的2型糖尿病(T2DM),胰岛素疗效明显优于口服药物,且达标时间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临床医药实践》2013,(10):754-756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那格列奈与诺和灵30R降低血糖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开放、两中心的平行对照研究,治疗周期3个月。选择病程3个月以上,单纯口服两种药物以上效果不佳者,空腹血糖(FBG)>8.0 mmol/L,餐后2 h血糖>12 mmol/L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三餐前口服那格列奈(江苏扬子江药业生产),睡前22:00皮下注射重组甘精胰岛素(甘李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商品名:长秀霖);对照组用诺和灵30R(丹麦诺和诺德公司生产)在早餐和晚餐前皮下注射两次,治疗组和对照组均根据血糖调整胰岛素用量,血糖控制目标为空腹血糖≤7.0 mmol/L,餐后2 h血糖≤8.9 mmol/L。血糖<2.8 mmol/L为低血糖标准。结果:经过治疗,两组患者血糖控制基本达标,未见低血糖昏迷。甘精胰岛素联合那格列奈治疗3个月后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下降较诺和灵30R组明显,且前者低血糖发生率较后者低。结论:重组甘精胰岛素补充基础胰岛素,那格列奈控制餐后血糖达到良好的血糖控制,减少了低血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蔡咏梅 《海峡药学》2009,21(11):213-213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药(ORD)改用胰岛素治疗的原因,改用胰岛素治疗前药物使用情况及改用前后药物费用变化。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本院口服降糖药改用胰岛素替代治疗至少3个月的51例2型糖尿病患者。结论2型糖尿病患口服降糖药治疗大多因控制血糖不佳而用胰岛素替代,且治疗费用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2.
毛有可 《海峡药学》2012,(10):211-212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治疗门诊2型糖尿病中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口服降糖药血糖仍不能达标的门诊2型糖尿病患者68例,随机等分成两组。在原方案不变的情况下,一组联合使用甘精胰岛素,另一组联合使用中性鱼精蛋白锌人胰岛素作为对照。治疗3个月后,观察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变化,并统计低血糖事件的发生率。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FBG、2hPG、HbA1c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体重指数无明显变化;观察组低血糖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治疗前后血糖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其他口服降糖药能迅速、有效地控制血糖,低血糖发生率低,操作方便,无需住院,病人容易接受,依从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胰岛素与口服降糖药对新发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功能变化的比较.方法 对60例新发2型糖尿病患者分两组,即胰岛素治疗组及口服药物组,检测治疗前及6个月、12个月空腹血糖、C肽、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OGTT实验,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C肽、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β细胞功能指标、胰岛素抵抗指数及△I30/△G30.结果 应用胰岛素治疗后血C肽、胰岛素、β细胞功能指数及△I30/△G30均明显上升,而口服降糖药治疗组以上指标降低,而胰岛素抵抗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2型糖尿病应早期应用胰岛素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甘精胰岛素对口服降糖药物效果不佳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方法对已采用饮食调整、配合运动及多种口服降糖药,但血糖控制不满意的40例2型糖尿病患者,联合应用甘精胰岛素,治疗6周,观察加用甘精胰岛素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 c)、日间血糖漂移、夜间低血糖的变化。结果加用甘精胰岛素6周后患者FPG、2hPG较前明显下降(P<0.01)且日间血糖漂移、夜间低血糖均优于治疗前(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具有降糖效果佳、安全性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甘精胰岛素(来得时)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7例单用口服降糖药效果欠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睡前(22时)加用甘精胰岛素分别测定治疗3个月前后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C肽、餐后2hC肽,血脂、体重。结果加用甘精胰岛素治疗3个月后,患者的FPG、2hPG、HbA1c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餐后2hC肽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对血脂、体重指数影响不大。结论对单用口服药效果不佳的2型糖尿病,加用甘精胰岛素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口服降糖药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口服降糖药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6例饮食控制及口服降糖药物治疗但血糖控制不满意的2型糖尿病患者,每天加用1次甘精胰岛素(来得时)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清蛋白(GSP)及腔腹C肽变化。结果治疗后FBG、2hPG、GSP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空腹C肽未见明显变化。结论口服降糖糖药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有良好的效果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口服降糖药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自2012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86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单纯口服降糖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甘精胰岛素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的血糖控制情况、低血糖发生情况、血糖达标时间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HbAle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低血糖发生情况及血糖达标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2型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药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可有效的控制患者血糖水平,减少低血糖发生,缩短血糖达标时间,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8.
口服降糖药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门诊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玲莉 《海峡药学》2011,(8):113-115
目的探讨口服降糖药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门诊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78例门诊确诊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9例,其中治疗组口服降糖药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对照组仅常规给予口服降糖药物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血糖控制情况和低血糖情况等。结果两组治疗后2周后FPG、2hPG及HbA1C水平较治疗前比较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两组分别治疗4周、8周时,两组患者的FPG、2hPG和HbA1C水平均达标。且治疗组发生低血糖的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治疗费用少于对照组,血糖达标时间用时也少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降糖药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门诊2型糖尿病疗效确切,可以较好地控制血糖水平,降低低血糖的发生率,治疗费用少,血糖达标时间快,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9.
对于2型糖尿病,传统的做法是先用口服降糖药进行控制,在降糖药失效的情况下才开始用胰岛素治疗。但现在越来越多的医生主张,2型糖尿病患者也应该早期使用胰岛素。那么,早期使用胰岛素有什么好处?“早期”究竟指什么时候呢?  相似文献   

20.
林袆雯 《家庭用药》2008,(11):20-21
在最近公布的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里。特别指出胰岛素治疗是控制高血糖的最有效手段之一。并建议医生们在治疗肥胖患者时。如果这些患者接受多种口服降糖药治疗3个月后,糖化血红蛋白(A1C)水平仍超过6.5%。应考虑尽早加用基础胰岛素。对于非肥胖患者。在饮食、运动和控制体重等措施加上单药或多药治疗3个月后,如果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仍高于6.5%,也建议开始胰岛素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